沈蘭君道︰“朱先生,怎麼是你,你不是在建康嗎?”
朱異道︰“王妃,說來話長了。”他對那將軍道︰“徐將軍誤會了,這位是豫章王妃,她武功很好的。”
他又對沈蘭君︰“這位是徐確將軍,是皇上任命的右衛將軍。”
沈蘭君和徐確互相行禮,徐確道︰“王妃武功高超,真是女中豪杰,軍中木蘭,末將佩服佩服。”
沈蘭君道︰“豈敢,原來是一場誤會,沖撞了將軍,還望將軍見諒。”
朱異道︰“小人回到建康,啟奏了皇上,皇上得知元法僧獻城投降後,非常高興,派中山王和小人來徐州納降,誰知剛到徐州地界,就踫上了北魏的大軍,哎,王妃,你又怎麼在這里?”
沈蘭君道︰“我跟王爺被北魏大軍沖散了,听說成景俊將軍在北邊,想去找他去。”
朱異道︰“北邊都是北魏的軍隊,王妃就帶這麼些人去,實在是太危險了。”
沈蘭君知道朱異足智多謀,道︰“朱先生,那現在該怎麼辦?”
朱異想了一會,道︰“小人有了主意,我們先去拜見中山王,然後一起商討對策。”
幾人向人馬後方走去,沈蘭君低聲問道︰“中山王是哪位?”
朱異道︰“中山王正是元略。”
沈蘭君道︰“怪不得我見旗子上有‘元’字,原來是中山王的軍旗。”
朱異笑道︰“難怪王妃以為我們是北魏軍假扮。中山王也是北魏宗室將領,因不滿朝中元叉亂政,元叉又設計謀害了北魏皇帝的叔叔。元略心中憤怒,而投靠了大梁朝,梁皇非常賞識他,封他為中山王。”
沈蘭君笑笑,道︰“原來如此。”
隊列後面停著一輛馬車,她和朱異兩人上了馬車,馬車里坐著一位雍容文雅、氣質頗佳的男子,正是中山王元略,沈蘭君拜見了中山王。
中山王見沈蘭君身披鎧甲,道︰“剛才听軍士說有一位將軍在河邊跟右衛將軍大戰了十余回合,不分勝負,莫非是王妃?”
沈蘭君道︰“王爺恕罪,都怪我事先沒跟右衛將軍說清楚,才平白無故起了干戈。”
元略道︰“沒事,俗話說‘不打不相識。’本王听聞恭宗年間,北魏朝有女將花木蘭,她代父從軍,率兵大破北方柔然,英名流傳于世間。如今豫章王能得翩翩佳人,王妃在朝堂上是才貌雙全,上了戰場又是破敵良將,真是讓人羨慕啊。”元略一番褒獎的言語,說得沈蘭君紅暈雙頰,覺得不好意思。
朱異道︰“王爺,目前徐州地界都是安樂王的軍隊,我方兵微將寡,得想想辦法。”
元略道︰“朱先生有什麼良策?”
朱異攤開地圖,道︰“安樂王的軍隊雖然眾多,但攻佔徐州七郡之後,軍隊部署較為分散。根據前線探子來報,其中一支北魏精銳包圍了彭城,正跟元法僧開戰。反觀我大梁軍隊,雖然豫章王的大軍被北魏鐵騎擊敗,但附近還有兩支精銳,其中陳慶之將軍的部曲在梁渠,正往彭城趕來,而成景俊的軍隊,在彭城西北面伏擊北魏軍隊。”
元略沉思片刻,道︰“朱先生的意思,是讓我方軍隊前後夾擊安樂王的大軍?”
朱異點頭道︰“王爺明鑒,王爺在北魏多年,想必也是熟知北魏大軍的精銳在于重裝騎兵,在平地上是所向披靡,可論到攻城,卻是不行。”
元略點頭道︰“是的,北魏重裝騎兵無堅不摧,威名天下。”
沈蘭君道︰“我在路上也遇到不少北魏重裝騎兵,的確是很難對付。”
朱異驚道︰“王妃,那你怎麼逃脫的?”
沈蘭君道︰“我殺退了他們,還救出了胡龍牙將軍。”
元略和朱異听的呆了,用驚異的目光望著她。
朱異道︰“王妃你可知道梁軍和北魏軍屢戰屢敗是因為什麼?”
沈蘭君搖搖頭。
朱異道︰“以往在戰場上,雖然梁軍人數佔有絕對優勢,也用弩箭長槍,擺好了陣型,但是一旦對方重裝騎兵沖鋒,那厚實的裝甲能抵擋住箭矢刀槍,戰馬的速度非常快,鋒利無比的槍槊根本無法抵擋,一輪沖鋒就將步兵陣型沖散,最終結果都是梁軍戰敗,多少梁朝軍士死于北魏重裝騎兵手上。王妃你能打敗他們,可真厲害,朱某佩服。”
沈蘭君道︰“哪里,我只是比較僥幸。”她心道︰之前拼殺的確是莽撞了些,下次得小心才是。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