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驚喜?”
    “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說完,葉杰便掛了電話。
    李亦心中有猜測,無非就是陽光娛樂或者楊麗麗出事了。
    但還是忍不住好奇,當下便開車在路邊找了個地方停下來,松開安全帶,拿出手機刷起了微博。
    熱搜第一︰#開心文化又塌房#
    熱搜第二︰#大房不當言論#
    熱搜第三︰#脫口秀的冒犯,不是藝術#
    大房是誰?
    幸好李亦有豐富的吃瓜經驗,很快便得知大房是開心文化旗下的一名脫口秀演員,是楊麗麗的同事。
    事情起因便是,這位叫大房的脫口秀演員,在線下說的段子,涉及到子弟兵,這已經觸踫到紅線。
    “竟然什麼都調侃,真的是又蠢又壞。”
    在得知對方調侃的內容後,李亦搖搖頭。
    這次可不是引起爭議這麼簡單了,完全是在作死,連帶著脫口秀這個行業,可能都要損失慘重。
    如今就可見一斑,之前沒多少人反對的觀點“脫口秀是冒犯的藝術”,因為這件事,似乎已經蓋棺定論了——這不是藝術。
    雖然李亦對楊麗麗的觀感不好,不喜歡她總是用挑起對立的方式,煽動情緒。
    但李亦對脫口秀的印象還是不錯的,一些尺度適當的段子,確實能讓人放松娛樂。
    他平時刷到脫口秀的視頻也會看完。
    他也贊成調侃和冒犯,確實是脫口秀不可或缺的。
    但調侃和冒犯的對象以及尺度,這需要極其慎重。
    很明顯,不少脫口秀演員都沒拿準,或者說沒放在心上——
    心安理得的認為,這是一種幽默的方式,不必上綱上線,你要是罵我,就是你急了。
    就像楊麗麗這般,享受著爭議帶來的流量紅利,一有人罵她,就說這只是一個段子,是不是戳到�揚@唇帕恕  br />
    而旗下脫口秀演員屢屢出事和引發爭議,開心文化自然也逃脫不了關系。
    只能說,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一開始的肆意妄為,就注定了下場。
    所以開心文化才被罵上了熱搜第一,又塌房的“又”字,就說明了很多東西,不是第一次了。
    不過這一次,事情很嚴重。
    怪不得這兩天楊麗麗突然就安靜了下來,微博不發了,流量也不恰了,原來是知道出事了,怕被網友們帶著一起清算。
    李亦還很敏銳地發現,網友的爆料和吐槽最早的是在三四天前了,可能是一直被壓著沒有上熱搜。
    要是沒這事,楊麗麗還能吃到很多流量紅利,很可惜,被杰哥逮住了。
    開心文化都不知道能不能挺過這一關,楊麗麗自然不敢再出來蹦  。
    當然了,葉杰只不過是起到了一點推動的作用。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李亦很相信網友們的三觀,這麼大的事瞞不了多久。
    重新發動汽車,在李亦快到央視大樓的時候,葉杰又打過來電話。
    “怎麼說,這個驚喜夠不夠大?”
    “這可太大了,杰哥。”
    “哈哈哈,楊麗麗這邊我已經讓人安排了”
    李亦怕他行事走偏了,打斷道︰“杰哥,沒必要,輿論是一把雙刃劍,穩扎穩打才是硬道理。”
    葉杰道︰“你放心,咱們不干那些子虛烏有的缺德事,就是給她買點熱搜而已,總不能讓她躲一陣子又出來蹦  吧?”
    這種時候,楊麗麗上熱搜的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楊麗麗會怎樣,李亦不關心,畢竟都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想了想道︰“反正你悠著點,別亂來。”
    “放心,我心里有數,咱們繁星的前途一片光明,我肯定不會亂來。”
    “行,就這樣吧,我到央視了。”
    掛斷了電話,李亦便將事情拋到腦後,只要杰哥沒亂來就好。
    杰哥除了在私生活方面玩的花一點,為人還是挺靠譜的。
    李亦知道,杰哥做那麼多,只是為了幫他出氣,也是在彌補他以前沒有公關能力受過的傷害。
    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李亦在地下車庫停好了車,進入了央視大樓。
    電梯里,年輕的工作人員問︰“您是休息一下,還是直接去彩排?”
    “直接去彩排就行,麻煩你了。”李亦禮貌道。
    去到演播廳,李亦發現《國風之聲》的導演徐振也在,好像是在等他一樣,立馬就笑容滿面地走了過來。
    “李老師,可算是見到你了。”年紀和王懷忠差不多的徐振看起來年輕了許多,主動伸出了手。
    李亦伸出手和對方握了一下︰“抱歉,來遲了。”
    “不遲不遲,合唱團還要一會兒才到呢,我們還可以聊會天。”
    此時一位留著中長頭發的中年男人走過來,徐振介紹道︰“李老師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節目的音樂總監,老劉。”
    “劉老師您好。”
    “你好你好,《山河圖》寫的特別好,《中國少年說》的編曲也很厲害,真的是才華橫溢啊.”要不是有事要忙,感覺音樂總監老劉能夸半天。
    李亦最擔心的就是遇到這種情況,然而還沒來得及松口氣,導演徐振又是對他一通亂夸,稱呼都是李老師。
    李亦忙道︰“徐導,您喊我小亦就行。”
    徐振擺擺手說道︰“能寫出《山河圖》這種結合了祖國大好河山的說唱歌曲,又能為《少年中國說》譜上這麼好听的曲子,你當得起老師這個稱呼。”
    他是發自內心地對李亦欣賞。
    在他心目中,如今年輕的創作人里,李亦當屬第一。
    就是不知道唱的怎麼樣。
    “厚愛了厚愛了。”李亦慚愧一笑,很想說,你到外面幫我吹牛皮我沒意見,但能不能別當面吹,我害羞。
    很快,不吝夸獎的徐振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原來是過陣子《國風之聲》還有個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專場,希望李亦能夠再來,或者說再幫忙寫首歌。
    李亦擔心又撞男人幫的檔期,沒有直接應下,說回去找下靈感。
    沒多久合唱團的小朋友們來了,李亦也開始了彩排。
    李亦至今都沒有正式舞台的經驗,起初的彩排自然有些磕踫。
    不過他記憶力好,記住自己是在哪里出錯,很快就能改正過來。
    而且一直以來保持的聲樂練習在這個時候也有了反饋,他在唱功方面是沒問題的,所以一點都不慌。
    漸漸的,李亦和樂隊、合唱團的配合越來越好。
    台下。
    抱著雙臂,看著彩排的導演徐振和音樂總監老劉,兩人的表情從一開始的凝重,慢慢的舒緩開來。
    能看得出來,李亦的舞台經驗比較少,同合唱團和樂隊的配合,不是很順暢。
    但還是有點東西的,他們想要看到的那股子氣勢,唱了出來。
    “潔儀和朝陽倒是沒有亂說,除去幾個天賦出眾的,李亦的唱功在年輕歌手里面確實能排在前列。”音樂總監老劉點評道。
    而後他又有些感嘆道︰“更厲害的還是他的才華,似乎什麼風格都擅長,說唱還能寫成這樣。”
    徐振點了點頭,松了口氣,他原本還想著不行就讓李亦對口型來著。
    《國風之聲》是去年開始的節目,收視一般,但廣受好評。
    因為請來的都是一些樂壇大咖,國家隊級別的歌手都來了不少,自然是不允許假唱的。
    但誰讓李亦這個年輕人被上頭看好呢?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