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廠里下午下班的鈴聲響起,老張坐在車間都沒再動手過。
徐慶知道師父是在鍛煉自己,所以沒任何怨言。
听到了下班鈴聲,徐慶沒停手,還在做著手中未完成的零件,活沒干完,總不能因為下班,留到明天再做。
當然,明天一早來,接著干也沒啥問題。
可這不是徐慶的做事風格。
老張看在眼里,暗暗地點了點頭,心中頗為欣慰。
徒弟的做事態度,他很喜歡。
爺們兒就要有個爺們樣,一口唾沫一顆釘,干啥都有始有終,這才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二麻子和王德全,周平泰已經收工,看到徐慶還在忙。
二麻子嘴角叼著煙,走到徐慶跟前道︰
“慶子,下班嘍,明天再說。”
老張抬手,一把將二麻子拽到一旁。
“二麻子你個王八羔子,一邊去,你要下班,就趕緊走,別在這礙事。”
王德全看到二麻子挨了罵,頓時伸手摟住二麻子,一邊朝車間外走,一邊取笑道︰
“你小子就是找罵,沒看到徐慶正忙著呢,你啊,一點眼力見兒都沒有。該!”
二麻子扭頭白了王德全一眼,站在車間門口,回手就將王德全剛掏出的煙,一把奪過,叼在了他自個嘴上。
而車間內,老張站在鉗台一旁,等著徐慶忙完。
在看到徐慶剛做完的零件,老張捏著手里,仔細端詳了片刻,很是滿意道︰
“就這樣,臭小子,以後不管干啥,別毛毛躁躁,要沉得住氣,才能干大事。”
徐慶點頭嗯了一聲,摘掉手套,然後和師父老張一起從車間出去,朝廠大門外走。
此時廠大門外,傻柱和秦淮茹,易中海,劉海中,四個人結伴沿著大街往大院回去。
傻柱剛下班的時候,沒在人群里看到徐慶,和秦淮茹還在廠門口等了一小會兒。
但始終沒等到,便就跟易中海他們先走了。
至于許大茂,他忙著他自己在外面的營生,廠里下班的鈴一響,就騎著自行車先一步走了。
所以,徐慶一個人,獨自沿著大街朝院里回去。
大街上的人很多,熙熙攘攘,匆匆忙忙,路邊的小商販趁著人多,大聲吆喝各自的買賣。
徐慶看了看,感覺這年頭的生活,與後世好像沒多少區別。
就是經濟落後一些,就是生活艱辛一些。
可究其本質,是一樣的!
每個人都在為了日子好過而奔波,為了明天的幸福而奮斗。
徐慶吐了一口濁氣,扭頭望著路兩旁栽種的樹,看著牆上的大紅標語,心中的思緒,莫名的有些繁雜。
說不上來,卻如鯁在喉。
仰頭望了一眼湛藍的天空,瞧著倒懸在天上的銀河,一時間,那種繁雜的思緒,就突然自動消失了。
這是63年的初春,沒有一絲霧霾的63年,沒有一絲交通擁堵的63年。
一切都還處于萌芽階段,就像剛經歷寒冬的樹木一樣,準備著發芽。
可能是獨自一人的緣故,徐慶走的很快,在到胡同口的時候,他就追上了一路閑聊的傻柱四人。
傻柱扭頭看到徐慶,頓時停下腳步,咧嘴道︰
“慶子,你這下班干啥去了?我和秦姐還以為你早回院里了。”
徐慶兩步走上前道︰“�砥@揮校 抵 紓 蟻擄嗄腔岫 懈雋慵 蛔 輳 馱誄導潿啻 艘徽蠖 ! br />
秦淮茹一臉笑嘻嘻地望向徐慶,雖沒說啥,但眼神中所流露出的情緒,顯然也是為今天徐慶登上報紙而高興。
劉海中看徐慶的目光中透著喜色,怎麼說徐慶可是跟他同住在後院里,說起來,他這個後院管事大爺跟徐慶家的關系,可比前院和中院的還要近一些。
易中海則臉上沒絲毫變化,要說有,就是他失算了。
畢竟徐慶登報這件事,是他沒有想到的。
五個人一起回到大院後,傻柱在前院就朝三大爺,宣揚起了今天徐慶登報的事兒。
傻柱以為三大爺不知道。
而閻埠貴實則早上在學校就通過報紙看到了。
“傻柱,我當老師,能不看報紙嗎?”
閻埠貴一句話,讓傻柱頓時有些尷尬。
不過傻柱也不在乎,伸手拍著徐慶,朝閻埠貴繼續道︰“三大爺,慶子可以吧,他今天上報,算是在咱們四九城都算出名了。”
閻埠貴呵呵一笑,頷首認同。
盡管不認識徐慶的人,可能看完報紙,不覺得有啥,頂多好奇。
但對于大院的人來說,這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當徐慶一回到後院自家後。
小丫頭和三弟徐豐銘就跑到徐慶跟前道︰
“大哥,三大爺下午的時候,你還沒回來,他給咱們家端了一碗白面。”
徐慶怔了一下,還沒來得及想明白怎麼回事。
二大媽手中端著一個搪瓷大碗,推門走了進來,碗中也是白面。
“小慶,我听你二大爺說,�C裉焐媳ㄖ攪耍 舐杓乙裁簧逗枚 鰨 透 隳靡煌氚酌婀 礎! br />
徐慶連忙推辭道︰“二大媽,你這干啥,您趕緊端回您屋里吧。”
二大媽笑盈盈道︰“小慶,你出息了,大媽跟你二大爺可不高興嘛,一碗白面,听話,收下!”
徐慶這下算是明白了三大爺的意思,估計跟二大媽差不多。
就在這說話間,一大媽也拿著一碗白面過來了。
徐慶不用想,就已猜出一大媽的來意。
他們覺得自己上了報紙,以後要是混出名堂,好讓自己念著今天的好,到時候幫襯他們一下。
人之常情,徐慶可以理解。
因此,也就沒再推辭。
分別朝一大媽和二大媽道謝一聲後,讓小丫頭和徐豐銘把白面接下。
三碗白面,多也不多,可在這糧食短缺的年頭,也不能說少。
主要是一份情義。
若是徐慶啥本事沒有,那別說白面了,一碗白開水,都不一定能喝得上。
但問題是,徐慶就是上了報紙,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樣。
甭管是因為啥上去的,讓人的心態立馬就截然不同了。
一大媽,二大媽,三大媽,她們不見得明白,可一大爺和二大爺,以及三大爺,他們三位院里的管事大爺,心中卻很清楚。
徐慶上了報紙,對廠里來說,宣傳上算是成了一塊‘活招牌’。
廠里今天雖然沒任何動靜,但依照一大爺和二大爺,在廠里工作幾十年的經驗來說,廠里對徐慶以後,多多少少都會照顧,提攜。
具體如何,他們說不上來,但可以肯定一點,廠里絕不會當做啥事都沒發生過。
而徐慶在和一大媽以及二大媽寒暄一陣,送她們離開後,獨自站在廚房,望著院里這三位大爺送來的白面,心頭也隱約揣摩出了一些東西。
喜歡四合院︰家有三小只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家有三小只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