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天雷宮。
李治平結束了林城的行程,再次回到了天雷宮,如前幾次一樣,登上了第七層向秦世厲匯報了林城亦如言城和甦城一樣許可讓渡協同掌理一城民生事務後,秦世厲大喜。
除大秦外,世間九城,李治平只走過三城,而三城盡數點頭。
王權一統的千古偉業,在秦世厲看來只剩下時間的問題。
李治平是實際操辦人,而啟用李治平的秦世厲在日後的史書記載中就是慧眼識人的明主。
何等的春風得意!
這一次回到天雷宮,秦世厲在听完李治平的匯報後,甚至主動提出為李治平設慶功宴,並多給了他幾日修養的時間。
這還是秦氏宗室第二次為外臣設下慶功宴,那第一次獲此恩榮的,正是設下種種連環毒計助天雷宮謀奪世間霸權的那位李家先祖,也正是李治平最痛恨的血脈來源。
是夜,天雷宮第七層燈火通明,歌舞升平。
整座天雷宮與整個盤龍城都為之感召,喜慶的氛圍蔓延。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盤龍城外那些被災情所累的土地上,那些于暗夜中遠望著通明燈火耳听著喧囂喜樂眼露出悲傷的衣著破爛的枯瘦如柴的人們。
同在一片土地上,同在一座城,泥雲之別。
更可悲的是,這些被天雷宮和盤龍城遺棄的人們,即便在看不見黑暗中,也連憤怒都不敢!
為他們而憤怒的人,卻是來自外八城和來自黃城的,為他們提供救援的人。
本是救援之際,天雷宮和盤龍城如此的所作所為,更是會渙散救援之心。
各城救援軍隊的將軍不約而同都在天雷宮和盤龍城歡慶之時召集了麾下各級將領,他們雖然也憤怒,但好在都心下清楚各自的職責。
此次救援任務是一定要完成的,那麼,今夜所受到的軍心的影響就必須要淡化,此事拖不得。
還有一個人,也為今夜天雷宮和盤龍城的舉動憤怒,這人便是奉李令山之命全權統籌此次救災事宜的相閣輔相,宋和。
他深知此時若不做些什麼,今夜就有可能引起嘩變。
遂腳步匆匆,直奔向韓疾和王雙林的營帳。
各城軍隊之間雖是劃界而處,相互之間連面都沒見過,但毫無疑問,韓疾和王雙林的軍隊就是諸城軍隊之首,只要安撫住了韓疾和王雙林,即便他城軍隊和將領再如何憤恨也不會真的有所動作。
事實也是如此,此時的各城軍隊中,為首的將軍在勸解的同時,都說出了且看西華軍門的後裔如何決斷,不論如何,不論會帶來什麼後果,都與那支西華軍門的後裔同進退。
也正是這句話,才暫時安撫住了各支軍隊中激憤的情緒。
韓疾和王雙林的營帳中,還有幾位偏將副將。
坐在兩位將軍下座的一位偏將舉起手中的水杯用力地砸向地面,憤恨地道︰“我們在這里辛苦救援,他們卻酒宴笙歌,還救他作甚,干脆明日就返程!”
這話說出了幾位偏將副將的心聲,幾人同樣憤憤不平,高聲應和。
見韓疾和王雙林一直默不作聲。
另一位偏將急道︰“韓將軍,王將軍,你二位倒是說句話啊!”
韓疾和王雙林相視一眼,都苦笑一聲。
王雙林無奈道︰“等你們氣消了,再說不遲。”
先前砸了水杯那位偏將漲紅著臉,道︰“這窩囊氣消不了!”
韓疾站了起來,正色道︰“天雷宮無道,我們又不是今日方知。要我說,今夜與我們初入大秦所見並沒有什麼不同。”
確實,都是只顧自己,對百姓的死活視而不見。
又一位副將道︰“但他們實在不該在此時對我們毫無顧忌。”
韓疾哼了一聲,道︰“他們若是知道顧忌,那還是我們所認識的天雷宮嗎?”
那位副將重重嘆息,又道︰“無論怎麼說,我還是忍不下這口氣。”
其他幾位也還是滿臉憤憤,並沒有因為韓疾幾句話而消氣。
韓疾見此,又看向王雙林,似有詢問之意,見王雙林點了點頭。
韓疾凝目點頭道︰“諸位可知我們此刻為何會在這里?”
幾位偏將副將聞言面露疑惑,為何會在這里?
他們是軍人,韓疾和王雙林下令來到這里救援,他們自然就來到了這里。
除了軍令,還有為什麼?
只從軍令,不深究,更不質疑,這才是一支軍隊之所以強大的根源。
韓疾深知他們身為將領的秉性,又道︰“為何我與王將軍會下此令?”
幾位偏將副將相視搖頭,韓疾和王雙林身為他們的最高統帥,這自然是韓疾和王雙林的事,他們沒有去思考過。
韓疾道︰“現在我告訴諸位。”
營帳中諸將都看向韓疾。
韓疾看著諸將的眼楮,道︰“世局將變,萬生宗已決意入世。我們此來,便是入世的第一步。此次救援,干系到世間大局的下一步,也干系到日後我們的盟友能否出現在洛水之北。”
諸位將領聞言一驚,原來此行的意義如此重大。
諸將向來只是執行任務,極少問原由,加之萬生宗在他們心中更是意義非常,韓疾已經把話說到了這一步,那就算他們此刻心中還有氣,為了萬生宗和他們此行的意義,這氣也不再是那麼難以忍受的了。
萬生宗要他們做的事,他們都擁護,且信任。
諸將的臉色緩和了下去,沒有人再說什麼,更沒有人追問什麼。
韓疾感受到了信任,話已然挑明,那就不妨說得更清楚明白些,韓疾又道︰“天雷宮倒行逆施,但大秦的百姓是無辜的,諸位也都看到了,大秦的百姓也是被天雷宮壓迫的對象。世間的災禍,不僅是洛水之北,鷹澗外的異獸,還有天雷宮。過去萬生宗與我們衛韓兩城為了應對異獸大劫只能獨善其身,但諸位有所不知,我們已然有了強大的盟友,只不過,盟友的出世,第一關就是要沖破天雷宮的枷鎖。我們的此次救援,還有替盟友轉移天雷宮視線的任務在內。今夜天雷宮酒宴笙歌,正說明我們的盟友如計劃的一般進展順利。我們非但不要憤懣,更應該高興才是。”
諸將听完,喜上眉梢。
一位偏將哈哈大笑,道︰“這麼說來,是應該高興才對。”
另一位副將也哈哈大笑道︰“這天大的喜訊,將軍應該早些告訴我們才是。”
韓疾笑道︰“本來還不是時候,要不是剛才諸位的架勢若再不說出來實在是攔不住,現在我也不會說的。”
又一位副將道︰“這麼說來,還是托了天雷宮的福,讓我們能提早知道這個好消息。”
這打趣的話,又引起了一陣大笑。
一位偏將先收起了笑臉,看了看韓疾,欲言又止。
韓疾看著他,道︰“有什麼話不妨直問。”
那位偏將頓了頓,還是道︰“那,我就問了。”
韓疾點了點頭。
見那位偏將如此甚重,諸將都收起了笑顏。
那位偏將道︰“不知韓將軍說的強大的盟友,是?”
韓疾抬起了頭,神色肅穆地道︰“曾經與我們的先輩並肩作戰的人!”
他們是西華軍門的後裔,曾經與他們的先輩並肩作戰的人,又是強大的盟友。
諸將神色一變,又有懷疑,又有憧憬。
那位問話的偏將低聲道︰“行...行者?”
韓疾鄭重點頭,目光堅定,道︰“是的,行者!”
諸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神色難以置信。
一位副將聲音顫抖著道︰“行者真的要出世了嗎?”
韓疾道︰“不信我,難道不信萬生宗嗎?若非如此,萬生宗又怎會入世?”
一位偏將哽咽道︰“信,怎會不信!我一直都相信行者不會永遠銷聲匿跡,更不會棄世間蒼生于不顧!”
諸將接連道︰“是的,我們都相信!”
喜從天降,眼泛淚光,激動不已,異獸大劫臨近,當此之際沉寂千年的行者終于又要再次力挽狂瀾了。
這世間再沒有什麼比行者這兩個字更讓人感到安心的了。
正當諸將都在為這個消息振奮時,一個軍士走到營帳外,道︰“稟將軍,大秦宋輔相來訪。”
王雙林與韓疾相視一眼,道︰“終于來了。”
說罷,又對著營帳外大聲道︰“請。”
那軍士道了聲是,走去相請宋和。
韓疾趁此,道︰“方才我說的話,諸位只做不知。”
諸將連忙收斂神色,同道︰“是。”
既然要裝作不知韓疾剛說的消息,那就要對今夜天雷宮和盤龍城的不當之舉心懷憤懣。
當宋和走入營帳時,只見帳中諸將盡皆怒火中燒地看著他。
宋和不禁低下了頭去,滿臉難堪,走到上座的韓疾和王雙林身前,身子微躬,一時竟不知當如何啟齒。
王雙林冷聲道︰“天雷宮今夜喜樂不絕,酒宴狂歡,宋輔相何以到這淒寒之所?”
宋和搖了搖頭,唉聲一嘆,道︰“諸位將軍勿怪,天雷宮今夜之舉確屬不當,宋某言輕,但也只能厚顏一勸,還請諸位將軍顧全大局,莫要置氣。”
王雙林冷笑一聲,道︰“听宋輔相這麼說來,倒是我們不通情理了。”
下座幾位偏將副將接連發出了怒哼聲。
宋和急道︰“不,不,不。宋某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請諸位將軍莫忘仁德之心,切不可當此之際棄大秦災民于不顧。”
韓疾嗤笑道︰“你大秦如此這般歌舞升平,竟還知有災民?”
這句諷刺,實在是令宋和無顏辯解。
而他又不知方才韓疾已經對諸將把話說清楚了,他們不會就此離開,也不會發生什麼動亂。
以免他擔心的事發生,宋和只好做最後的努力,在沉默中,宋和跪了下去。
堂堂大秦相閣三輔相之一,竟向來自外城的將軍跪了下去!
在座諸將萬萬沒想到,驚訝的同時,無不對宋和油然而生一絲敬佩。
他們原本以為宋和會出言要挾,而宋和非但沒有如此,還雙膝跪地以表誠意和懇求。
他能這麼做,正顯露了他的心胸。
韓疾反應了過來,走到宋和身邊,想要將他扶起,道︰“宋輔相何須如此。”
宋和卻仍跪地不起,掙脫了韓疾的手,道︰“將軍若不答應宋某所請,宋某就不起來。”
現在倒是韓疾難辦了,宋和擔心的事雖然不會發生,但對韓疾來說,他總需要一個理由,宋和不為天雷宮辯解,卻以跪地相請,韓疾總不能因此就自己說出退步的話。
韓疾看向王雙林,王雙林也皺起了眉頭。
騎虎難下。
好在宋和沒有讓他們太過為難,跪著唉聲道︰“我知天雷宮今夜之舉千不該萬不該,宋某無從辯解。可大秦百姓是無辜的,如今各城救援義軍齊聚,也是良好局勢的開始,只望經此義舉,日後天雷宮能夠醒悟,若能如此,必定是世間蒼生之福。更何況,諸位將軍細想,不論諸位將軍作何打算,他城各支義軍必馬首是瞻,此時若生變故,諸位將軍這支義師背倚萬生宗和衛韓兩城或能全身而退,那他們呢?總不能讓各城義軍本是為救援而來,卻埋身于此吧!”
韓疾等人對宋和所說毫不懷疑,此時若是離開,各城軍隊一定不能全身而退。
宋和接道︰“宋某所說,並非要挾諸位將軍,天雷宮所作所為,宋某亦知不對,當下已然發生,宋某實不忍因此又見慘禍接踵。能夠避除此禍患的,只能請諸位將軍受些委屈,權當今夜的事沒有發生。就算不為大秦百姓,也為各城的義軍。”
宋和的話切中了要害,對于在場的諸位將軍而言,他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不考慮各城軍隊的安危。
而宋和也能和他們一樣在意各城軍隊的安危,這也讓宋和又一次贏得了他們的好感。
何況,韓疾和王雙林是知道李氏父子也是他們的強援的,可以看出宋和並不知李氏父子已經是他們的盟友,但也正是這種情況下宋和的態度才更顯得可貴。
或許也正因大秦還有宋和這樣的人,李氏父子才能做出這樣的改變。
無論如何,這也是一個好消息,只望在大秦和天雷宮,像宋和一樣的人還有更多。那麼,無論他們在自知或者不自知的情況下,都能為這世間的變革帶來幫助。
韓疾浮現贊賞之色,道︰“宋輔相請起,宋輔相所說的話,適才我們都已商議過,雖不甚情願,但我們也只能照宋輔相說的做。”
宋和抬頭道︰“當真?”
他似乎還不能相信自己一番話就能這麼順利的化解這場潛在危機。
韓疾笑道︰“如宋輔相所說,就算不為大秦百姓,也為各城的義軍。”
宋和一想,這個理由,他們的確無法拒絕,原來是他們早就想明白了。
在韓疾的攙扶下,宋和站了起來,又向著在座的諸位將領一一躬身拜謝。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