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無涯堂時,天已大亮。
雖然言行腦海中有黃龍山生靈的示警預知黃龍觀外預備雷震的位置,但被覆蓋之下也實在無法與白鱗匯合。唯有等到天黑之後,趁夜色下對那九十六人動手,白鱗也就知道了言行的位置,她可以選擇匯合,或者從她的位置同時動手。
夜色下,便于言行隱藏,他可以憑生靈發出的戰鼓聲鎖定身周預備雷震的位置,反之,他們卻很難準確的知道他的位置。
若是順利,他有可能不暴露。
離開無涯堂,言行隨陳歸塵等人一道去了黃天殿。
而三無長老,雖答應入世,卻並沒有隨之一道走出無涯堂,只說今後隨時可見陳歸塵等人,並說好今日開始每日送些稀粥素菜,三人開始調養身體,為以後為蒼生出力做好準備。
這已是最好的結果了。
一路走向黃天殿的途中,路遇的每一個黃龍觀門下弟子,看向言行時都是滿眼的崇敬。
誰讓他修成了紫火。
道界的事有時就是這麼簡單,無與倫比的修為就能帶來名望,無論是什麼出身什麼年紀什麼身份,因為修為是他們最終的追求。
在這一點上,世間道界與天雷宮也沒多大不同,都是實力就代表著地位。只不過天雷宮,地位彰顯為生殺予奪,而其余道門,地位代表著受到尊崇的程度。
到目前為止,言行都還只是在見過他知道他的人中積攢名望,還並未真正的名聲大噪。
出于為他的安全考慮,所有知道他的人都沒有把他的事傳揚出去。
每一個人都為他這樣一個英雄,一個在黑暗中開闢光明前路的行者卻籍籍無名而感到惋惜,但他們也知道,只要言行活下去,總有一日他的名望會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爆發,匯聚成沖天的火光。
這是可以預想的,一旦他的事跡被傳開,很快就能名揚天下,舉世皆知。
可那也會給他帶來極其危險的處境。
沒有實現的話,那就是另一個下場,一如十九年前的張知秋。
一入黃天殿,言行就感到一股渾厚之氣。
這與他平日感覺到的氣息都不同,而陳歸塵等人,或許是常年就出入于此,早已習以為常,他們都並未察覺到言行所感覺到的不同。
其實也並不完全因此,還有修為差異的因素在內。
言行因已融會火行之氣,與元氣的互動感知上與尋常的修道者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他所感知到的那股渾厚之氣,正是黃天殿內土行之氣比之外面更加純密,雖如此,但黃天殿內也並未完全被土行之氣充斥,其中還有一定量的普通元氣。
也正是因黃天殿內的土行之氣還不足夠精純,這才導致陳歸塵、黃玄昭及天地玄黃四人向恭龍顯像法陣注入元氣召喚黃龍神靈時還不足以喚醒。
一眾人先後入座,而唯有言行四處張望。
身為外客,就算感覺到有何處不對,也不應做出這番舉動,這是失禮之舉。
不過陳歸塵等人倒是也沒有介意。
黃玄昭看著言行好像在尋找什麼的模樣,道︰“言師弟,你在找什麼?”
言行沒有答,反而開始在黃天殿中走動起來,黃天殿很大,足以容納數百人。整個大殿也都是黃土屹立而成,沒有一塊磚瓦,也沒有一根木梁,想來該是以土行道法施術建成。
也正是如此,黃龍觀中的每一個建築,都是曾經以無上的土行道法施展出的術法建成,歷經千年風吹雨打而不倒。
言行走到黃天殿內一道土牆前停了下來,那道土牆是緊閉著的。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臉困惑。
言行道︰“諸位前輩和師兄,你們能感覺到這里面的元氣不同尋常嗎?”
眾人對視著茫然搖頭。
言行又道︰“我忽然想起了那位朋友說的一句話,昨夜遺漏了沒有說。她說,五行之氣會趨向神靈所在之處,那是神靈聚靈所需的五行之氣,而這里的元氣明顯與外面的不同。”
說著,言行抬起右手,施展道法試圖抽取火行之氣,但明顯比之先前更加緩慢。
言行甩手解除道法,再道︰“這里的元氣中應該有大量的土行之氣,敢問這道牆里面,是什麼所在?”
土行的秘密無需對言行隱藏。
何況言行說這里竟有大量的土行之氣,這事關黃龍神靈和黃龍觀一門日後的修行進程。
陳歸塵道︰“那里面是內殿,也正是恭龍顯像法陣所在。”
言行道︰“可否讓晚輩進去看一眼?”
陳歸塵聞言站了起來,其余人也隨之站起,打開土牆,一眾人走入了內殿。
首先映入言行眼簾的,就是地上一個六芒星圖案的法陣,六星所在就是陣眼。
言行能感覺到這個未催動的法陣中,元氣很龐大。
但緊接著,言行就察覺到一股更加渾厚的元氣,順著那股元氣的方向看去,一根色澤暗黃,長約六尺,微有彎曲,幾處突起形如骨節的事物橫陳在牆架上。
言行目不轉楮地看著它。
這也讓一眾人更感到奇怪,龍負杵從外觀上看並沒有太特殊之處。
黃玄昭走到言行身旁,一同看著龍負杵,道︰“你看出了什麼?”
言行忽然向龍負杵躬身一拜,直起身道︰“黃龍幻象。”
言行還並不知道龍負杵實為一根龍骨,卻能從中看到黃龍幻象,眾人嘖嘖稱奇。
他們不知言行還曾從散發劍意的甦墨身上看到了隱約劍形,也曾在玄武山從負傷的白色巨蟒身上隱約看到了人形。
這正是太玄境大成的另一玄妙處,觀靈,實則與生靈互通神靈互通相成。
甦墨已走上了修成劍靈之路,白鱗當時距離修至人形也僅一步之遙。
而這根龍負杵,還殘留一絲黃龍靈力。
萬般有靈,修行一道最高深處,即是修靈,邁入了這個門檻,即可看到靈力外現。
五行之氣為元氣之精,即是靈力的一種。
也正是因此,才可借五行之氣修靈體。
陳歸塵道︰“此物名為龍負杵,是兩百年前,黃龍觀打通山腹通道時,于山腹深處覓得的一根龍骨。後經黃龍觀數代前輩高人耗盡畢生修為打造,乃成遺失的神兵玄黃尺後,本門又一法寶。”
如今已知玄黃尺與土行靈戒都在枕星河,物歸原主也只是時間問題,再加上龍負杵,于黃龍觀而言可謂如虎添翼,黃龍觀甚至有機會超越千年前鼎盛之時。
言行點頭道︰“原來如此。”
他早已知道了自己有觀靈的能力,看到黃龍幻象時,他就想這根龍負杵或許與黃龍神靈有關。
黃玄昭道︰“你還看到了什麼?或者,感覺到了什麼?”
言行展現的特別能力,眾人雖然不解,但現在言行的任何一個指點,都會對黃龍觀有益,他們也都想知道得更多。
言行道︰“諸位前輩和師兄在這里從不以念力外視元氣嗎?”
念力輔助外視感知元氣本是最粗淺的入門功夫,過了那個需要輔助的階段,幾乎就被舍棄了,這是目前道界的通病。
言行其實也是如此,若不是他的感知能力和聚氣範圍異常強大,他也同樣發現不了元氣中的異常,也發現不了元氣中混合的火行之氣。
而會來到黃天殿內殿催動恭龍顯像法陣的人,同樣是早過了那個階段,加之時常出入黃天殿,元氣中的異常就更加難以察覺。
眾人听言行這一問,面上都有些慚愧,因為在無涯堂中,他們已听言行說過,念力外視即是以念力調用元神,而念力修元神正是修靈體的第一步,他們卻都給忽略了。
其實,過去的言行又何嘗不是如此,就算他陰差陽錯修至了太玄境大成,卻同樣沒有去修元神,更不知有靈體。
言行這一問當然沒有責怪的意思。
他閉上了眼楮,以念力驅使元神看了看,道︰“現在用念力,諸位前輩和師兄應該都能看見土行之氣。”
元神的視角朦朦朧朧,但這內殿里,黃色的元氣在元神的視角下成片成片的飄蕩。
眾人依言也開啟了念力外視,一時間發出了一片驚呼,新的世界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了他們的視線里。
言行能看到土行之氣,但火行道法卻不能調用抽離土行之氣。
在這里,陳歸塵、黃玄昭和天地玄黃四人加之幾位黃龍觀長老都看見了土行之氣,但是離開了這里,他們未必還能看得見,因為這些土行之氣不是他們聚起的,這些土行之氣是自動趨向黃龍神靈和龍負杵而來。
現在內殿中的土行之氣與呈微微白色的普通元氣幾乎是五五之分,而即便是到了這種程度的濃度,就算他們能看見,也未必能從中完全準確地抽離土行之氣。
只要抽用的土行之氣稍有不純,應該都無法催動恭龍顯像幻想黃龍神靈。
言行道︰“諸位前輩和師兄不妨現在試一試,一次不成無礙,抽取五行之氣的次數越多,也會越加熟悉,此後五行之氣與自身道法會越加契合。”
所謂熟能生巧,在修道一途也不外如是。
五行之氣與自身道法的共鳴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會越來越加深。
因黃龍觀的堅守,意外地讓更多的人有了感知和調用土行之氣的機會,因禍得福。
只是不知,意外得到這個機會的人,離開了黃天殿,乃至黃龍觀黃龍山後,是否也能因此得到助益。
陳歸塵、黃玄昭和天地玄黃四人走向恭龍顯像法陣,各佔其位。
盤膝坐下後,再次開啟了念力外視,向著黃色的土行之氣催動道法。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