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城,與大秦僅黃龍山一山之隔。
自古也是東南西北四座聖山內中原之地的中心,至今與大秦在黃龍山脈的東西兩向盡頭仍有交壤。
早在千年以前,姬姓王權統治世間百姓期間,王城盤龍城雖在如今的大秦境內,但黃城也已開化完全。
曾經世間百姓的生息之地,黃城和大秦各佔半壁,可謂得天獨厚。
延續至今,論可用以生息的土地,和一城的人口,黃城也僅次于大秦,遙遙領先于外八城。
外八城的城建,城區幾乎都是內城與外城,再加上城外疏散的村落。
大秦,把原先世間獨一的盤龍城改建七層天雷宮,天雷宮外層環繞的一圈寬余十里的土地改稱盤龍城,盤龍城外還有一片百姓聚集的城區,再外才是廣袤而疏散的村落。
環形的城區,越外圍面積越大,每多一環都是成倍的增加。
可見外八城要比大秦小上多少,它們人口沒有那麼多,開化之地也沒有那麼多。
但黃城,雖沒有大秦那麼多宏偉的建築,不說那巍巍的七層天雷宮,就是如今的盤龍城那般繁華之城區也沒有,可只論百姓聚居和土地的面積,幾乎可以匹配上。
若是沒有道門,唯世俗王權而論,人多地廣就意味著力量。
而有道門的存在,人多地廣也意味著後備充足。
可想而知,天雷宮主宰的大秦最初對于黃城的防備之心會有多重,那條修道者止于世家的禁令,就是因限制黃城而起,後才推至外八城。
之後天雷宮仍不放下戒心,一手導致了黃龍觀與黃城當權者的隔斷。
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把黃龍山納作了天雷宮門下雷法第五重修道者進入七野前的試煉之地,令黃龍觀下山不便,與黃城當權有關的人更再也上不了山。
天雷宮本是打算把黃龍觀逐出黃龍山,指定地點遷至兩城接壤之地,更便于派駐人手監視,最終未能如願。
但現在的局面也相差不大了。
時至今日,黃城也幾乎失去了黃龍觀作為後盾,黃龍觀可謂不再入世。
雖然天雷宮也根本不把黃龍觀放在眼里,但無論如何,于世俗而論,有道門支撐總是會多出變數。
外八城因都與大秦遠隔千里,各城的監察司和執禁團加之城外的駐軍相較力量弱小,各城有道門的存在,即可形成制衡。
黃城沒有這些優勢,這種情況下,幾乎就沒有了與大秦周旋的余地。
黃城的百姓,是當初分立十城時,不舍離開中原的那些人們的後人,他們的祖先沒有經歷外八城開化之苦,而時至今日,他們所經受的,或許要比外八城的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每年的被除籍之人數量,除了偶有像今年凌風谷挑起對天雷宮的反抗一樣的事發生之外,黃城都是十城之最。就連所要繳納給大秦和天雷宮的賦稅,黃城也是世間之最。
黃城連反抗的勇氣也沒有,因為大秦和天雷宮舉手就可將他們覆滅。
這種絕望之下,大秦的百姓還能拋棄人性以食子改變命運,黃城的百姓除了承受外,再沒有任何奢望,他們連一點可能的希望都看不見。
......
黃城城宮。
城宮內簡陋非常,沒有任何裝飾,毫無精致可言,不止如此,甚至有些破損之處也沒有修繕。
只看這里,就能體會到黃城的蕭條,因為這里是最不該蕭條卻蕭條如此的地方。
議事大殿,同樣牆梁斑駁。
此時大殿內,或站或坐聚滿了人。
本是一城權貴的人們,身上衣著盡顯樸素,細看之下,甚至還有人的衣服上打有補丁。
就算高坐的城主,也毫無華貴可言。
人人面容清瘦,毫無神采。
卻唯有兩人例外。
一人著紫袍差服,一人著黑衣。
這兩個人,正是黃城監察司司座楚舒雄,和黃城執禁團首座黃零。
這兩人,坐在城主下座,面容倨傲,好似不可一世。
只听楚舒雄開口道︰“我今日來,只是問問該納的糧籌備得如何了,秋末了,該是納糧的時候了。”
彷如上峰問話,高高在上。
高坐的黃城城主黃元晦沒有看向他,只道︰“不勞楚司座費心,一百萬石已經備好,楚司座若心急,明日就可派人來取。”
楚舒雄笑了笑,那笑讓人反胃,道︰“怪我事先沒有說清楚,今年該納的糧不是一百萬石,而是一百五十萬石。”
他說的很平淡,但瞬間引起滿殿嘩然。
黃元晦更是忍無可忍,怒拍桌案,喝道︰“你們是要絕我黃城生路不成!”
滿殿黃城權貴也紛紛怒視,喝聲連連。
楚舒雄身旁的黃零向眾人冷眼一掃,又立馬低下頭去頓口不言。
楚舒雄又是一聲冷笑,直視黃元晦,道︰“怎麼,你們還敢不交不成?”
他說出來的話,從來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黃元晦憤怒至極,卻又無可奈何,胸口起伏,仍試圖努力,道︰“要加糧,總需有個說法,黃城一向逆來順受,更無違逆,何故突然加收半數之糧。”
楚舒雄神色輕松,撓了撓頭,頗為輕挑,道︰“你要說法,我想想,因為大秦人口突增,可不可以?”
隨口編個說辭,就要加收半數之糧。
黃元晦強忍心頭之怒,道︰“大秦人口突增,可向外八城加糧,一百萬石已是黃城的極限。黃城百姓的生計如何,楚司座也該很清楚。”
楚舒雄哼了一聲,道︰“你以為外八城就沒加收嗎?各城一視同仁,我大秦從不厚此薄彼。”
厚顏無恥,可誰讓大秦背倚天雷宮唯我獨尊。
黃元晦陰沉著臉,道︰“黃城沒有,又能拿什麼交。”
楚舒雄搖搖頭,輕蔑地笑道︰“我不急著明日要,你再安排下去,每家每戶再加收點,湊湊總是會有的。”
黃元晦眼角青筋抽動,狠狠地道︰“你若一定要把黃城百姓逼上絕路,大不了玉石俱焚。”
楚舒雄看向黃元晦,先是一臉訝異,接著又哈哈大笑,道︰“黃城主竟有志氣說出這句話,哈哈哈...莫怪我沒提醒你,你這才是要把黃城逼上絕路。玉石俱焚?哈哈哈...你不妨試試。”
掃了一眼滿殿的黃城權貴,冷笑道︰“你們不妨試試,看看有沒有那麼一點點玉石俱焚的可能。”
赤裸裸的輕視,蔑視。
尊嚴,被輕蔑地踩在腳底。
但卻沒有一人敢回應一句,只是把頭深深地低下。
他們都知道,不會有玉石俱焚的可能,死的只會是黃城百姓,只會是他們。
黃元晦憤怒難堪到渾身發抖,但也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楚舒雄對他們的卑微感到很滿意,這種讓人無法反抗的權力讓他迷醉,站了起來,走到黃元晦身前,低頭俯視著他,道︰“不要試圖反抗,你可是一城之主,該多為你的百姓著想。見你這麼有志氣,我大人大量,給你幾日時間。你說黃城沒有更多糧了,我不妨給你出個主意,以金抵糧也是可以的,我看就一兩金抵十石糧吧。”
又轉身看向滿殿的黃城權貴,道︰“你們不是自詡為黃城的脊梁骨嗎,總不能光嘴上說,該出力時也得出點力,各家出點,百姓也會感激你們的。”
說著話,邊走,邊輕蔑地審視著每一個人。
走完了一圈,又面向黃元晦道︰“主意我可是給你出了,等過幾日我再來時,我可不想听到你說還沒湊齊。要讓我听到了這句話,你就會見到你所謂的玉石俱焚了。”
說罷,放肆地狂笑著揚長而去。
黃零也從座上站起,冷眼看了一遍滿殿的人走了出去。
直到他們走遠,殿中有人響起了痛哭聲。
悲哀持續了很久,直至無聲。
但問題還要解決。
黃元晦忍受著欺辱,還有無能的自責,實在無顏開口,但他不開口,誰又能主持渡過這個難關。
“糧庫共有多少存糧。”
說出這句話,或許比現在撞牆自盡更需要勇氣。
有一人哀嘆一聲,道︰“一百二十萬石。”
原本上交一百萬石,僅留二十萬石備用就已捉襟見肘,突然增加五十萬石,全數上交都不夠。
黃元晦道︰“百姓的糧無法再增了,為今之計只能以金抵糧。”
一石糧,幾乎是一戶四口之家半年的口糧,今年征收的一百二十萬石,的確已經是黃城百姓的極限了。再加收,生計就難以為繼。
多出的五十萬石,全數以金抵糧,一兩金抵十石,那就是五萬兩金。
數月前,大舉查禁時,言城的饒家和夏家,僅城主言明一句話,兩家當下就各出了數千兩金,要湊五萬兩金,對言城或許不是難事。
但黃城不同,僅從滿殿權貴的衣著和面貌就能看出,他們雖名為權貴世家,實則早已是徒有其名。
黃城受到的盤剝和壓榨比外八城要重得多,且更重要的是,金銀也需要流通,外八城也時常給大秦的勢力好處,但他們的日常用度也會流回。
而黃城,首先這里的大秦勢力就更多,監察司和執禁團的成員更多,連帶著什麼監察護衛營和大秦的巡視駐扎的軍士也更多,平日里他們收受了好處,但日常的用度甚至還不給。
這就造成了黃城的金銀錢財只有外流,不會回收。
這都是因為沒有制衡造成的。
黃城的權貴們實已為黃城承擔了太多,他們早已拮據了。
五萬兩金,他們就是把家底掏空也湊不齊。
掏空了這次,下次呢?
有人哭道︰“城主,這次就算不是絕路,下次也是了。”
黃元晦眼中含淚,搖頭道︰“那又能怎麼辦呢,這麼多年,哪次不是熬下來的。能活一日是一日吧,都說天不絕人,或許還會有希望。”
雖然這希望他們根本就看不到。
另一人道︰“可是五萬兩金,實在湊不出了。”
黃元晦道︰“能湊多少湊多少吧,不夠的,我來想辦法。”
再一人道︰“城主,你不要騙我們了,看看這大殿,城主要有辦法,也不會破敗至此。”
世間閉塞,連向各城求援周借都做不到。
黃元晦深吸一口氣,道︰“有辦法的,我這條命,多少值點錢。”
這就是他身為一城之主,最後能為黃城做的了。
痛哭聲響徹了大殿,人人痛呼道︰“城主啊,城主...”
堂堂一城之主,為了延續一城不知還能持續多久的艱難生機,竟被逼至只能以命相抵。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