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黃龍山險象環生,言行沒有猶豫,還是要去。
李治平道︰“可是,你要怎麼去?你要知道,一旦你用出了火行道法,那時要面對的,就不是黃龍山上的預備雷震了。”
用出了火行道法,乾坤十鼎要不了多久就能趕到。
言行凝眉道︰“我在想。”
李治平好像有點失望地道︰“你不該忘了我說過的話。”
言行道︰“你說的是那條通道?”
那條通道雖然被天雷宮把守,只允許黃龍觀的修道者出入,但李治平和李令山下一道所謂密令要送個人進去,還是很容易的。
李治平的失望退去,道︰“你刻意忽略了這個選擇?”
言行道︰“這不是個好的選擇。”
李治平道︰“為何?”
言行道︰“天雷宮大變在即,這種異常傳入陰謀叛亂的人耳中會節外生枝。”
天雷宮要上黃龍觀,應該是直接正面上山,迫于是七野的試煉之地,尋常人不可上山,但乾坤十鼎可以堂而皇之,沒有哪個不開眼的預備雷震敢向他們動手,就算動手了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通過通道送一個人進去,一旦傳出去,就等于直接告訴預謀叛亂的人這里面有見不得人的秘密。
這就很可能被人察覺到李令山發現了什麼,于是在暗中找幫手,那麼,既然會找黃龍觀,也就同樣會暗中找其他道門。
這會引發變故。
李治平當然知道,但這是他能做出的最好的安排,就算引起一些風吹草動的懷疑,但總比言行暴露了的好。
李治平道︰“你不相信我能把這個秘密守好嗎?”
言行能想到,把他秘密放入通道後,李治平甚至會安排人把放他進去的把守者殺了。
言行道︰“大秦腳下,陰謀叛亂的人也會有很多的眼線。”
李治平做的善後之事越多,也就意味著被牽連進來的人也越多,雖然會模糊了最初的起因,但異常卻會越來越明顯,更容易引起有心之人的探究。
這一點,李治平很清楚。
言行看著李治平又道︰“你和你父親比我重要,你們不可受到一絲的懷疑。”
言行對他們謀劃的事想過很多遍,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李令山和李治平父子,他們從中能做的事遠比一個言行,甚至遠比一個道門兩個道門的力量都來得重要。
而這有個前提,就是他們不能受到一絲的懷疑,一切都要在陰謀叛亂者相信李令山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進行。
言行做的事只是把消息傳到各城,如今合盟已成必然,就算言行死了,于大局也已經影響不大。
暴露了,身死了,李令山和李治平也能把出走言城私通道界的言行定性為十九年前的張知秋,最多公刑以震世間道界。
死他一人,就可平息,不會牽涉到他們的謀劃。
李治平明白言行說的話,目光閃爍,這是來自行者的信任,他為他們的謀劃,他們的願望,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
行者的大義,直沖李治平的心房,讓李治平的身心為之一震。
李治平顫抖著聲音,道︰“那...那你打算怎麼去?”
言行道︰“我再想想。不過,了解了這些,我還要再先去一趟甦城。”
言行的這條結盟之路,第一站就是去的甦城,但那時的情況與現在不同,那時甦墨婉拒了,而現在甦墨無法再拒絕,他需要先把後來得知的一切都告訴甦墨。
有了甦墨的點頭,言行就算是死也死得其所了。
原本不了解去黃龍觀的難度,本以為與去各城差不了多少,頂多再多加小心些。等與黃城和黃龍觀達成了合盟,最後再去甦城。
現在知道他有可能不能活著完成這件事,那就先把該做的做好。
這,是言行的死志。
李治平听出來了,言行做的每件事每個決定,都是出于大局和他心中大義。
李治平感佩道︰“那好,我等你回來,還有幾日,我也再想想還有什麼辦法。”
言行點了點頭,目光很決絕。
......
翌日,言行已在去往甦城的路上。
天雷宮第六層,相閣第三層。
李令山仍舊靠窗坐在他的位置上,李治平依然站在他的對面。
李治平剛剛把昨夜與言行見面,把言行做的事說的話向李令山復述了一遍。
第一次從程洛口中听到言行時,李令山還還對言行這個年輕人不太放在心上。
自李治平第一次與言行會面後,听到李治平的夸贊已有改觀。
而剛剛听到的他們的第二次會面,李令山已經完全相信這個年輕人的確擁有與他對話的資格。李令山與言行雖還沒會過面,但他們已經開始攜手做同一件事。
並且言行在這件事上參與的分量很高。
照此發展下去,當日程洛說的“退可為李令山安定時局,進可從外逼迫天雷宮做出李令山想要的變革”都可實現。
從李治平的評價中,言行並非一味地想不計一切扳倒天雷宮,他著眼于大局,他可退讓。
讓這樣的人豎起行者大旗,成為領袖,一切都是可控的,不會在千年大劫來臨前爆發與天雷宮不死不休的局面。
他們可以形成默契,達成共識。
李治平道︰“父親,一定要讓他活著。”
言行拒絕從通道上黃龍山,又說出不能讓李氏父子受到一絲懷疑的話,雖是出于大局,但以死志對曾經認為是水火不容的敵人交付後事,這種信任和大義,讓李令山對言行好感倍增。
李令山這樣一個執世間權柄之牛耳的人,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會對一個隔代的後生小輩心生動容,甚至寄望于他豎起行者大旗贖清李家的罪孽。
李令山默默不語,他也在思考如何能讓言行活下去。
不走那條只能黃龍觀修道者通行的通道,那就只能向一個預備雷震一樣上山。
預備雷震雖還比不上真正的七野雷震,但要想全部躲過是完全不可能的,言行又不是張知秋。
只要被一個預備雷震發現,交戰用出火行術法暴露真面目,那就會被圍殺,且還會傳遞到天雷宮,屆時乾坤十鼎出馬,言行就不會再有生機。
上了黃龍山,就完全是道法修為說了算了,李令山和李治平再無計可施。
除非,言行能做到不依靠火行術法,照面之下對預備雷震完成瞬殺,迷惑成預備雷震之間的戰斗。
乾坤十鼎可以做到。
言行,可以嗎?
李令山搖了搖頭,道︰“勸他不要去,黃城和黃龍觀我們找機會替他傳達。就算他們不知道,到了百英決他們視情而論也該知道怎麼做。”
不要去,李治平想過了,言行也想過了。
李治平道︰“他沒有說不去,就一定會去。”
李令山道︰“你不是說他都是出于大局考慮的嗎?”
出于大局考慮就該如此,甚至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到了這個階段就算沒有黃城和黃龍觀的合盟,差別也不大了。
言行此時更該以不暴露身份為首要考慮。
李治平道︰“他肯定有必須去的理由。”
李治平不是修道者,但言行是,言行沒有說不便說的話,李治平都沒有問。
必須去的理由,當然因為言行是修道者。
言行這一路得知的修道一途的隱秘幾乎都還沒對李治平說起過,就連玄武神君和青龍神君存世的消息也還沒有對李治平說起。
他們默契地只說到關于他們的謀劃所需知道的。
既然言行非去不可,那李令山和李治平就需要開始考慮一旦他被發現了之後的事了。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了叩門聲。
李令山沉聲道︰“進來。”
一人打開門,站在門口,道︰“稟首相大人,程司北求見。”
李令山道︰“傳他進來。”
那人應聲退出,不一會兒,程洛走了進來,又關上房門。
走到李治平身側,程洛揖禮道︰“程洛拜見首相大人,首輔大人。”
李治平微微點了點頭。
李令山眯起眼楮道︰“又發生了什麼事?”
上次程洛趕回來回稟了言行的事,將將過去一個月,司北述職的時間更長,還不到述職的時間就匆忙趕回,肯定是又有必須要第一時間就讓李令山知道的事發生。
程洛道︰“十幾日來,異獸的形勢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已證實異獸中出現了具有智慧的,有智慧的異獸收攏了普通的異獸,隔幾日發動一波進攻,每一波的數量都勝于從前。”
具有智慧的異獸,這本是個駭人無比的消息,其帶來的後果之嚴重,李令山不會不知道。
但程洛察言觀色之下,非但李令山不吃驚,就連李治平也不吃驚。
程洛試探地問道︰“二位大人似乎早就知道?”
李令山和李治平對視了一眼。
李治平道︰“程司北有所不知,關于上一個千年的異獸災劫,史料有載,其中的確有少數帶有智慧的異獸。不止如此,西華山防線的最後一戰,還出現了九大妖獸,它們不僅有智慧,甚至還有妖術。”
程洛嘀咕一聲︰“妖術?”
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李治平道︰“是的,那九大妖獸連尋常的修道高手都不是對手。最終殺了它們的,正是當年的西行九道。”
西行九道,五位神君,四位全盛時期的一宗掌門。
最終需要他們出手,才能殺得了那九大妖獸。
程洛不禁用力握了握手中雷劍,心想,若還有這樣的九大妖獸,我能殺得了嗎?
過去的異獸根本沒有任何威脅,對異獸的防範都是出于千年大劫那個傳說。
現在听到了李治平的話,才算真正知道了為何李令山一直以來會那麼重視。
那麼,既有智慧,又有妖術的異獸,它們到底從何而來?
這個已知的世間十城之外,外面究竟是什麼樣的,都有些什麼?
程洛第一次生出想親眼去看一看的想法。
李令山道︰“萬生宗再擋幾年應無壓力,不過在此期間,對異獸了解越多對我們越有利,你該出手的時候也可出手。”
遙想當年,金行西華門與西華軍門獨力抵擋十數年,現在真正的威脅才剛剛開始,萬生宗一門擋幾年應不在話下。
程洛道︰“是,屬下告退。”
程洛剛轉身要走。
李治平忽道︰“程司北且先不要離開天雷宮,有件事,過幾日需你相助。之後,你再去衛城。”
程洛道︰“首輔大人客氣了,有何事吩咐即可。”
李治平沉吟一會,道︰“程司北暫且留下就是,過幾日再說與你知。”
程洛道了一聲好,退了出去。
李令山道︰“你想讓程洛與他同去黃龍山?”
見到程洛的那一刻,一籌莫展的李治平就想到讓他與言行一同去黃龍山,有程洛在,安全就沒有問題,甚至可以不讓言行出手,只讓程洛出手殺了沿途遭遇的預備雷震。
李治平道︰“是。”
乾坤十鼎中,能做這件事的,程洛是不二人選。
因為言行,就是程洛放走的。
除程洛外,勉強能用的,只有竇淵。但竇淵對這件事還一無所知,況且竇淵還另有監視楚氏殷氏的任務。
李令山道︰“那為何不直接告訴程洛?”
李治平道︰“等言行回來,听听他的意見。”
這是出于對可以交付後事的盟友的尊重,同時也擔心言行會拒絕。
畢竟,他是立下了死志的人,他不怕死,就算是死也有某個理由一定要上黃龍山,而這個理由,或許會讓他拒絕李治平和程洛的幫助。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