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但眼下還是先著重于與李治平的談話。
又一個疑問被證實。
言行道︰“我可不可以認為你們與枕星河達成了共識?”
李治平道︰“十年前,家父的確明令天雷宮與枕星河相安無事,但這有足夠的理由。”
因為枕星河足夠強大,所以能夠說服。
言行道︰“只有五行是不可以的,對嗎?”
李治平道︰“你知道,行者這兩個字會掀起多大的波瀾,我與父親,也壓不住。”
行者不為天雷宮所容,天下共知。
言行道︰“那你們又為何一定要幫助行者?”
千年大劫未必需要行者的力量,還沒有發生,誰也不知能不能將異獸大潮聚殲在外。
這一問,讓李治平臉上又出現了痛苦神色,還有一副作嘔的神情。
言行皺緊了眉頭,是什麼讓他這麼厭惡?
李治平緩緩平復了神色,道︰“為了贖罪。”
言行道︰“贖罪?”
李治平道︰“是的,贖罪。這世間數百年來的罪惡,天雷宮和大秦犯下的所有罪狀,都出自我李家先祖。這一切,並非我李家後人所願,也曾有數位先輩試圖一改先祖立下的種種門規禁令,但皆未能如願。”
原來是這樣。
李家也並不是良知泯滅,只是作為始作俑者,被各種各樣的利益獲得者捆綁,掙脫不得。
他厭惡的,是自己的血脈。
言行對李治平有了一絲理解,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只要一想到是自己身上流淌的血脈之源造成的世間悲苦與罪惡,恨不得以死謝罪。
但一條命死了,能贖那滔天之罪嗎?
不能!
所以李治平和李令山想要做些什麼,而為世間蒼生于存亡之際保下行者,同時瓦解了天雷宮,是唯一能抵消一門數百年來所犯下的累累罪惡的功績。
只是保下了行者,就算挺過了千年大劫,而天雷宮仍留存,若仍向從前一樣,那李家的罪將延續。
天雷宮和千年大劫,誰的禍端更大,很難權衡。
言行道︰“你們想覆滅天雷宮?”
李治平搖頭嘆息,道︰“覆滅做不到的,只能削弱。”
天雷宮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內部只能腐壞,要想拔除,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外界力量。
言行深吸了一口氣,最有利的幫手出現了。
但是...
言行道︰“我們可以聯手,但是,你也說了,要為世間蒼生留存行者的力量。恕我直言,我雖也想拔除了天雷宮,但目前為止,我實在信心不足。”
他已走訪了數城,知道了很多事,已不是無知的井底之蛙。
言外之意,是問李治平能將天雷宮削弱到何種程度。
李治平听出了,道︰“一年之後,可以分裂現在天雷宮內一半的實力,剩下的,可以控制,但也僅是控制。”
言行听出了話中的重點,道︰“分裂的一半是不可控的?現在的天雷宮內又是什麼意思?”
李治平道︰“天雷宮更多的力量都在七野,七野的雷震是不可控的。現在的天雷宮內,以乾坤十鼎為首,一年之後,乾坤十鼎將會分裂成兩派。一派仍听命于我父親,另一派將成為天雷宮的叛徒。”
言行凝神細听,道︰“且不說七野,就現在的天雷宮內,分成兩派,兩敗俱傷,豈不是正好可以瓦解?”
李治平道︰“做不到,他們是天雷宮最高的戰力,一旦叛變,也不會有人與之死戰,他們想走,誰也留不住。”
言行一驚,道︰“不能殺了他們,你還要將他們逼反?”
逃了,那就是世間充滿仇恨,最暴戾的殺神,他們會做出什麼,無法預估。
李治平道︰“當時殺不了他們,但事後卻可以安排。”
言行疑惑道︰“若我沒猜錯,你說的乾坤十鼎,是十個人,應該都是雷法第六重的修為。你說同是乾坤十鼎之人不會與他們死戰,那還有人能殺了他們?”
李治平道︰“天雷宮的權勢地位都是用實力爭取來的,只要他們叛逃,就會有余位空缺,那是無法拒絕的誘惑。”
言行道︰“可終歸也要有實力能殺得了他們。”
李治平道︰“七野中,三聖山十座都已躋身雷法第六重,少數鬼面也躋身了雷法第六重,一個人或許不是對手,兩個三個就已有勝算。只要論功行賞,追殺令一下,有的是人能殺了他們。”
言行被震驚了。
難以置信地道︰“三聖山十座,是一座聖山十人,三座聖山共三十人?”
李治平道︰“是。”
言行咋舌道︰“天雷宮修到雷法第六重的人,到底有多少?”
李治平心算了算,道︰“乾坤十鼎,加三聖山十座,再加幾個鬼面,其余雷震中必然還有零星,總數五十是必定有的。”
這個消息若一傳出去,所有人都會自感對天雷宮的認識太過淺薄。
正如言行現在一樣,踏上這條路,該說是無知者無畏嗎?
李治平看著言行一臉復雜神色,卻笑了。
言行自感失態,現在他們討論的是如何合作,而自己卻出現了心態失衡,很不合時宜。
李治平笑道︰“你不要怕,七野中自有生存法則,天雷宮穩定,七野不受其亂,他們不會知道外界的事。對你們而言,真正的威脅都在現在的天雷宮內。”
這樣一說,言行才漸漸心安。
七野的雷震,只要天雷宮沒有發生完全的顛覆,他們就還會在法則的約束之下。甚至就算天雷宮被顛覆,他們自己都未必能很快的從早已習慣的法則中抽身。
七野雷震在某種意義上,已是世外之人。
大多數鬼面可以觸及,這樣算,只有乾坤十鼎,和少數幾個鬼面是真正的大敵。
言行道︰“程洛和封雲藏都是十鼎之一?”
李治平道︰“乾坤十鼎,四司,三罰,二裁,一尊。程洛和封雲藏居四司,他們並不是十鼎中最強的,你手中那塊令牌主人就是二裁之一,他就在他們之上,也是將會叛變的人之一。”
言行思路開始回轉,李治平這麼做到底是要做什麼?就算逼幾人叛逃,可也同樣還會有人補位,補上來的還是一樣實力強大的人。
對世間道界而言,同樣還是難以逾越。
言行想到的事,李治平也替言行想到了。
李治平道︰“你想不通我這麼做有什麼用?”
言行道︰“是,逼反了他們,你和你父親還是無法讓天雷宮忽視行者,行者出世,還會開戰,世間道界合力還是難敵天雷宮。”
李治平道︰“你忽略了一些事。”
言行道︰“什麼事?”
李治平道︰“程洛放了你。”
言行恍然大悟,被李治平一席話震驚到忽略了這麼重要的事。
程洛和李治平李令山是立場一致的,這就說明乾坤十鼎中還是有人如他們一樣,不視行者如洪水猛獸。
更甚者,他們都希望有外力逼迫天雷宮變革。
而他們也會制約對即將出世的行者的鎮壓與抹殺。
而李治平和李令山更會借清除反對者後,融入更多的心腹。
雖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全然听令于李令山和李治平,但一旦爆發與天雷宮的大戰,李令山和李治平的心腹這一派,或者不會參戰,或者礙于表面參戰也不會出全力。
這樣一算,勝算大增。
而後李令山和李治平再反借行者和世間道界的力量,促使天雷宮妥協,達成各自的索求。
但是有個前提,行者和世間道界的合力不能不堪一擊,若是連李令山和李治平層層鎖住的力量都敵不過,那就貽笑大方了。
所以,無論李令山和李治平的謀劃有多完美,最終都需要借助世間道界的力量,最終都需要外力逼迫天雷宮,還是要足夠強大的外力。
與李治平的一見,讓言行頓感一時不知己方多出了多少名太玄境的高手,甚至是甦墨那樣的高人。
喜不自勝。
但是,李治平不知言行的計劃。
這一見,為了告訴言行一些事,同樣也為了從言行口中知曉一些事。
為的是共謀,一切訊息都會帶來變數,溝通是為了隨時更改,及時做出最有利的謀劃。
李治平還沒有開口問,他在等言行把要問的全問完。
言行把李治平的話融會貫通了一遍,臉上的喜色也漸漸暗淡了下去。
李治平道︰“你想到了什麼?”
言行道︰“我若沒想錯,你的計劃是一個多年的計劃。一年後,是你的計劃真正實施的第一步,而你要布局天雷宮內部的改變,安插你們的心腹也需要時間。”
李治平道︰“是。”
言行道︰“可否把你的計劃提前?”
李治平道︰“提前不了,時機未到,他們不會露出反心。”
楚氏殷氏雖早有異動,異心已經洞若觀火,但因為這兩大氏族勢力太過龐大,且他們還拉攏了很多家族。沒有籌謀,沒有調派好足夠的力量就動他們,很難有勝算。
師出無名的反常大規模調派,也會讓他們察覺,導致他們先動手,那就勝負難料。
一舉未成功,就會遭到反噬。
所以,李治平只有先暗中拋下誘餌,等到他們自以為勝券在握時,落入早已設下的圈套。
提前不了,必須是一年後的某個時間...
言行心里咯 一聲,臉色大變。
“你說的一年後,可是明年的百英決?”
李治平本還想說眼力不錯,轉而看到言行的臉色,疑狐道︰“有何不妥?”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