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念四日。
丹陽城東側,楚室宗廟。
神樹環繞,霧鎖山頭,正午的陽光穿過層層阻礙,灑落在郁郁蔥蔥的山林間,映出一片朦朧虛幻的美感。迷霧邊緣,一臉傷疤的漢子帶著灰袍老者恭敬行禮。
“國君麾下,暗衛丑,求見諸位宗老。”
許久之後,迷霧依舊,周圍毫無異樣,山林之中一片寂靜。
其身後的灰袍老者抱著狐疑的神色看向漢子,就在那漢子尷尬不已,準備再次呼喊之時,老者嘗試開口道︰“王室宗廟穆祧宗人姬存,拜會楚室宗廟。”
“可。”
隨著一道渾厚的聲音響起,兩人身前的迷霧緩緩消退,原本一片荒蕪的山頂露出一片丹紅,綠意環繞,毫無一絲違和。
圍牆環繞山頂,大殿上方的金頂仿若要刺破天際,高懸正中的門楣下,身穿白袍的少年站在一旁,等待客人的到來。
姬存一步當先,雙手負後,越過暗衛丑向前走去,少年恭敬行禮,鄭重地將其請入。
一番禮節過後,冉笠帶著霜昱幾人將其請入客殿,少年初一為眾人端上茶水之後,交于另一少年,自己前往陣外守候,暗衛丑手持長槍,筆直地站在門外,宛若門神一般。
看著殿內諸人有些憤怒的神情,想起在陣外自己的孟浪,姬存急忙開口解釋︰“此次來訪,事出有因,並非代表王室,先前不得已用此方式,還望諸位見諒。”
端坐主位的冉笠放下手中茶碗,不解地看著此時來訪的這個王室宗廟之人,開口說道︰“不知君子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想起先前萬獸山一事,而作亂之人逃離之際御劍飛行,自己作為姬姓之人,又負劍來訪,陣外所言極具挑釁之意,念及此處,姬存一陣頭大,急忙思索該如何開口。
端起茶碗思索片刻,就在眾人即將憤怒到極致之時,姬存緩緩說道︰“吾近日來貴國尋眾老友敘舊,返回之際,吾與友人于萬獸山中泛舟,偶遇楚子身陷狼群,吾等伸以援手,載其脫離險境,途中吾一小友身受重傷,魂魄動蕩破裂,需巫器神藥救治,楚子感念搭乘之恩,又因其不便返回,便命人引路,帶吾來此取藥。”
看著眾人憤怒的神色逐漸轉變為疑惑,相互對視,小聲談論,姬存提著的心逐漸恢復平穩,端起茶碗細細品了起來。
“貴客稍等,吾等與丑確認一番。”
身坐主位的冉笠朝幾人使了個眼色,對面幾人之中的一個白袍老者緩慢起身,作揖行禮之後向著門外走去,姬存拱了拱手,品茗靜候。
“不知貴客于楚國之行還算順利?”
“吾老友身體尚可,吾于……”
听著其話中有話,姬存裝作對先前之事毫不知情,隨口杜撰一位友人,應付著幾人的試探。
就在眾人客套之時,殿外傳來若有若無的吵鬧聲,守在門外的少年初八趁著滿茶之際,于幾位老人耳邊小聲述說,幾人紛紛望向門外,姬存順著視線望去,吵鬧聲從另一側被祭台擋住的偏殿傳來,被遮擋視線的姬存在心中猜測誰人會在這宗廟之地喧鬧。
“客人見諒,吾等去去就來。”
朝冉笠幾人拱了拱手,獨坐客殿的姬存端起茶碗,悠閑的品著剛剛續滿的茶水。
一盞茶前。
多日找尋兄長無果的熊徹與斗叔一同前往宗廟,听著其一路上不斷給自己洗腦,熊徹沉默中帶著不甘與煩躁。
行至宗廟,沒有看到宗老的二人,在初一的引路下前往偏殿等候,途中看到如門神一般的暗衛丑覺得特別眼熟。
“斗叔,你看他是不是特別眼熟。”
斗伯比扭頭看了片刻說道︰“不認識。”
偏殿內,熊徹一把拉過初一問道︰“宗老他們呢?不是有事兒要交代嗎?”
“國君稍等,吾去通知昱老。”
看著一路小跑前往客殿的初一,直覺告訴自己有事發生的熊徹,端著手中碗具抿著茶水。
斗伯比見狀解釋道︰“小徹,不對,國君,或許是祖廟來人,宗老他們前去迎接了,不然國君祭祖這麼重要的事情,他們肯定都要在場的。”
熊徹沒有說話,沉默著點了點頭,兩眼始終望向客殿方向,心中隱隱猜測。
幾日前迎接冉勝回城之時,看到其狐疑的神色,熊徹既高興又有些擔憂,欣喜其不願接受自己登上君主之位,又擔憂其在楚國這動蕩時刻鬧事。
原本準備在晚上為其慶功之時說出事情來龍去脈,讓其請回兄長,自己好做那閑散公子,誰知忙完信件之事,在慶功宴上,冉勝一反常態,極其恭敬的一口一個國君,自知此事無望的熊徹打消了念頭。
次日,熊徹通過詢問手下得知,冉勝在回城不久便更衣急切的前往宗廟,傍晚返回入城之際滿臉笑意,便猜測一切疑問會在宗廟得到解答。
處理事務之時,了解此戰全部經過的熊徹,想起先前心中怒火不斷上漲,
經過幾天時間的處理事務,看眾將士與諸大夫十分配合,好不容易處理好收尾事項的熊徹,急切地拉著斗叔來宗廟尋求答案。
在來的路上,斗伯比非但只口不提國君之事,反而一直焦急的說著焚燒尸體一事,仿若跟戰死的將士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般,直至熊徹同意請求宗老召回往任諸司主祭,斗伯比才止住話題,轉變為給熊徹洗腦,說著眾多上任國君之位的好處。
“宗廟主事拜見國君,見過斗大夫。”
“見過宗老。”
看著這個疾步趕來的白袍老者,熊徹心中有太多疑問想要開口,但想起先前客殿外站立之人,壓下眾多思緒詢問道︰“宗廟可有客人前來?”
霜昱急忙解釋︰“姬家王室穆祧宗廟來人,吾等前去迎接,不知國君此時前來,還望贖罪。”
“無妨。”
原本毫不介意的熊徹,听到其說起客殿之內接待之人是姬家宗廟之人,而先前針對楚國的這場戰爭大概率就是姬家所為,熊徹拍案而起,雙目通紅。
“攻吾楚境,犯吾郢城,又來此耀武揚威,欺吾楚室無人乎?”
“國君勿怒,此人並非以周王宗室身份前來,又于先君有恩,此前之事,與其並無牽連。”
聞其言及兄長,熊徹心中怒意稍減,語氣依舊有些不善︰“其有恩于王兄一事,可有人知曉?”
白袍老者霜昱頷首低眉,輕聲道︰“其隨前暗衛丑一同前來,手中亦持有先君信物祝融槍,此事應當如實。”
“如實即可,先前宗老于丹陽所言……”
確認此事如實,火氣頓消,雖依舊有些不爽,但還是壓著情緒坐下的熊徹突然想起,兄長消失時所帶之物既有祝融槍,噌的一下站起,朝著門外怒吼︰“讓丑來見我。”
這數日里,兄長突然消失,將楚國這諾大的爛攤子交給自己,而祁姨始終杳無音訊,鄂文又被確認為叛變,丹陽軍民戰死傷殘無數,邊疆傳訊處處告急,戰後丹陽又有疫情肆虐的淺兆……忙的焦頭爛額的熊徹由原先的恐懼、抗拒等心態逐漸轉變為被迫上位的不爽,此時听聞兄長行蹤,積攢數日的怒火與不爽集中爆發。
看著斗叔示意宗老去喊丑過來,而後不斷安撫自己,熊徹俯身端起茶碗一口飲盡,心態隨著微涼的茶水緩緩恢復平靜,口中嚼著茶葉,莫名想起賣魚的李兄,其好似還欠自己一頓茶水。
“斗叔,我沒事兒。最近丹陽市令有沒有听說一個李姓漁家。”
見熊徹已恢復平靜,斗伯比思考片刻,不確定的問道︰“小徹說的可是那位賢者?”
見熊徹緩緩點頭,斗伯比接著說道︰“丹陽城內並無李姓之人,近日也無漁家前來,找尋小祁之人也未曾听聞那位賢者蹤跡。”
“李兄本就不是丹陽之人,或也不是楚國之人,丹陽自然找不到他。你擔心的丹陽瘟疫一事,除了焚燒和求援祭司外,他或許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看著斗叔雙眼明亮,熊徹正欲開口講述兩人相談細節之時,看到暗衛丑跟在白袍老者身後趕來,停下交談。
“暗衛丑,拜見國君。”
看著手握祝融槍的暗衛恭敬行禮,熊徹心中升起無名之火,捎帶怒氣道︰“合伙欺瞞、污蔑國君,焚燒先君寢宮,汝可知是何罪名?”
丑躬身道︰“處大闢。”
熊徹盯著丑說道︰“告訴吾王兄身處各處,免汝刑罰。”
丑將身形再次壓低︰“先君不許吾言。”
“你!”
看著不卑不亢的暗衛丑,熊徹憤怒的按壓著太陽穴,在偏殿之中來回踱步,想起他與姬家之人一同前來,平復心情後開口問道︰“王兄派汝返回所為何事?”
“求巫器、神藥。”
想起先前丹陽內城的沖天光芒,激烈大戰導致重傷將死的王兄,跟隨其找尋祖地的佷兒,以及前幾日萬獸山脈那場獸災,熊徹一顆心瞬間提起,一臉擔憂的問道︰“你返回之時王兄身體可好?需要何種巫器神藥?”
丑搖了搖頭道︰“不知,先君只是讓吾引路,並將巫器神藥帶回,具體所需何物,吾並不知曉。”
熊徹望向客殿,心中驚詫莫名,那姬家之人到底是誰,能讓王兄這麼信任,隨後看向霜昱,正要讓其引路,前往偏殿一探究竟之時,數道身影趕來,恭身行禮。
“祖廟廟守冉笠、荊破拜見國君。”
“宗廟廟守紅誓、蠰拒拜見國君。”
還禮之後,熊徹看看紅誓,再瞅瞅蠰拒,轉頭看向宗廟主事︰“不知宗老名諱?”
“宗廟主事霜昱,見過國君。”
熊徹不敢置信,一臉震驚的神色看向這個每次祭祖都在宗廟內忙忙碌碌的老人。
隨後想到剩下兩人名諱,抑制不住欣喜的看著冉笠荊破道︰“前輩可是數日前山中喝止巨獸的冉笠上將軍和抵擋方叔多日的荊破統帥?”
“正是。”
“那些都是以前舊職,國君稱吾二人族老即可。”
熊徹急忙將幾人請入偏殿敘舊︰“吾可是听父君和王兄經常提起你們的事跡……”
客殿內。
獨坐案前飲茶的姬存不負悠閑神色,想著村中重傷的小友,隨即放下茶碗走到門口,看著漸晚的天空,內心逐漸產生焦急的情緒,就在其耐心即將耗盡,準備詢問之時,遠處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來。
姬存抬頭看去,一身紅袍與熊 有七分神似的少年走在人群最前列,剛剛坐在主位的老者和另一個不知身份的老人跟隨其後,一襲白袍的俊朗男子在兩位老人身後跟著,而與自己一同前來的暗衛丑則不見了身影。
姬存感覺情況不對,急忙看向四周,找尋暗衛的身形,突然好似想到什麼的姬存再次看向那俊朗男子。
“斗伯比?”
“是你?”
噌∼
長劍出鞘,骨尺揮舞,二人氣勢逐漸攀升,宗廟內的氣氛瞬間轉冷。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