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為什麼說劉邦是天降猛男呢看看他的家世, 看看他的年紀,你就會覺得他真的挺猛的。
如果再結合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那真的就是猛的一批好吧。
當時是什麼背景呢割據勢力都來自六國余孽,都習慣春秋戰國諸國並立的局面, 都想著復國。
華夏大一統眼看就要前功盡棄, 天下又要陷入分裂狀態。
哪怕項羽這樣討厭秦朝的任何一切的事物的人, 因為潛意識受到大一統的影響, 會想要統一天下, 但是也不妨礙他像大周一樣, 分封諸侯。
那時候,人們依然都在追求裂土封王, 韓信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他追求功名, 一心想要裂土封王, 這和劉邦的意志是相違背的,他們會走到最後那個結局,真的就是注定的。”
韓信
劉邦眼皮一跳, 韓信可不是前面那幾個, 他要是真的搞事, 誰能和他同台對壘。
劉邦心里暗罵天幕搞事,可是對著韓信卻非常誠懇道“你也听見天幕的話,裂土封王實在不可取, 你有功當然要賞, 可朕也要為朝廷和後世子孫計啊。”
韓信覺得自己從小受到的思想被沖擊到了, 大家打仗掙軍功不就是為了裂土封王嗎他怎麼就不可以了。
可是後世說這是錯的, 不能分封,陛下做的是對的。
那他這些年的努力又有什麼用
韓信很迷茫,不追求這些, 後世武將還追求啥還有什麼值得他們用命去拼去博呢
他下意識看向蕭何,這是他的知己,恩人。
韓信一直很相信蕭何。
蕭何輕輕一嘆,“楚王不妨繼續看。”韓信其實不是很復雜難搞的人,但是他對裂土封王有執念,而陛下卻不願意再分封,這件事最不可協調的矛盾。
這個時期的楚王韓信還在迷茫,淮陰侯韓信就對劉邦很不友善了。
“以劉邦的家世背景和年紀,要在一群有家底比他年輕勇猛的家伙手里奪得天下,就真的要說沒幾分天命在身是不可能的。
雖然說信天命很扯,但如果翻開兩漢那幾位很有名的皇帝的經歷,你們也會對他們迷信天命感到理解的。
劉邦一干二淨,大齡再就業。
劉恆身在封地,皇位從天而降。
劉啟親爹上位,頭上哥哥突然都死了。
劉徹我爹為我廢太子,名將跟著老婆一起到賬。
劉病己人在牢獄生活,皇位從天而降。
劉秀隕石從天降,我贏啦。”
李一驚嘆道“換你你也得相信天命啊”
李世民一邊搖頭一邊心酸道“皇位從天而降這種好事從來沒有輪到咱。”更別說親哥突然死了,羨慕好吧。
朱元璋酸溜溜道“劉家這個運氣,怎麼就沒有分咱們一點。”
“你們說,換誰是老劉家這幾位,能不相信天命嗎著必須得信一信啊。”李一發出對歐皇的羨慕。
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點頭,這換誰都要信,並且很很多得瑟一下。
老劉家咱就主打一下低調,低調哈哈哈。
“漢初三杰就是我對劉邦一朝唯一的愛啊結果張良避世,蕭何自污,韓信死翹翹,難怪大家都要diss劉邦。
心里沒點數嗎知不知道漢初就靠三杰帶人氣了啊
誰關心殺不死諸侯王啊咱就關系漢初三杰的結局好吧。”李一不小心發出來自迷妹的小心思。
諸侯王們緩緩打出一個問號,不是,天幕你偏心的夠夠了哈。
劉邦有點尷尬,這一個韓信就難搞了,蕭何和張良怎麼也有事啊,這是要他與天下為敵嘛
張良笑了笑,“天下一統,微臣心願也了,隱居避世是早就有的想法,與陛下無關。”這是實話,當然,也是他確實看透這些官場名利。
已經功成名就,這時候還不退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蕭何暗暗一嘆,“想是微臣行事有所差錯,才讓陛下不悅。”他主動給台階下。
劉邦撓了撓頭,一揮手,頭痛道“你們也別說這些,乃公還不知道你們,行了行了,接下來不管天幕說什麼,那都是沒有發生的事情,不用為這個扯淡,浪費時間,總來這一套你們不煩我都不煩了。”
劉邦先表態,“咱也是第一次做皇帝,沒有經驗,做的肯定也有不好的地方,這次咱們一起,做得更好一點。”當然,諸侯王還是要削的。
劉邦這話一出,所有人才松了口氣,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中招了,當做沒有這回事最好。
誰也不知道別算誰的賬。
“當然,張良和蕭何的結局大家普遍是能接受的,主要是韓信,這個真的就意難平了。
韓信只是想當個大王,他也沒有對不起劉邦,還想他怎麼樣嘛咳咳,雖然但是,這就是他們之間的不可協調了。”李一嘆氣。
“理論上來說,韓信的功勞封王絕對不過分,甚至都快封無可封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皇帝會因為功高震主殺功臣的原因。
你手里沒有獎勵,還怎麼讓人家為你賣命。
人家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萬一想更進一步呢
所以最後君臣就be了。
而眾所周知,韓信的軍事能力是開怪級別的,劉邦對他又沒有沛縣小伙伴的信任,半路君臣,相處的時候又不多,能放心信任韓信才奇怪。
加上韓信自己老是搞小動作,雖然不是要造反,但是這些小動作落在猜忌他的劉邦眼里,可不就是危險信號嗎”
“韓信死的冤嗎冤但也不冤。”
“如果有人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劉邦誅殺功臣有著共同的特點第一,都是掌控兵權,擁有封地的異性王;第二,這些異性王確實懷有異心,想過或者真的企圖造反。
任何一個人,有著以上其中一個,就很容易被忌憚,如果兩個俱全,你不死誰死呢
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劉邦確實忌憚這些異性王手里的兵權,想到除掉他們。
畢竟在當時,異姓諸侯王就是自己封地的王,在封地擁有和皇帝幾乎一樣的權利,哪個皇帝能忍受這樣的國中國呢
即便皇帝能忍,只怕要不了幾代,這些諸侯王的後代也要反了。
畢竟能當皇帝為什麼要當諸侯王
反之,文官和權力不大或者沒有封王的武將基本上能在劉邦手里平安善終,樊噲之所以會在最後被劉邦盯上,那是因為他是呂雉的妹夫。
太子不是自己看好的人選,未來當權的明顯是皇後,要是皇後手里再有樊噲這樣手握大權的武將,那天下姓呂還是姓劉啊
那時候就不是劉盈扶不扶得起來的時候,而是有沒有本事掌握朝政的問題了。
劉邦當了皇帝,自然知道擁有權勢的滋味,哪怕是親母子,也未必就能完全靠得住。”
劉邦暗暗點頭,可不是嘛那些老伙計他基本沒動好嘛。
樊噲撓了撓臉,老婆和陛下,啊這也太難了吧。他一點也不想做這種選擇。
“而韓信呢,他起初是在項羽手下,沒有得到重用,後來才投奔了劉邦。
但是一開始也不得劉邦重用,後經蕭何大力舉薦而官拜大將軍。
他們直接還有幾個特別有名的典故和成語呢。
總之蕭何那麼一追,劉邦決定相信老大哥,于是用了韓信。
這一用就不得了了,韓信便如開了掛一般,先後打下了魏國、代國、趙國、燕國、齊國,可以說劉邦的江山有一大半都是韓信給打下的。
韓信對劉邦忠誠嗎
應該是忠誠的。
當初韓信大敗龍且的二十萬大軍,攻下齊國後,項羽曾派人游說他反漢聯楚,三分天下,卻被韓信給拒絕了。
可惜,垓下之圍項羽兵敗自殺,劉邦就立馬便解了韓信的兵權,並把他從齊王改為楚王。
不久又被劉邦用計逮捕到京城,被貶為淮陰侯。
再後來,韓信被呂後和蕭何騙進宮里殺了。”李一深深嘆息,“劉邦,你這下手真的早了,後面匈奴有你後悔的。”
韓信已經呆住了,他不可置信的看著蕭何。
蕭何垂眸不語,他知道,和韓信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
“韓信是古代非常杰出的將領,被譽為“兵仙”,他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戰術典故,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營、傳旗易幟等。
同時他的經歷還被編成了許多成語,如胯下之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等。
他雖然想裂土封王,但是本質來說並沒有想背叛劉邦。
劉邦對他的不信任,導致悲劇的結局。
雖然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韓信真的有牛逼,如果要給劉邦添堵,那新生的大漢必然會遭到重創。
而劉邦敢賭韓信的人格嗎他不敢。
作為皇帝,他也不能賭。
但是我們依然非常遺憾。
雖然說,韓信啊,咱智商不行就多咨詢一下同僚吧,例如自保有道的張良,也許結局就不一樣了呢”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