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晉朝的滅亡從它的誕生之初就已經可以窺見一斑了, 而後司馬昭的手下當街殺皇帝,更是粉碎皇帝的光環,讓所有的野心家明白一個道理,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說實話頻繁的皇位更替結果就是容易出現動亂, 大家都想著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這要是能不亂才奇怪。”
“但無論是司馬懿還是他兩個兒子頂多就是埋下些隱患,要是後面的皇帝是有為之君, 也不是不能解決。
那麼晉武帝,這位建立晉朝的皇帝, 他算有為之君嗎坦白說,他算。”
司馬炎來不及高興,天幕下一句話已經接上了。
“他腦子有坑嗎以後人來看, 有。”
司馬炎臉色頓時黑了。
司馬師和司馬昭都看向司馬炎, 天幕雖然罵們,但其實重點也不是他們, 一直針對的反而是他們這個子佷。
青年司馬炎他不覺得自己很蠢。
“雖然晉朝實際上是毀于晉第二位皇帝手里, 但是司馬衷只是非戰之罪罷了, 真的追究起來,鍋還是得扣在司馬炎頭上。”
很多人都想起歷史記載的司馬衷,確實, 還真是非戰之罪。
“晉惠帝是一個怎麼樣的皇帝呢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典故來看一看。
流傳下來的關于晉惠帝的典故中最有名的有三個, 第一個作弊解題。”
“在晉書中, 時常出現晉武帝憂心太子的能力並考驗太子的行為, 這個典故就是由此而來。
有一次,司馬炎為了測驗一下司馬衷的思維能力,特意出了幾道問題考他, 並限他三天之內交卷。
司馬衷拿到題目以後,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賈南風卻是個很聰明的人,她請來幾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為司馬衷解答難題。
司馬炎看了答卷後,以為兒子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
可是司馬炎一死,司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鬧出了不少笑話。”
“荒謬。”許多司馬家的人都忍不住低聲開罵,這這這,這太子分明就是腦子有點問題吧
這里指的是生理上的問題,而不是罵人。
司馬昭看著兒子忍不住問道“既然此子有問題,為何還立之”
青年司馬炎這,可能是某種政治考量
司馬師頭痛道“難怪會把國家搞得一塌糊涂,難怪天幕說罪在你。”
“第二個典故何不食肉糜。”
“某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
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
多少百姓听到這句話都忍不住恨恨的抬頭看向那天幕,飯都要吃不起哪來的肉吃啊
“這就是為什麼要皇子公卿大臣都下地勞作一番的緣故啊,長在宮內如何知道民間疾苦。”有皇帝感嘆道。
可惜這種事情最開始本意是鍛煉皇子皇孫,最後卻變成作秀。
“第三個典故嵇侍中血。”
“八王之亂時,石超的軍隊突然殺到,百官及侍衛人員都紛紛潰逃,只有嵇紹穿著朝會時的禮服上了司馬衷的車駕,挺身保衛天子,石超的軍士把嵇紹拉到車轅中要砍殺。
司馬衷說“這是忠臣,不要殺他”
軍士回答“奉皇太弟的命令,惟獨不侵犯陛下一人而已。”于是殺了嵇紹,鮮血濺到司馬衷的衣服上,司馬衷為他的死哀痛悲嘆。
等到戰事平息,侍從要浣洗御衣,司馬衷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很多謾罵晉惠帝昏庸無能的人都沉默了。
“在秦張良椎,在漢甦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彼時腐臭的牢獄中,文天祥听著天幕的聲音,他正好寫到此處,于是長長一嘆息,“我當為嵇侍中。”遂作完此篇,那就是浩然千古的正氣歌。
“說完這三個典故,再回過頭來看,晉惠帝是個什麼樣的人”
“是一個不怎麼聰明,活得懵懵懂懂,但是也能感覺人的善惡,擁有同情心的人。”
“很多人會直白的說,司馬炎讓一個傻子當皇帝晉朝不亂才奇怪。
但是,這並不是司馬衷的錯,而是他爹不干人事。”
“彼時朝臣很多人都知道司馬衷有點問題,他們不是沒想過勸司馬炎換個太子,可是司馬炎要是能听就不會立這個太子了。”
“他難得不知道太子有問題嗎他心知肚明,只是太子身邊的人想糊弄他,他也就仿佛被糊弄過去了。”
“也許他覺得太子有他媽他妻子幫忙,等太子兒子長大傳位給兒子就好。”
“可要是事情都這麼簡單,曹魏就不會被司馬家篡位了不是嗎”
曹家人都冷笑,要不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呢。
他們魏朝是幼子登基被把持朝政,這晉朝可是皇帝自己弄個傻皇帝,更蠢
“為什麼司馬炎這麼堅決選擇要立自己不那麼聰明的二兒子當太子呢因為只有這個兒子可以名正言順當太子,換其他兒子都不行,朝臣都要有話說。”
“這還得往上追溯到司馬師和司馬昭身上。
司馬炎雖然是建立晉朝的那個人,但是司馬家的統治卻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司馬懿開始掌權,一直到司馬炎稱帝,已經傳了三代了。
看起來最後是司馬昭和司馬炎這對父子得到天下,但司馬昭並非長子,他頭上有個嫡親哥哥司馬師。
司馬師是嫡長子,本身才干不凡,司馬昭本來不可能越過他的。
事實上也確實,司馬懿死後接掌司馬家勢力的就是司馬師。
那麼為什麼最後上位的卻是司馬昭和司馬炎這對父子呢這里面倒也沒有什麼陰謀詭計,純粹就是司馬師沒有兒子,于是就從司馬昭的兒子里面選了一個,過繼給了司馬師,這個孩子叫司馬攸。”
“這對司馬攸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一旦司馬師死了,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司馬攸就是唯一的繼承人。
這也是司馬師從嫡親弟弟的兒子中選擇繼承人的原因,畢竟他倆血緣最親近,一母同胞。
但是,司馬師死得太早,他去世的時候,司馬攸才九歲,而當時的勢非常復雜,根本不是幼子能夠掌控得了的。
為了確保整個司馬家族的利益,司馬師將皇位傳給了弟弟司馬昭,而司馬昭也表示自己死後會將位子還給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
這里說一下,盡管司馬攸的生父是司馬昭,但是他已經被過繼給司馬師了,從宗法上來說,他就和司馬昭就已經不是父子了,以後司馬攸繼承大位祭祀的也只會是司馬師。
在現代人看來司馬炎司馬攸都是司馬昭的兒子,傳位給司馬攸完全沒問題啊,可顯然在古人看來這是不一樣的。
在古代宗法關系是大于血緣關系的,所以司馬攸就只能是司馬昭的佷子。
如果司馬攸當了皇帝,那麼將來他供奉祭祀的就只會是司馬師,而不是他司馬昭。
所以就算司馬昭死的時候司馬攸已經長大成人了,可是司馬昭還是選擇司馬炎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當時很多大臣,包括司馬家族的內部都議論紛紛,畢竟要是人人都這麼干,那還得了,又把宗法制度放到哪去,司馬攸又不是上不得台面對吧。
但司馬炎確實厲害,他很快滅了東吳,建立晉朝,統一了全國,開創了太康盛世,還將祖父父親包括司馬師一並追封為皇帝,這樣司馬師也就可以在太廟中得到祭祀,因此這件事似乎也就過去了。
畢竟一般追封皇帝可不會追封到伯父身上去,無非就是因為司馬炎自己心虧,所以才追封的司馬師。”
司馬師靜靜的看著弟弟,沒好氣道“你倒是對得起我。”
司馬昭臉色漲紅,他不就是有點私心嘛,反正他們兄弟倆都一起得到祭祀了,就他也沒有很對不起哥哥對吧。
“扯這麼一段往事做什麼呢因為這就是為什麼司馬炎不廢太子,明知道太子有問題還依然心存僥幸不肯換人的原因。”
“司馬衷雖然是排行第二,但是在哥哥已經過世的情況下他就是嫡長子,他的母親還有母族都竭力保他的位置不說,他的兒子被司馬炎帶著,也很聰明。
這些雖然都是司馬炎不廢太子的原因之一,但是根本上來說卻是司馬炎根本不敢也不能廢太子。
司馬炎的皇位本來就是從司馬攸手中搶來的,已經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司馬炎功績很大,還能壓得住。
如今立司馬衷為太子,已經有很多非議,但司馬衷畢竟是嫡長子,也勉強還能說得過去。
但是,一旦司馬炎要換太子,那麼必定有很多人提出來立司馬攸。
因為從宗法上講,司馬攸繼承皇位的合法性比司馬衷還要高,更不用說起其他皇子了,何況司馬攸當時風評能力都很不錯。
因此,司馬炎根本不敢提更換太子這件事,一旦提起來,有人建議立司馬攸怎麼辦因為司馬炎根本無法從理論上反駁對方啊。
綜合以上原因,盡管司馬炎心里不想立傻兒子司馬衷,但在多種因素的制約下,還是選擇了繼續維持司馬衷的太子之位。
這樣一樁老官司最後卻覆滅了晉朝也是可笑。”
司馬師一巴掌拍到司馬昭身上,在司馬昭抗議前又一巴掌拍到司馬炎頭上,咬牙切齒“你們兩個小兔崽子。”
難怪天幕總說晉毀于他們之手,實在不冤。
“而司馬衷適合當太子嗎顯而易見,不適合啊。”
“司馬衷不是什麼壞人,比起那些明明心智正常但卻暴虐無道的皇帝可好太多了,他也會同情百姓,而不是不聞不問;他也明白忠奸,知道誰才是忠臣。
但他不適合做皇帝,甚至需要有人照顧他才能正常生活。”
“這樣一個人怎麼管理國家,出事真的一點都不稀奇。”
坐在皇位的司馬衷懵懵懂懂,大家都說是神跡出現,他開心的拍著手掌道“神跡神跡。”
賈南風面色難看,她有些撐不住氣,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晉亡了該怎麼辦
她手心直冒汗,卻一時想不出來辦法來。
“所以我對司馬衷是沒啥感想,他只是父母妻子推上來的傀儡罷了。”
“這一切都是司馬炎這個渣渣的鍋
司馬炎這個人你說他有能力吧他滅了東吳,將亂了百年的三國割據再次統一起來。
結果轉頭又分封宗親諸王,還給了兵權,埋下八王之亂的隱患。
上一個這個搞是的劉邦,但是劉邦這是局勢所迫,即便最後弄出七王之亂,但是人家當政的皇帝也能擺平啊,沒有造成什麼大的影響。
而晉朝呢,一邊學,一邊還無能,最後弄出這麼個八王之亂,這還比漢朝多了一王呢,這超越前輩也不是這麼個超越法吧”
本來很嚴肅的事情被李一這麼一說頓時把人都逗樂,雖然有關系的人都笑不出來。
劉邦不以為恥道“乃公後代爭氣,這啥子晉朝那是他沒本事。”
劉邦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畢竟秦始皇是第一個皇帝,第二個那根本不算,所以他這開天闢地第三個皇帝可不就是只能這個制度試試那個制度試試啊,事實上證明他試試就成功了。
“司馬炎選擇分封宗室,又沒有選一個有能力的繼承人,壓制不住宗親,導致皇室干弱枝強,不亂才怪,學就東西就不要學一半瞎搞好吧。”
“宗室看見皇帝是個傻子,誰能服氣
大家都姓司馬,誰都覺得我上我也行,所以八王之亂爆發了,這難道不是司馬炎的鍋嗎”
說到這里李一就來氣,“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而軍事力量自相殘殺後,更加迅速衰退,偏偏當時晉朝統治者對于統治區的胡人很是剝削。
這誰還不是個人啊,于是胡人趁機起兵,侵擾中原。
至此中原大亂,開啟了五胡亂華。
為什麼大家都那麼討厭晉朝,討厭司馬家,不是因為他們各種騷操作。
而是他們皇室內斗卻無能,平白消耗國力,以至于無力抵抗胡人入侵,開啟了這段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在百余年間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所謂的十六國那都是競爭之後留下來的了。
而長年的戰爭使得人口從三千萬人最後只剩下約莫400萬,就算有逃進深山老林,有世家隱蔽人口等等因素,但是賬面人口只剩這麼一點,就可以看出當時人口銳減之嚴重。
因此這個時期也被歷史學家稱之為史上最混亂最黑暗的時代。
那時候“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
五胡中的羯族,他們行軍作戰沒有糧草,是直接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稱漢族女子為“雙腳羊”,夜間奸淫,白天則宰殺烹食。
從西晉滅亡開始算起,一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持續了一百余年時間,這對北方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使文化倒退,漢人慘遭屠殺而這些都是自晉而起。
五胡亂華使華夏幾乎亡種滅族這並不是玩笑,那時候的人口文化真的都遭到史無前例的毀滅。”
“我們痛恨這樣的歷史,痛恨這樣的時代,卻只能無力的看著歷史,這樣的歷史,如何能不讓人痛恨晉朝呢。”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