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玩蛇怪 本章︰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

    慶歷六年對于大宋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

    不僅僅在于西夏忽然對青塘動手,導致大宋被迫參戰,調兵遣將前往西北,與西夏敵

    還在于從今年開始,大宋的工業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全國性地開始鋪

    最先開工的是南陽鋼鐵廠,建于鄧州南陽縣,也就是後世南陽市,早在慶歷四年就開始籌備,于慶歷五年投入生

    接著在慶歷六年,各路鋼鐵廠如雨後春筍般開始冒,基本上都是去年年初政制院文件下發之後,各路轉運使就開始響應國家號召,于本路正式建設鋼鐵生產

    為此武安鋼鐵廠停止了軍工建造,轉而開始大量制造鋼鐵生產爐,並且不斷培養各種熟練工人,先為南陽鋼鐵廠輸送人才,隨後向全國派遣指

    如果說後世東北是共和國長子,是我國的重工業生產基地的話,那麼如今武安鋼鐵成為了大宋的長子,開始幫助弟弟妹妹們茁壯成

    也是怪西夏和遼國倒霉,如果他們早兩年動手的話,全國各地的鋼鐵廠還沒有鋪光靠一個武安鋼鐵廠,還不足以供應全國那麼多軍隊的火器,使得當時的火器建造還沒那麼充分完

    但如今大宋六十多萬軍隊,已經徹底實現了全面火器迭冷兵器除了腰間還會佩帶一把環首刀以外,就只剩下物理學院研發的步槍前端可用于裝卸的刺刀

    此刻七月初,汴梁北郊的禁軍校場,趙駿跟範仲淹站在台上,正看著遠處的校場中轟鳴聲音作響,“砰砰砰”的爆炸聲音就沒有停

    在一片塵煙當中,一座大概四五米高的土質小山坡轟然倒塌,濺起無數塵

    趙駿前面的炮兵陣地里,十多個炮手正在從大炮的後方裝填彈藥,清理掉彈藥匣里的殘存火藥,然後將炮彈塞入炮膛內,再次點火發射,僅僅一分鐘的時間,就發射了三

    這其實就是古代前裝炮彈的極限裝填速度,一個經驗豐富的炮組成員,可以在發射之後迅速完成清理、裝填、發射的任務,從而達到每分鐘23發的程

    但之前也說過,這樣做會極限消耗大炮的壽

    所以在拿破侖時期,除非特別緊急的情況下,否則一般都會再增加一�冷卻的項目,既每分鐘一發或者兩分鐘一發的射速來完成炮擊任

    而後裝炮彈雖然也有炸膛方面的擔憂,不過在裝填速度上就比前裝炮彈快得多,步驟雖然一樣,也是清理和裝填,可裝填部分不需要用搋子把炮彈往里捅,大大增加了射

    不計較炸膛和壽命的極限情況下,他們甚至能達到每分鐘七八發的程度,如果有個幾百門炮,那就能徹底完成炮火覆蓋式轟炸,可以說是無比強橫

    看完了後裝大炮實驗,趙駿與範仲淹又去視察了後裝火槍的試射情

    相比于原來用尼米彈與定裝彈藥,現在後裝火槍的射速又上一層樓,基本上已經可以宣告達到了火藥時代的最強技術和戰斗

    “不錯,倒是沒想到物理學院這麼厲害,前年告訴他們怎麼設計,怎麼制造,去年就已經把設計搞好,今年三月份差不多就完工,又經過幾個月的改良,效果喜人”

    範仲淹看完了試射,滿意地點點

    他三月份的時候就去物理學院那邊看過,物理學院已經完工,到現在已經改良了好幾個月,基本已經達到可以量產的程度

    趙駿笑道︰“能有這麼快的效率離不開兩個條件,一是鋼鐵廠出現,工業誕生讓鋼鐵產量大二是培養出科學土壤,有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從事科研探索,自然就能蘊育出奇”

    “這一點你都做到”

    範仲淹說

    “是啊,這十一年的功夫沒有白”

    趙駿淡淡地

    以前看歷史,別的穿越者剛過來,就手搓蒸汽機,很快就能開啟工業革

    唯有他知道這一路有多艱

    工業革命絕不是會造個蒸汽機就能完成,而是要有一整套體

    不然的話可能光里面一個螺絲,一個杠桿,甚至一個密封性的問題就能難倒一

    這十一年的時間,前幾年趙駿最多也就是在大宋本身擁有火器的基礎上,完善了火藥配方,讓大宋能造手榴彈和火

    其它的時候都是在培養各種人才,推廣基礎的初中數理化教育,並且給像甦頌、張載、賈憲、萬直臣、燕肅等這些對科學感興趣的人才提供一個研究的平

    如此雙管齊下,才能做到今天這個地

    “現在正好西夏和遼國要對我們圖謀,正式讓軍工廠那邊開始生產的話,應該能送往前線投入戰斗了”

    範仲淹說

    “嗯,下午讓兵部擬個�子,先造一批讓汴梁的禁軍換上新裝”

    趙駿說道︰“如今大宋已經全部裝上了遂發火槍,全部換後裝火槍的話成本太大,冗軍問題才剛剛解決,總不能馬上就又開始提高那麼多軍費”

    “這倒也是,看來武器裝備升級的更新換代速度快也不是件好事,也許前腳剛把新裝備換上,後腳又研發了更好的,成本驟”

    “現在大宋發展速度還是快了許多,也許應該放慢一下腳步,先沉澱一下蒸汽工業時代,三五十年之後再慢慢更迭到電氣化時代,那個時候會更”

    “嗯,走一步先看一對了,昨天化學院的萬院長上報,說是化學院在研究硝與硫時又發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了一死三”

    範仲淹撓撓頭道︰“這化學有這麼危險嗎?”

    “”

    趙駿嘆了一口氣,看向遠方道︰“不止是化學,生物學也一一旦防護沒有做到位,擅自研究某些危險的細菌,說不好就會出現大面積瘟疫感”

    “看來化學和生物都要是慎重”

    範仲淹一時驚

    “是要慎重,但有的時候也很無奈,像諾貝爾死里逃生多少次,被炸得體無完膚才發明了硝化甘油,要想進步,需要有人做出犧”

    趙駿亦是無奈,雖然炸藥給人類帶來很大災難,可大宋要想制霸,就必須要走這一條

    不然大宋不研究炸藥,別的人會研也許大宋化學就停滯在火藥,幾百年後西方研究出了炸藥,那麼又是一輪殖民也說不

    為此他只能讓大宋在發展的道路上一直向前,不可能有任何停下腳步的時

    回到宮中之後,下午他們向趙禎稟報了上午視察的結果,于是政制院打算先量產大概一兩萬把後裝式步槍,給汴梁禁軍用

    這種槍的優點很明顯,裝彈速度奇而且由于是通過撞針點燃子彈里的火藥達到推進作用,也不需要像燧發槍那樣,每次扣動扳機都有大概30的幾率無法引

    但既然子彈的發射推動是靠黑火藥而不是雷汞或者其它無煙火藥,那麼勢必就會繼承黑火藥的缺

    比如每次射擊,槍械里面會有火藥殘留,需要時時刻刻清而且後膛的氣密性很差,瀉出的火藥煙塵和氣體會干擾射手瞄準,嚴重的甚至會灼傷皮

    雖然氣密性的問題物理學院通過橡膠墊勉強解決,但火藥殘留就沒辦法

    畢竟歷史上在雷汞以及其它無煙火藥發明之前,無論是後裝槍械還是大炮,都有這樣的困擾,比如歷史上第一款後裝步槍——德萊賽步槍就有這樣的缺

    這是歷史進程問題,除非大宋彎道超車,化工技術突飛猛進,提前發明雷汞與無煙火藥,否則他們也必須經歷,沒有什麼辦

    下午崇政殿向趙禎報告了這一情況,趙禎非常高興,開完會基本上就到了下班的時

    但此時王守忠卻過來傳給眾人一個噩耗——王曾已經到了彌留之

    “什麼?”

    趙禎愣在原地,久久不願相

    眾人亦是面露悲

    王隨、盛度,如今又是王曾,最初的三相三參,加上晏殊和範仲淹,已經走了快三人

    “唉,我們去看看”

    趙駿站起身,嘆息了一

    趙禎苦笑道︰“守忠,替朕去看望一下孝先”

    “”

    王守忠微微躬

    趙禎是不可能親自出宮的,歷史上呂夷簡病逝,他都只能在後苑中為其服喪發哀,並輟朝三

    所以往往只能由內侍宦官代替他去看

    眾人離開崇政殿,從東華門出了皇宮,坐上馬車向著王曾府邸而

    王曾做官數十年,家資豐厚,宅邸坐落在內城家子巷,從東華門出去之後,往東過惠和坊、竹竿市,再往北過榆林巷就到了家子

    在內城寸土寸金之地,他的房子靠近外城舊曹門,算是處于內城與外城交界處,宅院豪華,林園森

    諸多宰相在王府宅邸門口停下,門外的門房連忙進去叫人,片刻後王曾的長子,擔任禮部尚書郎中的王簡率領幾個弟弟出來行禮迎接,他們的臉上還殘留著悲

    根據富弼為其所寫年譜《王文正公曾行狀》記載,王曾有四子三女,分別為長子王簡、次子王、三子王嚴、四子王

    但可惜的是王曾的子嗣不像王曾天資聰穎,以狀元及第之身,最後做到了宰也不像呂夷簡的三子呂公著那樣,自小好學,以至于廢寢忘食,雖恩補卻又進士及第,未來亦是平章軍國

    子嗣不出色對于一個政治家族來說是非常致命

    也因此王氏家族不能興旺,最終子孫後人,也就淪為寂寂無名,不似呂氏將來還能興

    在王家子嗣的帶領下,諸多宰相來到王府後宅,還未進門,走進院子里,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藥

    正是七月時,院中紫薇、石榴、月季花香撲鼻,混雜著藥香,令人精神恍

    大門敞開著,濃郁的藥香就是從房屋里飄蕩出

    “父親,知院他們來”

    王簡走入屋內,向王曾稟報了一

    眾人隨即進屋,看到了躺在床上的王孝

    王曾艱難地扭過頭,此時大家才看到他的臉

    就看到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王曾消瘦得就極快,原本就清攫的臉更加干瘦,形如枯骨,兩眼渾濁,露出茫然的神

    所有人都面露不忍,在一起共事多年,有些昔日雖有間隙,如今早就消弭,就只剩下惆悵與哀

    蔡齊作為王曾的堅定盟友,疾步走了過去,握住他的手悲傷道︰“王”

    趙駿也來到身邊,蹲在地上看著

    王曾渾濁的眼珠子四下掃視了一圈,片刻後似乎又好像清醒過來,艱難開口道︰“諸位,我大限怕是已經到”

    蔡齊忙道︰“不會的,公還是需要多休養休養身體,國家大事,還需要公來做”

    王曾苦笑一聲,隨後問道︰“不知西北戰事如何了?”

    “韓琦整頓兵馬之後,正待出邊關進攻西夏腹地,這些事情倒也無需擔憂,哪怕不能滅了西夏,重創他們還是輕而易”

    趙駿安慰

    “爾等先出去”

    王曾看向自己的幾個兒

    王簡等人便退出屋外,把門關了起

    屋中就只剩下諸多宰

    隨後王曾長嘆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

    說著他看向趙駿道︰“漢龍,我記得你說過,此詩是南宋末年宰相文天祥所做”

    “”

    趙駿拍了拍他的手背,輕聲說道︰“王公多年奉公守節,當名留青”

    “名留青史就算了,我也不圖這些虛”

    王曾搖搖頭道︰“奈何天意如此,該到了我離去之時,什麼事情都已經放下,現在唯獨擔憂兩”

    “你”

    “一者國家大事,軍事、民事、國”

    “此皆安好,公請放”

    “二者我這些不成器的子嗣,他們無才,卻還算是有德,這些年倒未給我惹過什麼亂子,望諸位老友照拂一”

    “公有德于社稷,陛下當恩補于子孫,這些事情朝廷自有安排,王公且寬”

    趙駿沒有給出自己的承

    但王曾在宰相位置做了二十多年,趙禎又怎麼可能吝嗇,家中幾個兒子都有恩補,只是升官這個東西,不能全靠背

    呂夷簡的幾個兒子除了老三以外,其他人都水平一般,所以也基本都泯然眾

    這也是北宋政治圈的常

    即便你是宰相,如果子嗣不出色,也難以繼續上位,如此才能杜絕世家的誕

    只是就算如此,王曾也已經很高興了,勉強露出個笑容,顫顫巍巍道︰“若是如此,我無憂”

    隨後呂夷簡、晏殊、範仲淹、宋綬、李迪、張士遜等人陸續上前來慰

    大家都與他說了一會兒話,也就那麼十多二十來分鐘的樣子,王曾卻已經疲憊不堪,在跟蔣堂聊了沒兩句,就歪著腦袋躺

    這一幕嚇了眾人一跳,好在喚來醫生才知曉,王曾只是因疲倦而睡去,暫時還活著,這才讓人心

    如此大家也就不再叨擾,各自回

    兩日

    王曾一睡不

    這位為大宋鞠躬盡瘁多年的宰輔,就這般病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大宋,無法無天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大宋,無法無天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並對人在大宋,無法無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