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休沐這天, 李承乾一大早就起來了,洗漱完,吃了兩個包子一碗粥, 摸著圓滾滾的小肚子打了個嗝, 被陳嬤嬤盯著穿了一件夾衣,再裹上厚厚的棉衣。
他艱難地從厚厚的領子里探出小腦袋,奶聲奶氣地抱怨“太厚了,我胳膊都抬不起來了。”
“今兒不比以往,那施粥的地方連個遮風擋雨的都沒有,更沒有火牆地龍給您取暖,穿得厚一些才好,免得著涼了還要喝藥。”
一提到喝藥, 李承乾不說話了。
藥好苦好難喝的,他不要喝藥,也不要生病。
被裹成一只球,李承乾去正院向長孫氏道別,就 跑去學堂, 他和杜荷、甦琛約好了在這里集合。
李承乾來得有點早,自己背了一會兒書,杜荷和甦琛便陸續來了, 杜荷還帶來了杜構。
杜荷不是很高興“阿耶听說我們要去施粥, 非要大哥跟我們一起去, 說要讓他漲漲見識。”
杜構大方地給李承乾行禮, 李承乾跟他打了個招呼, 見杜荷還是悶悶不樂,很是不解“杜大哥一起去不好嗎,你為什麼不高興”
杜荷唉聲嘆氣“大哥去了我們還怎麼好好玩他肯定又要教訓我了”
咦之前和杜大哥一起玩挺開心的呀
李承乾拋下這點疑惑, 板著小臉說“我們不是去玩噠,施粥是正經事”
杜荷垂下小腦袋“哦。”
杜構笑道“大郎君勿怪,二弟年紀小,還不知道施粥是怎麼回事,等他去過就知道了。”
杜荷撅起嘴,看吧看吧不就是比他早出生幾年,多讀點書,知道的多一點,腦袋聰明一點,性格穩重一點嗎憑什麼老實教訓他
李承乾沒覺得杜構的話有什麼問題,但他知道這話不能跟杜荷說。想了想鼓勵道“杜大哥也沒施過粥,我們都是一樣噠,說不定你這次比他厲害呢。”
杜荷立刻來了精神“那我們現在就走吧”
他已經迫不及待要贏杜構了,到時候他也要教訓杜構,哼
杜構“”
“其實我阿耶本來也想去的,因為孫阿翁不答應,他才沒跟過來。”杜荷很是慶幸,一個親大哥就夠他苦惱了,如果再加一個親阿耶,那簡直太恐怖了。
李承乾和甦琛也松了口氣,他們也不想和大人一起,一點都不自在。
只他們幾個小孩多好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還不用擔心被罵,嘿嘿嘿
李承乾幾人心情很好,一直到在門口看見了剛下馬車的陸德明。
李承乾天真地問“陸先生,你來找阿耶嗎他去上朝了,你可以進去等一會兒。”
“老朽不找王爺,”陸德明捋著胡須笑呵呵,“你們今天不是去施粥嗎我同你們一起去。”
眾人“”
杜荷看看杜構,再看看陸德明,長長嘆了一聲,他就知道
秦王府準備的馬車很寬敞,陸德明並四個孩子坐一輛,另外一輛裝的是給災民準備的東西,李承乾掏私房錢叫人采買的,孔穎達還遣人送來一些,知道那邊有米面,準備的是一些肉和蛋。
杜荷和甦琛有點不好意思,他們都沒想到這一點。
李承乾挺著小胸膛“我給你們都準備了,以後還錢給我就好了。”
杜荷和甦琛連連點頭。
陸德明提醒道“到了那邊先不要聲張,把東西交給掌事安排。”
李承乾應下“知道噠我們什麼都不懂,不能隨便插手,否則可能好心辦壞事。”
陸德明滿意地點頭,他就是這個意思。
“遇到不懂的事,要少說多听多看。更不要輕易指手畫腳,否則貽笑大方是小,壞了正事是大。”
四人嚴肅拱手“學生受教。”
陸德明捋著胡須頷首,幾個學生雖天資不同,各有優劣,但都尊師重道,品性上佳,不錯不錯。
馬車走了將近一個時辰,拐進了一條小路,杜構道“這個地方我來過,前面有一間寺廟,我陪阿娘來上過香。”
陸德明頷首“不錯,施粥的地方就在寺廟。”
咦
幾個孩子都很驚訝“施粥不是在城門口嗎”
“誰跟你們說在城門口施粥的”陸德明道,“城門人來人往,與饑民混在一起,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混亂,怎麼可能在城門施粥”
李承乾四人撓撓頭,好像沒人和他們說過,就是自然而然這麼覺得。
可能是因為他們出城少,對出城最鮮明的印象就是城門吧。
李承乾仰著小腦袋問“所以施粥都要來寺廟嗎”
“很多寺廟常年做善事,本來就會經常施粥,百姓吃不飽飯時便會下意識來寺廟求助,所以很多善人想要施粥便會借寺廟的地方,寺廟也很樂意,還會派人幫忙。”
陸德明給幾個小的解釋“但也不是一定要來寺廟,只要不影響正常秩序,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城門口肯定不行,一般會選擇離城廓遠一些,在寬闊的道路上設棚施粥。如果饑民數量眾多,勞動朝廷賑災施粥,自然隨便哪里都可以。”
李承乾四人點頭,再往前走一段,便看到路邊橫七豎八或躺或坐的饑民。
李承乾上次出城還是去看尹阿鼠被流放,那時候他在馬車里看到百姓排隊出入城,見有人穿著單衣,有人穿絮著蘆花或者柳絮的衣服,凍得瑟瑟發抖,他覺得那些人很可憐。
但看到這里的饑民,才知道那些人已經算幸福了。這里的人大多瘦得脫相,能看到的皮膚都黑紫潰爛,這麼冷的天,他們隨意睡在避風之處,身子蜷縮成一團。
好在衣裳還是齊整的,勉強能有一點溫度。
陸德明看著他們身上的衣裳,對李承乾點點頭“看來王爺施了不少衣裳。”
李承乾沉重的心情松快了一些。
到了寺廟門口,早有收到消息的人在候著了,李承乾被侍衛抱下馬車,發現其中還有一個和尚。
二人上前行禮,自我介紹是長安縣縣令楊仲謙和本寺主持惠明。
李承乾先和楊縣令打了個招呼,他們還有交集呢。當初李承乾帶著阿牧破獲西市拐賣案,可叫長安縣和楊縣令大大出了回風頭,後來楊縣令在奏表上也特意申明李承乾和阿牧的功勞。
李承乾“楊縣令怎麼會在這里”
“此處乃下臣長安縣所轄,听說王爺今天要來,下臣自該陪同。”楊縣令笑呵呵道,“王爺和先生,還有幾位郎君長途辛苦,寺里已經準備好廂房和素齋,還請進去修整一二吧。”
李承乾搖頭“我要去看施粥。”
楊縣令遲疑“那里不干淨,王爺想知道什麼,待會叫人來問話便是了。”
“不要不要,我要自己去看”
其他人也點頭,他們跑到這里,就是為了長見識玩教學生的,如果在廂房坐著說話吃茶,找來幾個人問問話,那在府里也行,何必還要跑這麼遠
他們都堅持要去,楊縣令便也不再多勸,領著他們去了。
粥棚當然不在寺廟里面,寺廟外有一塊很大空地,是專門用來施粥施藥的,這會兒上面搭了好幾個粥棚,里面有人正忙碌著燒火煮粥。
楊縣令解釋道“咱們施粥一日兩回,上午在巳時,下午在辰時,王爺來得早,這會兒才剛開始準備。”
李承乾一眼就看到了秦王府的粥棚,一則位置正粥棚大,二則管事之人他眼熟。
他 跑過去“陳伯”
陳伯這才看到李承乾一行,連忙行禮“大郎君,陸先生,幾位郎君,你們來了我听阿郎說你們要來看看,不過還得等一會兒,你們先坐著等一下吧。”
大家都忙著,他們哪好意思坐著等啊。
李承乾道“我們也幫忙吧”
這叫陳伯有些為難了,這幾個最大的七十多歲,最小的李承乾五歲,能幫得上什麼忙
陸德明捋著胡須笑呵呵道“老朽可做記錄、算賬等文書工作。”
“那陸先生就幫忙算賬吧。”算賬就在棚子里,設了兩張簡易書桌,這樣筆墨不會被凍住,手也不會冷得不能寫。
陳伯對楊縣令道“勞煩您再給給添一套桌椅。”
楊縣令即刻命人去辦,不一會兒就帶著一套桌椅回來,放在原本的賬房先生旁邊。賬房先生也不介意,人家只是來體驗幾天,又不搶他們的差事,還能分擔他們的活計。
人家還是小王爺的先生呢
杜構“我什麼都能干一點,力氣活也行。”
這個年紀的少年確實能干點活了,陳伯便讓他幫著淘米,杜荷跟他一起,李承乾和甦琛則負責燒火。
李承乾和甦琛乖乖巧巧坐在火邊的小板凳上,呼哧呼哧拉風箱,李承乾仰著小腦袋問來添水的人“我們要燒多大火,這個火會不會太小啦”
這人嘿嘿一笑“郎君們想燒多大就燒多大,沒那麼多講究的。”
李承乾突然想起來“我們還帶了蛋和肉”
這人一愣,連忙去叫陳伯過來。
陳伯想了片刻後說“我們會請饑民幫忙干活,把這些蛋和肉做為報酬給他們,您看可以嗎”
“咦,還會請饑民幫忙嗎”
“是啊,咱們沒那麼多人手,在饑民里找一些人幫忙,像那邊劈柴的幾個就是饑民,每次多給他們一碗粥,他們也樂意得很。”陳伯笑呵呵道,“托郎君的福,他們也能吃上好的了。”
李承乾探頭看了看劈柴的幾個人,果然個個瘦骨伶仃,他點頭“可以是可以噠,可是我們帶了好多東西,他們幾個人吃不完。”
“郎君放心,現在天氣冷,東西經得住放,這些東西能用上很久了。”
“好叭,就按你說的辦。”
先生說過,不懂的東西不要指手畫腳,他決定先觀察觀察。
此時,早早過來排隊的災民也在看新鮮“怎麼來了幾個孩子,他們來干什麼”
“听說是來看看咱們,想知道咱們的事。”
“貴人家的孩子不在家讀書寫字,大冷天跑來看咱們,咱們有什麼好看的”
“貴人也會對咱們感興趣嗎俺們鄉那地主家的小郎君,看俺們時眼皮都是往上翻的,踏進俺們村都覺得髒。這幾個郎君長得好看,穿著也富貴,難道還沒俺們鄉地主有錢”
“胡咧咧什麼,我听說最小的那位郎君是位小王爺 你敢拿人家跟地主比”
“哎喲俺不知道”這人探頭打量李承乾,見他在認認真真燒火,胖嘟嘟的臉蛋多了幾抹黑,評價道,“跟俺們那地主家的郎君一點也不一樣。”
“人家有學問有教養 你看到那位老先生沒,听說就是這幾位郎君的先生,他們可能就是來那什麼體察民情的,說不定咱們能托他們的福,日子好過一點呢”
“你就做夢吧現在不怕餓死凍死就不錯了。”
李承乾哼哧哼哧燒火,不一會兒就有人過來看了一下,然後拿來一個大木桶把粥倒進去。李承乾撓撓頭“水才剛開沒多久呢,這就好了嗎而且里面還有好多水,這樣的粥吃不飽噠。”
陳伯嘆氣“銀錢就那麼多,換來的米面是有限的,每頓少吃一點,可以多堅持一些時日,等到明年糧食下來,他們也就有活路了。”
至于味道饑民只求有口吃的,早一些或晚一些,好吃些還是難吃些,他們都不在乎。
李承乾恍然,掏出小本本記下來。深覺施粥學問很多,這都是他從前沒想過的。
每天施粥的數量是有限的,李承乾燒完火,又跑去幫忙施粥。
他站在小板凳上,雙手舉著木勺認真舀粥,惹得人不住打量。李承乾也知道了,施粥是有講究的,要先老人後壯年,先婦人後男子,因為老人年紀大身體不好,長時間餓著肚子排隊受不了,而婦人一般在家中照看子女,若非迫不得已,不會親自出門領粥。
領完粥,人群漸漸散去,但也有很多人沒走。粥棚雖然不煮粥了,但柴火燒剩下的炭也不會丟,用來燒熱水,饑民想喝時邊可以去倒一碗。這會兒太陽也升起來了,曬著太陽喝熱水,比回冷颼颼的家里強多了。
李承乾幾個小的就抱著紙筆來和他們說話了。
饑民們有點緊張又有點好奇,小心翼翼地問“您真的是王爺嗎”
“是呀,我是恆山王。”李承乾笑眯眯道。
饑民之一一拍大腿“您可真厲害,這麼點年紀就當了王爺多少人活到死都當不上王爺呢”
李承乾眯著眼楮笑“雖然我很聰明也很厲害,但我一開始當上王爺,是因為我阿耶也是王爺,我阿翁是皇帝。”
“ 原來您是皇孫”饑民們連忙要行禮,被李承乾攔了,好奇地問,“既然您是皇孫,那應該認識小皇孫吧你們是堂兄弟嗎”
李承乾撓撓頭“小皇孫是誰 我沒听過。”
“這小皇孫可厲害著呢有本事心眼還好,我說不好他是哪家的,不過皇孫筆和皇孫鍋很有名,您怎麼會不知道呢”大家有點失望,他們還想多知道點小皇孫的事呢。
李承乾眾人“”
杜荷指著李承乾大笑“哈哈哈,你不認識你自己,哈哈哈哈哈”
李承乾白了他一眼“你還不是也不知道,有什麼好得意的”
杜荷才不管,自顧自笑得肚子疼。
杜構也微微一笑“想不到大郎君在民間還挺有名。”
他們知道皇孫筆和皇孫鍋,但不知道民間用“小皇孫”稱呼李承乾,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饑民們這才反應過來“您、您就是小皇孫嗎”
李承乾臉蛋微紅地說“如果你們說的是公布鉛筆和鐵鍋制造工藝的皇孫,那應該就是我。但我不小了,我已經五歲了哦”
饑民們“”原來小皇孫這麼可愛
眾人對李承乾噓寒問暖,不一會兒就把他的底細挖個干淨,包括但不限于今年五歲了,是秦王的兒子,開始念書了,念書還不錯,同來的是他的同窗和先生,父母身體都還好,沒有喜歡的小姑娘
陸德明“承乾,別忘了正事。”
李承乾點點頭,仰著小腦袋問“你們能回答我幾個問題嗎”
眾人點頭“您問吧。”
李承乾拿出紙筆開始問是哪人啊家里幾畝地有別的差事沒家里幾口人有人讀書嗎
一連問了十幾個,不少人都開始發暈了不是說只有幾個問題嗎
“還有多少啊”
“馬上了,馬上了,”李承乾刷刷寫完一頁,又翻過新的一頁,小臉嚴肅道,“之前是必要的信息收集,接下來的問題才是重點。第一個,你們覺得下雪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下雪啊,那影響可太大了。
不過此時此刻,對他們最大的影響就是太冷了。
那可真是冷啊,穿不了厚衣裳,也沒有柴火燒火,每年冬天都有不少凍死的人。還有人給他們看身上的凍傷,李承乾來的路上已經看過,近看更覺觸目驚心。
杜荷忍不住問“你們為什麼不挖個雪洞取暖呢”
有個漢子詫異道“郎君還知道這個”
隨後苦笑“不是不挖雪洞取暖,實在是沒那個力氣。我們每天吃這點東西,說話走路都顯得費力。您沒看那些幫忙劈柴的,每年都會死幾個人,以前我們哪會把這點活兒放在眼里啊”
李承乾目瞪口呆,忍不住去看剛剛幫忙劈柴的幾個人,見他們都好好的才松口氣。
漢子笑了笑“您家粥棚先讓他們吃了再干活,給的吃食也多,還沒出過事呢。今天他們還吃到了蛋,明天我也試一試,選上的話也有蛋吃了。”
雪還有諸多害處,比如很多短工都不招人了,沒地方掙銅板,否則他們也不至于挨餓;比如動物都躲起來了,獵戶就斷了收入;比如沒有大事不能出門,因為外面太冷了,家里沒有厚衣裳。比如雪下得太大,其實也會凍壞莊稼,第二年就要減產甚至絕收。
李承乾皺著小眉毛“可是大部分糧食秋天都收完了,為什麼你們會餓肚子呢”
說到這個,眾人有些沉默,有個人嘆氣道“我家婆娘病了一場,換了點糧食給她治病,好歹把命保住了,現在一家子靠著粥棚也能活下去。”
“我家那片遭災了,龍爬,家里什麼都沒留下,人也沒了兩個。”
龍爬就是泥石流,一般夏天多發,這得是幾個月前的事了。
“我家房子被雪壓塌了,糧食也毀了不少。”
李承乾筆尖一頓“房子還會被雪壓塌”
“可不是麼,我們住的房子可不比宮殿結實,時間久了房梁朽了,雪一壓就塌了。”這人道,“我家還是好的,人都還活著,好多人都被砸死了。”
李承乾目瞪口呆,他活了好幾年,還從沒听過房子被雪壓倒砸死人的事。
李承乾記了小半冊筆記,饑民們見狀問“小皇孫問這些,是打算幫我們嗎”
若換成別人他們是不會這麼問的,但這人是李承乾,是做出了那麼多好東西,還那麼替他們著想的小皇孫,不自覺便有了期待。
陸德明皺了皺眉,剛要替李承乾擋回去,李承乾就仰著小腦袋說“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我會試試的”
“好”眾人歡欣不已,“試歸試,您不要太著急了,咱們可以等。”
“年紀還小呢,一定要好好吃飯休息,不要太累了。”
“”
陸德明又把話咽了回去。
回去的路上,李承乾三人看翻開筆記,杜荷問陸德明“先生,我的功課算是完成了吧”
讓分析雪對百姓生活的影響,他們可是記錄了這麼多哦
陸德明淡淡反問“你覺得呢”
杜荷脖子一縮,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李承乾拉了拉他袖子,小聲道“我們是不是還得寫上解決辦法啊”
杜荷撓撓頭“可是我們能有什麼解決辦法”
李承乾也有些頭禿,冷不要緊,現在有棉花了他留了好多種子,等到明年就可以種很多很多,很快大唐百姓就不用怕冷了。
但生病和塌房怎麼辦呢
馬車踢踢踏踏,路過孫思邈的藥鋪,李承乾腦中緩緩冒出一個想法,還沒完全冒出來,馬車就被人攔住了,陳和替李淵接他進宮。
李承乾蹦蹦跳跳進了御書房,對于在這里看到李承道也不覺得奇怪。
李承道很恭敬孝順,經常來給李淵請安,李淵也喜歡這個孫子,留下他說話或者用膳,李承乾來上十回,總有三四回能見到他。
不過今天又有些不一樣,李承乾一邊張開胳膊讓李淵抱,一邊打量李承道“二哥看起來很困,是不是晚上偷偷玩玩具啦”
李淵在他屁股上拍了一下“你當誰都像你一樣頑皮你二堂兄是用功讀書呢。”
李承乾嘻嘻一笑,也不在意成了“對照組”,對李承道說“二哥不要太努力了,經常熬夜會長不高的,時間久了還會變笨,很嚇人很嚇人。”
李淵又拍了一下他的小屁股,什麼變笨不變笨。
不過李承道最近確實過于用功了,小小年紀就眼下青黑,瞧著精氣神都不如從前,便道“承乾所言有理,該放松的時候也要放松。”
李承道恭恭敬敬應是。
李淵卻知道他不會听,這孩子有主意的很,也固執,便問李承乾“你今天不是去施粥嗎明天帶堂兄一起去吧。”
明天不是休沐,陸先生也沒說放假,按理說不能再出去。
但這是阿翁的意思,陸先生肯定不能拒絕
李承乾眼楮亮晶晶,喜滋滋道“好呀好呀”
李淵頗為欣慰,看承乾如此,分明極尊重喜愛堂兄,他們兄弟感情甚篤,甚好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