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

59. 第 59 章 師者(捉蟲)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千山不關 本章︰59. 第 59 章 師者(捉蟲)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帶貨成功

    之後兩天, 玻璃鋪涌來一大波咨詢的人,都是大戶人家的下人,替家中阿郎詢問眼鏡, 替女眷詢問鏡子, 玻璃當然也不能放過。

    鏡子也就罷了, 得知眼鏡和玻璃即便日後再有,也不是不起霧版本後, 不少人都很遺憾。

    某位御史就盯上了拍到眼鏡名額的友人“你平時不怎麼出門,要不起霧的眼鏡也沒用, 不像我經常在外面跑,我出錢給你再買一個, 你把這個讓給我怎麼樣”

    友人“之前我叫你去拍賣會, 你不是說不管有什麼好東西, 你都不稀罕嗎”

    御史“”

    那不是立場嗎他怎麼說也是太子黨, 怎麼能支持秦王的兒子

    再說他也沒想到會有眼鏡這種東西, 以前李承乾賣的什麼蛋糕、什麼香皂,他確實沒什麼興趣啊。

    友人“你還彈劾秦王和恆山王, 現在不覺得一百金貴了”

    御史“咳咳職責所在,職責所在”

    御史最後還是從友人手中得到了這個名額, 去玻璃鋪測視力定制眼鏡的時候也有點尷尬, 畢竟剛剛彈劾人家,現在就巴巴跑來做眼鏡, 是有點打臉哈

    但玻璃鋪的人服務意識很強,絲毫沒有露出異樣,好像壓根不知道彈劾那回事,讓這位御史松了口氣。

    出門的時候還踫到另外兩位官員,其中還有東宮的魏征, 御史就更放松了。

    連魏征都來了,他來也不算什麼。

    魏征並不想來,倒不是因為太子,太子脾氣確實很好,即便因為玻璃鋪的事被聖上叫去私下訓斥了幾句,這幾天有些悶悶不樂,但也沒有禁止身邊人用玻璃鋪的東西,听說太子妃還天天用玻璃鏡呢。

    魏征只是過不去自己心里那個坎,就像當初李承乾送他香皂作為生辰宴的回禮,他寧願束之高閣也不願用,後來也不曾用過鉛筆和線裝冊,不曾買過蛋糕和玩具。

    不過魏征視力的確不太好,早年日子清貧,晚上讀書不舍得用很多燈油,總是湊湊合合,日子久了眼楮便也不好了。

    于是他的友人便拉著他來配眼鏡,用友人的話來說“你不用眼鏡、不用墨筆就不承秦王和恆山王的情了那再過段時間,你知道吃到嘴里的雞鴨鵝肉,哪一口是用炕孵法孵出來的嗎”

    矯情

    魏征“”

    玻璃鋪小一熱情請魏征和友人試用眼鏡,因為是新鮮玩意兒,顧客不知道它的效果,可以試戴一下再決定要不要買。

    牆上貼了個視力測試表,小一幫魏征和友人做了個大概測試,就給他們挑出兩副眼鏡。

    魏征試了一下,然後發現一切變了,清晰得像是另一個世界。他都多久沒看得這麼清楚了

    友人激動不已,當場下單一副。魏征也有些猶豫,一邊是他的堅持,一邊是這麼好用的眼鏡

    友人慫恿他“買一副吧,來都來了。”

    古往今來勸人話術最佳來都來了。

    魏征問“多少錢”

    掌櫃道“這是普通眼鏡,比不起霧眼鏡便宜很多,一副只要十五金。”

    魏征好像沒听清“多少”

    掌櫃含笑重復“十五金。”

    魏征“”

    他麻溜放下眼鏡,他真傻,他單糾結要不要買,卻忘了自己根本買不起。

    友人忍不住扶額“你好歹是太子洗馬”

    這應該是史上最窮的太子洗馬了吧

    友人要自掏腰包給魏征買一副,被魏征拒絕了,他也算清醒了,還是選擇堅持自己的心意。

    信誓旦旦“我可以不吃雞鴨鵝。”

    友人“哪天衣食住行都是恆山王弄出來的東西,我看你還 不 ”

    幾天後,長安日報登出關于玻璃的新聞稿,玻璃、眼鏡和鏡子才為廣大百姓所知。

    該記者在文章最後寫到,本文一半內容借鑒自某御史,該御史即便在聖上面前彈劾玻璃鋪要價高昂,也非常認可此三物的好處。

    御史李素立“”

    連御史都夸啊百姓立刻就覺得玻璃制品確實不錯了。

    玻璃鋪的生意更加紅火,進來的客人就說“我想要御史都夸的那個眼鏡。”

    或者“我听說御史都說你們家鏡子好用,我想要一個。”

    李素立“”

    孫思邈的藥鋪開張了

    一應東西都是秦王府準備的,門面不小,位置也不錯,李世民還給他另配了幾個坐堂大夫。孫思邈開藥鋪的目的是精進醫術,要是忙得完全沒有功夫,那才是本末倒置呢。

    藥鋪很低調地開張了,前幾天都沒什麼病人,李承乾提議給他打個廣告,被孫思邈拒絕了。

    孫思邈的醫術擺在那,沒多久就積累了一些病人,而得知孫思邈的身份後,無一例外很驚訝。

    從長安日報第一期起,新聞是天天都變,雷打不動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刊名,即“長安日報”四個大字,另一個就是孫思邈的尋人啟事。

    長安日報風靡京城這麼久,幾乎沒人不知道孫思邈這個名字,大家還挺關注他多神奇呢,用這樣的方法在茫茫人海找一個不知道在哪的人,大家都想知道到底能不能找到。

    前段時間開始突然不登尋人啟事了,大家還在猜是不是找到了,沒想到居然是真的,且孫思邈還在長安開了家藥鋪。

    病人眼楮發亮,精神都好了幾分“您一直在哪啊怎麼看到報紙消息的是您自己回來還是別人給王爺的消息王爺真的給報酬了嗎”

    孫思邈淡淡道“你這麼想知道,怎麼不去問王爺”

    病人眉毛一豎“你不想說就算了,何必拿我消遣”

    “我哪里拿你消遣,不是你拿我消遣嗎”孫思邈冷哼,“如此長舌,與婦人何異”

    病人大怒,揪著孫思邈的領子,揮著拳頭要與他“分辯”,大夫和伙計合力將一人分開,病人還跳著腳罵“你怎麼說話的,信不信我打你還神醫,你這樣的也能叫大夫”

    他恍然大悟“人家孫思邈都快七十了,你長這樣肯定不是,打著孫思邈的旗號招搖撞騙是吧,我這就去衙門告你”

    孫思邈一直由著他發泄,直到這會兒才說話,神情也變得溫和可親“你感受一下,胸還悶痛嗎”

    “你少說些有的沒的”病人罵罵咧咧,下意識感受了一下,表情就是一懵,“真的不疼了”

    孫思邈“你這病不是實癥,乃因大喜過度導致胸痹,我用言語激怒你,怒勝喜,怒氣發泄出來,你的病也就好了。”

    病人似懂非懂,怒氣卻是早沒了,真心實意道“先生太厲害了”

    孫思邈淡然頷首,十足的高人風範。

    病人現在可不覺得他是騙子了,摸著自己的臉問“先生怎麼保養的啊,我這臉上的褶子能去掉嗎”

    孫思邈“”

    一傳十十傳百,孫思邈開藥鋪的事很快傳開,很多人慕名前來打卡,有病的就順便看看病。

    一開始沖著他的名氣和臉,後來就被醫術折服了。

    與此同時,長安日報迎來一批廣告商。

    一部分是受孫思邈啟發,想要尋人或者東西的。這年頭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很多人一錯過就再也找不到了。尤其前些年兵禍頻發,親人朋友失去消息的數不勝數,以前是想找也沒有辦法,現在有了這個渠道,不少人就想試一試。

    另一部分則是商戶。商戶的嗅覺是最敏銳的,雖然長安日報還沒有刊登過商業性廣告,但前有玻璃鋪名聲大噪,後有茫茫人海中找到孫思邈,他們看到商機,自然而然就想給自家打廣告,紛紛跑來報社詢問。

    長安日報也不是什麼廣告都接的,要經過調查和篩選,否則店鋪東西不好,或者尋人的存了壞心思,豈非壞了報紙的名聲

    另外,廣告不能佔好位置,多少錢也不行,長安日報是有逼格的報紙,報紙的核心不能丟,決不能讓廣告喧賓奪主。

    商戶絲毫不敢有異議,捧著錢巴巴排隊等著上報紙。

    想要尋人的很多出不起廣告費,在李承乾的建議下,長安日報開闢了一個尋人專欄,免費刊登尋人信息,因為想要尋人的太多,每人只能刊登一次。想要再登就只能掏錢了。

    對于窮人來說,這已經是巨大驚喜了。原本他們毫無機會,現下卻有了希望。哪怕一時半會兒找不到,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看過這期報紙的人就把消息帶給他們的親人,或者好心送給他們親人的消息。

    後來尋人欄目果真幫無數人找到親人,這就是後話了。

    此時歐陽詢很高興,長安日報辦了這麼久,終于開始盈利了,他可算是松了一口氣。再這麼虧下去,他就要成歷史上第一個掏空皇帝私庫的男人了。

    李淵也挺驚喜,本來就是為李承乾辦的報紙,沒想著靠這個賺錢,長安日報能做成這樣已經出乎預料。相比它向外發聲的能力,這點花銷不算什麼。

    不過私庫確實有點吃不消,李淵已經在考慮過段時間將報紙轉到六部,由國庫負責開銷,想來大臣們不會拒絕。

    沒想到報紙居然還能掙錢,掙得還不少,李淵美滋滋。

    一高興就賞了李承乾不少好東西,報社打半年廣告都未必賺得回來。

    半夜下起了鵝毛下雪,李承乾睜開眼就覺得天色比往常亮,急急忙忙爬起來“我是不是快遲到啦”

    風蕾拿著烘得熱乎乎的棉衣過來,邊幫李承乾整理衣裳邊笑道“郎君沒起晚,是外頭下雪了,雪天格外亮堂些。”

    “我知道因為雪是白色的,白色不吸收任何光,對光的反射比較強,所以下雪的時候很亮”

    李承乾爬下床,噠噠噠往窗戶邊跑。

    風蕾不知道什麼是光、什麼是反射,見李承乾穿著單衣光著腳跑來跑去便蹙眉“好歹穿上衣裳和鞋。”

    李承乾胡亂裹了件衣裳,趴在窗邊的軟榻上往外面看,他的窗戶都換成了玻璃,外面的世界一覽無遺。

    雪後的世界潔白無暇,地上、屋頂和樹梢鋪滿了雲彩。屋檐下掛著參差不齊的冰凌,像是水晶制成的寶劍。

    李承乾歡呼一聲,連聲催促風蕾幫他收拾,叉著腰野心勃勃“我要去玩雪”

    “您看了這會子雪,可沒功夫再玩雪了。”風蕾說。

    李承乾眼楮一轉“那我不吃早飯了。”

    “不行”風蕾還沒說話,陳嬤嬤就虎著臉拒絕,“郎君若不好好吃飯,老奴可要告訴王妃了。”

    李承乾撅著嘴抗議“嬤嬤怎麼老是這一招”

    陳嬤嬤“那郎君現在要好好吃飯嗎”

    李承乾垂頭喪氣“吃”

    洗漱完吃過飯,李承乾被裹成一只圓滾滾小團子,搖搖擺擺往學堂走。

    下人已經早起掃出一條路來,李承乾偏偏要撿雪地走,時不時艱難地從厚厚的衣服里探出一只手手摸一摸路邊花木上的雪,或者伸腳踢踢路邊的雪,然後就會因為穿得太多,單腳站立不穩而晃悠兩下,張著看不分明的小胳膊搖搖晃晃,活像一個不倒翁。

    到了學堂,杜荷和甦琛已經到了,杜荷見到李承乾就哈哈大笑“承乾,你怎麼成了球”

    李承乾撅撅嘴“我只是穿得多了點,才不是球”

    “我和甦琛穿得也很多,我們就不像你那麼圓。”杜荷得意地說,“你就是長得太矮了。”

    李承乾跳腳“我會長高的我會長高的我只是年紀比你們小,等我長大就比你們高了”

    “笨蛋承乾,我阿耶說年紀差距不可能變,你永遠不會比我大,所以永遠不會比我高。”杜荷得意洋洋。

    今天的他不僅比承乾高,還比承乾懂得多哦

    “你才是笨蛋”李承乾鄙視道,“我阿耶年紀比杜伯伯小,但是長得比杜伯伯高”

    是哦。

    杜荷一呆,怎麼會這樣

    “人又不是一直長噠,等你年紀大了不長個了,我還在繼續長,所以我就超過你啦。”

    杜荷一呆,眼里漸漸蓄起了淚“我不想比你矮。”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李承乾像模像樣地安慰一句,見杜荷更傷心了,只好向系統求助七十八郎,有辦法讓杜荷長高一點嗎

    想了想他又補充但不要比我高哦。

    系統宿主怎麼能確定你會比杜荷長得高呢

    啊

    李承乾眨眨眼,有些發懵我會沒有杜荷高嗎

    根據身體掃描情況,宿主長大後應該會比杜荷高一點,但身高受很多因素影響,運動、飲食、作息都可能影響身高,宿主如果不好好吃飯、不運動還熬夜,以後很可能長不高。

    李承乾松了口氣,他有好好吃飯,很少熬夜,每天被阿耶帶著運動額,天冷之後就暫停了。

    李承乾握拳“杜荷,你不要擔心,我朋友說多運動可以長高,我們等會兒去玩雪吧”

    眾人“”

    真的不是想趁機玩雪嗎

    但這話顯然很合杜荷心意,立刻就高興了。

    因為惦記著玩雪,上課時兩人都有些心不在焉,頻頻往窗戶外看。陸德明見狀便放下書本“罷了,我看你們也听不下去。既然今天下雪,我們就來講雪吧。”

    三人都來了興致,眼楮亮晶晶地看著陸德明。

    陸德明微微一笑“說到雪,你們都想到什麼”

    杜荷舉手“打雪仗”

    李承乾點點頭“還能堆雪人、滑雪、雪橇”

    杜荷好奇“雪橇是什麼”

    “就是人坐在車上,狗拉著車在雪地上跑,很好玩很威風”雖然他沒有玩過,但他就是知道。

    杜荷眼楮一亮“阿牧”

    李承乾立刻搖頭“不行噠,一條狗力氣不夠大,很容易受傷,要好幾條一起才可以。”

    “好叭。”杜荷失望地說。

    陸德明戒尺輕輕敲了敲桌子,李承乾和杜荷立刻閉上嘴巴,老老實實坐好了。

    陸德明“甦琛,你說呢”

    甦琛道“學生想起南朝劉郡公的詠雪,謝太傅問子佷白雪紛紛何所似,他的佷子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先生卻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先生由此被稱詠絮之才。”

    陸德明點點頭“既然說到這里,那我也問問你們,你們覺得雪像什麼呢”

    杜荷積極道“像雲早上沒人踩過的是白雲,踩過掃過的就是烏雲。”

    李承乾本來也想說雲,沒想到被搶了先,只能說“像棉花糖早上是剛做好的棉花糖,現在是吃了一半的棉花糖。”

    杜荷很想問問棉花糖是什麼,但看看陸德明,艱難地忍住了。

    輪到甦琛,他想了一會兒說“像鵝毛,都說鵝毛大雪,雪和鵝毛是最像的。”

    杜荷撅嘴“你說的不對,雪明明和雲最像,只有一點點像鵝毛。”

    甦琛“最像鵝毛,只有堆到一起的時候才像雲。”

    李承乾打圓場“嗨呀,雪在空中更像鵝毛,落下來後最像雲和棉花糖,你們都沒有錯”

    杜荷和甦琛這才消停了。

    陸德明含笑頷首“說得很好,那你們知道與雪有關的故事嗎”

    甦琛舉手“我知道甦武嚙雪吞氈的故事。”

    李承乾撓頭“我只听過甦武牧羊,他們是一個人嗎”

    杜荷也不知道。

    陸德明對甦琛說“既然如此,你便給他們講一講這個故事吧。”

    甦琛站起來,一本正經講道“漢武帝年間,甦武奉命出使匈奴,匈奴單于想要降伏他,但甦武堅決不肯,甚至想要自殺。單于命人將甦武囚禁在地窖之中,不給他水和食物,想要用這種辦法令他屈服,但甦武依舊不肯屈服,天下大雪,他就把雪和氈毛一起吞下肚子充饑,就這樣活了下來。匈奴見奈何不了甦武,這才把他送到荒無人煙的地方放羊,也就有了甦武牧羊的故事。”

    李承乾和杜荷恍然大悟,這才明白里面還有這些緣故。

    陸德明點點頭“說到甦武,你們還知道什麼典故與他有關嗎”

    三人搖頭。

    陸德明“可曾听說鴻雁傳書”

    “知道知道”李承乾連連點頭,“鴻雁傳書一般用來表示男女傳達情誼,這個也和甦武有關嗎”

    總覺得甦武的形象和鴻雁傳書不太搭呢

    陸德明搖搖頭“鴻雁傳書指傳遞書信,並不止限于男女。這個典故最初便是源于甦武,當時漢帝想要迎回甦武,匈奴卻不想放人,謊稱甦武已死,甦武的副使常惠設法將甦武還活著的消息告訴漢使,于是漢使對單于說,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只大雁,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甦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牧羊,你怎麼說他死了呢1,匈奴單于無從抵賴,只能放甦武歸漢,這便是鴻雁傳書的由來。”

    李承乾三人听得入迷。

    陸德明又道“即便說感情,甦武也不負鴻雁傳書的纏綿之意,他曾寫過一首留別妻,其中有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之句,你們可曾听過”

    李承乾撓撓頭,好像是有點印象。

    他捧著小臉感慨“我知道甦武牧羊,沒想到他還有這麼多故事。”

    陸德明說“人都是多面的,絕不能只通過一兩個典故了解一個人。既然你們對甦武感興趣,便去把甦武李陵詩和漢書甦武傳找來看一看吧。”

    李承乾和杜荷頓時苦了臉,連連搖頭“先生,我們對甦武不感興趣”

    他們都好多功課了,怎麼可以再加

    李承乾仰著小腦袋說“先生,我們不要說甦武了,繼續講雪吧。”

    “行。”陸德明答應了,“說回到雪,還有一個關于雪的故事,你們要听嗎”

    當然要了,他們最喜歡听故事

    陸德明便講起來“晉朝有一個人叫孫康,從小喜歡讀書,但家境貧窮,只能借別人的書讀。借來的書是需要還的,他白天要幫家里干活,晚上沒有燈油,怎麼辦呢”

    李承乾也想這該怎麼辦呢

    陸德明“他發現下雪的時候天特別亮,即便是晚上也能勉強看清書上的字,于是每到下雪就跑到雪地里讀書,時間長了手腳都長滿了凍瘡,但靠著這個方法,他讀了很多書,最後官拜御史大夫。”

    他問“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

    李承乾三人“”

    陸德明微微一笑“你們的條件比孫康好多了,只是甦武李陵詩和漢書甦武傳,肯定沒問題的。”

    李承乾三人“”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方便以後閱讀[唐]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59. 第 59 章 師者(捉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59. 第 59 章 師者(捉蟲)並對[唐]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