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猴子開始成神

第三百四十章 元竅大丹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甲殼蟻 本章︰第三百四十章 元竅大丹

    大柳營里軍士們高擎著玄色旌旗,聳立延綿,遮蔽天空。

    方幟舒展張揚,繁復的燙金“順”字在風中糾纏扭曲,呼啦啦地作響。

    梁渠轉眼低掃。

    旗影流動,軍士們默默侍立,緋服大員恭敬低頭。

    一切安安靜靜。

    雁鳥高飛,雲朵徐飄,營地由暗轉明,帳布反出耀眼白光。

    他心里忽有所感。

    雙手高過頭頂,長揖而下。

    “臣,永服辭訓!”

    刻刀轉停,竹絲曲卷飄落。

    刀筆小吏篆刻回答于青玉竹板上,以證口諭經過。

    “使代皇曰︰‘搭橋梁,築水渠,卿其勉之。’

    梁回︰‘臣,永服辭訓。’”

    吹散竹屑,顯露字跡。

    小吏合蓋刻刀,端捧竹板,呈于上使,梁渠。

    雙方確認記敘無誤。

    領頭人再度鳴鞭,眾人相繼起身。

    衛麟上前收下敕令卷軸,斜視梁渠一眼,沒有言語,同徐岳龍及其他緋服大員請使者入營赴宴。

    眾人目視使者進入營帳,凝滯的空氣重新流動。

    人群開始交頭接耳,營地里響起低低的議論。

    梁渠能感受到投射過來的目光,他人內心的驚詫。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冗詞贅句。

    搭橋梁,築水渠,卿其勉之。

    簡簡單單十個字,一句鼓勵,只因說話之人,變得意義非凡。

    如旁人心中,不亞于一記悶雷炸江。

    冉仲軾給梁渠豎起拇指。

    項方素上前攬住梁渠肩膀,捶胸數拳。

    “好小子!不得了,真不得了,聖皇親自口諭鼓勵,面子那麼大,你得請我們吃飯啊!”

    梁渠覺得值得慶祝,一口應下。

    “九月圓臍十月尖,正好日子到,回平陽縣我準備準備,請你們吃一頓江淮大閘蟹!”

    “小于六兩的我不吃!”

    “小于八兩的我絕不端上桌!”

    “我喜歡吃蟹黃包,不能少這個!”

    “吃蟹?不錯啊,我听說江淮大澤的大閘蟹最為鮮美,只是在帝都從來沒機會嘗一嘗。”

    幾道聲音插入談話。

    項方素大喜︰“文彬!還有凱雲!毅鵬!你們也回來了?”

    柯文彬滿身疲憊︰“我們跟使者團一起回來的,念敕書的時候就站在隊伍後面,你們沒看見,一路趕來趕去,差點累死我。”

    陸凱雲和任毅鵬上前,搭上梁渠左右肩膀。

    “阿水,我們倆給你準備的大弓帶來了,要不要先去看看?”

    梁渠搖搖頭︰“大弓的事不著急,不如先入帳赴宴。

    凱雲大哥和毅鵬大哥一路風塵,怎麼都得先填肚子。”

    同一件事,梁渠獲賞,陸凱雲和任毅鵬被罷黜,太過急切未免有踩人之嫌。

    面對朋友,梁渠不至于沉不住一頓飯的時間。

    “有道理,先吃飯。”柯文彬捂著肚子,“路上來不及吃什麼好東西,半點油水沒有,餓死我了。”

    “好,那就先吃飯!”

    幾人跟隨使團進入營帳。

    陽光透過帳布變為朦朧的黃光。

    梁渠踩著柔軟的羊毛毯入座,闊方桌上鋪墊著秀上銀絲的細繒,到處是濃郁的酒香,肉香。

    此等宴會,唯有七品及以上官員方能參加。

    大體規格與上回南直隸來人時差不多,只是關鍵人物變為帝都上使。

    一番觥籌交錯,上使面色升起紅暈,話匣子打開,說起路途上的所見所聞,帝都變化,各地無關緊要的大事。

    期間作為口諭的領受人梁渠自然被提及。

    上使透露出一個眾人不太了解的消息。

    “六皇子亦是用的拼音法識字,效果顯著,只半年功夫,讀書念書無礙!”

    眾人恍然。

    一次出色,哪會口諭激勵,原來早有鋪墊。

    “此番治水,梁大人同樣表現出色,加之黑水河床無故加深丈余,朝野上下視為祥瑞之兆,陛下更是歡喜,故特傳口諭,以示激勵。”

    上使身處帝都,知曉的更多,更清楚。

    今年一年,夏季帝都缺雨,五六月時疫流行,旱情延至吉東府,南直隸卻又因多地降雨過多而患水,入秋之後,行山府有地龍翻身。

    以大順幅員之大,旱災,水災,地災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釀成大災,無關宏旨。

    梁渠治水當中沒有展現出多麼高超的政令手段,只是循規蹈矩的完成任務,本不該有特殊對待。

    但同一件事,如何完成,幾時完成,天差地別。

    許多事情,哪怕能按部就班的去做也殊為不易。

    尤其梁渠一天內把事情全部解決,直接給他掛上明晃晃的“出色”“能干”標簽。

    此外更有一點。

    梁渠命格親水,善水,當日河伯任命乃聖皇親定。

    時隔半年,梁渠于水患之災中發揮重大作用。

    豈非正好證明聖皇神武?

    上使喜歡打馬吊牌,再清楚不過自己手里的某張小牌,意外打出關鍵效果的成就感。

    焉能讓人不喜?

    除此以外,上使還帶來另外一�好消息。

    “朝廷上下認為平陽縣與淮陰府並存,許不利于一府之地政令流通。

    平陽縣如今廣納人口,于簡大人的治理下初具規模,朝廷或計劃明年淮陰府內夏耕前,徑直更改為平陽府,以此方便治理。”

    “陛下果真有先見之明!”

    席內眾人十分歡喜。

    河泊所來平陽縣半年之多,早意識到不便。

    例如此次遭洪,淮陰府並不緊挨平陽縣。

    河泊所施行權力,調配物資,需往來淮陰府,平陽縣,華珠縣三個地方。

    如何能方便?

    平陽縣本身更尷尬,河泊所與緝妖司還有三法司,設立之初全按照府的配置來。

    管不能管,幫沒法幫,完全是各干各的。

    到府不同,府的級別非常大。

    大順兩京十八省,其下直隸州方能和府平級,同屬于省下級,散州與縣平級,同屬于府下級。

    能變成平陽府,許多事情要方便得多。

    不過上使不是白透露。

    此舉明晃晃暗示大家把握機遇。

    機遇莫非只吃一頓飯白白給你?

    宴會完畢。

    使者在衛麟等人的帶領下去往丘公堤附近巡查,同時考證祥瑞一事是否為真。

    梁渠則在使者團的幫助下,得到了自己唯二的實物賞賜,元竅大丹。

    吏員恭敬捧出木盒,打開來,里面是一個方形小盒以及一個竹筒卷。

    小盒里面自然是元竅大丹,甫一開盒,藥香飄散,惹得旁人紛紛駐足。

    梁渠半點不怕被搶,他身處軍營,哪個敢動手?

    小吏提醒道︰“梁大人,竹筒里是服用大丹的相關作用及要點。”

    梁渠拿起竹筒,從里面抽出一張小紙卷,上面用藥局制式字體密密麻麻寫了很多,包括吞服前不能吃的相關沖突藥材。

    元竅大丹,听起來是開竅用的,實際有所出入。

    它並非用來直接開竅,而是間接輔佐開竅,作用等同于突破腑關生起的那股啟靈氣,只是原理不同,乃至于若是破關時服用,會有相沖風險。

    小吏問道︰“梁大人可否透露當下境界?”

    “七竅,怎麼了?”

    “那此丹或能幫助大人在開陽竅與中宮時,削減近六成難度。”

    “兩個六成,那加起來是一竅多啊。”

    “正是如此,開竅越多,藥力越集中。”

    梁渠默默計算。

    自己原先有四個大功,一個讓師父拿去換武學,剩下三個,加上治水的兩個,足足五個。

    五個能換取的資源,開出剩下兩竅綽綽有余。

    自己馬上要奔馬極境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水猴子開始成神》,方便以後閱讀從水猴子開始成神第三百四十章 元竅大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水猴子開始成神第三百四十章 元竅大丹並對從水猴子開始成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