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過後,旅程再起。
穿過名山大川,穿過森林草原。
在一望無際的田野里肆意奔跑,在茂密森林中緩步而行。
在河水里捉魚,在泉水中洗澡。在黃昏凝望日落,在黑夜仰望星空。
古人曾言︰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又曰︰身在雲霧世上仙,一世逍遙落凡間。
可想而知,這幾日,甦雲笙等人是如何度過的了。
…………
夕陽西下,甦雲笙和子瞻盤腿坐在馬車上。拉開車簾,望了一眼車外。
子瞻道︰“不是說‘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嗎?怎麼咱們這幾日,就沒遇到這場面。”
甦雲笙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王師傅,你知道嗎?”
正坐在外面的王師傅听到此話,一揚馬鞭,笑道︰“這個啊……”
他咂了咂嘴,微眯著雙眼,帶著些許意味深長的語氣,緩緩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具體是多長我也不清楚。從蜀州城到蜀山,的確是很難走的。那時的人們去往別處,如果不想繞上五,六千里路的話,就只能從一些羊腸小道穿過去。”
“听老人們說,那時的蜀道之難,真的是難于上青天。有些地方僅僅只有十寸寬,兩邊盡是深不可測的懸崖,再加上風大,人走在上面就像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摔得個粉身碎骨。”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個時候,真的是小心翼翼,一刻也不敢分神。”
“記得那時候啊……”
王師傅摸著細密而又短小的胡須,眼楮里露出些許懷念,道︰“那時候和弟兄們在蜀道游玩,幾個人不知天高地厚,于是相攜著去了古時的蜀道。”
“我們幾個人排成一列,小心翼翼的從那些高窄的蜀道穿過。一個個都全神貫注,生怕一失足,給掉了下去。
“而且那地方,雖然風倒不怎麼大,但是你得蹲著走。”
“沒辦法,因為那地方太高了。就好像在天上走一般,四周全是雲霧,稍微站的高了,就看不見腳下的路。有時候還有一些飛鳥,成群結隊從我們身旁飛過,我們甚至都能感受到鳥翅膀擺動而帶來的氣流,連它們身上的羽毛也看的一清二楚。”
“那時的場景,唉……”
王師傅突然抬頭望天,一聲嘆息發自肺腑地傳出來,似乎對往事勾勒起無限的回憶,就連一直挺直的背,也在此刻悄悄彎了下來。
此刻的他,全然了沒有往日的沉穩鎮定。
“那里的路很窄小,窄到你必須一步一步小心過去。”
“如果那些窄小的路平坦的話,就會好走許多,但是這可正好相反,不但窄小,而且還崎嶇不平,有時高有時低,簡直是要了人的老命。”
“記得當年我過那段路的時候,可是嚇了個半死。也虧得當年有股倔脾氣,換作現在的話,怕是沒走到一半,就掉下去嘍。”
“這種羊腸小道,一般人,誰能走的過去?”
“所以,蜀州城有九成的人,終其一生,也沒能走出這里,去看一看這外面的大好河山。”
“因此有詩曰︰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王師傅灌了一口水,隨後又道︰“但這種情況,自大秦立國以來,就發生了改變。第一任秦皇曾下令,召集五十萬壯丁,耗時三年,于這些羊腸小道中硬生生開闢出一條康莊大道。”
“從此,蜀州各城之間暢通無阻,這‘難于上青天’之語,也便不復存在了。”
“原來如此。”
子瞻恍然大悟。
“多謝王師傅,今日,我可算是長見識了。”
子瞻在馬車里,對著王師傅的背影抱了一拳,道。
“無妨,無妨。”
王師傅連連擺手。
說起大秦,即便是甦雲笙和子瞻剛剛入世,但就從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來看,大秦,還是很得民心的。
自結束七國之亂以後,大秦帝國便成為這塊版圖的唯一繼承者。
子民萬萬億,疆域萬萬里。
修水渠,引江水。
平叛亂,撫民心。
在這一點上,前朝很少有帝王能做出如此壯舉。
而大秦,卻早就習以為常!
在鄉里人家的口中,甦雲笙和子瞻也對大秦十分了解。
所以,听到這話,甦雲笙和子瞻有些吃驚,但也覺得合乎情理。
畢竟是大秦嘛。
雖然沒有見到真正的蜀道,但這絲毫不能影響到他們對蜀道的好奇。
不過話說回來,也虧得開闢了這條道路,不然的話,這麼多人,還真是個麻煩。
這次的出行,自永濟之後,就再也沒有住過客棧。雖然馬車里睡得不好,但湊合湊合還是可以的。由此可見,當初選擇開闢這條蜀道的方法是有多麼正確了。
…………
這日晌午。
“遠見山中雲霧繞,只聞山中猿猱愁。”
“身入此山白雪落,從此不羨紅塵仙。”
子瞻看著面前石碑上的一行字,“嘖嘖”了幾聲。
“這是誰寫的?看起來這寫詩之人有些許超凡脫俗之意啊。”
子瞻雖然讀過的書沒有甦雲笙多,但這詩里面包含的情感還是能看出來的。
這字體脫灑飄逸,如虯龍昂首人世,下筆遒勁有力,筆鋒犀利,字里行間卻帶著些灑脫之意。觀字如觀人,可想而知,這“雲中仙”也必定是一位奇人。
站在這雲霧繚繞的山峰上,甦雲笙和子瞻看著蕭楚的字跡。
這字,很大,而且很高。
之所以說高呢,是因為這字,在他們頭頂五十多丈高的峭壁上。
而且,每一個字,足足有一人大小!
這份手筆,可不是什麼人隨便就能做到的。
恐怕,等閑宗師也不可能辦得到!
“等等,這是什麼?”
子瞻指向結尾一處毫不起眼的地方,只見在光滑如鏡的峭壁上,一行微不起眼的字跡緊跟在詩句的後面。
因為上面的字太過龐大,所以不仔細瞧得話,根本發現不了這麼一行小字。
“這是……”
甦雲笙定楮一看。
只見這行小字寫的乃是︰‘秦歷太初元年,雲中仙。’
雲中仙?
甦雲笙和子瞻相視一眼。
這名字,怎麼看也不像是真名,反而倒像是一個人的外號一般。
沿著這片石壁仔細看了片刻,再也沒有發現別的東西。
又把視線轉向別處,甦雲笙喃喃道︰“太初元年。”
子瞻啞然道︰“那不是三十年前嗎?”
今年乃是太初三十一年,而這石壁上面寫的卻是“太初元年”。可想而知,這雲中仙至少是三十年前的人物了。
這人,如果還在世的話,那他的實力,得有多強啊。
甦雲笙不敢去想。
三十年前的高手,三十年後,這份實力又該如何恐怖。
這雲中仙,又是何許人也?
兩人在心里留下了一個疑問。隨後,便沿著這條路繼續向前。
走過這塊石壁,又來到一處山水雄奇的勝地。
極目遠眺,大好河山盡收眼底。
山脈崎嶇不平,雲霧繚繞。連綿不絕的山脈在雲霧間時隱時現,奇峰不絕,巍峨如斯。
不時有一行飛鳥出沒在雲端,叫聲清脆高昂,聲音此起彼伏,再加上這繚繞的雲霧,只好似人間仙境一般,讓甦雲笙和子瞻不覺沉浸在其中。
蜀地之山,大多雄奇壯闊,高聳入雲。
似乎與北方人的性格相同,這山看起來十分巍峨雄壯,層巒疊嶂。因為秋天的緣故,從高處向下俯瞰,一片金黃盡收眼底,仿佛是一片金色的世界。
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走過,所見之景也越來越單一。
道路愈加崎嶇,腳下所能夠移動的範圍也越來越窄。雲霧漸漸濃厚,似要將甦雲笙和子瞻二人包裹住。
這,怕就是王師傅口中的舊蜀道了吧。
此刻,甦雲笙和子瞻不約而同想到。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甦雲笙和子瞻停下腳步,不再前行。
“這里,也確實別有一番滋味。”
背靠在一處石壁上,子瞻看著眼前的雲海。
不知過了多久,一直出神的子瞻突然一動,卸下金鱗,放在手上細細把玩。
山上的風吹拂發絲,衣袂搖擺,似是沁了天地。不知何時,這充斥了天地的風漸漸停歇,遠處的雲圖也仿佛凝固。
“鏘。”
金鱗出鞘,雷霆萬鈞。
子瞻周圍勁風四起,雲霧聚集,頃刻之間,便在此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雲團。
子瞻輕喝一聲,掌中金鱗劃過雲霧,一道金色劍氣突然隨劍而出。延續金鱗的痕跡,這道劍氣自雲團中狠狠劈下,將把子瞻包裹的嚴嚴實實的雲團從中間一分為二,這雲團晃了晃,又“ ”的一聲,化作滿天雲氣。
眼中充斥著精芒,眸若星河。
一劍劈散雲團之後,金鱗歸鞘。徐徐清風也隨之而來,萬物在此刻仿佛又不再靜止,鳥獸啼鳴,遠方雲團千姿百態。
“恭喜你,子瞻。”
甦雲笙嘴角輕揚,拱了拱手。
子瞻輕吐一口濁氣,雙目的精芒漸漸散去。握了握拳,感受到體內不同于以往的內力後,子瞻也咧嘴一笑。
“原來先天巔峰,竟然是如此感覺。”
輕合雙眼,子瞻漸漸平息下來。
一聲長嘯自口中發出,雙眼也在此刻睜開。披肩的長發亂舞,嘯聲響徹雲霄,似乎將面前的雲霧也震散。
這一刻,仿若天神下凡!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