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嗯。”
簡單到極致的對話之後,仿佛整個世界都沉寂下來,夜空下除了兩人微弱的呼吸再也沒有一絲聲響。
沉默許久之後,劉鵬緩緩說道︰“大軍在外,糧草被斷,這分明是有心人蓄意為之,你又何必……。”
不等劉鵬把話說完,劉鯤淡淡打斷道︰“你我兄弟一場,有話不妨直言?”
“好吧!眼下大軍糧草即將耗盡,如果繼續留在這里恐有全軍覆沒之虞,倒不如帶領兵將另謀一條生路。”
“哦?那你倒說說看,路在何處?”
面對劉鯤深邃的眼神,劉鵬鼓足勇氣道︰“既然趙淳不仁就休怪我們不義,有這十幾萬兵馬在手,天下何處不能存身!”
“哈哈哈………。”
劉鯤先是一陣哈哈大笑,然後斬釘截鐵道︰“劉鯤早已在父親墓前立下誓言,終此一生不侍二主。”
眼見劉鯤語氣堅決,劉鵬動情說道︰“哥,只要你肯點頭,有朝一日我大仇得報,小弟情願與你平分天下。”
“住口,要不是看在你這一聲哥的份上,本帥現在就將你明正典刑。”
黑暗中兩人四目相對,末了劉鯤長嘆一聲,緩緩別過頭去。
“你走吧,帶著你的人走得越遠越好。”
“哥!”
“走,別等本帥改變主意,與你刀兵相見。”
劉鵬聞言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對于哥哥的脾氣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別看劉鯤平日里溫文爾雅,實則外圓內方,對于忠義二字看得比什麼都重。
就在兩人僵持無言之際,忽然東北方向火光沖天,憤怒的火蛇瘋狂亂竄照亮了半個天際。
“那是……。”
劉鵬腦海中靈光一現,猛然醒悟道︰“你派人燒了蕭天左的糧倉?”
“此事與你無關,何必多問。”
“哥!莫非你打算與蕭天左正面決戰?”
不等劉鯤答話,劉鵬面色焦急的提醒道︰“常言道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一旦兩軍皆無退路,那便是生死之局,到時隨你出征的這些軍卒還能有幾人生還?”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劉鯤話未說完,便被從中打斷。
“哥,那些兄弟都還那麼年輕,你就真的忍心嗎?”
劉鯤聞言目光堅定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道不同不相為謀,你走吧!”
劉鯤說完轉身離去,那道孤單的背影毫不留戀的融入黑暗之中。
“報,啟稟元帥,對面蕭天左遣人送來戰書。”
劉鯤接書在手仔細觀瞧,看罷之後微眯虎目道︰“好,該來的終于來了。”
“老三,他是咋說的?”
面對常勝等人急切的目光,劉鯤緩緩說道︰“蕭天左兵退五十里,約我軍三日後對岸決戰。”
“過河?”
“那可不行!萬一這小子趁俺們過河的時候來個突然襲擊,那不全瞎了!”
“不錯,父親大人的擔憂不無道理,蕭天左詭計多端不可不防。”
對于常勝父子的擔心,劉鯤自然早已想到,只不過眼下的局面實在是身不由己。
“二哥,朝貴,蕭天左此舉確實令人生疑,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如果我軍不依約渡河,便無法與之交戰,以我軍現有的糧草恐怕支持不了幾日,反觀蕭天左則不然,他此時退兵不但可以避開我軍鋒芒,還能縮短從別處轉運糧草的時間,一旦大軍糧草就位,便可以立即派遣精銳過河追擊,到那時我軍內無糧草外有強敵,恐將死無葬身之地。”
劉鯤言畢,帳中諸將盡皆點頭,看來這個蕭天左的確狡猾,讓人明知眼前是個圈套,卻又不得不一腳踩上去。
“眾將听令。”
“喏。”
“常勝,薛禮,鐵牛,給你三人兩萬精兵率先渡河,記住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務必守住河灘,掩護大軍順利登岸。”
“喏。”
“陳誠,藏霸。”
“末將在。”
“命你二人即刻帶領五千精銳前往上游壺口處,務必要將此咽喉之地牢牢掌控在手,不得有失。”
“鄭恩,劉淇。”
“末將在。”
“命你二人篩選五千精通水性的軍卒于今夜子時悄悄泅渡到對岸藏起身形,只等三日後戰事膠著之際從敵軍後翼亂箭齊發,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喏。”
眼見旁人皆有分派,劉鵬忍不住跨步上前,不過還沒等他開口,就見劉鯤起身說道︰“好了,大家都各自準備去吧!此一戰事關生死,各位將軍絕不可等閑視之。”
等眾人紛紛散去後,常勝悄悄拉住劉鯤的衣角,壓低聲音問道︰“老二,你和元良咋了?俺瞅恁倆咋有點不對勁咧!”
劉鯤聞言神色如常道︰“二哥不要多想,自從綾音姑娘出事之後,元良一直精神恍惚,逢此生死之戰豈容兒戲,故而劉鯤不敢委以重任。”
“哦!”
常勝先是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然後又疑聲問道︰“那傅大拿呢?他咋也沒有差事?”
隨著傅大拿三個字入耳,劉鯤臉上閃過一絲難以言說的痛楚,他竭力恢復了一下情緒,低聲說道︰“二哥,五弟不在了,二嫂又因為身懷六甲沒有隨軍出征,我身邊能用的人手實在是不多。”
听到劉鯤提起甦雲,常勝眼窩一酸,強忍著淚水點了點頭。
“也是,你身邊是得留個幫手,老三吶!這些日子你太累了,有啥事跟二哥叨咕叨咕,就算二哥幫不了你,最起碼心里也能敞亮敞亮不是!”
劉鯤聞言強瞪著通紅的眼角輕輕嗯了一聲。
“好了,不說了,俺走了!”
“二哥!”
听到身後聲音有異,常勝連忙回頭,這時就見劉鯤微微抖動雙唇,最後緩緩說道︰“二哥保重!”
火辣辣的陽光下,墨綠色的河水靜悄悄地流淌著,粼粼的水光仿佛一道道刺眼的龍鱗晃得人睜不開眼楮。
河東,劉鯤大軍隊列齊整,斗志高昂的先鋒軍正在常勝等人的指揮下率先渡河。
河西,蕭天左登高遠眺,在他身後是兩萬蓄勢待發的鐵騎,在他目光所及的荒草叢中是三萬精銳步卒,以及散布在四外低窪處的近十萬大軍。
目睹常勝帶領前鋒渡河,蕭天左如木雕泥塑一般面無表情,直到劉鯤指揮大軍下水他還是毫無動作。
悶熱潮濕的雜草叢中,柔然兵將一個個汗流浹背卻不敢有一絲異動,他們在等,他們在等大元帥的軍令,可是他們不知道,此時此刻蕭天左的心情比他們還要焦急百倍。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