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歸來後,老元帥單獨將劉鯤喚到書房之內。
“衡臣,今日朝堂之上我沒有保薦你,你可有怨言?”
“末將不敢。”
甦魁聞言微微一笑,隨手指了一下身旁的椅子。
“坐吧!”
“謝坐。”
等劉鯤落座之後,甦魁緩緩說道︰“衡臣吶!你今年幾何?”
“小子今年二十有三。”
“二十三!”
甦魁點了點頭,頗為感慨的繼續說道︰“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只是個從八品的旅帥,後生可畏呀!衡臣,憑你的才學武藝,不用二十年必然可以做到老夫如今的位置。”
“老元帥謬贊,衡臣豈敢有此奢望。”
听聞此言,甦魁輕笑著擺了擺手。
“衡臣不必過謙,二十年後你也才進不惑之年,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華,可到那時你已然功成名就,位極人臣了。”
甦魁說到此處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先賢有雲︰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禍之馬也。從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都難逃欲望的侵蝕,迷失在權利的漩渦。”
“衡臣吶!作為三軍統帥,我希望你盡快成長起來獨當一面,可是作為你的伯父,我卻希望那一天能晚一點到來,那樣對你,對陛下,都是一件幸事,你明白嗎?”
面對甦魁復雜的眼神,劉鯤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伯父舐犢之情,衡臣何以為報。”
“好孩子,快起來。”
“衡臣,鄭都督久經戰陣,功勛卓著,治軍有方,用兵得法,此番你隨軍出征一定要多听多看,必然大有所獲。”
“多謝伯父提點。”
翌日天明,劉鯤早早起身來到軍營。時間不大眾將齊聚,卯時剛到,一身戎裝的鄭文虎便已升座帥帳。
齊軍過卯,發放軍情已畢,鄭文虎看著兩旁眾將心中暗自盤算。
劉鯤深得聖心,大哥讓他在我帳前听差,我該如何安置此人呢!如果讓他在我身旁做個中軍統領,雖然可保性命無憂,但是可惜了此人的一身好武藝呀!
哎!有了。鄭文虎突然眼前一亮,肅然開口道︰“劉鯤听令。”
“末將在。”
“劉鯤,本帥即將出征,現命你為開路先鋒,逢山開道,遇水填橋,校場點兵去吧!”
“喏。”
劉鯤接過金批大令,心中暗喜,這份差事正和他的心意,當即將大令往腰間一插,直奔校場而去。
時間不大,劉鯤來到校場之內,只見眼前眾軍五百人為一旅,排成方形戰陣,一個個精神抖擻,斗志昂揚,果然如老元帥所言全是精銳士卒。
此時,有中軍官高喊一聲道︰“眾軍听著,今有先鋒官劉將軍來點先鋒營。”
今天元帥定將點兵,大家都知道,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所在的方陣能被選中,按照常理先鋒營軍卒多則五千,少則三千,只要按需選取幾個方陣即可。
可是眼前這位劉將軍卻一反常規,他命眾軍披甲執銳圍著校場跟他跑操。
一聲令下,身披魚鱗寶甲的劉鯤疾跑如飛在前領隊,在他身後各旅方陣逐一跟進,剛開始眾軍之中還有人低聲說笑,議論紛紛,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語音漸稀,只有沉沉的喘息聲隨著步伐的起伏越來愈重。
狂奔半個時辰之後,五萬精兵掉隊者佔了一大半,剩下的雖然還在咬牙堅持,可也已經汗透甲冑,腳步虛浮。
又過了半個時辰,在前領跑的劉鯤才漸漸放緩腳步,此時跟在他身後的軍卒已經不足萬人。
眼看劉鯤駐足不前,眾軍心中暗道︰哎我的媽呀!這是鬧的哪一出哇!大熱的天這是要累死人吶!”
這邊眾軍剛剛松了口氣,那邊劉鯤突然高聲喝道︰“掉隊者退到一旁,剩下的按旅結陣。”
一聲令下,眾軍雖然滿心不解,卻深知軍法無情,頃刻之間各歸各位,一百個方陣瞬間復原,只不過此時的方陣有大有小,多的三四百人,少的八九十人,更有甚者不足五指之數。
劉鯤把手一揮,令人數少于四百的方陣退到一旁,隨著一聲令下,喏大的校場上只剩下八個方陣。
劉鯤看到退在一旁的眾軍蔫頭耷腦,滿臉失望之色,心中不由得一聲暗嘆,隨即開口說道︰“先鋒者,猶如槍矛之銳,必須是優中選優,本先鋒沒選你們不是因為你們不夠優秀,而是因為我選的精銳之師不僅要能征善戰,更要有不離不棄的兄弟之情。”
劉鯤言畢,令那八個方陣的旅帥點卯造冊,一番統計之後總共選得軍卒三千四百二十八人。
黃昏時分,劉鯤交令回營,遠遠的他便看見今日所選眾軍各佔一方,涇渭分明。
眼見于此,劉鯤眉頭大皺,以眼下的情形如果上了戰場,無異于一盤散沙,必須讓大家盡快熟悉才行。
劉鯤邊走邊想,忽然他眉毛一挑,心中有了計較。俗語有雲︰話是開心鎖,言是問心石。只要讓大家坐在一起相互溝通,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想法雖然不錯,可是落實到行動上,劉鯤卻心中犯難。
想要讓數千軍卒坐到一起敞開心扉,酒肉當然必不可少,可是他初來乍到,身上的銀兩別說請大家喝酒吃肉,就是一人一口窩窩頭也不夠哇!這可怎麼辦?
劉鯤思來想去,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去借,可是這麼一大筆錢找誰去借呢!
劉鯤首先想到的就是甦雲,不過甦雲雖然是帥府三公子,但是畢竟年齡尚小,花用無度,讓他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為了給自己分憂,這小子一定會跟老元帥開口,劉鯤從心往外不想再給老元帥添麻煩,所以撓了撓頭,將甦雲排除在外。
接下來,他又想到了蕭安,畢竟在皇城中,除了甦家父子他便只認識蕭安和當今陛下,自己總不能去找陛下借錢吧!
想到此處,劉鯤一踅戰馬,向勇義侯府的方向飛馳而去。
“林叔,可還認得小子?”
正在府門前觀望的林叔聞言一愣,隨即滿臉堆笑道︰“呦!這不是劉侯爺嗎!”
“正是小子,不知亦武兄可在府內?”
“哎呀!劉侯爺來得不巧,我家侯爺奉聖命出行了,恐怕十天半月才能回來,您找我家侯爺有事嗎?”
“哦!沒什麼事,小子要隨軍出征了,所以想和亦武兄道個別。”
離開勇義侯府後,劉鯤放馬緩行的同時,不自覺的將手摸向了胸前的玉佩。
衡臣不孝,看來只能權且抵押此物,才能解燃眉之急。
“掌櫃,麻煩您看一下,這塊玉佩能當多少銀兩。”
聚寶齋的掌櫃剛要伸手去接,就見五根青蔥似的手指從劉鯤身後猛地探出,一把將潔白無瑕的玉佩抓在手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