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第22章 唇槍舌劍【求收藏,求追讀】 (第13頁)
荊水,自荊山而下,流經神京城東十里處,灌溉了沿途無數良田,是神京城周邊最重要的一條河
趙鈺的車隊在四百黑狼衛的護送下,經過荊水橋,眼見神京城已經遙遙在
然而,此時此刻,卻有一行人在荊水橋另一側等了不短的時
等到看清為首之人,原本嚴陣以待的範鎮頓時放松了下來,翻身下馬,道︰
“範鎮見過黃大”
“原來是範將軍,此行辛苦”
黃文博拱手還禮後,方道︰
“我與眾大人想要見安國侯一面,還請範將軍下令,讓眾軍士避讓出一條道路”
身為黃景明心腹愛將的範鎮,十分爽快的答應了這個要求,當先讓到一旁,麾下黑狼衛也得到了他的命令,策馬向官道兩旁避讓開
只是幾個呼吸的功夫,一條道路出現在黃文博面前,道路的盡頭,已然隱隱能夠看到那位安國侯的車
“各位大人,請隨本官一道,前去拜見安國侯吧!”
說著,黃文博率先朝前方走
十幾位文武官員略一猶豫,也跟上了他的腳
車隊前方的動靜,坐在馬車里的趙鈺也察覺到
在臨近神京時,為了自身禮儀著想,趙鈺再度坐回馬車之中,為大行皇帝哭
“佑維,前面出什麼事了?”
頭裹白布,身穿孝服的趙鈺掀開車簾,看向張
“侯爺莫急,微臣這就派人去問一如今此時距離神京不過十里,當不會再有什麼賊人出”
趙鈺還沒開口,便听到從前方傳來一道中氣十足的聲
“執金吾黃文博,攜一眾臣工,前來拜見安國侯!”
執金吾黃文博?
听到這個名字,趙鈺腦海中迅速閃過臨出發前通過各種渠道搜集到了大將軍一方各個人物的資
此人是輔國大將軍黃景明的堂弟,雖生的高大雄壯,其實走的是文臣的路子,算是大將軍一系的二把手,更是黃景明在神京里的代言黃景明在外征戰時,就是由他來負責神京中的一應事務,拉攏朝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最新網址︰
第22章 唇槍舌劍【求收藏,求追讀】 (第23頁)
臣,打擊政敵,這一位可是玩的極其順
這一位這時候來拜見自己又是為了什麼?
腦海中閃過這個念頭的趙鈺正疑惑間,耳邊傳來王樸的低聲提
“侯爺,還請速速下車,莫要讓神京中人認為侯爺得志便忘”
趙鈺心中猛然一
是啊,如今自己還沒有登基,現在說到底不過是一位宗室進京罷
如果真的坐在馬車中等著對方前來拜見自己,那明日這神京的輿論還不知道怎麼編排他呢!
咦,這小侯爺倒是有些知趣……
黃文博見那輛被層層護衛的馬車中走下一個面容俊朗的年輕人來,嘴角微微撇了撇,心底對對方略微有了那麼點兒好
但即使如此,仍不妨礙他領著身後十幾名大臣向對方行稽首之
臣子拜見君王有三叩九拜之說,而稽首之禮是九拜中最隆重最正式的一
在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男子雙腿打開跪下去形成外八字狀,女子跪下去時則雙腿並左手按于右手上掌心向內),拱手于地,頭也緩緩至于頭至地必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點在手背
這樣,才算完成了一套拜
面對黃文博等人如此隆重的大禮,趙鈺在愣了瞬間後便迅速反應了過來,急忙側身避
“黃大人,諸位大人,鈺不過一侯爺,安能受此大禮?莫要忘了,鈺如今也不過是大楚臣子中的一”
這黃博文,挖的一手好
趙鈺在心中暗暗罵
他如果沒有反應過來,生生受了這一禮,那在旁觀者的眼中,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自己更會成為他們口中的狂妄之
還沒有繼承大寶,就敢受文武百官這般大禮,那要是登基之後,還不定跋扈成什麼樣
至于黃大人等人,對你行此大禮,那是身為人臣之本分,更是看得起你趙鈺,但你敢受這一禮,就是你趙鈺不懂禮數,狂妄自
說不定什麼此子跋扈,不可君天下就出來
到時候對于自己的威望,可是一個巨大的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22章 唇槍舌劍【求收藏,求追讀】 (第33頁)
趙鈺一邊心中瘋狂吐槽,一邊向黃文博等人回
等到雙方重新站起身來,趙鈺終于看清了黃文博的相
這位執金吾的身高約在一米九上下,比趙鈺自己還高出一頭來,長得虎背熊腰,一張國字臉上滿是絡腮胡子,雙眼炯炯有神,讓人不敢與之對
趙鈺打量黃文博的時候,對方也在打量
“安國侯相貌堂堂,果然不愧是武宗血趙欽兄若是泉下有知,也當瞑目”
提起自己亡故的父親,趙鈺眼中流露出些許哀傷
“先父曾在鈺面前多次提及大將軍和黃大人您,說您和大將軍乃是大楚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若不是大將軍夙興夜寐,查漏補缺,征討不臣大楚焉有今日局”
夸人的最高境界,不是夸對方多麼多麼好,而是夸對方的偶像或者先輩如何如何,最好還是轉述旁人的評而輔國大將軍黃景明,就是身為弟弟的黃文博眼中的偶
沒看到黃文博听到趙鈺這一番話,高興的眼楮都微微眯了起
兩人就這麼一來一回寒暄客套了幾句,見氣氛差不多了,黃文博方才正色道︰
“安國侯,還請讓這些護衛退開來,本官有要事相”
趙鈺弄不清對方的用意,一時沉默不
此時,立于趙鈺身後的王樸突然開口︰
“不知執金吾所言之事,是公事還是私事?”
“這位想來就是文伯先生了吧?本官曾從吳先生口中听聞先生之只是不知,這公事如何,私事又如何?”
王樸正色道︰
“如果黃大人所言是公事,還請大人當著諸位大人的面說便是;但如果說的是私事,黃大人豈不聞‘天家無私事’這五字乎?”
黃文博聞言,不僅不惱,反而笑道︰
“先生好口才,本官今日受教”
然而,等到他返回大將軍府,見了吳逸之,卻說出這番話
“安國侯謙遜知禮,可立為帝,但那王樸王文伯,如果不能為兄長所用,必除之,否則,有此人在旁,那安國侯便如魚得水,日後必壞兄長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