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880章 援軍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880章 援軍

    皇帝陛下的這些話,已經明確的說了自己對于現在朝堂局勢的態度。

    你們要是再這樣玩下去,帶著我們老朱家的員工不好好干活,天天搞內耗,那我可就抽刀斷水水更流了……

    李賢听的心慌,他的身體狀況自己也清楚一些,別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把自己家族這滔天的富貴給丟了,換句話來說,憑著李賢在朝中的地位,以及這麼多年為老板做出的貢獻,他只要能夠平穩著陸,自己的兒子便能獲得特殊照顧。

    而徐有貞,即便是支持皇帝陛下的,他也有些恐懼,因為在之前,徐李黨爭的時候,他都是克制的,這次沒有選擇克制,反而大張旗鼓的慫恿下面的官員給李賢一黨干到底,說白了,他也是有私心的,李賢的身體不太好了,若是鬧起來的話,自己很有機會在一年之內成為內閣首輔,而不是看著李賢病死在任上後,才接手。

    徐有貞覺得自己的小心眼,皇帝陛下是清清楚楚的,此時皇帝陛下說的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說的絕對不是李賢一個人。

    現在朝堂中,有三方大勢力。

    依附在皇權之下的勛臣武將,他們手中的軍權很是穩固。

    文官集體。

    還有同樣依附在皇權之下的宦官體系。

    而文官集體現在分為了四派,分別是以李賢,徐有貞,韓雍三人為首的勢力,這些人有著明確的政治主張,他們是三派,還有一派都是人間清醒,打工人就有要打工人的覺悟,皇帝陛下讓我干啥我干啥,多一句話都不想跟他說,不是因為咱們沒有追求,而是不願強求。

    李賢是想讓皇帝陛下將國策調整,向仁宣兩聖看齊,在李賢,商輅等人看來,現在雖然拿下了朝鮮,佔領了安南,但並不是結束,相反只是一個開始,以後兩地必定會成為國家動亂的導火索,他們想著的是,在兩地獲得巨大利益之後,可選擇逐步退兵,還是要休養生息。

    而韓雍,彭時等人較為激進一些,他們認為現在的國策並不需要調整,朝鮮安南拿在手中,百利而無一害,對待蒙古部落的態度也很是強硬,此時蒙古與大明的朝貢幾乎都是李賢主導,而韓雍一直主張的就是減少朝貢的次數,這是李賢跟韓雍等人的一個矛盾點,不過,矛盾還是有,可此時皇帝陛下想要在海上發動戰爭的事情上面,韓雍還是選擇給李賢站在一起。

    至于徐有貞,他是把君主至上的政治理念貫徹到底,大明要以人為本,這個根本是皇帝陛下,在陛下沒有做出重大錯誤判斷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支持。

    宦官體系在地方上擁有一部分的行政權,各省各地軍政都在五軍都督府掌控,在這個背景下,文官集團內部還分了好幾幫,對于皇權的掣肘微乎其微。

    人也是矛盾的,朱見深雖然不允許,在自己當家作主的時候,有什麼人能夠對自己的決策產生影響,可他也清楚,文官集團的掣肘還是有存在必要的,所以,他也不會一竿子打死,狠狠打擊文官集團。

    乾清宮奏事皇帝陛下說的話傳了出去後,雖然在官員之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可還是有大批勸諫的奏章擺在朱見深的面前。

    可朱見深權當沒有看到,置之不理,並在半個月後,直接給沿海六府都指揮使直下聖旨。

    讓他們調集兵士,整訓,統一調度,交予朱儀指揮。

    這就很尷尬了。

    官員們的戲很足,可皇帝陛下卻一眼都不看。

    開國百年之際,各地的都指揮,三品大員,哪個不是祖上跟著太祖高皇帝征戰過的,他們都是武勛子弟,是跟皇權站在一起的,在接到聖旨之後,可不管內閣怎麼想,滿朝的文官怎麼想,不听皇帝的話,听誰的話啊,干就完了。

    這些各地的都指揮使紛紛調集兵馬,並在半年整訓之後,紛紛調到了寧波,而後再由寧波水師的船只運到琉球國。

    當然,這些搞完之後,都是大半年的事情了。

    雖然朱見深再一次的背棄了官員們認為的”大道“,可他們卻毫無辦法……

    這次援兵共一萬三千人。

    朝廷也第一次的大規模朝海外調動糧草,軍需,從福建,寧波來往琉球國的船隊絡繹不絕,而這個堅韌的民族也終于在大海上邁出了最勇敢的一步。

    等到援兵進入琉球國後,朱儀便召集將領,對九州島作戰提出了部署,整個戰略部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無休止的擾敵,船隊出海,對九州島各地發動小規模的戰爭,而第二階段便是在九州島建立自己軍隊的根據地,為大規模登陸做準備,這個地方編選在了日向國,薩摩藩的老巢,而第三個階段就是大舉進攻,與對馬島上的山東外海水師一起登陸,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布局。

    第一階段的部署,需要進行的時間較長。

    而此時的九州島內部中,薩摩藩最後的主力,在兩個月前的征服戰爭中,損失慘重,第一次以失敗者的身份退回了鶴丸城。

    薩摩藩的大軍幾十年都未曾失敗過,這也是為何薩摩藩島津氏能夠稱霸九州島最主要的原因。

    可當年那只戰無不勝的軍隊,卻在面對幾個小家族的聯軍時候,失敗了。

    四千人打一千人,竟然還失敗了。

    這讓九州島上那些有實力的大名,紛紛想入非非,或許自己家也能稱霸九州島,欲望一旦產生,便會促使更多的野心家,前赴後繼的前進。

    而朱儀之所以選擇薩摩藩的老巢作為明軍進入九州島的根據地,就是因為他有了準確情報,不出一年,薩摩藩就再也沒有能力保護鶴丸城了……

    倭國本州的東西之爭,還在持續著。

    庭田朝子帶著小倭皇來到了毛利家,而毛利元就也是高規格的對待從九州島回來的皇室一家,並且拿著小倭皇的名義,號稱更多還在觀望的關西的一些小家族,讓他們出兵援助自己,因為關東聯軍,足利義政的大軍在正面戰場上遲遲沒有獲得勝利,這確實給了關西很多的聯想空間,在這個時間段中,小倭皇回到了本州島,毛利元就以這個借口,又成功調動了一波情緒。

    關東關西倭國最強大的兩股勢力,他們還在為了主導倭國的霸權,戰斗著,看著自己的血液慢慢的流逝,卻不知道,一場改變他們整個貴族階層的戰爭,改變整個倭國歷史的戰爭,開始發生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880章 援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880章 援軍並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