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776章 頭鐵的男人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776章 頭鐵的男人

    南方官員委屈不滿的奏章如雪花般飄向皇帝陛下。

    朱見深看到之後,也是哭笑不得。

    兩邊的官員職務,職責高度重合,都有尚書,都有侍郎,可一個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卻是虛的,不放在一起,南京的官員還能兼管著一部分的江南事務,可現在放到一塊去了,他們所剩不多的權力,存在感立馬蕩然無存。

    但凡你能力出眾,又深諳朝堂之事,在這個時候,就應該保持沉默。

    可這些官員紛紛給皇帝寫奏章,說自己沒什麼事情干,不就是把皇帝默許知道的事情,放到了台面上來了嗎,若是之前,財政健康,糊里糊涂的在過幾年,也是很有可能的,但現在官員過于臃腫的問題也直接擺在了朱見深的御案之上,而且事態的繼續發展,也迫使朱見深要早一點做出決定。

    臃腫的官僚體系在某種方面來說,阻礙著大明前進的腳步,但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制度下面,朝廷需要很多的官位,給予那些讀書人。33??qxs??.????m

    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朱見深最初選擇的是默許,只要新稅制能夠推行下去,留著南方的班底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現在南方官員們上奏,跟著皇帝來的京師官員都有所耳聞,他們也不樂意了。

    瑪德,老子都累死了。

    為了大明的未來,為了百姓的安寧,天天起早貪黑,都瘦了好幾斤了,你們這些家伙,白白拿著工資,不偷偷的樂,還敢倒打一耙,告狀,這不就是得了便宜賣乖,你想一只手抓著雞,另一只手還想去抓鴨,這不是扯淡嗎。

    當下,從北方來的官員,也開始上奏痛斥官員重合度太高,太過臃腫。

    當然,北方這些官員之中,也有一大部分都是南京的人,可他們在這個時候,並沒有為自己家鄉的未來考慮,都是同仇敵愾,與南方的官員針鋒相對。

    在近一段時間內,南京城的治安問題受到了很大的考驗。

    在茶樓,酒樓總能見到一群人們互相辱罵對方,甚至大打出手,而這些大打出手的人,竟都不是地痞流氓,全是當年滿腹經綸的讀書人。

    巡城兵士過來制止,抓人。

    驚訝的發現,罵人最難听,含娘量極高的那個是都察院的御史,听說跟徐都御史關系特別好。

    沖上去打人的是兵部的,听說,在遼東干過好幾年的知府,在蒙古掃過邊,殺過人,是個狠人啊。

    參與打架斗毆的竟然全都是四品以上,年齡超過五十歲的官員。

    士兵拉著打的起勁的老頭子,人家上來就是一句︰“本官乃大明戶部右侍郎,你們休要過問,看老夫我好好的教訓一番這些吃白飯不干活的家伙。”

    讓帶隊的把總百戶一臉茫然,也不敢抓人,只能將其分開。

    事態發展的越來越離譜了。

    他們從最開始的不期而遇,變成了如約而至,他們竟然開始約架了……

    真的是跟那些流氓一樣約架。

    誰不去,誰孫子那種話用特別文鄒鄒的方式喊了出來。

    約嗎,不約,便是乳孫。

    到後面,真打起來了,又是何人打吾,便為乳孫。

    剛剛祭祖不到五天,南北之爭的鬧劇開始了。

    而這種撕裂感,在皇宮之中的朱見深也很快就察覺到了,他清楚若是不盡早解決,會出大事的。

    當然,這些文官們的意氣相爭,武勛是感受不到的,什麼事情啊,又不是搶你的老婆,掘你家祖墳了,不就說了兩句嗎,至于搞成這個樣子嗎?

    朱見深召見了李賢,彭時等人商量對策。

    李賢是老狐狸,當下就給皇帝出了一個主意,頒布禁令官員們不能私下約斗,不然就是罰沒俸銀,年終獎也沒了,而後,李賢又想了一個歪招,北京城的官員到了南京來了,那就讓南京城的一些官員弄出去一部分,隨便找個由頭,先解決一些矛盾的沖突點。

    對此,朱見深采納。

    等到諸多禁令頒布下去後,也算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朱見深清楚,對于南京六部的進一步削減也是迫在眉睫了。

    南京六部,唯有戶部,兵部有著一定的職責。

    太祖太宗時期,在大明有三百多個衛所,兵員一百八十萬。南京兵部所掌兵約三十萬人,全都是衛所兵,加之南直隸位于江海之間,虎踞龍盤之地,南京兵部的職責是十分重要的,南京兵部尚書通常兼任南京參贊機務,與南京守備太監,魏國公府,成為南京的三駕馬車,而南方的戰亂也幾乎都是南京兵部調兵平叛。

    守備,內守備,參贊機務也就是南京權力最為龐大的三人。

    戶部是管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等省的錢糧征收,然後通過漕運以及陸運的方式,上交給北京戶部,交給天子,當然南京戶部還掌握著全國鹽引勘合以及黃冊的收藏與管理,即便取締了,也要成立一個跟南京戶部有相同職責的衙門。

    可禮部,吏部,工部與刑部的位置就比較尷尬了。

    而南京六部早就受到了一次削減,他只配一個尚書,一個侍郎,沒有員外郎這個官職,品級雖然與北京的六部尚書,侍郎一樣,但手中的權力以及責任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當然,南京城的熱鬧,徐有貞是湊不上了。

    他在皇帝陛下祭祖之後的第二天,就南下前往杭州,錢塘,代替皇帝祭祀于謙。

    這次徐有貞還是一本正經而來,皇帝賜給他的劉青兒雖然一直帶在身邊,卻也都是過過手癮,並沒有直搗黃龍,因為他心里面還是敬佩著于謙的,祭祀之前不近女色,這是規矩。

    因為是代替皇帝祭祀于太保,所以徐有貞這次南下的聲勢也比較大。

    五百六人的隊伍,帶著在南京準備好的祭品,南下,一路之上,鑼鼓喧天,錦衣衛開道。

    徐有貞最先到的是杭州西湖旁的于謙衣冠冢。

    杭州百姓得知朝廷的大天官代表皇帝前來,祭祀于太保,當下早早的就到了于謙的墓前。

    在人山人海的注視下,徐有貞完成了一整套的流程,他先是代表皇帝祭祀,而後儀式結束後,為了給自己爭取一點名聲,以自己的名義下跪痛哭,家屬于冕拉都拉不起來的那種。

    讓周圍的百姓看的都是熱淚盈眶。

    而徐有貞祭祀完杭州于謙衣冠冢後,還要前往錢塘,所以哭墳達到自己的目的後,徐有貞便在錦衣衛的簇擁下想要離開。

    而這個時候,徐有貞在人山人海中看到了一個穿著官袍的男子。

    當下就停住了腳步。

    而後看著這個男子,皺起了眉頭。

    雖然這個官袍男只是一個五品官,聲明不顯,可徐有貞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這個男子是誰。

    因為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即便過去了六年,他還清楚的記得皇帝陛下在成化十二年,給一個在奉天殿撞倒頭破血流的官員下的旨意,里面的內容,徐有貞也是沒有忘記。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給事中張懷芝,心懷天下,有死諫之魄力,乃朝堂之典範,言官之表率,然張卿是凡體肉胎,天下事物諸多,事事撞柱,總會一命嗚呼,朕心存憐憫,即可憐張卿為官之頭顱,又可憐奉天殿無辜之柱,特調任禮部儀制,奪上朝奏對之權,琉球有使來朝,特許張卿傷好之日,隨同琉球奏聞使臣前往琉球,彰顯天朝上國之威儀。欽此……”

    張懷芝……

    第一個在奉天殿頭鐵撞柱子,險些死掉的男人……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776章 頭鐵的男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776章 頭鐵的男人並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