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763章 入宮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763章 入宮

    南京不是濟南,也不是掛著中都名號的鳳陽,而是實打實的大明都城。

    明人繪制(南都繁會圖),被稱之為大明版的清明上河園。

    里城門十三,外城門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轉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幾十條大街,幾百條小巷,都是人煙稠集,金粉樓台,城里秦淮,水滿之時,畫船簫鼓,晝夜不絕。

    城里城外,琳宮梵宇,碧瓦朱甍。

    大街小巷,和共起來,大小酒樓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處……到晚來,兩邊酒樓上明角燈籠,每條街道上足有幾千盞,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並不帶燈籠。

    這就是此時的大明,南京城。

    太祖高皇帝在這里立國。

    太宗文皇帝在這里登基。

    這里有著一整套的行政體系,是大明的南都。

    因為經過濟南的事情,御駕並未有在城門處停留的安排。

    而在城牆之上,除了一臉戒備,站著筆直的士兵之外,還有三十余名畫師在城牆上的各個角落,緊急的畫著他們眼中規模宏大的迎接儀式。,御駕從遠到近的景象,他們分批記載,等到畫完之後,在統一謄錄,“帝入南京出警圖”,與朱見深曾經出京時候得“帝出京師出警圖”相互補充。

    兩幅圖按照計劃完成裝訂謄畫,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每幅圖都有二十米寬,八十米長,完成之後,就會成為大明的國寶級名畫,成為民族的無價之寶,是清明上河圖的十五倍,側面描寫環境,著重書畫人物。

    整齊的軍隊,騎在馬上的儀仗隊,拿著肅靜牌子開路的護衛和排成兩列的旗手,還有穿著冕服威嚴的皇帝,雖然這些畫師並未在路上見過皇帝,可也要將馬輦給畫成步輦,將皇帝的樣貌也畫出來,其他人包括官員,大多數都是側著臉的,只有皇帝出現再畫中是正視面貌,且人物要比周邊的人物大上一圈。

    顏色鮮艷、款式華麗的官服,威嚴的盔甲,也是此畫的精華。

    明朝特有的罩甲都穿在手持雲蓋的錦衣衛身上。

    皇帝、護衛、儀仗、侍從、隨行百官都被收入兩幅畫中,留待後人,聲勢浩大,場面宏偉,就是在顯擺此時大明國力的強盛。

    “跪……”

    文武官員,浩浩蕩蕩兩百余人听到聲音之後,整齊的跪下身去。

    “山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再山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坐在馬輦之中的朱見深在官員們的山呼聲中,進入了南京城。

    等到朱見深的馬輦,護衛進入南京城後,鼓樂聲才響起來。

    而朱見深也真正的進入了老朱家夢開始的地方……

    朱元璋在攻佔金陵後,曾向謀士征求意見,有一位名叫朱升的謀士,對朱元璋說道︰“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九字真言,換算成現代人的認知,通俗易懂,猥瑣發育,不要浪,我們能贏……

    而朱元璋也是听取了朱升的意見,將南京城修成了一座銅牆鐵壁的巨城,號稱“只有燕子能飛進來的城牆”,而後,燕王進來了……

    此時的南京城主道,通往皇城的道路上已經戒嚴,街道的兩旁除了士兵之外,再無他人。

    御駕並沒有絲毫的停留。

    用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御駕終于到了皇城。

    御駕先是繞皇城一圈。

    再馬輦之中的朱見深一直都再看著這座威嚴的皇城。

    自己老祖宗朱元璋曾住過的皇城,當然也是建文皇帝朱允嬍y 」幕食恰br />
    南京的故宮沒有北京的龐大,可主體三大建築,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還是存在的,還有皇帝的後宮,奉先殿、柔儀殿、春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和御花園,直到後宰門的玉帶河為止……

    朱見深看到了太廟,看到了社稷壇。

    這次入宮,從南而進,也就是南京故宮大名鼎鼎的洪武門。

    朱見深下了馬輦,帶著京師的文武百官步行進入,沿著御道,一直行進,而後官員與朱見深分開行進,官員們前往奉天殿,而朱見深前往乾清宮更衣,接受南京六部都察院,以及江南各地五品之上文武官員的朝拜,當然再接受朝拜之後,皇帝也會召人入奉天殿面聖,這個名單也是根據官職的品級所定,因為人數太多了,不可能讓那麼多人都進入到奉天殿中。

    而朱見深在早就收拾好的乾清宮,在十幾名宮女的伺候下,穿上了十二章袞服,後便步行前往奉天殿。

    此時金門橋外,四百余名文武官員都已經列隊完成,而朱見深從後宮到了奉天殿後,先是在金門橋上站立片刻,而官員們開始朝拜。

    南京的很多官員都從未見過皇帝,現在離得比較遠,也只能看到皇帝依稀的身影。

    而朱見深並未在金門橋上呆多長時間,片刻之後,他便進入了大殿。

    禮部的侍郎手捧旨意,在外宣讀入殿朝拜的官員。

    念到名字的官員,起身上前,沒有念到名字的官員,只能等到旨意宣讀完後,才能起身。

    朱見深坐在南京奉天殿的龍椅之上,回到了大明朝的起點。

    在這里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而朱見深也清楚,這次也是屬于自己的一個新起點,南京城中的官僚,可是僅次于北京城。

    同樣,他與北京城的朝廷是對立面的,經過大浪淘沙,北京的官員不管自己承認不承認,他們都已經成了新稅制的支持者,而南京的官員,一直都是態度模糊,之前與現在,都是持觀望態度,在江南的新稅制改革道路上,並沒有起到陪都的積極作用,反而成為了地方鄉紳與地方官府對抗的籌碼。

    雖然南京六部,除兵部,戶部,都察院之外,其他的衙門都成了虛設,隨著遷都時間的增長,而變成了透明的存在,可他們的品級在這里放著呢,他們背後錯綜復雜的關系網是存在的。

    南京遠離天子,政權的核心是親臣和重臣,也不是這些六部官員。

    南京守備魏國公、參贊兵部尚書是守備廳的常務官員是南京的核心。

    南京以守備多是大明的功勛所擔任,而其他的軍事要職,全部交給侯、伯掌管,宣宗皇帝不是很放心,于是初設立守備太監一人,以後增為二人,一正一副,互相牽制,以後就成為了慣例。朱見深對于南京很是重視,所以守備太監兩人都是他親自挑選,而後為了不讓太監做大,他也五年一換,像承恩等人都曾經擔任過南京的守備太監。

    南京守備太監是“司禮監外差”,天子“三千里外親臣”,所以守備雖以公、侯、伯之尊,也要屈尊俯首,太監通常“據首席”,目的是保障南京權力核心與整個國家的核心與皇帝保持高度一致。

    而此時的南京守備太監就站在皇帝的身旁,忐忑不安……

    被召見的官員們,洋洋灑灑六十余人進入了大殿。

    而後對皇帝陛下完成了朝拜。

    這六十余人都是南京六部的尚書,侍郎,還有都察院的副都御史數人,而與朱見深前來的京官,也只有內閣的幾名官員,其他的官員在伴隨皇帝入宮之後,便出宮回到了南京各司衙門之中辦公。

    朱見深看著下面跪倒一片的官員,開口說道︰“眾愛卿平身……”

    听到朱見深的話後,官員們又是齊聲高呼多謝陛下,才慢慢的站起身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763章 入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763章 入宮並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