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750章 石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750章 石

    鳳陽作為中都,他的城池,官員品級,等規格是很高的。

    鳳陽留守,鳳陽守備太監,鳳陽知府是鳳陽府權勢最大的三個人。

    特別是鳳陽留守,非皇親不能擔任,即便是勛臣都不夠格。

    鳳陽留守不僅掌管中州四府的軍備,還有一個祭祀祖陵的任務,為正二品官職,通常加封從一品的建威將軍餃。

    而此時的鳳陽留守石,就是皇親,是朱祁鎮的姐夫,朱見深的姑父,朱瞻基的大女兒順德公主的夫君。

    石的祖父石名,參與靖難之役有功,階武略將軍,授德州衛副千戶,而他的父親石林,授府軍前衛千戶,在京師這個級別的武將多如牛毛,而石是在迎娶順德公主之後,才開始了人生逆襲,在正統二年娶親,拜駙馬都尉,先後擔任大同參將,遼東副總兵,京營提督。

    順德公主是宣總先皇後胡氏的女兒,順德長公主,在十五歲就被朱瞻基下嫁給了石,在長公主生下兩個兒子後,在正統十二年去世……、

    在成化九年,石才被調入了鳳陽,為鳳陽留守。

    鳳陽留守,奉祖陵之祀,兼都督府掌內宮營事。

    石身材高大,魁梧,再加上年齡才剛剛四十多歲,站在人群的中央,鶴立雞群。

    他的左手邊是守備太監趙靳,也是從皇宮出來的老人,資歷跟去世的張保一般,而在石的右手邊站著的就是鳳陽的知府姜安。

    除此之外,所有官吏幾乎全部到場。

    而朱永也早就到了鳳陽城之中,從石的手中接過了鳳陽的守備防衛。

    鳳陽城外的兵卒全是前軍的兵將。

    石等官員看到了朱見深的御駕車隊,當下都開始整理一番自己的衣服,列隊整齊,而排在石身後的就是姜安,以及趙靳。

    石回過頭看了一眼姜安︰“那邊安排好了嗎,陛下已經差人傳旨,要去看被貶為庶人的各宗藩,可不敢出了岔子。”

    “大人放心,下官已經安排妥當,趙公公也在一旁盯著呢,很是穩妥。”姜安趕忙回復道。

    石听完姜安的話後,點了點頭,而後目不轉楮的看著車駕……

    太祖高皇帝開國大明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老家的人謀取福利,下旨在鳳陽營建中都。

    盡管很多大臣都覺得鳳陽是個小地方,沒有那麼大的必要大費周章,但朱元璋根本不管那麼多,直接下旨在鳳陽“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

    這也讓原本只是淮河流域的小地方一躍成為了大明朝的中都,名義上也是大明朝的第三個首都。

    既是中都,那他的牌面也是很大的,整個鳳陽城是三個城組成。

    第一道城為中都城外城,周長60里,呈東西扁長的長方形,西南隅為將鳳凰嘴山包入城中,還修建了一個凸角。共開闢城門九座,水關十八座。

    中都外城開九門,洪武門、南左甲第門、前右甲第門,長春門、朝陽門、獨山門,後右甲第門、北左甲第門,涂山門。

    禁垣城為內城,第二道城為禁垣,開四門,南為承天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

    承天門北距午門一里地,南距洪武門兩公里。門內向北約一公里,為外金水橋。

    第三道城為皇城,開四門,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

    鳳陽的政治地位,伴隨著他規模宏大的城池建築建成,而名震天下,而鳳陽的皇城所建造的格局跟南京皇城幾乎是一比一還原。

    朱元璋在鳳陽設置中都留守司,有留守,有知府,一個管軍,一個管理政務,在後面又加上了一個守備太監。

    與此同時,朱元璋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建設自己的故鄉。

    朱元璋在位時期經常免除賦稅徭役,並鼓勵百姓開耕荒地,從江南,江西遷移過來很多人口,開國之初,鳳陽地區的人口不過一萬三千余人,而到了洪武十五年,其人口已經到了五十多萬,大量的人口涌入,讓鳳陽繁榮一時。

    不僅如此,朱元璋給鳳陽修建道路,雙排並行八輛馬車的大道直通南京。

    一系列的政策補助,確實給鳳陽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也讓鳳陽的百姓過上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

    到洪武二十二年的時候,鳳陽田地面積達到四十萬頃,歲糧也超過二十萬石,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變成了大明的上府之一。

    朱元璋是念著自己故鄉的,在稱帝之後,對鳳陽也是出奇的關照,當然也是帶來了一些好處。

    可讓朱元璋萬萬想不到,在他去世之後,短短幾十年後,鳳陽府就由盛轉衰。

    一是因為南京遷都北京,鳳陽的政治地位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二是龐大的宮殿,河道讓鳳陽等地的百姓承擔非常重的徭役,第三點也是重點。

    受災。

    自從朱元璋駕崩之後,鳳陽遭災的比例也比其他地區的高上許多。

    自從出了一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並不是一個危言聳听,而是真實存在的。

    鳳陽這個中都,被短時間內捧起來的地方,在數十年中的災禍中,比之前變得更加貧困。

    正統三年,鳳陽發生大規模洪災,上萬人逃離家鄉,逃亡的百姓到了山東的濟寧、臨清等地乞討。

    而後災荒一直持續到正統十四年,鳳陽府的人口就在不斷的流失。

    在這十年之中,鳳陽失去了將近二十萬的人口,大片的土地荒蕪。

    而鳳陽花鼓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流傳到了大江南北,民間誰都能哼上一句,朱皇帝與鳳陽的故事,民間多傳,就是因為鳳陽養出了一個朱元璋,奪了天地的造化,也讓鳳陽的氣運大為受損,所以才導致現在經常性的受災,以前太祖爺洪武皇帝活著的時候,還能鎮住場子,可自從洪武皇帝駕崩之後,老天也開始算賬了,所以讓鳳陽年年不順。

    新稅制剛剛開始的時候,鳳陽就是跟著北京,南京這兩個地方一起開始推行的,其中參加徭役,官府是需要支付報酬的改制,算是讓鳳陽原來的人口流失嚴重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現在鳳陽人口只有三十萬,有將近兩萬的青壯年,並不種地,而是從事河道疏通,宮城維護,城牆修繕等工作,也算是有了些許的改觀……

    鳳陽有祖宗陵墓,即便是人都跑完了,再怎麼蕭條,他的規格也不會下降,當然,也因為是大明中都的存在,在真正的歷史中,鳳陽成為了反賊經常光顧的地方。

    張獻忠來過,李自成也來過……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750章 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750章 石並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