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雖然照樣升起來了。
可有很多人都再也無法看到了。
她照亮了黑暗的世界,卻也永遠無法給很多人帶來光明。
清化城宛如一座死城,普通的百姓都听到了昨日的動靜,在家中嚇得瑟瑟發抖,不敢出門。
他們還以為是明軍殺過來了。
因為最近的明軍離清化城不到一百里,。
而小朝廷的官員們也是如此,不敢出門探查情況。
一具具尸體被安南士兵從院子中抬了出來,其中還有很多衣衫不整女眷的尸體。
這些世家大族都是在南方樹立上百年的旺族,他們多年的金銀積蓄被士兵搶掠一空,他們族群的生命也全部消亡……
清化城屠殺的消息,在半月之後,就傳到了交州城。
這個時候的韓雍已經朝著京師出發了。
跟南越小朝廷談判的主要人物就是石彪,沐瓚,韓雍三個人,可三個人之中,敲定答應和談的是韓雍。
他是兵部尚書,再加上比石彪在交州城的時間長,所以他在這種事情上的話語權要比石彪這個將軍還要高上許多。
韓雍來到雲南已將近三年,一直都在勤勤懇懇的做軍需之事,在成化十四年中的時候,石亨的些許變化,迫使韓雍從幕後轉到了幕前。
不過,不管怎麼說,韓雍在西南數年,他的功績是無法否認的。
當然事情也是相對應的。
他同樣為三省的諸多百姓帶來了苦難。
沉重的勞役,糧食的催收在這數年之中,都是強加到了西南三省百姓的頭上。
韓雍也是看到了西南百姓民力受損嚴重,才會在和談的事情上,做出了讓步。
他就是想盡早地結束大規模地戰爭,而後自己回到京師之後,再上奏皇帝對西南三省百姓進行安撫。
免稅,給銀,給糧,好好的補償這些百姓。
韓雍離開交州城後,交州城內軍務就以石彪為主,沐瓚為輔,不過因為石彪在之前的戰爭中,並未立下大功,也對局勢的發展了解並不多,所以對待戰局部署等諸多事件,都是多听取別人的意見,而後在自行斟酌,決定。
而在清化城發生變故後,明軍並沒有太大的動向。
這也是眾多將領一致決定的事情。
因為在這個時候,大規模的進軍清化,只能將佔領地區擴大,而後造成軍力不足,讓明軍疲于奔波,難以形成戰斗力。
現在既然談判成功,南越小朝廷還能在短時間內穩定形勢,他們就趁著這個寶貴的時間,先穩定北方。
先北後南的政策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不過,石彪也讓清化方面的官員去收殮了還掛在樹上的黎利等人的干尸……
而後北方,清剿地方豪強的手段,加強了許多。
這個時候的豪強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
短短兩個月內,地方的豪強在北部所有的反抗,幾乎全部被撲滅,而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不斷流失的生命,以及流淌不完的鮮血…………
在戰亂期間,北方大地的百姓有三分之一被屠殺,將近二十萬的百姓餓死。
而明軍也付出了比正面戰場上更大的傷亡代價。
明軍的整個戰爭行動,都沒有打過什麼硬仗,而在後期的清剿之中,面對復雜的環境,以及心中的輕視,才造成了這麼大的傷亡落差。
孫璉,會昌候府家的傻兒子。
此時他正坐在幾具尸體旁,旁若無人的吃著餅。
一個明軍士兵走了過來,扔給了孫璉一個水壺。
在水壺的嘴口處,還有著些許的血漬。
不過孫璉卻毫不在乎,用袖子擦了擦,就猛喝了起來。
“這仗什麼時候能打完啊,唉,我都離開媳婦這麼多年了,別一回鄉,她在給我添個兒子,那不就鬧笑話了。”
孫璉抬起頭看了一眼這說話的士兵︰“回去之後,帶我去看看嫂子,我最喜歡跟嫂子們打交道…………”
這士兵听完孫璉的話笑罵兩聲,而後從孫璉的手中奪過來水壺,徑直走去。
孫璉在安南作戰多年,也早就成長了很多。
也不會跟第一次短兵相接的時候一樣,丑態百出。
自從入越作戰以來,他已經殺了四十三個人,其中有著十六個安南正規士兵,平民二十二人,孩童,以及女眷數人……
自從石亨被帶走後,孫璉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因為管他們的人,從石亨變成了沐瓚。
沐瓚是個較為傳統的人,也是一個老貴族,他不允許勛貴中出現那些急色難耐的無能之輩。
所以,孫璉等人開始被派遣到了最前線,直接參與了對豪強勢力的鎮壓,並且不允許他們放縱,若是發現他們把自己的小兄弟放出來,隨意的揮灑著汗水,就是杖責二十。
這一條也是沐瓚給他們立下的軍規。
其他的都能忍,就這一條孫璉等人可受不了了。
而後又在一場場的殺戮,戰爭中開始變得壓力山大,又找不到一個宣泄口,這讓孫璉等人對沐瓚非常不滿……
孫璉等人現在做夢都想回到京師去。
天天的口頭禪就是,這鬼地方,老子是一天都不想呆下去了,回京師吧,大不了之後就當個廢物……
雖然嘴中天天這麼說著,可真的要打仗的時候,還是早早的穿戴好了甲冑,等著點名……
此時安南的紀年,也正式更改為成化十五年。
交州城,昔日的東京升龍皇城,大明的旗幟高高飄揚。
在落日的余暉下,守城士兵的影子被拉的越來越長……
戰爭籠罩著的古越大地的時間久了,也給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帶來了無盡的苦難。
多年之前,他們還在慶幸著自己的勝利。
他們勝利之後,在對待漢人的時候,他們也是用盡了殘忍的手段,讓所有的漢人在這塊土地上,隱姓埋名,卑微的活著。
可現在他們之前戰勝的明軍又卷土重來,並且獲得了絕對的勝利,還要跟他們死磕。
這塊土地又更改了主人。
三六九等的民族等級,又發生了逆轉。
不管何時何地,不管文明到達了那個等級,也不管聖人到底在說什麼,上帝又有什麼樣子的教會,他都無法改變族群之間的戰爭,也無法做到真正的和平。
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切。
誰的拳頭硬,誰說話的時候,腰板就能挺的直,就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
安南普通百姓受波及程度,要比朝鮮來到慘烈的多。
因為他們的父輩當年都是幫凶,他們也曾經欺負過勤勞的漢人。
從一開始的石亨,到後面的韓雍,沐瓚實際上都從未下達過斬盡殺絕的命令。
可等到明軍士兵在剛剛進入安南,篩選漢民,瑤民的時候,也都得知了這些同胞在安南遭受的苦難,
明軍士兵瞬間有了一種救世主的自我感覺,並對那些身材瘦小的人充滿了憎恨,隨著消息傳遍了整支軍隊,讓明軍都對這些安南人惱恨之極,所以到了後面,明軍士兵在舉起屠刀的時候,可不管刀下面的是孩子,還是老人………………
這也是為何同樣遭到征服的兩個地方,不同的命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