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的事情,實際上在兩個月前便有風聲傳出,不過因為有心人的壓制,這個風聲傳了一段時間後,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而後,前幾日,風聲又傳了出來。
這次再無壓制。
傳播的速度很快,京城的官員幾乎都知道了這件事情,甚至也成了京師街頭的趣聞了。
兩個版本的流言,誰也不讓誰,最終,皇帝的旨意給了這兩個流言一個蓋棺定論。
換句話來說,就是眾人早就知道了石亨死了。
可卻沒有人知道石亨是如何死的。
站在文官列班之首的李賢,時不時的轉過頭看向身旁的徐有貞。
因為他也非常好奇。
在這個時候,徐有貞不說話,好像不是他的風格啊……
不過當看完徐有貞後,心里面也明白了一些,昨夜又不知道想著算計誰呢,一夜都沒有睡覺。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不同的角度看去,也是一個不同的結果。
朱見深了解的徐有貞是好色,李賢了解的卻是卑鄙。
“石亨的事情,朕很是痛心啊,他本應該是我大明的功臣,可居功自傲,驕縱蠻橫,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寧國公……”
站在武將之首的陳瀛趕忙出列︰“臣在。”
“石亨之事,武勛將領當以為戒……你是武勛司的大都督,責任重大。”
“臣深知自身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馬虎。”陳瀛趕忙說道。
皇帝的話,很明白,以後武勛將領,不僅要注重軍事素養的培養,還要針對心理建設多下功夫,不能重蹈覆轍。
旨意都下人,文官集體各個心中拍手叫好,武勛集體各個心中忐忑不安。
這麼大的事情,竟然沒有一個人出列奏對。
而官員們不說,朱見深也不過問,接下來議論得事情,就是衍聖公府得凶殺案,以及新任衍聖公得人選。
當然,在朱見深說起來得時候,李賢得臉色多少有些不對。
因為凶殺案得裁定,是李賢辦的。
可後面得這個人選上報,也是經過李賢得手。
衍聖公府遞交過來得奏章,新任衍聖公就是李賢兩歲的外孫子。
“唉,沒成想聖人之後,也有這種品德卑劣之人,原來啊,朕還以為,飽讀呢詩書,就能道德高潔,沒成想也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朱見深說完這些後,文官集團听的那叫一個心里面癢癢的。
這听著皇帝的意思,怎麼像暗諷我呢。
這是所有官員的心聲。
當然,在交代完石亨的事情後,武勛集體就相當于受到了一場無聲的打壓,而這個時候,朱見深借著衍聖公府的事情,再對文官們進行一次敲打。
你們也別高興得太久了。
朕瞅著你們也不像什麼好鳥,只不過你們褲子里面得髒東西藏得比較嚴,朕還沒有發現罷了。
此時的朱見深在當皇帝的這件事情上越發專業,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當皇帝的時間久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朱見深也越發的不相信這些滿嘴仁義道德的官員們了。
就相當與看史書一樣,寥寥幾字便將一個人給捧到了天上去,可誰會知道他們隱藏的那一面呢。
現實比書上的更加精彩,更加的匪夷所思。
所以,朱見深還是選擇了走老路,重用太監,加大特務機構的運轉。ね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