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到了後門,將詹楊給請了進來。
而徐有貞也出了中堂迎接詹楊。
“詹侍郎,請進。”
詹楊行色匆匆,點頭應是。
兩個人進入大堂之後,便有侍女為詹楊送上了一杯茶水。
這個時候的徐有貞注意到了詹楊的臉色有些慌亂,心里面也是暗生好奇。
等到侍女下去之後。
詹楊左顧右盼,顯得有些謹慎。
徐有貞看著詹楊的這副模樣失聲笑道︰“有什麼事情,盡管放心大膽的說,我這里絕對安全。”
詹楊听到徐有貞的話後,壓低聲音說道︰“徐都御史,今日張公公去禮部尋你了。”
“他也來我的家中了,不過本官不在家,並未相見。怎麼,有事情?”
“對,有大事……”詹楊面部表情很是夸張。
“什麼事情?”
“于太保好像出事了。”
听到這話,徐有貞猛地站起身來。
“你說什麼?”
徐有貞的大動作可是把詹楊嚇了一跳,而後趕忙開口說道︰“徐都御史,你聲音小一點。”
“他,他能出什麼事情,難道,病逝了。”
詹楊搖了搖頭︰“不是病逝,而是流放,弄不好啊,還會被問罪,這個呢……”說著詹楊用手在自己的脖子處比劃了兩下。
“怎麼可能,于太保是陛下的老師,就算以前當官的時候,訓斥過陛下,可也是老師訓學生,可不是臣子欺君呢,現在于太保都已經辭官呢,怎麼可能是什麼流放,你這事情,都是從哪里听來的。”
徐有貞听到詹楊的話後,只覺得可笑。
以前于謙有欺君之嫌的時候,皇帝陛下都沒有想過,下黑手,現在于謙都已經告老還鄉了,更沒有必要了。
而且皇帝也不是那樣的人。
“我女兒嫁給誰了,你可知道。”
“當然知道了,會昌侯府家的大公子嗎。”
“現在我那女婿領了外差,去了錢塘,找于謙啊……”
徐有貞听完之後慢慢的坐下身去。
“你沒要把這件事情告訴別人啊。”
“這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我怎敢外傳,徐都御史,今日張公公尋你,一定因為于太保之事,你可沒見到他今日的模樣,听說你不在禮部,嘴里面嘀嘀咕咕的,罵人呢,罵的可是你啊,他什麼時候這麼急過。”
“當時,我就覺得事情不對勁,下午的時候,我那女婿就已經出發了,听我家小女說的,去錢塘出差找一個大人物,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來。在一聯想到今日張公公的事情,這結果不就顯而易見了嗎?”
听完詹楊的話後,徐有貞的心中有了片刻的遲疑。
會昌候府的人,跟皇帝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難道陛下真的想要清算于謙嗎?
可于太保有什麼好清算的。
不,絕對不是。
徐有貞看向詹楊開口詢問道︰“你那女婿走的時候,是高興呢,還是沉悶抑郁呢。”
詹楊听完之後,想了片刻。
"沒說那麼明白,不過從小女的口氣中,應該是高興,興奮。”
“那你這個女婿不傻吧,精神方面也沒什麼問題吧。”徐有貞試探性的問道。
詹楊听完徐有貞的話後,立馬不樂意了︰“唉,徐都御史,會昌候府雖然是高門大戶,可我詹家也是世代清流啊,門風那是家喻戶曉,若是會昌候他兒子腦袋有問題,是傻子,我怎麼可能把女兒嫁給他們家。”
听完詹楊的這話後,徐有貞笑了出來。
心情也顯得放松了許多。
“那你想一想,若是你女婿真的是去殺于太保,或者押送他流放,你的女婿又不傻,怎麼可能那麼干脆,高高興興的出發呢……”
“你可別忘了,中軍都督府,武勛司的陳瀛,跟于謙可是很好的關系啊,于謙又是陛下的老師,若是真的陛下下令讓他去辦了于謙,事後陛下後悔,看到他就心煩,還怎麼在京師呆著,于太保雖沒有結黨營私,可這麼當年,門生故吏那也是遍布朝堂啊,”
“領了這個差事,那可是兩面不討好,他不回家磨蹭幾天,讓會昌候在替他跑跑,找找轉機,即便是他覺得沒有轉機,那也不可能上午領的差事,下午就出發了。”
“興許是陛下催的急……”詹楊喃喃說道。
“若是催的急的話,那他會更加害怕,更不敢去,自己肯定會硬拖,弄不好還會來找你幫忙呢……”
“這話怎麼說的。”詹楊的腦袋多少有些轉不過來了。
“陛下催的急,就是沒有下定主意,讓他快些辦,就是有反悔的可能,你女婿不懂,可他爹會昌候也在朝中為官多年,這些東西不可能不懂。”徐有貞解釋起來,那可是一點都不含糊。
而听完的詹楊,腦袋轟轟作響,心中也不禁暗暗懷疑起來,自己的女婿,腦袋到底有沒有問題……
看到詹楊沉思起來。
徐有貞便端起呢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
等到徐有貞放下茶杯後,又看到詹楊說道︰“不用擔心了,本官覺得啊,此事絕無可能。”
詹楊點了點頭,而後又像是想起什麼一樣,站起身來說道︰“徐都御史,還有一件事,您知道了嗎?”
“什麼事啊。”徐有貞漫不經心的問道,詹楊所認為的事情,在他看來,都不算什麼大事。
“石亨死了……”
“听說是戰死的,不過也有傳言,是他在軍中胡作非為,被他的佷子,石彪斬殺的。”
“應該這幾日,陛下就會有旨意下來了。”
徐有貞听完之後,深深的嘆了口氣︰“唉,我早就料到了,但還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啊。”
“安南戰事,年初大捷,朝堂為之一振,一掃多年塵埃,可石亨此人啊,好大喜功,不知進退,手握重權,時間長了,他自然而然的就會生出一些事端。”
“那徐都御史,您認為是第一種可能呢,還是第二種可能啊。”
徐有貞看了一眼一臉好奇的詹楊,苦笑一聲︰“陛下的旨意說是哪一種,便就是哪一種,因為已經有了兩種可能,即便陛下說了第一種,有些好事的人,也會暗中討論,是被石彪殺的,可若是陛下說是第二種,還是會有人暗中討論,是他自己戰死的。”
“那徐都御史認為是哪一種?”詹楊趕忙問道。
徐有貞看了一眼詹楊,輕聲笑道︰“我就不告訴你。”
好家伙,你馬上就獲得謠言傳播者的稱號了,我的想法,能夠告訴你嗎?
實際上徐有貞很是清楚,這兩種風聲有很大可能是朝廷散布出來的。
因為現在征戰的軍隊沒有返回,將領,武勛子弟還都在安南,若是真的出了變故,石彪,韓雍等人不會縱容安南與京師有書信來往,根本就不會有流言傳到京師來。
只有在真相還沒有暴露出來之前,先以假亂真,那即便武勛子弟,士兵都回到了京師,在傳出一些事情,相信的人也就會少了很多。
徐有貞雖然並沒有去過安南,但他卻清清楚楚,安南石亨之事,絕不是表面上的那麼簡單。
不過對這種事情,徐有貞也並沒有多好奇。
對于石亨的死,他本身也並沒有多大的心理波動。
因為從很早之前,徐有貞便就看出,狂妄的石亨絕對不會有好下場,當然,在石彪的問題上,他是有些看走了眼楮。
在徐有貞剛剛見到石彪的時候,認為石彪長得丑惡,其最初的性格,更石亨也頗為相似。
青年得志,應該更加的驕傲啊,可現在的石彪,卻越發的沉穩,低調,這一點徐有貞是怎麼也想不明白的……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