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漢城總兵府中。
相貌凶狠的石彪獨自一人坐在大堂之中,他的眼中隱藏著無盡的悲傷。
在他手上是今日剛剛收到的聖旨。
他看了一遍又一遍。
從接到聖旨後,石彪就陷入了呆滯的狀態。
一整天都是茶飯不思,心中苦悶。
春風不解風情,吹動少年的心。
在兩年前,自己攻下了漢城,平定了朝鮮,成為了大明的遼平侯。
可短短兩年,這場建功立業的美夢就要醒來了嗎?
雖然聖旨上面只要求石彪安排朝鮮北部防務,由都督趙輔成為朝鮮總兵官,盡早交接完成,而後立即回到京師。
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說,可石彪卻從立即,務必這些字眼中看出了些什麼。
這聖旨看似是催促自己回京,實際上就是自己叔父石亨的催命符,他最終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雖然石彪一直害怕石亨連累到自己,可這麼多年的照料,又有血緣的羈絆,說感情不深厚,不擔心石亨的生死,那才是自欺欺人。
這麼多年,從未給石亨寫過信,一半的原因是因為自保,另外一半的原因就是為臣為將者的本分。
一南一北,兩個石家人,都手握重兵,還私下聯系密切,這本身就是犯了大忌諱的。
石彪很是聰明,知道現在為了讓皇帝陛下安心,自己能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交出兵權,早日趕回京師。
他救不了自己的叔叔。
他現在也只能自救。
保不住大家,也務必要保住自己的小家。
實際上,石彪的內心是極其痛苦的,一方面是因為老叔,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的前程,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感到悲傷。
以前的石彪在跟皇帝陛下的接觸下,覺得自己遇到了英明的君主,肯定大有可為。
年輕的人,誰能沒有幾個偶像呢。
石彪的偶像是常遇春。
領十萬之眾,可橫行天下,無人可敵,又名常十萬。
到了遼東,見證了大地的遼闊,看到了萬馬奔騰的壯闊,鐵與血的融合,也讓石彪喜歡上了這種金戈鐵馬的生活。
他想成為常遇春。
那個大明勇敢先登的大將。
可現在石彪卻覺得,自己的前途也到頭了,若是自己的老叔在安南真的扯大旗造化被逮了,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個疑問句,即便沒有造成那麼嚴重的後果,皇帝陛下念著功勞開恩了,可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能夠單獨領軍了,更不用說朝著目標前進了。
這麼多年的沉澱,石彪從一個有勇氣,且殘暴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治軍有章法,打仗有戰法,做事有想法的年輕將領,可以說在經鍛煉,完全可以扛起年輕一代的大旗,甚至成為成化年間的名將,名流青史。
他是真的付出了努力…………
可這一切都被自己的叔叔給毀了。
他應該恨石亨,可他卻怎麼也恨不起來自己的叔叔,只能獨自暗嘆,時也命也,半點不由人……
正當石亨獨自感傷的時候,一個親兵走了進來。
“將軍,王總督來了。”
石亨抬起頭看了一眼親兵,而後站起身,將聖旨恭恭敬敬的放到了架子上。
“讓他進來吧。”
”算了,我親自迎接吧……“
石彪說完之後,便挺身朝外走去。
緊急避險,石彪是專業的,而且為了他能夠實現自己軍事生涯的高峰,他在朝鮮手握重兵的時候,自污的事情,做的很多,並且對王越,趙輔等人,一直都沒有深交過。
但即便是緊急避險專業戶,石彪還是躲不過自己親叔叔的背刺……
現在離開朝鮮了,交出兵權了,理應對王越客氣一些,也不用在顧及那麼多了。
實際上,王越是個有能力有手腕的人,石彪也早就想跟他處好關系了,但兩者的身份地位,朝鮮的地理環境,注定不是文官一把手,武將一把手,交朋友的地方。
總兵府外的王越,一身白衣,因為已經是一方大員,為了讓自己顯得更加有威嚴,他也給自己留下了胡須。
在他的身後,是一隊甲士,有六十余人,都是軍中的好手。
這些人時刻保護著王越的安全。
現在許多的政策,都是出自王越的手上,跟中樞,皇帝聯系最多的也是王越。
他的生命安全,甚至是直接與朝鮮的安定掛鉤。
所以他的安保也是朝鮮除了那三個親王之外,最高的。
每次城內出行,六十余人護送,城外遠行,三百余甲士,並且沿途各府縣,糾察軍也要進行排查,防止有反對團伙刺殺。
王越到了朝鮮之後,手中雖然也沾染了許多的鮮血,心理強大,可改變不了他是手無縛雞之力文人的事實。
即便這個文人有些心理變態,有些心狠手辣,甚至在剛進入朝鮮的時候,表現得很是嗜血……
王越有一個習慣,也算是特殊的癖好,只要在砍頭行刑的時候,他總會到場觀刑。
每當王越看的人頭滿地滾,很是興奮,但也總會悲天憫人的說上一句︰“人生苦短,送爾等先行,勿念,勿擾,勿謝……”
因為他經常說這句話,跟在他身邊的屬下也在私下戲稱王越為,三勿居士…………
而這個名號也越傳越遠,石彪,趙輔,甚至是遠在京師的朱見深都知道,當然,在剛剛知道的時候,朱見深還納悶了很長時間,難道王越手上也有功夫不成,能夠給人超度……
石彪走出府衙,而王越看到石彪親自出來迎接,臉上笑容滿面,不等石彪說話,便先開口道︰“還真的是無職一聲輕啊,想著,本官求見遼平侯的次數也不好了,這次可還是遼平侯第一次親自出門迎接啊。”ね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