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63章 你是真彪啊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363章 你是真彪啊

    孫祥奏文,朝鮮變故,平壤漢城與月初不宣而戰,就金州,海口,長揚三地開始爭奪,漢城軍隊勢如破竹,中線漢城軍隊三戰三下南川,嘉平,東洲三城,平壤之軍在領政鄭種的率領下,傾巢而出,駐防金州,與漢城龐大的中路軍對壘爭奪,事發突然,遼東總兵官,遼平伯石彪自撫順,沈陽調兵兩萬,入駐遼平府,自身引遼平府兵三萬,女真精壯三千入朝,十八日後,平壤城不攻自破,明軍進駐平壤,將平壤城附近數百里城池全部收入囊中,未找到平壤國主的身影。

    戰爭的整體局勢,雙方像是拿錯了劇本,漢城竟然能夠壓著平壤這一方來打。

    雖然明軍拿下了平壤,而後坐山觀虎斗,但朱見深並沒有很高興,因為趙輔以及五百名明軍士兵還在漢城。

    若是平壤先動手,那還好說,可若是漢城先動手,那趙輔可就危險了。

    難道是趙輔玩脫了,李瑜被殺的後遺癥出現。

    而正當朱見深思考的時候,一名小太監又慌慌張張跑了進來︰“陛下,泰寧候求見。”

    “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陳瀛快步走入乾清宮,行禮之後,便從懷中拿出了剛剛接收到的兵文,交給了張保,而張保呈到御前,朱見深趕忙拿起來仔細的看了一番。

    也是遼東之事,與孫祥所說,相差不大。

    “泰寧候,朝鮮是我大明的屬國,百姓亦是我大明的百姓,雖現在有分裂之勢,但朕卻不希望他們貿然開戰,導致百姓生活貧苦,可現在看來啊,他們還是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啊。”朱見深稚嫩且清秀的臉龐上,出現了一絲悲天憫人的情緒。

    “陛下,此當務之急,您應該下旨,交由孫巡撫,遼平伯以便宜行事之權,並由兵部調集糧草,援兵前往遼東,防備西線蒙古,讓遼平伯無後顧之憂入朝調停。”

    朱見深點了點頭,這個入朝調停,就是多佔多拿。

    雖然現在將整個朝鮮給佔領,時局有些不對,可機會卻很是難得,兩方死戰,明軍可緩緩圖北方之地,等到分出勝負,整個朝鮮的北方就全是大明的了。

    “召于太保,李輔臣,韓雍,楊洪,郭登等人入宮。”朱見深開口說道。

    “是,陛下。”

    不一會兒,眾人來齊。

    就遼東之事開始了討論,朱見深先講述了一番孫祥的奏章,與遼東的兵文,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語言藝術。

    說了那麼多,滿篇聖言之中沒有一個字提及是要佔領朝鮮,都是要為朝鮮的百姓著想,可每一句話的言外之意,好像都在跟于謙,陳瀛等人表明著想讓朝鮮成為大明的直接領土,想讓朝鮮的百姓,跟女真人一樣接受朝廷的改土歸流。

    這些人都是聰明人,都听懂了。

    于謙一臉為難,剛剛答應陛下對安南動兵,這朝鮮一有了風吹草動,就想著將朝鮮也給佔領,這不是典型的窮兵黷武,比當年的太上皇玩的還大,耍的還花,雖然現在朝廷有錢有人,可也不能這樣敗家啊,與民休養生息,繼承仁宣之制,不好嗎?

    李賢听完之後,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些想笑。

    在他看來,早在朝鮮南北分裂,趙輔去了漢城的時候,陛下的野心就已經顯露而出了,對朝鮮用兵也只是時間問題,既然要用兵,肯定是在朝鮮局勢最亂,受到抵抗最小的時候進行啊,現在就是一個絕佳的時期。

    韓雍最為興奮,他當上兵部尚書之後感觸最深的就是北方百姓苦馬政久矣。

    可朝廷需要戰馬,即便是兵部尚書也不敢在這種軍政上面做改變,若是拿下朝鮮,就可以將北地超過一半的馬政轉移到朝鮮身上,名正言順的減輕百姓的負擔,朝鮮的馬匹本來都算是一絕。

    而陳瀛,郭登,楊洪三人,都是將軍,肯定要支持啊。

    不過三個人心中也都清楚,這滅國開疆之功勞跟他們是不會有一點關系的,陳瀛是皇帝陛下身邊執掌軍隊的旗幟,是中樞的中流砥柱不可能出征,郭登,楊洪兩個人又都是老將,也不可能再親臨戰陣了。

    這場仗,或者說功勞,都要落在老石家的後輩石彪身上了。

    “陛下……”于謙出列想說些什麼,卻讓朱見深搶先一步,他擺了擺手笑著打斷︰“于太保,你我君臣二人先听听眾位愛卿之言,而後朕再听于太保的講教,不然于太保一開口,半個時辰可都打不住啊。”

    听到朱見深的話後,于謙只能點頭應是。

    現在說話的資格都被剝奪的差不多了。

    李賢出列道︰“陛下,番外小國,朝政不穩,多生變故,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苦,父無子,妻無夫,子無父,如同那人間煉獄一般,若陛下有開誠慈悲之心,願收納疆土百姓,以明律王禮駕馭之,是朝鮮百姓之福,已是萬民之福。”

    李賢的這番話多少有些出乎朱見深的意料,這老小子現在這麼上道嗎?

    還真別說,自從朱見深大婚之後,他明顯感覺出百官跟自己說話的態度不一樣了,恭敬且溫順,這要是自己一年生三兒子,那豈不是腰板更硬了。

    當然這都是朱見深心中的小道道,上不得大雅之堂。

    李賢說完之後,韓雍就趕忙接著說道︰“陛下,臣以為李輔臣所言有理,定朝鮮,則安遼東,安遼東,則衛京師,將朝鮮改土歸流,乃大勢所趨,現在朝鮮局勢不明,戰亂四起,正是千載難逢之機會,等到我軍佔領朝鮮之後,可給予朝鮮國王以爵位,邀請至京師恩養,由大明官員直接管轄朝鮮。臣願押送糧草軍需,前往遼東督戰,若是陛下允許,臣願為陛下巡撫朝鮮。”

    韓雍是個會打仗的人,他是從地理位置,日後的影響做出的分析。

    而陳瀛,郭登,楊洪三人也開始進言,他們說話沒有李賢韓雍兩個人的好听,但卻能明明白白的表達了支持的意思。

    眾人說完之後,于謙已經閉上了眼楮,

    這陛下是拿著李賢等人的話,來阻止自己接下來的話啊,驅狼吞虎,手段高明啊。

    朱見深听著不住的點頭,而後拍板定論︰“朕意已定,入朝調停……”

    于謙听完之後,也只能听之順之,他現在越發的感覺到無力,難道真的是自己老了,沒有沖勁了,只能希望朝鮮不要成為一個漩渦,讓明軍深陷其中,當然一個漩渦,打個幾年還不要緊,可現在安南不也有一個戰場等著呢,若是兩個都陷入其中,那可就要脫一層皮了。

    朱見深讓陳瀛,韓雍兩人負責軍糧,周邊軍隊的調動,明日自己就要見到詳細的章程,而後便讓眾人退下,這次他並沒有單獨留下自己老師于謙,談心做工作,這個工作還是讓李賢去做吧。

    等到眾人下去後,朱見深就開始翻起龍案之上那高高的奏章。

    一本本的看。

    “陛下,想找什麼?”

    “哈哈,找到了。”

    朱見深說著拿出了一封奏章,這是一名都察院御史上的奏章,而這個御史的名字叫王越。

    這個時候的王越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韓雍去遼東去朝鮮,朱見深舍不得,可讓王越前去歷練成長,朱見深卻很是舍得。

    王越在原先的歷史上,是成化,弘治兩朝,西北第一大將,別看人家能打,可人家是真真正正的科舉出身。

    只不過長的比別人高,身體比別人硬,拉得動弓,騎得了馬,打得了勝仗。

    在原先的歷史上,他也是第一個以文官的身份以軍功獲得了軍爵,王守仁的”偶像“之一,唯一的缺點,就是喜歡攀附權勢,跟汪直的關系很好,汪直倒台之後,老了的王越也受到了牽連,被貶職歸鄉,弘治朝後,朝廷沒有震懾西北的大將,便重新啟用了王越。

    在跟蒙古人的戰爭中,王越跋扈點滿了,從來沒有敗過,最高光的時刻,就是總制三邊,統兵數十萬。

    昨日見到奏章的名字後,朱見深便就開始上心,想引導一番王越,文官太卷,太累,熬個十幾年,還不容易出頭,不如跳槽過來,給朕領兵打仗吧,今日就是朝鮮亂局,可不就是一個好機會。

    “朕要見這個王越。”

    “是。陛下,奴婢這便差人給陛下召來……”

    張保離開後,朱見深悠悠然嘆了口氣,他又想起了趙輔,還沒有替大明揚鞭塞外呢,可不敢就這樣憋屈的死在朝鮮啊。

    而朱見深比較擔心的趙輔,此時穿著甲冑,騎著高頭大馬,在金州城下,繞城而奔,後隊是一眾親兵。

    而在數里之外,正是趙輔訓練兩年之久的漢城軍隊。

    三戰三捷不是別人打的,而是趙輔打的。

    金州城上,鄭種一臉鐵青的看著下方背馳的明軍大將。

    老窩被明軍端了的事情,他剛剛得知,這是出門去打仗,老家被偷了,若不是他長了一個心眼,將國主帶著,只怕現在的朝鮮平壤政權已經可以宣布滅亡了。

    第一戰並不是剛剛死了李瑜的漢城開啟的,而是被明軍踩在臉上威逼一番的平壤開啟的。

    石彪率領大軍到了平壤城下,讓包括國主在內的官員,都是膽戰心驚,而作為平壤話事人的鄭種,也終于下定了決心,南下……

    不顧一切的南下。

    平壤這一刻存在著,下一刻就被明軍大軍圍城的日子,他是過夠了。

    當然鄭種也在賭,賭石彪不敢真的打,可他小瞧石彪了,石彪真是彪,這種事情,敢不經過朝廷的允許,就直接南下攻城……………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363章 你是真彪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363章 你是真彪啊並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