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司分立,設置布政史司,都指揮史司,提刑按察使司。
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揮使則管“一省軍務”。
而按察使的級別為正三品官,主要任務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個省範圍的刑法之事,相當于後世的省級公、檢、法機關。由宋代提點刑獄演變而來。
大明中葉後開始成為巡撫的屬官,隸屬于各省的巡撫,總督,
“按察”相當于古代的“陳臬”,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
這個胖子能夠認識一個三品的官員,可不僅僅是只用銀子就能滿足的,若是沒有背後人的穿針引線,手中提著金子,也不能找到門路。、
杭州府、溫州府、嘉興府、金華府、衢州府、嚴州府、湖州府、紹興府、處州府、台州府、寧波府隸屬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又因為靠近與應天府,大多數的權限都要交給應天府的府衙管理。
現在徐有貞在甦州的新稅制搞得有聲有色,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也是高度重視,在這個時候,寧波府中的有著應天府官老爺為背景的應寧天成出現了問題,數千人跑到知府衙門鬧事。
這知府高秉毅吼不住了,便將此次事件告訴了浙江布政使李松柏,而李松柏得知後,第一個想法不是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解決這件事情,而是要押下去,事後怎麼鬧都行,這個朝廷推行新稅制的關鍵時刻,不能爆雷,不然徐有貞,甚至是陛下都會以為是自己專門給他們找麻煩呢。
這可是影響仕途,甚至是影響腦袋的事情,李松柏怎能不謹慎為之,就立即跟按察使商議,讓其負責這起事件。
實際上李松柏,乃至寧波府的知府高秉毅都沒有摻和到這次事件中,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隨著大勢而行,隨波逐流。
按察使名為王任重,乃正統六年進士,位居三品,也是一個胖子。
官衙後堂,王任重喝著小酒,吃著豆腐,嘴里面哼著︰“咸菜滾豆腐,皇帝不及吾啊。”
桌子上就這一個咸菜豆腐,一壺酒。
時過境遷,王任重初次科舉中的,也曾經擁有過至高的理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可這麼多年的宦海沉浮,他漸漸變了。
到了五十歲,升到了按察使,雖然看著是一方大員,但他心里面明白,像自己這樣的地方官若是沒有在任上有新的開拓,現在的政治環境之下,他是沒有一點可能進入中樞的,既然沒有了進取的可能,就為子孫後代撈點錢吧。
困了有人送枕頭,應寧天成出事情了,
實際上他心里面明白,這些銀子跟徐有貞沒有多大的關系,可他接手之後,為了將這件事情壓下去,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賺錢,就直接給應寧天成的背後人出了主意,將這件事情往徐有貞的身上推。
應天府的魚不夠大,就拋出了一條更大的魚。
而于此同時,王任重運用權力,給這些討存的百姓造成了很多不便,不給吃不給喝,還經常派人去驅趕這些人。
實際上,在前面的時候,應寧天成確實被逼的毫無辦法,自從王任重開始插手後,這個形勢就發生了逆轉。
聚眾鬧事,犯了國法,外地走動,犯了國法,敢反抗,抓起來,不服,就不放出來。
他為大明朝的法制建設也沒有出過那麼大的力氣,動過那麼多的腦子。
這一單王任重收了價值十萬兩的賄賂,甦州城的宅子,南京城的鋪子,寧波府的銀子。
當然王任重不是一個人,他只是現在大明官場的一個縮影。
大明自洪武高皇帝建國七八十年了,官場上的那些事情,與前朝無異,也與後世並無不同。
這邊王任重這個胖子正在喝酒,好不愜意的時候,衙役來報,老朋友來了,。
王任重听到之後,便讓造訪之人進來。
來訪的正是從周公子處離開的胖子掌櫃。
“呦呵,沈掌櫃的來了,快,坐,陪著本官喝一杯。”
這胖子沈掌櫃雖然急迫,可他知道自己不能急,要不然就給王任重一個漫天要價的由頭。
他坐下身去,自己給自己倒上了一杯酒。
“按察使大人,真是好雅興啊,這大中午的就喝上了。"
王任重端起酒杯︰“你們的事本官也處理的差不多了,公務也不算繁忙,這不就好這一口,唉,讀了半輩子的聖賢書,老了老了,就就只有這一個愛好了,不是給你吹牛皮,本官要是不愛喝酒啊,最不濟也是南京六部堂官,若是肯走動走動,只怕京師也去的。”說完之後,王任重一飲而盡,而後將酒杯放下。
”是啊,大人,這寧波府的知府大人,同知大人,通判大人,可都沒有按察使大人的手段,唉,朝廷沒有重用大人,乃是他們選才不公,陛下呢,也沒有明朝秋毫。”沈掌櫃的趕忙說道,那可是王任重喜歡听什麼就說什麼。
“唉,你這句話就不對了,陛下是個少年天子,雖然親政了,但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情,我這大才啊,朝廷沒有重用,可怪不得陛下,要怪啊,就怪吏部,就怪于謙,陛下還是好的,這些年搞得這些利國利民的事情,哪一件不是咱們的陛下支持的,听說,你家老母都給咱們皇帝陛下再家中設了生祠,每日香火供奉著呢。”
“王大人,您這話,不是折煞小人,小人的家中怎麼配給陛下設生祠呢。”
王任重指了指這沈掌櫃,輕笑著說道︰“你呀你,本官能不知道嗎,這浙江應天的多少富貴之家,都設了這個生祠,你也放心,民不告,官不究,自古以來就是這個理,只要不出事,沒人會去查。“
听完王任重的話後,這掌櫃的尷尬的笑了笑。
“說吧,這次來,有什麼事情想讓本官出手幫忙啊。直接說,別繞彎子,你家老爺,跟本官都不是一個喜歡繞彎子的人,說了,咱們就辦,這個價錢咱們事後商量商量就行了,本官也不多要,多要你也不給…………“
“按察使大人,您說笑了,說笑了,今日店中來了兩個硬叉,想讓按察使大人,將他們兩個都關到大牢中去。”
“這種事情,你們直接去找知府,通判,本官又打過招呼了,讓他們辦了不就行了,還用得著本官親自出面嗎?”
“這個,知府大人,通判大人,恐怕不敢管啊。”
“這話怎麼說的,在大明,有什麼事是當官的不能管的,鬧事,擾亂商鋪正常經營,抓進去冷靜幾天,不是太過正常的一件事情了嗎?”
“他們可能是官府的人,這次涉及到了江南各個州府的大戶,只怕有些大戶跟當地的官府關系好啊,說動了當地官府,讓他們派了人過來調查,也絲毫不奇怪,若真的是官府的人,這知府大人怎麼好抓啊。”
“不可能,這件事情本官,布政史大人都親自過問了,牽扯到了寧波城的應寧天成,哪個州府的官員敢過問,可浙江啊,也就只有一個徐有貞有膽子,有權利問,可這黃泥本官已經塞到了他的褲襠里面了,他為了自己的前途,怎麼會管這些人的死活。”王任重冷笑著說道,仿佛將徐有貞看的明明白白的。
實際上等到徐有貞來到寧波,王任重還想著跑到跟前混個眼熟,反正自己手中也有點銀子,看看自己能不能拜到徐有貞的門下,在自己退休之前,也能到應天府六部中當個堂官。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