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彪入京的第二天,朱見深收到了石彪上書的清單。
這個清單可以說是贓物清單。
他們叔佷倆人,這麼多年在遼東的非法所得,全部要獻給皇帝陛下。
大多數都是石亨的非法所得。
當然石彪的這個想法,並沒有經過他老叔的同意,這些東西是他老叔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的,石彪用的也不心疼,當下全部拉到了戶部,而後又將清單一式兩份,一份親手交給了閔侍郎,一份交給了皇帝陛下。
朱見深收到這份清單,又知道石彪做的事情後,確實是有些詫異,同樣也有些驚喜。
這石彪自己是撿到寶了。
讀過很多書,寫的字好看,能從科舉會試上一路殺過來到最後的殿試,只能說明你有學習的天分,但卻不能說你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而沒有讀過那麼多的聖賢書,那些紙張上面的道理了解不多,卻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充分將聖人中庸的道理實踐出來,這才是真正的擁有大智慧的人。
儒家學說是統治階層為了維護統治而大力吹捧的,起初,確實是好東西,好思想,卻被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給改了精華部分,而後又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其發展越來越走進了牛角尖。
石彪將所有的東西都上交國家,這個思想覺悟可是要比,讀半輩子聖賢書的腐儒高多了。
他們有這麼多的財物,即便心中有聖人,嘴上有道義,他們還是會將這些昧下來的。
朱見深將這些清單放下,而後拿起了一封奏章,看了起來。
這是泰寧侯陳瀛寫的,奏請勛貴武將之後,出塞歷練之議。
郭登,楊洪二人的奏章內容也與陳瀛所說的相差不多。
陳瀛,郭登,楊洪,三個人戎馬一生,軍功傍身,雖然沒有到公爵,但全都是侯爵之尊。
陳瀛,泰寧侯,承襲陳 之爵位,成化十年,皇帝陛下下旨加封龍虎將軍,升授光祿大夫,在大明武勛之中,比那些國公還要高一些。
郭登,定襄侯,侯爵世表由其為始,成化三年,為定襄伯,成化八年封定襄侯,成化十年,加封金吾將軍,授榮祿大夫。
楊洪,昌平侯,侯爵世表由其為始,成化元年,斬殺蒙古潰兵之功勞,為昌平伯,後成化六年,以戍邊三十余年為功,進封昌平侯,成化十一年初,授榮祿大夫,加封金吾將軍。
兩京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一大堆,比他們爵位高的,戰功高的大有人在,但現在比他們權限大的卻沒有。
自成國公去世後,朱見深便著重調整了一番五軍都督府的人員安排,泰寧候是理所應當接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
而楊洪,郭登二人一個是原大同總兵,一個是宣府總兵,都是北方戍邊的大將,朱見深選擇他們二人,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年老,德高望重,二來也就是因為年老,也好讓自己把握。
這就是現在中樞五軍都督府三大將。
朱見深讓他們做武勛之後的事情,也是最明智的。
除了陳瀛,郭登,楊洪二人都過了花甲之年,他們最怕得罪的人,是朱見深,而不是以前的老伙計,而且郭登,楊洪跟京師的留守勛貴們,也不是一條道上的。
他們兩個人都是在邊疆上一路殺到京師中樞來的,他們的爵位也是靠著自己掙來的。
自從朱見深與三人談過之後,暗探就開始行動起來了,主要是觀察有什麼反常的舉動,這兩日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
三個人都很是精明,這兩日回到府中都是大門緊閉,早先安排好的
收到奏章後,朱見深便立即讓張保給自己起草聖旨,以陳瀛,郭登,楊洪三人聯合上書為由,對在京師中的所有武勛子嗣做出調整,其具體細節交予陳瀛,郭登,楊洪等人操辦。
陳瀛等人也在收到旨意後,連夜籌備詳細章程。
乾清宮中。
朱見深坐在案前,身前的那些太監宮女全部換成了膀大腰圓的大漢將軍,足足有十二名。
乾清宮中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變化,就不得不提皇帝陛下心中的一個噩夢,而今日他見的就是噩夢中拎著于謙頭顱的石彪。
石彪身穿武將虎豹三品官袍,在外緩緩進入乾清宮中。
“臣石彪,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遼平伯,平身。”
“謝陛下。”石彪謝恩之後,才緩緩站起身來,他最先注意到了那些大漢將軍,心中暗暗一動,上一次自己跟叔叔來面聖的時候,宮中的守衛都多,這次自己面聖,宮中的守衛還是那麼多,難道陛下是想借此告訴臣下,他踴躍尚武之心嗎?
朱見深看著石彪,滿意的點了點頭。
第一次見到石彪的時候,心中覺得石彪丑,可這第二次見到,卻覺得石彪那不叫丑,那叫長得有特色。
“改土為流是國策,你與武陽候二人做的不錯,朕很是滿意,你可知道這次朕召你回京,是所為何事嗎?”
“臣不知。”石彪趕忙說道。
“武陽候給朕上書,想要回京,朕本是一口回絕,可事後想一想,武陽候在遼東已經那麼多年了,也確實該回京歇著,遼東武將二十余名,朕就覺得遼平伯可擔重任,朕想讓你擔任遼東總兵官,你可有信心。”
石彪听完之後,趕忙答道︰“臣定不負陛下之重托,竭盡全力,為陛下守好遼東。”
“若是將遼東兵事盡托與你,你可有什麼章程,需要注意哪幾個方面,現在講來,朕也听一听。”朱見深緩緩說道。
“陛下,若臣為總兵,定西戍蒙古,東治遼平。”
“如何西戍蒙古,又如何治理遼平?”
“正統十四年蒙古大敗,損失慘重,無力犯我大明邊疆,但蒙古韃子狼子野心,也斷然不會打消這個進犯大明的念頭,此時趁著他們無力東顧之時,正是遼東西進之良機,臣會在關寧一線西面百里修建暗堡,步步推進,若是蒙古兵犯之日,遼東外線就會有足夠的實力抵擋,也能給遼東軍馬準備的時間。”
“治理遼平,延用舊制,用王法約束,若是不服,則嚴懲不貸,
遼平現在雖有官制,可軍治也要同時進行,不然不足以震懾新歸化的女真。”石彪侃侃說道,也是做足了準備。
朱見深一直仔細的听著,等到石彪講完之後,他抬起頭看了一眼石彪而後開口說道︰“對朝鮮之事,有何看法。”
石彪听到朱見深的話後,稍稍一愣,這朝鮮也歸遼東總兵府管了嗎。
“陛下何意?”
“也罷,想必朕跟武陽候的書信往來,他應該是沒有告訴你,那朕就對你說,漢城跟平壤要共存,哪一方起來了,就要打擊哪一方,這也是遼東總兵府的另一個任務,讓朝鮮漢城平壤的局勢,不能發生太大的變化。”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