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年已經過去,好的不好的,都留在了昨天。
而在華蓋殿賜宴這日之前,在應天府的徐有貞終于請假成功,用回京陪家人們共度新年的理由,成功返京,並且趕上了華蓋殿賜宴。
北京城下了成化十一年的第一場雪,全城銀裝素裹,枝頭被壓得很低,在賜宴之前,太監們將前宮通往華蓋殿得路上得積雪全部清除干淨,也將乾清宮離華蓋殿的道路清除干淨。
百官們三五成群的趕到了華蓋殿外。
離開一年有余的徐有貞終于再一次的回到了京城,而同樣因為新稅制外派的王文,現在卻在廣西,他連上奏回京的勇氣都沒有。
在華蓋殿外等待的官員中,徐有貞身上吸引的目光最多。
他瘦了一些,臉也小了一圈,看起來有些風塵僕僕的疲憊感。
跟著徐有貞關系教好的官員們紛紛將徐有貞圍在了一起,高崗闊論,其中詹楊說話聲音最大。
這麼長時間沒有見,詹楊可是對徐有貞想念的緊,兩人一見面就約好,明日喝酒。
當然這個找徐有貞喝酒的官員也很多,大本營都察院各路回京述職的監察御史,六部給事中大多數人都將徐有貞列在了新年拜訪的第一人。
而百官之首于謙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以前是家里面小,沒有條件,逢年過節的時候,官員們遞上帖子拜訪,都被于謙給拒絕了。
可這兩年不一樣了,家里面有了宅子,有牌面,也有了條件,可是因為這麼多年主政給百官們留下來的刻板印象就是于太保不喜歡這道道,到了今日,也沒有人提出,初一,初二去于太保家中看看。
當然看得上徐有貞的人多,看不上的更多。
很多官員都是及其厭惡徐有貞,特別是在新稅制在全國給地開展的大背景下,對始作俑者的徐有貞就更加厭惡了。
他們可都盯著徐有貞呢,一旦犯了錯,就要拼盡全力將徐有貞拉下水。
眾人聊天之時,便听到鴻臚寺喊進的聲音,而後百官開始列隊進入華蓋殿。
還是一如既往繁瑣的禮儀之後,皇帝陛下才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朱見深身穿十二圖紋的龍袍,頭戴翼善冠,不再肥胖的臉上又有著少年天子的威嚴與氣概。
徐有貞看著越發英俊威嚴的朱見深,熱淚盈眶,而當朱見深朝他看過來的時候,徐有貞眼中的淚水又非常合情誼的掉了下來。
朱見深心中一動,這是名資深影帝,可不管是不是演的,都讓朱見深很是感動,在看著徐有貞消瘦的模樣,心中一緊,朕活生生將徐有貞逼成了治國能臣,不會減少他的壽命啊,怎麼現在看起來,像是沒有幾年好活了。
看來朕又要勸學了……
“朕位居九五之位,又是一年,新稅制改制,仁政推行,大明國泰民安,全仰仗于百官臣工,朕今日先敬酒一杯,敬百官。”說著朱見深端起了酒杯。
而朱見深端起酒杯後,眾多大臣紛紛從座位上站起,手中都端著酒杯,隨著朱見深輕抿一口後,這些大臣們也都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
朱見深將酒杯放下,等待大臣們喝完之後,又將酒杯重新端了起來。
“這第二杯酒,朕敬九邊重鎮為大明守護這份安寧的將士,敬各司衙門現在仍在其自身崗位上履職的各級官吏,敬下一年又要辛苦勞作的百姓。”
朱見深說完後便將這杯酒水全部喝完,而後將酒杯放在了龍案上。
百官們都在靜靜的听著,因為到現在,百官們也都清楚了,皇帝陛下沒有按照流程來賜宴,而且這也是皇帝陛下第一次當著眾人的面前飲酒,如此客氣,讓官員們惶恐不安,這又是想到什麼新點子朝著官紳開刀以富國的政策了嗎?
不過這次他們想錯了。
朱見深看了一眼張保後,張保便高呼到︰“進。”
百官紛紛朝著殿外看去。
不是教坊司的妹妹,而是彪形大漢錦衣衛。
三十余名大漢將軍端著真金白銀進入了華蓋殿中,而後將這些金銀全部整齊的擺放在了走道上。
這些人出現後。
又進來一批人,搬著寶鈔。
這次朱見深發紅包,以白銀黃金為主,寶鈔為輔,雖然寶鈔已經跟廢紙差不多了,但朱見深還是要尊重自己的老祖宗朱元璋,不能將這東西給丟了。
“新稅制推行之後,雖然只有應天府,順天府兩地繳納商稅,農稅,但大明今年多了七十萬兩的稅銀,朕這次便給戶部下旨,根據官員的品級,為官員發放不同的金銀,也能讓眾位愛卿過一個富裕年,在成化十一年的時候,也希望眾位臣工能夠不留余力的為大明,為百姓做事,賜宴結束後,由戶部左侍郎閔愛卿,給大家發放金銀寶鈔。“
朱見深在听到自己選秀花了那麼多銀子後,就讓閔元開始算了。
三品以上的官員發放一兩黃金,五兩白銀,鈔銀十兩,三品之下的官員全部發放五兩白銀,鈔銀二十兩。
按照這個標準來,京城順天府周圍各縣府那麼多的官吏,才花了八千兩,而應天府不足兩千兩,在地方也有這個賞賜,不過都是知府之上的官員才能享受這個待遇。
當然這也是時間太緊,戶部拿不出詳細可行的章程。
而到了明年,新稅制慢慢的推開,就要讓大明的官員們都能享受到年終獎。
這個年終獎說白了,需要的人是真的需要,不需要的人一點都不需要。
像韓雍一樣,雖然兵部給他安排了住處,但拖家帶口的在京師生活並不富裕,按照他的品級,收到的紅包,再配合著自己的俸祿,就能讓自己一大家子在明年過的稍稍寬松一些。
于謙,韓雍等人就需要,而徐有貞,李賢等人就不需要,而一些貪官污吏就更加看不上了。
官員們听到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驚訝,皇帝陛下這不拿寶鈔糊弄事了。
這件事情,于謙,李賢等官員都不知道,不過既然朱見深做了這件事情,眾人當然不能抨擊陛下亂了祖制。
皇帝真金白銀的給,臣子們就要開始推辭了。
即便心中想要,但還是要推,這是讀書人的臉面。
“陛下,臣等為國辦事,為陛下分憂,乃是職責所在,怎能讓陛下破費呢。”
“陛下,不管別人收不收,老臣是不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是大善之舉。”
“就是,就是,陛下,寶鈔多耐花了,上一年發放的寶鈔老臣還沒有花完呢。”這個大臣的話一說出口,很多官員都看向了他。
你這是推辭,還是在嘲諷啊、不會說話……
朱見深哭笑不得,擺了擺手說道︰“這是眾臣工應該得到的,不要再推辭了,來,眾愛卿再飲酒一杯……”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