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40章 我耳背,再說一遍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240章 我耳背,再說一遍

    官員們的小聲嘀咕。

    徐有貞並不在意,他只是淡淡的笑道。

    ”諸位大人可能感覺徐有貞說了大話,說不說大話,待會眾位大人也都清楚了。“

    “我們都是讀書人,也都是體面人。”

    “人啊,可不敢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將體面給丟了,陛下的新稅制,今年應天府必須推行,我也不強求各位大人幫助我徐有貞,只希望大家少給本官添點亂。”

    “說了那麼多,也讓大家見見我們今天的壽星……”

    說著,在後堂之中的魏國公徐承宗走了出來。

    這要不是兒子在徐有貞的手中,他肯定不那麼賣命。

    見到魏國公後,官員們又都重新站起來了。

    他們強忍著干渴不適,紛紛開口聲討。

    “魏國公,我等,我等敬您,您怎麼跟徐有貞沆瀣一氣,來哄騙我等……”

    “是啊,魏國公,我等是朝廷命官,到你府中做客,連一杯水都不願意給我等喝嗎……”

    “看來,魏國公是收了大好處了,跟著北邊的,來欺負我們南邊的……”

    這句話一說出口,周邊的官員都用著看傻吊的目光,看著這說話的官員。

    南北對立啊。

    頭鐵,真牛。

    我敬你是一個漢子。

    果不其然,徐有貞听到了這句話後,臉色一變,直接指向了說話的人。

    應天府禮部的郎中官。

    知法犯法。

    趙聰授意,數名錦衣衛瞬間出動,直接就將這官員押了起來,在這個時候徐有貞也沒有閑心思審問他,直接拖了下去。

    而這官員大喊大叫︰“同僚們,幫我啊,幫我啊……”

    不過卻沒有人敢站出來說話。

    雖然過去了那麼多年,但這個民族,國家可從未忘記過他們的血淚史,偏安一隅的南宋讓南北對立有了種子,而在大明朝建立之後,這種南方看不起北方,北方瞧不上南方的事情,還在發生。

    南北榜是洪武朝做的一項舉措,諸多皇帝,都是想要消除這種影響,但北方失陷的時間太久了,想要彌補,也需要百年的時間。

    而南北之說,哪個官員敢在人前說來。

    現在正是要搞事情的時候,你現在這樣說,不就是把脖子伸出去被人砍嗎?

    徐承宗看著被拖拽下去的官員,又看著諸多冷眼看著自己的官員。

    心中苦悶。

    自己在應天府積累的好名聲,這一天算是敗壞完了……

    應天府的六部官員是怎麼來的。

    他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京師平調過來,雖然品級不變,待遇不變,殊榮不變,有著這三不變,讓南京官僚職權稍稍大于周邊各府,也能夠行駛一部分的權力。

    在大明中後期的發展中,勸諫皇帝,辱罵皇帝,惹皇帝不開心,去南京做官;效率差,話還多,跟不上皇帝辦事節奏,去南京做官;年老體衰,做不了高強度行政工作的,去南京做官,經常翹班名氣大不服管的,去南京做官。

    這讓應天府也成了“明朝公務員內卷協會下屬首席養老機構。”

    若是放到了後世,對于年輕一些的官員,錢多活少離家近,提前二三十年進入退休生活,這妥妥的鐵飯碗,好工作,可是在大明這個時期中,還沒有出現躺平這個詞,大家好不容易金榜題名,跑到了皇帝的身邊,一展抱負的大好年華,卻要到南京去坐衙門辦公。33??qxs??.????m

    即便是從北京的三品官調到南京給你升了一級,他也不會高興。

    這已經是脫離權力中樞,以後都不會再有新的進步了。

    這也是為何,身為魏國公世子的徐�Y也想在父親活著的時候,到京師撈個軍職,弄點軍功,在以後也能將魏國公府從應天府帶出來。

    這個誘惑很大。

    即便冒著風險,徐�Y也願意做。

    在此時的南京城,權力最大的有兩個人。

    南京守備、和參贊機務(南京兵部尚書兼任)

    當然也是在中後期,南京又增設了鎮守太監,比南京守備,參贊機務的實際權力還要大。

    而此時的南京兵部尚書孫原貞,現在都已經到了花甲之年,永樂年間的進士,歷任主事,郎中,江西布政使,而後又在成化元年,組織剿匪大計。

    原貞進兵搗賊巢。俘斬賊首陶得二等,招撫三千六百余人,追還被掠男女。捷聞,璽書獎勵。請奔喪。逾月,還鎮。復分兵剿平餘寇。奏析瑞安地增置泰順,析麗水、青田二縣地置雲和、宣平、景寧四邑,建官置戍,盜患遂息。論功,進秩一等。

    成化三年六月,在于謙,李賢等人的上奏下,朱見深發聖旨擢升其為應天府兵部尚書,同年十月,任應天府參理政事。

    不過現在的孫原貞是真的老了,精力也大不如從前,因為曾有大功,朝廷也端著,他不請辭,朝廷也不會罷官,這也是在南京官員中,真真正正養老的那一撥人的首領。

    而應天府守備,就是魏國公了。

    孫原貞今日也來了,不過一直都是閉著眼楮,沒有說話,迎接徐有貞他沒有去,本來這次他也不願意來,可小國公親自去府中請的,這才讓孫原貞到了魏國公府。

    在他看來,什麼新稅制,舊稅制的,都跟他沒有關系了,我都活到了七十多歲了,再過兩年,就黃土埋身了,不能跟著這幫小年輕瞎胡鬧了。

    所以,孫原貞在接到聖旨後,第一個想法就是,不支持,不反對,我老了,我怕誰……

    可現在看來,徐有貞也不想讓自己脫身而出啊。

    魏國公出來後,孫原貞的這個感覺便越發強烈,魏國公都不能置身事外,更何況是自己了……

    “魏國公今日讓朝廷丈量他們家的土地戶冊,乃高風亮節之舉,也是眾位官員的言行典範,現在讓魏國公,給各位大人說一說,他是的心路歷程是如何轉變的。”徐有貞高聲說完之後,便對著身旁手足無措的魏國公低聲說道︰“魏國公,說說吧……”

    徐承宗嘆了口氣,頓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本國公這幾日身體不適,但徐都御史,一而再再而三的前來探望本國公,讓本國公很是感動,他于我講述新稅法的好處。”

    “說白了,就是公平,可能眾位大人,或是某個已經退隱的大人,其家里面的土地要征稅,又或是哪位大人做著點小生意,也要交納商稅,但咱們都是朝廷的官員,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得失,而忘了朝廷的大義,所以,本國公就借著壽辰的機會,將各位大人邀請過來,讓徐都御史好好給各位大人聊一聊,說一說。”

    “騙人……”

    “對,騙人……”

    "魏國公騙人,各位同僚,魏國公是年初的時候,才擺的壽宴,當時只有京營的幾名將領參加,今日根本就不是他過壽……”

    徐承宗听到下面的官員針對他過壽的事情,發飆,當下有些蒙,而徐有貞在一旁靜靜的看著,絲毫沒有替他說話的打算。

    但魏國公府的牌面不能丟啊。

    當下心一狠,將自己面前的桌子一腳踹翻,讓下面正在聲討他的官員,稍稍停止。

    而孫原貞等南京大員,也是稍稍一楞。

    這魏國公一直都是個沉得住氣的人啊,怎麼現在那麼激動。、

    當然,這些大員都不知道,經過昨夜徐有貞那幾乎不要臉的打壓,語言嘲諷,讓沉得住氣大度的魏國公已經消失不見了……

    當然也讓魏國公反應了過來。

    國公爵位來自于朝廷,來自于陛下。

    若是這些臣子都質疑朝廷,質疑陛下,自己這魏國公在應天府鎮守,是不是就說明沒有一點用處了。

    那以後才是真正的養老啊……

    掀桌子了,掀桌子了,下一步是不是惡僕打人呢,算了,咱們先停一會,休息休息再噴魏國公。

    我們不是怕魏國公,我們只是感覺他士氣正旺,想先退避三舍,而後再想辦法,噴暈他……

    這也不叫畏懼,這叫戰術性後撤……

    “什麼壽宴不壽宴的……”

    “本國公問你們,朝廷大員來到應天府,你們為什麼不去迎接,是在質疑朝廷的新稅制,不滿朝廷的新稅制,或者是不滿徐都御史……”

    听到魏國公的話後,官員們也開始小聲嘀咕起來。

    “說什麼呢,他不也沒去。”

    “對啊,還有臉說我們,要不是想著他這個壽宴有所圖謀的話,本官才不來呢……”

    “魏國公府,哎,沒骨氣嘍……”

    下面的嘀咕聲,讓魏國公大為惱火,

    “徐都御史是代表陛下來此的,雖然本國公因為身體原因,沒有第一時間去迎接,可現在是後悔之極,也迷途知返……“

    “應天府新稅制從我魏國公府開始……誰敢搗亂,廢話連篇,本國公決對不會放過他……”

    徐承宗也豁出去了,自己兒子上了徐有貞的床,自己可不能只在旁邊看著船翻了……

    徐有貞听著徐承宗說的話,心中波瀾不驚。

    他差人將徐承宗踹翻的桌子又扶了起來,而後高聲說道︰“今日,是丈量了魏國公府的土地,而明日就是六部官員的土地,各位尚書大人,你們有什麼話說嗎?”

    六部尚書坐在最前面,也是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有說的老頭子。

    他們平均年齡六十五歲。

    人老成精。

    兵部,工部,戶部,吏部還少數有點權力,而禮部,刑部就是真正的擺設了。

    現在禮部尚書王明儀,也是永樂年間的進士,他的眼神已經有些渾濁,看著徐有貞開口說道︰“徐尚書,你在說什麼,本官听不清楚,大聲一點……”

    徐有貞听到王明儀的話後,眉頭一皺。

    這南京的官員玩的真花,昨夜魏國公想靠著醉酒逃脫,今日這王尚書就憑著耳背推脫嗎?

    不過徐有貞也不慣著。

    “將王尚書攙扶過來,離得近一些,就听的清楚了。”徐有貞看向了趙聰囑咐道。

    “是,大人。”

    說著兩名錦衣衛走到了王明儀的身旁,左右攙扶,將其弄到了徐有貞的身邊,而徐有貞對著王明儀笑了笑,而後將嘴伸到了其耳邊,雙手捂著高喊道︰“王尚書,本官說,明日去你家清查田產。”

    這一嗓子,險些送走王尚書……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240章 我耳背,再說一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240章 我耳背,再說一遍並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