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龍江船司。
曹吉祥站在寶船旁,看著忙碌的船工們,心情也算好了一些。
距離陛下催他出京已過了大半年。
本來曹吉祥感覺前途無望,以後在大海上一不留神就喂了魚,可真正的看到了寶船,卻是踏實了許多。
“公公,咱們什麼時候出發去福建。”一名錦衣衛走了過來,詢問道。
“等到這艘寶船完工後,我們便出發去福建。”曹吉祥緩聲說道。
“是,公公。”
這在應天府呆了大半年,他催促官府給自己網羅了一批有過航海經驗的人。
當然這大多數人都是私自外出捕魚的漁民,有些時候,最基層的官吏也是睜一只眼楮閉一只眼楮,只要朝廷不搞一場雷霆行動,關于禁海大策,他們也不會主動去查。
最重要的原因是,漁民外出捕魚能賣,能吃,可若是全面禁止,他們的生活會很拮據。
當然這都是最基層的吏治情況。
但凡一個正式的官員都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當曹吉祥催促官府去找這些人的時候,被告知這些人不存在。
曹吉祥根本就不信,讓其深入調查,果然找到了漁民。
衙役在上海縣,寧波府抓獲了數千的漁民,船,人,魚全部當場抓獲。
漁民們都很害怕丟腦袋,而地方的官員也很害怕丟烏紗帽。
誰也不知道京師的太監跑到這里到底是查什麼?
不過曹吉祥專門跑了過去,給官員寬心,說不會打小報告,又到了統一關押漁民的地方,問道這些漁民︰“誰願意跟著朝廷干活。”
“跟朝廷干活,是啥意思?”
“就是吃官糧。”
“不讀書還能吃官糧。”
“能,只要跟著我出海就能吃官糧,在海上一個月一兩半錢,還管飯。”
“干啥?”
“遠航。”
不過還是有一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只有一些年輕且富有冒險精神的漁民願意跟隨。
曹吉祥跑了五六個地方,也只找到了兩百多人。
而後這兩百在海上漂蕩過的人,又被統一送到了福建水師學習戰船的操作。
他此番去福建,一是要挑選水師士兵,二就是要繼續尋找願意跟他出海遠航的大海弄潮兒。
朱見深給旨意,輕飄飄的一句話,曹吉祥就要跑斷了腿……
在此時的乾清宮中。
朱見深一臉笑容,看著下面的徐有貞侃侃而談。
對,錦城君到了。
他走過了山,跨過了海,跑到大明送銀子來了。
“陛下,看來讓其雙方而立,確實對大明好處頗多啊,陛下英明也。”
朱見深也是萬萬沒想到,漢城能那麼快的將此事看明白。
“還是徐都御史在朝鮮頗得人心啊。”朱見深出言勉勵道。
徐有貞笑開了花︰“不敢,都是陛下英明。”
促成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趙輔,徐有貞連一個字都沒有提,而錦城君給他帶過來的書信,他也一個字都沒有看。
好家伙,剛入京為官沒兩年,翅膀就硬了,我徐有貞是誰,是陛下身邊一老虎。
你趙輔處心積慮想分功,真是初生牛犢還真的不怕虎啊。
听完徐有貞的話後,朱見深也笑出聲來,忽然笑容停頓,︰“不過朕還是奇怪,這件事情沒有趙輔的身影嗎?”
听到朱見深的話後,徐有貞臉色一愣。
這怎麼說的。
陛下那麼聰明的嗎?
“陛下,臣光顧著高興了,忘了說了,听錦城君所說,趙輔確實有些功勞,是他提醒了錦城君,不過還是錦城君相信微臣,才會主動找上微臣的。”
朱見深點頭笑了笑,對于徐有貞的小心思也不點破。
有些話說破了反而沒啥意思了。
“這次也要給趙將軍記上一功啊,這樣吧,你代朕書寫一封信件,讓錦城君帶回去,朕記著他的功勞,並時常牽掛著遠在海外的他。”
徐有貞听完之後,心中有些不好受了,不過臉上還是如常表現︰“是,陛下。”
“這里有一封曹吉祥給朕的密奏,你看一看……”朱見深說著拿起了御案之上的一封奏章。
張保趕忙接住,而後朝下走了數步,遞給了徐有貞。
徐有貞看完秘奏之後,臉色越發的難看。
“陛下,這曹公公,他是想干什麼?”
“官府也太失職了,縱容漁民出海捕魚,這,這豈不是置祖宗家法于不顧,這……”
朱見深收起了笑容打斷了徐有貞的話︰“可朕覺得這些漁民沒有錯啊……”
“啊,啊,是,民以食為天嗎,捕魚也是求生的手段,官府睜一只眼楮閉一只眼楮,也是對的。”
“這才對嗎?”朱見深臉上的笑容又回來了。
而看到這些,徐有貞也是暗松了一口氣,看來陛下以後再問詢自己什麼事情的時候,自己說話還是要慢一點。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本就是天理,太祖爺的時候,外有倭寇,北有蒙元,不得已禁海,現在啊,朕不想讓官府閉著眼楮了,朕想讓他們睜開眼楮。”
“陛下的意思是,動,動海禁。”徐有貞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太宗文皇帝都不敢做的事情啊。
“為時尚早,但卻可行之,等到曹吉祥出海回來,海禁必要廢除……”
徐有貞額頭上流出了冷汗,他沒有接話,而是陷入了沉思,最後他還是開口說道︰“陛下,海禁之事,還是要慎重一二啊,若是漁民出了海,被倭寇殺害了該怎麼辦,倭寇大舉入侵,也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啊。”
徐有貞沒有說朝廷官員的反對,也沒有說皇明祖訓的制約,而是直接提出了自己的顧慮。
因為他清楚,陛下幼年之時,朝廷的仁政善舉已經給他積累了威望,再加上自己的幫助,對付騎牆幫領頭人李賢,頑固派領頭人于謙也夠看的。
可以徹底廢除海禁。
可廢除海禁的後果,卻需要他慎重為之……
弄不好真的要沿海大亂,這個歷史的責任徐有貞可承擔不起啊。
陛下雖然聰明,但畢竟還小,看事物還不夠全面,他雖自己說要當陛下的順臣,可若是真的要陪著陛下胡鬧,他也做不出來。
當然這也是朱見深比較看重徐有貞的一個原因,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先是要說服徐有貞,而徐有貞頭腦靈活,看事情不死板,比于太保要好做工作。
朱見深只是輕聲笑了笑︰“若是沒有倭寇呢?”
“陛下,您,您說什麼?”
“朕當然清楚你再顧慮什麼,可若是我們擴充水軍,不,新增設海軍司,憑借巨船大炮,將周邊海峽的倭寇海賊全部誅滅,讓大海也是大明的疆域,那是不是就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了。”
徐有貞滿臉驚訝,陛下竟然志向于此。
“陛下,可,可銀子……”
“車到山前必有路,若真的都夠撤出海禁,海上大規模的民間貿易會養起龐大的船隊的……”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