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事萬萬不能啊……”
詹楊的話剛一結束,趙輔就趕忙開口說道。
自己好不容易理出了個頭緒,要是被朝鮮平壤的叛賊用銀子將大明給擺平了,那自己豈不是無用武之地。
可話一出口,趙輔就後悔了。
這乾清宮中,文有于太保,李輔臣,武有成國公,泰寧候,怎麼倫都輪不上自己啊。
果不其然,眾人包括陛下,都在看著自己。
自己在這些人中果然是個雛,一點都沒有城府,毛剛剛扎起來,就想著裝大尾巴狼了……
正當趙輔心中忐忑,驚恐不安之時,一個聲音出現了。
“趙提督,詹侍郎只講了平壤使臣所說之話,朕也沒有下決定,你又為何說不可啊,難道是走神了……”朱見深聲音放松,沒有一絲生氣的意思。
朱見深此時的這句話,讓趙輔如沐春風。
陛下是在替自己解圍嗎?
是的。
陛下在替自己解圍。
當下趙輔趕忙接口說道︰“陛下,這幾日臣一直都在思考進入朝鮮之後,該如何打這一場仗,有些疲憊,剛剛只是失神之言。”
朱見深點了點頭後說道︰“國事,兵事雖重于泰山,但自己的身體也是很重要的嗎,趙提督還是要多多注意身體。”
趙輔听完後,抬起頭看到了一臉笑意的朱見深,而後趕忙低下頭去說道︰“臣多謝陛下關心。”
陛下的臉真是有福之相,果然不愧是我大明真龍天子。
成國公眉頭輕佻,文有舔狗徐有貞,武有筆友石亨,現在趙輔也想進來,都想排到本國公的前面,自己這國公當的這麼沒面子的嗎?
泰寧候不動神色的看了一眼成國公,而後露出一個我懂你的表情。
“他們的使臣說了,若是平壤能夠獲勝,那麼他們就會舉全國之力奉養大明,諸位有何想法沒有。”
“陛下,若真的幫助他們攻入了漢城,掌握了朝鮮,他們必定不會認賬啊。”于謙出列說道,“而且漢城並無失德之處,大明又豈可輕易丟棄,再去敕封新的朝鮮國主呢,于法理不合,與大道不合。”
于謙並不支持。
銀子重要,但大明的名聲更加重要。
朱見深听完之後,略微點頭,對于謙所說,他並無不意外。
“陛下,臣附議于太保之言。”王文緊接著說道。
”陛下,臣雖是覺得不應該敕封平壤,而武陽候陳兵與原朝鮮平安道,離平壤如此之近,按理說,這種情況下,漢城應早些派遣使臣到大明向陛下奏呈朝鮮之紛爭,爭取讓武陽候助其一臂之力,可他們卻沒有,這本身就透露著古怪……”李賢也開口說道。
他雖是不同意,但卻用了另外一種方式,將御前奏對從敕封平壤的問題拉到了漢城失禮無能之事上來。
可見李賢同樣對這銀子起了想法。
詹楊听完李賢的話後,看了看朱見深,心中轉轉,也出列說道︰“陛下,眾位同僚,在朝鮮回來之時,徐都御史曾經說過,朝鮮雖是除了首陽大君,但注定不會安穩。”
“他對朝鮮漢城之人皆有評價。”
“朝鮮國主李弘㛔炸伏Qㄐ。 尥踔 骷 ㄆ牽 侍逯撇蝗 萆 跡 懶艘桓鍪籽艟 嵊星 蟯蚋鍪籽艟 諍撼欽酒鵠礎! br />
“錦城大君李瑜,好大喜功,能力不足,他以除掉首陽大君的功勞,位列重臣之首,掌漢城兵事,領政事,德不配位,由他領政,朝鮮必定國事不順,各地叛亂,不足起也。”
“而集賢殿眾位官員都是迂腐不堪的文人,做事瞻前顧後,無果敢勇意之心。”
“微臣在漢城呆了那麼長時間,感覺徐都御史所說有理,現在平壤另立新王,漢城手握大軍,掌全國八成之上的糧食軍備人口,卻在兩個多月的時間中,屢戰屢敗,也證實了徐都御史所說有理。”
“臣在想,若是大明出兵幫助漢城,讓自己的兒郎,在別國浴血奮戰,卻因為漢城軍的配合,遲遲沒有成功,而影響大明國威,王軍的斗志,若是在耽擱了改土為流國策……”
詹楊什麼都沒說,卻又什麼都說了。
漢城有些扶不起來……
成國公朱壽,泰寧候陳瀛在這個時候都是選擇閉口不談,這雖是兵事,但涉及更多的還是國政,能少說兩句話,就少說兩句話吧。
朱見深有些尷尬,前兩日還在說著支援漢城的事情,現在若是又變了,會讓眾人以為自己將國策大政當作兒戲。
朱見深想要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可他卻不能表達出來。
“趙提督,你這兩日不是想著入朝軍策嗎,趁著這個機會也說一下,大明若是支持漢城的話,該如何做。”朱見深看向了趙輔。
趙輔趕忙出列回復道︰“陛下,臣也覺得朝鮮的叛亂,我大明不應派出遼東的軍馬,兩萬團營北上之策,可繼續推行,當然這兩萬北上,也只是以備不時之需,臣以為還是要讓朝鮮人干他們自己的事情,正如詹侍郎剛剛所說,漢城佔優,不得勝,乃是指揮之人能力之過。”
“臣入了朝鮮,不敢說短時間內能夠平定平壤,但絕不會讓平壤之軍有兵犯漢城之危。”
听了趙輔的話後,朱見深略微的點了點頭,而後開口說道︰“不管朝廷如何決策,其朝鮮正統的位置不能被威脅,平壤王不會被得到敕封,但朕,但朕還是想要平壤所說的金銀。”
“若是有了這些金銀,填補府庫,在成化七年的時候,便可毫無壓力的推行仁政,眾位愛卿,誰有良策,既不支持平壤,也不攻打平壤,將平壤之金銀收入大明呢……”
眾臣听完後,都是默然不語。
陛下的言外之意眾人也都听明白了,底線是只要保證漢城的正統,也不想管朝鮮有幾個王了,團營北上算是拉練。
可陛下想的那麼好,但這個世界哪里有那麼美的事情啊……
陛下還是太年幼了,想事情有些不夠全面,這個問題讓于謙,李賢等人如何接話……
朱見深說這話想讓臣子們都想想辦法,可卻無一人應話,朱見深細想一番,也就知道了這其中之緣由。
這個問題對大臣們就很是要命了。
正統的地位對于帝王來說很重要,臣子們都不敢就正統之位侃侃而談,這種主意,不是這些正直的大臣們能提的。
朱見深擺了擺手說道︰“朕覺得可將便宜之權,交予遼東巡撫孫祥,武陽候石亨等人。”
“由他們全權處置,朕要這些銀子,但平壤不能鬧得太過火了,威脅了漢城的正統之地位,石亨就要處置。而趙提督按原計劃還是要去一趟朝鮮漢城,幫助朝鮮軍隊盡清剿事宜。”
朱見深說完之後,稍稍平靜片刻後。
于謙出列道︰“陛下,此法有些自相矛盾吧,既然支持了漢城正統,卻又在暗地里面與平壤的人聯系,豈不是……”說到這里,于謙停下了接下的話。
這陛下又朝著自己心目中的帝王形象反方面跑去了,于謙決定拉一拉。
對于于謙來說,這些金銀也是充滿了誘惑力。
雖然大明這幾年少了諸多的戰事,日子過的比較寬松,但誰會嫌棄銀子多呢。
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于謙看來,暗中勾結平壤獲的金銀也全是不義之財。
大明不能為了這些錢財,而將聖賢之道拋棄。
朱見深聞言一笑︰“豈不是朝秦暮楚,左右搖擺之行為。”將于謙沒有說話的話給說了出來。
而後朱見深一本正經的說道︰“朕說是想要那些銀子,可並不是真的想要,朕只是想給朝鮮的李弘㛔} 鉈イ熱艘桓黿萄怠! br />
“大明是他們的上國,有此變動第一時間就應該上奏國書,而不是隱藏起來,對大明敬畏之心不足,就要付出代價。”
說完之後,朱見深又看了一眼于謙,問道︰“于太保,可準之…………”
話到此處,曹吉祥停下了話茬,而坐在一旁的孫祥趕忙追問道︰“于太保如何說?”
“于太保如何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孫巡撫如何考量……”
孫祥听完之後看著曹吉祥一臉的淡然。
心中也算是明白了一些。
曹吉祥應該還另有旨意,就看自己怎麼說了。
“本官以為,此事遼東可一力承擔…………”孫祥堅定的說道。
曹吉祥笑了笑說道︰“陛下口諭。”
“平壤之事,暫不動刀兵,孫都御史,武陽候有便宜行事之權,成化七年始,黃金白銀要運回京師。”
“臣,遵旨。”
…………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