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貞攜帶都察院一十二名監察御史,六名戶部堂官,四名吏部堂官共計二十三名京官,攜帶聖旨官文在三日後到達沁陽府。
所行標配錦衣衛百戶趙聰,以及百十名在朝鮮收了徐有貞金豆子的錦衣衛。
兵甲百人,押送銀五萬兩,自京師采購黃酒十大桶,布匹六車……
到了沁陽城後,徐有貞先是見到了河南,陝西兩省巡撫李秉,河南布政史司布政使沈實, 河南按察史司按察使邱鴻,沁陽府知府馬薄之…………
李秉正統初年進士,為人正直,知兵事,正統十三年,在京為兵部郎中,正統十四年從于謙有功加身,加封都察院監察御史,次年,升副都御史,巡撫陝西,成化元年末,兩地皆有大災,李秉兼任河南巡撫。
沈實,正統三年進士,邱鴻,正統元年進士,在京曾為刑部郎中,馬薄之,正統五年進士……
徐有貞與李秉兩人乃是舊識,關系說不上太好,起初正統十四年徐有貞利用天象之說想要讓孫太後遷回南京,被于謙訓斥,金吾衛將其押下去的時候,在朝中的李秉還趁機踹了他一腳,這徐有貞記得清清楚楚。
事過多年,兩人今日在沁陽府遇到,也都是有些尷尬 。
但兩人也都是聰明之人,對于那一腳之事,再無所談。
眾人寒暄之後,便進入了沁陽城。
這一路走來,徐有貞看著沁陽府的情況,痛心不已,他一邊感嘆陛下仁慈,一邊又想著這次自己既然來了,就要好好的監督沁陽官府,讓他們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實際上眾人在沒有接到聖旨的時候,就已經看過了官文。
因為官文走的是驛站,千里奔騰,只需要一日半就從京師趕到了沁陽府,而聖旨走的是官道,還需要押送銀兩器物,慢上了兩日。
徐有貞在知府衙門中宣讀了聖旨,而後由沁陽知府馬薄之接旨。
馬薄之接旨的時候,徐有貞低聲叮囑道︰“本官要在這里呆到年底才會回京復命,若是被本官察覺到了不對,本官會帶著你一起回京。”
雖然來了那麼多的官員,但實際上干活的就是沁陽府的知府。
“徐都御史放心,本官絕不負聖恩。”
徐有貞滿意的點了點頭。
“各位大人,下官在府中已經備下酒席,請跟下官前來。”
徐有貞,與李秉等人互相謙讓後,最終還是徐有貞先出房間,而後李秉等人跟著他的步伐前進。
監察御史等官員在沁陽府的通判等官員的陪同下在偏房用飯食。
而徐有貞,李秉等人在知府馬薄之的陪同下在主房里面用飯食。
徐有貞看著桌子上的八菜一湯,臉色有些不好看,但卻也不好出言訓斥。
因為他並不了解這其中情況,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來,自己是陛下面前的近臣,從一品官職,他們費心費力巴結自己,可能還是想要得到更多的補助,更何況自己名聲也不太好……
正在此時,一個白胖的廚子端過來一盤黃河大鯉魚,而後在徐有貞等人的面前,滾上了熱油,香味瞬間撲鼻而來。
“沁陽吃法,黃河大鯉魚,徐都御史一定要嘗嘗鮮。”馬薄之笑著說道。
“大災之年,有些過了……”徐有貞輕聲說道。
馬薄之點了點頭︰“就這一頓,接下來的日子,咱們只能吃饃饃了,還望徐都御史能夠體諒一番。”
讀書人皆有傲氣,他也不願意巴結徐有貞,可徐有貞是皇帝陛下的近臣,听朝中為官的朋友的通信件所說,徐有貞要比于謙還要受寵,沁陽府雖然已經開放了官倉,但馬薄之同樣也害怕明年災情不減,到時候官倉遲消耗完,還是需要京師籌備,到時候徐有貞一句話,就能追加,或是減少。
“理應如此,理應如此。”
“李巡撫,先動。”
“徐都御史先動。”
“李大人可稱本官為徐尚書,本官听的順耳。”
訓斥寧王的聖旨一走,李賢就主持廷推,將徐有貞推到了禮部尚書的職位上,可在京的官員還是叫自己徐都御史,很少有人改口。
李秉輕笑一聲︰“那就徐尚書先請。”
徐有貞也不推辭,動了筷子,吃下一口魚肉後,將其放下,開口說道︰“陛下仁慈之心,不可耽誤,本官受陛下派遣,到此公干,自明日起,本官便會離開沁陽府,去各個州縣走訪,諸多的事務一干不管,六日之後,本官會重回沁陽城,到時候本官要見到人丁數目,見到糧價平衡,六日,能做到否。”
馬薄之說道︰“如若做不到,下官自行請辭。”
官文到了後,就已經開始核算人數了,六日的時間,也可自檢一番了。
徐有貞點了點頭,而後端起酒杯︰“此宴為慶功宴爾。”
實際上在主房里面,坐著的人根本就不是吃飯,都在表態度,表決心,花的時間長,吃的東西少,吃完之後一個比一個餓。
酒宴散了後,徐有貞又找趙聰弄來了兩個饃饃。
監察御史,戶部,吏部堂官都留在了沁陽城,而徐有貞跟趙聰以及五名錦衣衛,換了便服後便離開了沁陽城。
徐有貞也算是盡心盡力,六日的時間一刻都沒有歇息,他得知了背老上山的事情,也在各個鄉鎮中查詢了糧食價格,百姓生活貧苦,讓這個陪伴帝王左右高高在上的徐有貞,大受震撼。
不過背老上山的事情,徐有貞也不願意稟報給朱見深,因為他不願意讓陛下過早的看到底層的百姓是如何度日。
而趙聰等錦衣衛也是如此,他們身為錦衣衛,每年領著年俸,喝著小酒,逛著花樓,何曾看到過這副慘狀。
沁陽府所有的官員小吏衙役等人,都是不分晝夜的工作。
第一日得時候,官倉中得官糧流入到了市場上,由官府設售賣點,一斗糧食只賣五十文銅錢,而豆子等物也是隨之進入,價格都要比糧鋪中的低了很多。
實際上在徐有貞還沒有到來之前,沁陽府的商戶都已經知道了朝廷要抑制糧價,實際上這也是官文到了後,沁陽官府第一時間散布出去的,用意就是想讓在還沒有施展之前,讓商戶自己先把價格壓一壓,但效果卻很差勁。
因為商人不相信沁陽府的官府有本事將價格打壓下來,價格不降反升。
可當官倉放開後,看到官府的價格,商人們都驚呆了,竟然要比正常的價格還要低一半。
百姓們紛紛購買,而商鋪中的糧食自然而然的沒有人去問詢。
官倉開放一日,沁陽府的糧價降了二成。
第二日,糧價降了三成。
第三日,沁陽府糧價降了五成,幾乎恢復到了正常的價格,而這一舉措也影響到了附近州府的糧價。
當恢復到正常範圍內後,官倉的糧價又開始逐步上調,到了正常的水平。
這一舉措,數百人虧的是血本無歸。
官府在各個鄉鎮集市又貼上了告示,告訴百姓,官倉中的糧食,夠全府衙百姓吃上兩年,救濟糧會發放到正常年月,並且還找了一個認識字的人在告示欄站著,給不認識的百姓講解。
這些,徐有貞都看在眼里面,當下六日期滿,眾人也重新朝著沁陽城趕去。
在路上的時候,總能見到推著獨輪車的百姓進城。
徐有貞等人騎著馬,也是慢悠悠的走著。
鐵柱帶著他的大兒子推著獨輪車走在隊伍的最後面,糧長在一旁跟著,一路上看到了那麼多要進城的人,這鐵柱心中也幾乎八九不離十了。
後隊的馬蹄聲傳來。
糧長轉過身來,正看到了騎在馬上的徐有貞。
“唉,柱子,這一看就是順天府來的大官。”糧長看到了徐有貞後,轉過頭來便立馬對著身邊的鐵柱說道。
“你,你咋知道。”
“看面相啊,你看他白白胖胖的,可比咱們縣官,還有柳家莊的柳相公富貴多了,俺瞧著啊,肯定是大官,你要是不信,咱們打個賭。”
“賭什麼?”
“賭一斤肉。”說完之後,糧長又覺得不對,趕忙換到︰“賭兩桶水吧,你啥時候去山里面挑水,跟俺挑兩桶。”
“俺媳婦說了,等領到肉後,要給你一些的。”
“那使不得,使不得。”糧長趕忙擺手拒絕。
“你跟俺們走那麼遠,到這兒來,肯定要報答你,俺家領的東西最多,肯定要表示一番。”
糧長正想拒絕的時候,徐有貞騎著馬走到了兩人的身旁。
這糧長趕忙喊道︰“大人,您,您是京城來的大官吧。”
徐有貞駕馭著馬匹,稍稍停息,看向這糧長說道︰“老鄉,你怎麼知道。”
“俺會看相,你相貌大富大貴,肯定是大官。”
徐有貞一听,臉色大變。
這里山秀地靈,難道還真是隱藏著什麼觀相的高人嗎,他開口問道︰“那老鄉,你讀的是哪本經典。”
“經典,俺不知道那是啥玩意。”
“那老鄉從何看出我是京師來的官員呢。”
“你面相那麼白,指定是大官。”
徐有貞聞言苦笑不已,當下正想告辭的時候,跟在鐵柱身邊的大娃,忽然走了出來,朝著徐有貞跪下,連磕三個頭。
徐有貞趕忙翻身下馬,而後將大娃給扶了起來。
“這是干嘛?”
“這不是想著你是俺們家的救命恩人,沒啥好報答的,就跟你磕幾個頭。”大娃說完之後,便轉身就走,重新回到了父親身邊。
徐有貞又受觸動,嘆了口氣。
“大官,你也受得起,這要不是你們來,他太爺爺就不想活了。”糧長開口說道。
糧長可能怕甲長,里正,縣官,但他絕對不會怕京師來的大官,所以說起話來,稱謂起來,倒也隨便了一些。
”這都是陛下的仁慈,日後報效國家即可,我叫徐有貞,若是領取物品銀兩之時,有什麼不對的,盡可去知府衙門找我。”徐有貞說完之後,又翻身上馬。
而後又深深看了一眼那個倔強的少年後,駕馭著馬匹離去…………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