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53章 太上皇歸來3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53章 太上皇歸來3

    百官在金水橋列班進入了奉天殿中。

    對著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小皇帝朱見深行禮,口呼萬歲。

    朱見深擺手輕呼︰“眾卿家平身。”

    待到眾臣站立後,由于謙率先奏對。

    一旁的朱壽暗中觀察于謙的表情,沒有一絲異樣。

    這于謙是真的知道了嗎?

    “陛下,遼東巡撫李純上奏,境內女真部落洗劫廣寧治下的一村落,造成普通百姓三十人死亡,受傷二十余人,此干系重大,內閣不能給予票擬,望陛下聖裁。”于謙朗聲道。

    蒙古也先大舉進兵之時,脫脫不花的主力就是猛攻遼東。

    洪武八年,明軍平定遼東蒙古殘余勢力,設置遼東都指揮史司,只是管理遼東的軍政之事,民政皆由山東布政司管理。

    但在永樂皇帝遷都到了北京城後,遼東的位置就顯得很是重要了,但在永樂朝時大明的軍事策略就是進攻,對于遼東的防御拱衛並不重視,而在宣德年間,朱瞻基開始重視了遼東,設立了遼東巡撫一職。

    第一任遼東巡撫是都察院副都御史李俊擔任,但剛剛設置之時,只管民政,軍政之事,還未涉略。

    在宣德十年,也就是朱祁鎮剛登基的那一年  ,三楊等人,便根據與蒙古的敵我形勢,主導了為遼東巡撫加權一事。

    遼東巡撫也開始管理軍政,對遼東總兵官有管理權。

    遼東巡撫的全稱是,巡撫遼東各地方,兼任暫理軍務,統管廣寧,錦州,義州,金州,海州,蓋州軍備之事。

    在大明的戰略調整之後,遼東的地理位置越發重要,有拱衛京師牽制蒙古控制女真之作用。

    權力很大,但三楊又給了遼東總兵統兵權,雖受遼東巡撫節制,但也有自主之權利。

    讓總兵官與巡撫也能夠相互掣肘,但軍權又相對集中,處理應急事件也能做出快速的反應。

    現在的女真可不是後世的女真。

    他們勢力分散,各自為政,有一大部分都是依附在明軍之下,一部分沒有依附明軍或是報備的部落在秋冬之時,打不到獵物,便會將主意打到大明百姓身上。

    這也是老生常談之話。

    而朱壽听完于謙的話後,更是疑惑遼東的軍報自己也看了,遼東完全有能力自行應對,為何于謙在朝堂之上,將此事拋了出來?

    “那于太保以為該如何處置。”朱見深詢問道。

    “微臣以為,應責令訓斥李純,並督促其整頓軍備,對境內的女真部落實行劃區管理,若是再惹出如此大的禍端,追究李純失職之罪,押赴進京問罪。”于謙朗聲說道。

    李純是從都察院走出去的巡撫。

    于謙此言一開,有幾名與李純關系較好的監管御史便跳了出來,替他說話。

    “于太保,你到底是為大明計,還是為報私仇。”

    “于太保,正統十三年,時任副都御史的李巡撫曾彈劾與你,沒想過了九年,你還惦記著此事啊,用此重典,難免會讓人想入非非。”

    于謙看著這些御史道︰“本官論的是國法正事,豈會惦記一些不知道過了多少年的瑣事,巡撫一地,保境安民之責,重于泰山,在李巡撫的治下,每一年都會有此慘劇發生,難道不是他的失職嗎,倒是眾位御史大人,為何沒有一人彈劾李巡撫呢,莫不是都與他有私交不成。”

    “于謙,你這些年越來越猖狂了,莫不是看著陛下年幼,又認你當了老師,便可胡作非為嗎?我等讀的都是聖賢書,攀名附會之事,不屑去做。”

    “于太保,莫要將你的想法灌輸到我等身上……”

    …………

    朱見深看了看朝堂之上已有亂象。

    看了一眼張保。

    張保立即授意,扯著嗓子趕緊喊道︰“肅靜,朝堂之上,聖駕之前,怎能如此失禮。”

    張保的話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朱見深清清嗓子,而後說道︰“朕覺得于太保所言有理有據,就听從于太保的進言,司禮監發旨,責訓李純失職之罪,讓他盡快拿出章程,若是再有女真部落擾民之事發生,停職問罪。”

    朱見深可不管御史們說的話,直接為于謙站隊。

    看到小皇帝這麼快就下了決定。

    御史們更加不樂意了。

    起初只是與李純關系較好的御史上言,可看到皇帝陛下,這麼相信于謙,便都感覺于謙應該是私下蠱惑了皇帝。

    這還得了,權臣當道了。

    都察院不答應。

    御史們開始瘋狂的進言,說于謙權臣當道,目無法紀,蒙蔽視听。

    朱見深一直听著御史們的慷慨言辭,大家都把話說得很有道理,但朱見深卻沒有覺得于謙做錯了。

    在各個地方轄區,只要有了變故,就要有人承擔責任啊。

    不管是大事故,還是小事故皆是如此。

    這本身就沒有什麼錯啊。

    不過朱見深還是有一些疑惑,于謙雖然做事古板,但也不會傻到在朝會之上去掀都察院得鍋啊。

    讀書人臉皮薄。

    都察院是大明最高得監察機構,有糾正官員舞弊之責,開拓聖听之任,權力非常龐大。

    都察院的責任是什麼?

    幫助皇帝監視百官,或是給皇帝寫小紙條的機構嗎?

    有這個責任,但卻是最基本的。

    都察院是內外監察,糾其不法。

    十三省監察御史一百多人,分布在各個州府,代天子巡視,最主要的初衷是是要為天下有冤屈之人鳴冤,為天下不平之事糾正。

    所謂的八府巡案就是御史代表皇帝巡視地方,巡撫也是由此而出。

    都察院設置左右都御史各一名,而副都御史多名,監察御史兩百余名,風言奏事的權力大到嚇人,皇帝不听都不行。

    但御史們大多數都是都是很有學問的讀書人,讀書在行,用他們管理地方,就略有不足了。

    所以在明孝宗時期,派駐出去的巡撫,幾乎都是加封御史餃,巡撫,監察御史,經略,左右副都御史,總督,左右都御史,但這些御史餃都是虛稱。

    徐有貞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話,這讓朱見深來了些許的興趣。

    而後朱見深又看了一眼張保。

    張保授意控場,讓朱見深能夠說話。

    “徐都御史,朕看你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一句話,對于太保之事,徐都御史可有見解。”

    發愣的徐有貞听到朱見深點他的名字,頓時驚了一下,而後趕忙出列,緩聲道︰“昨夜,臣夜觀天象……”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53章 太上皇歸來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53章 太上皇歸來3並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