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7章 淚灑奉天殿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37章 淚灑奉天殿

    朱見深的大哭聲響徹整個奉天殿。

    勛貴們無不低頭不敢發出一點聲音,這小皇帝的老爹可是自己這些人弄丟的,一些心軟的文官也不由偷偷的抹淚,他們雖然贏了,但付出的代價確實太大了。

    整座大殿除了朱見深那淒慘的哭聲外,再無一點聲音發出。

    “皇奶奶,皇奶奶,父皇什麼時候能回來。”

    孫太皇太後也顧不得禮制了,直接坐在了龍椅之上,將朱見深抱入了懷中,寬慰道︰“你父皇沒事,過幾年就回來了,陛下,不要害怕。”

    “這樣說,我就更難受了,皇奶奶,父皇雖然被擄走,可他是真龍天子,蒙古的韃子一定不敢害他,可,可那些為救父皇,為保社稷的大明將士們,他們是不是也有像我這般大的孩子,也有皇奶奶這樣的母親掛念,他們死了,死了他們的孩子母親怎麼辦呢,會不會餓著,會不會受人欺負啊。”

    朱見深哭的越來越厲害,孫太皇太後听著也是眼含熱淚。

    “不會的,不會的,我們大明的英烈,哪個敢欺負,又怎會餓著。”孫太皇太後說完這些話,不由擦了擦眼角。

    “皇奶奶,這些為咱們死的將士們,咱們一定要對得起他們。朕情願餓著,也不讓那些沒了父親的孩子們餓著。”朱見深抹著眼淚說道。

    朱見深的一席話確實讓孫太皇太後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也想到了那千千萬萬失去兒子的母親們。

    含辛茹苦的養大了一個孩子,為國捐軀了,那她們的晚年,該怎麼過。

    人最怕的就是感同身受。

    而下首的文官們看著自家小皇帝哭的這麼淒慘,並且從側面又讓前面的這三品之上的官員細想了一下家中失去頂梁柱後生活狀況。

    前排的文官一看這場面,全部跪下身去哭的更厲害了。

    太皇太後都被陛下感動了,你不掉幾滴淚,怎的,就你鐵石心腸,與眾不同。

    而後排不明所以的武官與文官一看到前排齊刷刷的跪了下去,還大哭不已。

    不管了咱們也跪,也哭。

    一瞬間奉天殿跪倒一片、而太監宮女們也不敢站著了,當下也是輕抹眼角。

    而于謙,張輔等人卻被朱見深的一席話給鎮住了。

    如此小的年紀竟然思緒如此清晰,能夠想那麼多的事情。

    高舉義,閔元,與于謙對著干的數名御史都感覺自己老臉沒地方放了一樣,好像是他們逼著皇帝淚灑奉天殿一樣。

    “陛下,不會餓著他們,也不會餓著你的。&34;孫太皇太後用手帕親昵的為朱見深擦干了臉上的淚水鼻涕。

    而後拍了拍朱見深的後背說道︰“陛下別哭了,這是你第一次臨朝,要好好的坐著。”

    朱見深吸了吸鼻子,點了點頭。

    孫太皇太後看到止住哭聲的朱見深,放心下來,而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看著下方跟風哭著的百官,說道︰“眾卿家起身。”

    太皇太後放話了,眾位大臣們也相繼都站了起來,文官們臉上都有淚痕,有些心腸硬不愛哭的官員,硬是掐著自己的肉,讓自己擠出點淚水。

    而武將勛貴們見慣了生死,確實哭不出來,也只是鐵青著臉,不敢露出輕浮表情。

    “陛下仁慈,他剛剛說的話,你們也都听到了,為全皇上的仁慈之心,再大的難處也要克服,責令戶部,兵部,吏部。,三部一日內立即拿出詳細章程,不得再行推諉之事,到了晚朝的時候,本宮與陛下就要見到你們的章程計劃,不然就讓賢吧。”

    于謙,高舉義,閔元立即出列領旨。

    而後百官跪下行禮︰“陛下聖明,太皇太後聖明。”

    鬧了一番,事情還要做,這讓高舉義與閔元二人後悔不已。

    而坐在龍椅之上的朱見深卻是懵懵的,剛剛哭的太投入了,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

    朱見深是一個小孩子,小孩子多愁善感不過分吧。

    我沒有幫于謙,我只是說實情。

    奏對的第二段就是關于朱祁鎮了。

    因為關于自己老爹的事情,朱見深听的也很仔細。

    官員們開始舌戰,出策,怎麼樣才能迎回太上皇,來滿足皇上的思父之情,太皇太後的念子之情。

    文官們說的慷慨激昂,但朱見深听來听去,都是場面話,沒有一點實質的作用。

    “大軍北上,驅逐蒙古韃子,逼迫他們交出太上皇。”

    這純屬腦袋秀逗了,剛打完仗,朝廷還沒有緩口氣呢,再開戰事,還打到人家門口去。

    “派出使臣,攜帶金銀珠寶,將太上皇給換回來。”

    你發給戰死的士兵撫恤哭窮,換一個過期的皇帝你就有錢了,再說,你主動過去,只會讓蒙古人坐地起價。

    不過說到最後,高舉義獻出了一言,讓朱見深感到了威脅。

    他將主意打到了蒙古人的身上。

    現在大明俘虜的蒙古士兵有兩萬人,若是拿著這些俘虜去換太上皇,那麼蒙古人一定不會拒絕。

    這個建言讓朱見深倒吸了一口冷氣,要是真的這麼辦,那自己老爹可能用不了兩三個月就能回來。

    自己這年號還沒有定的小皇帝,他老爹回來後,也不用麻煩禮部擬定年號了,直接正統十五年走起來了。

    可高舉義的話卻遭到了于謙與勛貴們一致的反對。

    蒙古人越虛弱對大明便越有利,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迎回太上皇,將俘虜交出去不行。

    听完勛貴們與于謙的話後,朱見深才松了一口氣。

    而後又是一陣爭吵。

    也是在這爭吵之中,舊事重提了。

    一名御史彈劾英國公張輔在大同抗旨不尊,導致太上皇兵敗土木,蒙羞于北疆,現在張輔出言反對以俘換帝的事情,也只是為了保全自己的私心罷了。

    听完這話,朱壽等勛貴們氣的暴起,若不是在御前,怕嚇到了小皇帝,早就出手打這御史了。

    而張輔听完後,卻是臉色平常。

    他跪下身去,高喊︰“請太皇太後,陛下治老臣之罪。”

    張輔跪下後,成國公朱壽也趕忙跪了下去,而跟隨皇帝御駕親征的勛貴們也都跪下身去,高喊請罪。

    孫太皇太後看著張輔,既有不忍,又有憤恨。

    朱見深看了一眼自己的皇奶奶,又看向了張輔,心中默嘆一口氣,若不是張輔保留了大明的軍力,只怕此次北京保衛戰不會取得這麼大的戰果,對于北方邊患來說,大明與蒙古真是攻守易行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37章 淚灑奉天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37章 淚灑奉天殿並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