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5章 吊珠藻井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35章 吊珠藻井

    朱見深當然不會相信這些太監們的鬼話,只是打量著自己正式的龍袍。

    明朝初期的龍袍稍稍簡單,就是胸前,雙肩上刺有金龍紋,佩帶翼善冠,而翼善冠也比較簡約,並無影視劇中的雙龍戲珠,直到明穆宗時期,翼善冠上才加上金龍。

    在朱祁鎮登基時候,龍袍就開始了發生變化,在龍袍上出現了十二章紋繡,翼善冠並無變化。

    所謂的十二章紋繡,每一章都有其含義,並且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之大成,一直都是統治者的標志。

    每一章代表的意思是:

    日、月、星辰,都是取其照臨,至高無上之意

    山,取其穩重、鎮定之意

    龍,取其神異、變幻之意

    宗彝,取供奉、孝養之意

    華蟲,美麗花朵和蟲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采之意

    藻,取其潔淨之意

    火,取其明亮之意

    粉米,取粉和米有所養之意

    黼,取果斷、果斷之意

    黻,取其辨別、明察、背惡向善之意。

    而到了明中期,十二章紋繡的使用也有了嚴格的規制。

    天子穿十二章的服飾,皇太子穿九章的服飾,而親王穿六章服飾,親王世子穿三章的服飾。

    在明朝前期曾經出現過紅色的龍袍。

    這個就要歸功于洪武皇帝朱元璋了,他喜歡紅色,所以南京皇宮之中的建築紅色居多,並且自然而然誕生了紅色龍袍。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元屬金德,而大明主火德,故在明初之時,帝王穿紅色龍袍有壓制元朝的想法,當然這與一百多年後,在遼東興起的女真將大金的國號改成大清,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朱見深現在穿的龍袍是明黃龍袍,也是大明的主旋律龍袍。

    朱見深看著袖口上的十二章紋章,雲里霧里的層層山巒,如身臨其境一般。

    他痴痴的摸著周身的紋章,每一片,每一片都是集合古時勞動人家的智慧結晶。

    他前世可是文物愛好者。

    皇帝用的鼻煙壺都能拍賣出高價,而大明小皇帝第一身龍袍是不是收藏價值更深,價格更高呢。

    自己現在可是穿著一身國寶啊,按照收藏者的紀念價值來推算的話,國難登基的兩歲小皇帝,第一次參加朝會時候所穿戴的龍袍,只要以後自己不拉跨,能過做出一些成績的話,那麼這件龍袍就要遠超其他時代的龍袍了。

    時間到了,也容不得朱見深念叨回味了。

    萬貞兒走過來抱起了朱見深,登上了孫太皇太後的御攆,直奔奉天殿。

    而午門的鐘聲已經響起。

    身穿大紅官袍的官員們開始進入了午門,沿金河橋進入了廣場之上。

    此時于謙,英國公二人成為了百官的焦點。

    眾多官員都圍在了二人的身邊,為其歌功頌德。

    但此時英國公的臉色很不好看,雖然他到了後面為北京保衛戰立下了功勞,可是朱祁鎮確確實實是在他手中丟的。

    他自認為功勞是蓋不住他的罪責的,也對不起已經大行的永樂皇帝,自己這一把老骨頭到了晚年,竟然將他重孫子給弄丟了,日後到了地下,怎有臉在面對朱棣。

    而百官也很識趣,看到張輔興致不高,只是道了個喜,便一溜煙離開了。

    在一旁的朱壽也看到了張輔的臉色,不動聲色的走到了英國公的身旁說道︰“老國公,心有忌憚?”

    張輔擺手道︰“將死之人,哪有那麼多的忌憚,只是,我有何顏面再見太皇太後啊。”

    說完之後,張輔又嘆了口氣。

    他跟于謙不同,于謙是臨危受命,靠著自己的這次大逆轉才成為了國之柱石,可張輔卻是從宣宗皇帝時期就有了這個稱號,武將之首,勛貴之首,可這次勛貴武將之首,隨著皇帝御駕親征。

    他們都回來了,皇帝沒有回來。

    這對于張輔來說是恥辱,對于英國公府來說也是恥辱。

    朱壽嘆了口氣後說道︰“老國公,不是屬下在這里給您寬心,按照土木之變的進程,就算是我等跟著也改變不了什麼,若是太皇太後怪罪,我一定仗義執言。”

    張輔苦笑一聲,朱壽還是不了解他,只是擺了擺手。

    與張輔一般,有很多勛貴都耷拉著臉,不好意思與同僚們打招呼。

    而于謙的臉上滿是疲憊,忙碌了一夜,對于應承,他又只能不厭其煩的接受。

    奉天殿中。

    朱見深正一步步的登上台階。

    看著眼前不遠處的龍椅,心中波瀾不驚。

    龍椅只是一個統籌的叫法,皇帝坐的位置就是龍椅,乾清宮有,在奉天殿有,在華蓋殿有,在謹身殿也有。

    而奉天殿是皇帝臨朝听政時候的龍椅,當然意義非凡。

    不過到了明中後期,皇帝不喜歡上朝,早朝的意義被減少許多,而神宗皇帝的屁股三十年都沒有坐在奉天殿的龍椅上,讓奉天殿與華蓋殿,與謹身殿一樣都淪為了只有祭祀時候才開啟的宮殿。

    朱見深坐在龍椅之上,雖是稚小,但奉天殿中的所有事務都盡收眼底。

    在輝煌金碧的龍椅兩側,有一對銅鶴口含靈芝相互對視。

    靈芝和白鶴表示長壽,所以在龍椅兩旁擺著這兩件銅鶴,也是希望皇帝能夠長壽。

    而在正台階下,有著兩只寶象。

    就是兩頭大象,每一只大象背負著一只寶瓶,太平有象,一來是表示皇帝對百姓五谷豐登,安居樂業的希望,二來是象征皇權永固,萬事太平。

    而朱見深所能看到的盤龍明珠,雖然只有六根,但卻盡顯皇家雄輝氣派,代表著皇帝對天下六合的絕對擁有,又代表著皇帝的權威。

    而朱見深抬起頭就看到了太和殿中最值錢的東西。

    “吊珠藻井”。

    在其他大殿也都有這個”吊珠藻井”,不過都沒有太和殿的雄偉。

    純金打造的一條金龍盤踞在龍椅的上方,而龍嘴處叼著一顆明亮的圓球,這個時候是叫龍珠,後世叫做軒轅鏡。

    井屬水,能鎮火災,而真龍藏于井中,要是有篡位者坐上龍椅,真龍便會感應出來,那顆龍珠便會掉下來,將其砸死。

    換句話說,只要你不是真龍天子,坐在這里,真龍便會滅了你,現代人听起來滑稽,可卻有很多人都相信。

    當然在後世的李闖王,園工就是信了這點,登基的時候,李闖王是找到的是沒有“吊珠藻井”的宮殿,而園工是命人將龍椅朝後挪移。

    若是之前,朱見深也是不信,可他重活穿越這種離奇的事情都能發生,還有什麼事情發生不了。

    他愣愣的看著那顆龍珠,不會真的掉下來吧

    而此時孫太皇太後已經坐在了朱見深旁邊,事先準備好的椅子上,而後看著朱見深叮囑道︰“陛下,扶著龍椅。”

    孫太皇太後可是怕朱見深一頭從龍椅上栽下來。

    朱見深點了點頭,而後屁股輕輕挪動,靠近龍椅的邊緣,將一只稚嫩的手搭在了龍椅的扶手處,看著太皇太後說道︰“皇奶奶,朕是皇帝了。”

    孫太皇太後笑著點了點頭。

    鴻臚寺高喊︰“入朝。”…………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35章 吊珠藻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第35章 吊珠藻井並對我老爹是叫門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