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麼事

第246章 歷史背後的故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雨中城市 本章︰第246章 歷史背後的故事

    看到兩個人打招呼,李世民似乎有些驚訝。

    尉遲恭見狀,貼到李世民的耳邊把當日的事情說了一遍。

    如果不是秦天的那兩件道袍,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把房喬和杜如晦兩人從家里帶出來。

    只是後來各種事情忙得他暈頭轉向的,而且後來又踫上了突厥人入侵,導致尉遲恭竟是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

    “當日多謝這位小兄弟幫忙了。”李世民走上前來感謝道︰“後來……”

    秦天擺擺手,示意對方不必在意︰“不過是舉手之勞,兩件衣物罷了,何必放在心上。”

    那衣服是秦天隨手用法力變出來的,要多少有多少,自然是一點都不在乎。

    而他身上穿的衣服是沐春親手給他縫制的,這種衣服他可不會隨便給別人穿。

    “兩件衣服也不值幾個錢,這件事情就莫要再提了。”

    秦天輕輕一笑,隨即竟是直接告辭。

    這般態度搞得尉遲恭十分不滿。

    雖然他的確是幫助過自己,但秦天這般態度還是有些太過傲慢了些。

    李世民卻是攔住了要發作的尉遲恭。

    “不知者不怪,他又不知道我們是什麼人。”李世民淡淡的一笑。

    他對秦天感興趣只是因為他覺得秦天身邊的兩個女娃長得十分機靈,頗有幾分靈氣,有些歡喜罷了。

    至于別的想法,那自然是沒有的。

    畢竟他也不是什麼昏君,看到一個好看的女子就要將其納入後宮。

    只是李世民沒有想到,沒過多久,自己竟是再次和那青年相遇了。

    這次相遇是在路邊的一處茶肆。

    李世民在外面走的有些累了,準備找個地方歇歇腳,沒想到卻是看到秦天正在和一名精神矍鑠的中年男子對飲閑聊。

    而他身邊的兩個女娃則是在一旁跟路邊的小孩一起玩跳房子。

    李世民坐了下來,秦天和那中年人的談話卻是傳了過來。

    “果然,秦兄說的那是一點不錯啊。”孫思邈頗為贊嘆道。

    現在回想起此前秦天的預言,感覺一切都是那麼魔幻。

    那突厥人真的退兵了!

    事情結束之後,站在後人的角度去分析當時的事情,自然是無數的線索都指向一個結果。

    但當你身處事情發生之時,能夠通過無數線索推斷出事情發生的結果,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了。

    “時至今日,回想起當初秦兄的那兩句話,依舊猶如洪鐘大呂,振聾發聵啊!”

    “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村,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孫思邈嘴里念叨著這句話。

    “朝中的那些官員,當真是應該把這句牢牢的記在心中!”

    “說得好!”李世民簡直不能更贊同這個說法了!

    說到這個李世民就十分來氣。

    雖然突厥人走了,但長安城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這簡直就是恥辱!

    可問題是,李建成的那些余黨還有朝中的某些官員不這麼認為。

    他們覺得,只需要花點錢財就能擺平這些人,實在是不能更劃算了。

    反正花的也不是他們的錢。

    若是真要讓他們掏錢,估計他們就該是另外一副嘴臉了。

    “想要讓自己不受欺負,就得狠狠地出擊,只有把敵人打疼了,他們才知道我們是不好欺負的!”

    說到這個,李世民一副憤憤的樣子︰“朝中那些軟蛋,居然有人敢說放棄長安城,遷都算了!”

    “我呸!”

    即便是一直處變不驚的秦天,听到這種論調也是不由得有些無語。

    到底是什麼樣的腦回路能夠想出這麼奇葩的提議出來?

    “閣下是……”孫思邈有些奇怪的看著忽然插話進來的李世民。

    說實話,李世民的行為並不是十分禮貌,這在後世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但在大唐,這些倒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了。

    因為大唐其實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尤其是長安城這邊,胡化的程度相當之高。

    因此大唐的居民也大多都沾染了幾分豪爽的氣概,像是李世民這種忽然插話的行為,倒也不是十分唐突。

    “唉,不過是一尋常百姓,看不過有些人的做法罷了。”李世民擺擺手道。

    說罷,李世民一拱手︰“在下李石,石頭的石,不知二位如何稱呼啊?”

    幾人互通過姓名之後,很快便聊到了一起。

    “剛才听聞先生說的那句話,以斗爭……什麼來著?”

    李世民好奇的問道。

    孫思邈當下了然︰“原來是為了這件事情來的啊。”

    看了一眼秦天,發現他並不在意,孫思邈便把當日之事說了出來。

    “我現在記憶最為深刻的還是秦兄的那句話,在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談判之中也別想拿到。”

    秦天搖搖頭,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也不一定,歷史上總會出現那麼幾個蠢貨的……”

    “就比如那劉辰。”

    提到劉辰,秦天就是一肚子火氣,忍不住想要穿越回去再給他兩個大耳光。

    如果不是那個蠢貨,中原的百姓也絕對不會平白無故遭受那麼多的災禍!

    李世民看了一眼秦天,倒是有些奇怪。、

    “看來秦兄對那後漢的歷史頗有研究?”

    李世民有些奇怪道︰“當初那段歷史記載模糊不清,語焉不詳,不知道秦兄是從何處知道有關那劉辰的事情的?”

    “那劉辰,又是怎麼回事?”

    “記載不清楚?”

    李世民點點頭。

    史書上有關劉辰的記載極少,後世之人大多都只知道當初那劉辰在位之時發生了五胡亂華的災禍。

    但後來劉辰忽然暴斃,新的皇帝即位,勵精圖治,沒幾年便把匈奴趕出了中原。

    所以秦天忽然提到劉辰,李世民等人都是有些奇怪。

    史書上劉辰的存在感很低,又很高。

    低是因為有關他的記載極少,大多都是語焉不詳的幾句話。

    高就更簡單了,別的皇帝的記載都清清楚楚的,到你這就啥都沒。

    出生了,即位了,逃跑了,暴斃了。

    史書上有關劉辰的記載這十二個字便可輕松總結。

    如此特立獨行的皇帝,當然會引發學者的好奇。

    所以但凡是知曉後漢歷史的,無不對劉辰十分感興趣,因為作為一個皇帝,有關他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

    秦天當下了然。

    當初自己做的事情實在是有些太過驚世駭俗,所以那些人不得不春秋筆法,把自己的存在給抹去了。

    以至于歷史上不僅是關于自己,連那關于劉辰的記載都少之又少,簡直是語焉不詳。

    秦天頓了頓。

    他怎麼知道的,因為當初就是他終結了那後漢的亂世!

    秦天微微搖頭︰“偶然間從一本古籍上看到的。”

    “當初那劉辰听聞匈奴入侵,直接解散軍隊帶著一種官員跑到南方定都了。”

    “北方大片土地直接淪陷,他連抵抗都沒做,就這麼拱手讓人了。”

    秦天頗為不屑道︰“當初北方軍民合力抗擊胡人,結果呢?這家伙又是稱臣納貢又是割地的,直接把整個蜀漢折騰廢了。”

    “對于這種人,一般是不能用常理看待的。”

    李世民和孫思邈二人相互看了一眼,眼中都是震驚。

    有關兩年百多年前的那段歷史有無數人做出推測和猜測,但都想不通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好好的一個蜀漢,短短一年的時間就丟失了北方的大片的土地。

    根據歷史當中只言片語的記載,大多數學者推測是胡人突襲了國度,導致劉辰不得不遷都。

    雖然離譜,但這也是最為合理,也是史書當中記載的最為明顯的史實了。

    後來所有人有關當初那段歷史的推測,都是依據這一點來進行的。

    但秦天今日所言,卻是給李世民來了一點小小的歷史震撼。

    “當初……竟然是這般模樣嗎?”

    李世民有些匪夷所思︰“應該……不至于這麼離譜吧?”

    他都有些震驚了。

    這世上真有如此離譜的皇帝。

    秦天撇撇嘴,沒有回答。

    那是李世民不知道後世的鼻涕宋,不知道靖康恥,不知道徽欽二帝呢。

    要是知道,只怕李世民會直接被氣得一佛出竅二佛升天。

    “一本古籍而已,也可當成故事來看罷了。”秦天淡淡的說道。

    既然歷史選擇了隱瞞,那倒也沒必要把那個人再拉出來鞭尸了。

    歷史給了他們最為公正的評價,就比如說那劉辰,死後的謚號便是漢荒帝,評價不可謂不難听。

    所謂凶年無𤋊曰荒;外內從亂曰荒;好樂怠政曰荒;昏亂紀度曰荒;從樂不反曰荒;狎侮五常曰荒。

    漢荒帝的荒,則是把這六條全部都佔了,這一點還刻意的在史書上明明白白的給記錄了下來。

    這也是很多人對劉辰十分感興趣的原因,這位到底是干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導致歷史對他的評價這麼低?

    而且,最關鍵的是,有關他的記載還少之又少。

    看到幾百年之後的歷史對那劉辰的記載,秦天也大概能夠明白一些。

    這東西實在是沒法對外說,怎麼說?難道說這家伙太過昏聵,引來了仙人懲罰?

    那這國家還要不要統治了?

    天下悠悠眾口堵不住,但倒是能讓不少人將其忘掉,所謂春秋筆法,不外如是。

    只是關于他的評價倒是讓不少人犯了難。

    尤其是他的謚號,上謚或美謚是想都不要想了,平謚肯定也不行,誰知道仙人是不是看著呢。

    那剩下的就只有下謚或惡謚這一個選擇了。

    為了隱瞞當初的事情,歷史對這塊記載語焉不詳,可偏偏又給了劉辰一個惡謚,這就不得不讓許多人好奇,他到底都干了什麼了。

    或許是心虛,歷史上關于劉辰的記載和評價無一例外,全部都是惡評,但對于他到底干了什麼,卻是統一的三緘其口。

    “如此一來,倒是能解釋為何史書上對他的記載這麼奇怪了。”李世民砸吧砸吧嘴巴。

    自從讀書開始,了解到前朝的這件事情之後他就十分奇怪。

    只是沒想到這其中居然還隱藏著這種事情。

    “不知道那本古籍……”

    秦天沉默了片刻︰“早年游覽之時在一廟宇偶然所見,現在想來是已經找不到了。”

    這你讓他上哪去找那本書去?

    李世民頗為遺憾。

    閑聊之間,李世民對秦天愈發感興趣了。

    因為他發現秦天很多對當前情況的判斷都和自己不謀而合。

    “所以秦兄也認為我唐國定然能擊敗那突厥人?”

    秦天微微點頭︰“不僅能擊敗,而且很快就能將對方打到一蹶不振,再也無法威脅大唐。”

    大唐兩個人讓李世民心花怒放,心情愉悅。

    “為何會這麼說?”

    秦天沉吟片刻,想了想,還是覺得沒什麼好隱瞞的,就當是閑聊了罷了。

    “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之後,一直都不對付,雙方多有征戰。”

    “還有那dtz汗國,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干。”

    “每次跑來中原王朝打秋風,看似威風,贏了大肆掠奪,輸了就直接跪地認錯,如此反復,讓人不恥。”

    “這麼做看似是積蓄了力量,實際上百害而無一利。”

    “為什麼這麼說?”李世民問道︰“分明都是他們賺了,為何是百害而無一利?”

    秦天豎起一根手指︰“首先,這麼做不利于凝聚人心,他們看似是一個國家,但其實只不過是一群部落聚集在一起的松散聯盟罷了。”

    “若是一直勝倒也罷了,可一旦失敗,為了保證自己在草原之上的利益,他們就必須保證自己的實力,不然回去以後就一定會被其他部落吞並!”

    “這樣造成的結果會是什麼?”

    李世民思索片刻便給出了答案。

    “各自為戰,力求自保!”

    秦天微微點頭︰“沒錯,正是如此!”

    所以突厥汗國看似強大,其實只不過是一盤散沙,只能趁著中原王朝軟弱的時候欺負欺負人罷了。

    而這第二個問題,也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突厥人為何會南下掠奪?”

    “這還用想?”李世民毫不猶豫的就想給出自己的答案。

    但他看到秦天的似笑非笑的目光,卻是有些遲疑了。

    “所以……是為了什麼?”

    “原因是多方面的。”秦天淡淡的說道︰“我更喜歡從利益的角度,從百姓的角度來出發。”

    “哦?該當何解?”李世民眼前頓時一亮。

    現在的他一听到有關百姓的事情,便會產生極大的興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麼事》,方便以後閱讀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麼事第246章 歷史背後的故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麼事第246章 歷史背後的故事並對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麼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