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軒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這里的恩怨情仇要細細書寫,估計又是一部戲曲話本的好題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編成戲唱的終究是人家藝術加工過的故事,哪有現場吃第一手瓜來得有
葉青紅要是知道他在想什麼,肯定會腹誹,這兩句詩是該用在這種情況下嗎?
“此中厲害,你若是不懂,就好生在黎縣呆一輩子,無論雷州五姓日後如何,我揭山清保你不至于了流落街你若是懂,那就盡早抉擇前途,你要想和元山一同去雷州主城,我也可以幫你,你若是想返家孤軍奮戰,我也依”
揭縣令口氣嚴肅認真,容不得冼承業不信,他是長輩,又是一縣之長,再臭屁的小孩听說自己依仗的家族可能把自己當成棄子,也會失
揭縣令擺擺手,讓少年們都跟著他們的先生下去,好好反省,有些話他沒辦法一口氣說完,他得先應對楊
楊軒若有所思看著李漢儒也被打發走了,說明這個老夫子也不是揭縣令的心腹,不過听縣令說李漢儒要推薦揭元山去州學讀書,顯然也是有些別的牽
揭縣令雖然很疑惑葉青紅是誰,可是楊軒把其他人放在了外面,只帶了她一人進來,想必是貼身之人,于是就直接拱手道歉︰“下官不知道領主駕到,不曾遠迎,請領主大人恕”
“沒事兒,我也是臨時起意沒有和儀仗同行,原本打算帶著家眷隨便玩玩,最後再和大部分匯合去揭家拜訪,沒想到你我有緣,竟還能在此先”
這麼說來揭山清還得感謝自己家不省心的熊孩子,陰差陽錯地把楊軒招惹來了,不然楊軒還以為揭縣令人在揭家老宅等著拜會呢,搞了半天,這揭家內部的矛盾,他是忍無可忍
楊軒回顧了一下最初假扮揭家下人的三品刺客,續而道︰
“揭家如今是不是被多方滲透,像個篩子一樣了?”
揭縣令苦笑︰“領主大人慧眼如炬,揭家,早就千瘡百孔,多方勢力蠱惑族人並不一拜帖是以我的名義下的,卻是族長要求定在老宅那邊,要見您一面談族長與族老們各有思量,在下人微言淺,難以螳臂當”
他當著楊軒的面處理這些家務事,就是為了向對方坦誠,揭開表面和睦,爭得一線自主之
楊軒唇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我在黎縣下面的鄉間這麼久,揭家為何現在才想起來拜我的碼頭?”
揭縣令實話實說道︰“揭家待價而沽,想看看其他四個家族與領主大家的開”
雷州五大家族還以為楊軒來黎縣是因為揭家是五個家族里最弱的,正好利誘結盟,而揭家族長一直待價而沽,坐等楊軒上門,又以此要挾其他家族與己惠
然而楊軒卻從未主動上門,這三年免稅免征兵即將結束,揭家坐不住了,趕忙約談楊軒,卻沒想被人鑽了空子,挑撥著制造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事
對于揭家來說,說不大,是因為楊軒毫發無損;說不小,是覺得楊軒掛落了揭家面子,把人都送到了揭家面前打若不是唯恐楊家這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早就動用族規壓著揭山清,讓他以縣令的身份把人拘回來
現在是揭家自己也意見不一,而揭山清看著不像是個糊涂的,寧肯鬧僵了和族里的關系也沒有妥協,他這送子遠行,也是打算托
不就是演給楊軒看,州學,主城,那就是他的勢力範圍之
實話說,揭家人受人挑撥要用武力來挾持他見面,結果三品刺客潛伏在揭家下人之中,這事兒對楊軒來說,也同樣是不大不
說不大,是因為他胖揍了揭家的而已,算什麼事兒?說不小,是因為這事兒說明了州外勢力連黎縣都滲透進來
是帝君,是貴妃,還就是太子?亦或者是楊氏過去歲月里的舊日政敵?
楊軒以為自己在雷州低調發展,慢慢推進就行,現在,時不我待,敵人過于步步緊逼,在驅逐楊氏離開帝都後,抱著斬草除根的心態一直追到天涯海角來
“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呀……”
楊軒這句感嘆是在說揭縣令,也是在說自
“揭縣令這是打算抱我的大腿了嗎?”
楊軒隨性而言,揭家還當不得他斟酌詞句,換成是葉家那幾個老爺子在這兒,他一定字字咬文嚼字反復思量才敢出
縣城治理得比他想象的要好一
黎縣之前的破敗是因為歷史原因,也是因為術業有專攻,揭山清不懂農務,但是處理其他的事務,還是算得上水準之他楊軒全面提高基礎糧食產量之後,揭縣令把縣城恢復的還是不錯
未能創業,卻能守
楊軒覺得他還是有些價值,值得發出橄欖
揭縣令又是一個長
“請領主救我雷”
楊軒笑著道︰“雷州不挺好嗎,縣令何出此言?”
揭縣令苦笑︰“領主三年來苦心投身雷州田間,想必是不希望明年重征稅與兵就毀于一旦吧?”
楊軒敲了敲座椅的把手︰“揭縣令,我可以以楊氏家主的身份在這里保證,明年的稅金,我有辦法解”
揭山清先是一喜,隨即凝神︰“唯有兵役是無可避免?”
楊軒點頭︰“你知道楊家的背景如何吧?”
揭山清沉
楊氏老家主是名將,軍功十二轉的上柱國,他的兒子在他身死後沒有響應征兵,無法繼承爵位職位都是小事,關鍵是楊氏家族因此被趕出帝都,放逐到雷州這種地獄難度的領地,可想而知,在帝君心中,第一位的就是烽火征兵
雷州因為底氣大傷也修養了十年有余,帝都再次對雷州開啟征兵令于情于理于法都說得過
他們無法抗
問題的關鍵是,雷州沒有將
去梁州服役並不都是完全的白白送死,士兵跟對將領尤其重要,雖然戰況激烈時傷亡容易慘重,但是不同將領麾下,親兵與炮灰的死亡率顯然不一樣,而且犧牲的價值更容易得到承
而雷州,沒有自己的將領,純粹被當成炮灰抽調而去,這才是雷州之前崩潰的根本原因——青壯年死得不值,撫恤無人追問,死因混混沌沌,就是單純在戰場絞肉機上作為一串數字消亡,沒有榮耀與價值可
“按照十幾年前的在冊戶籍,雷州應有一百萬人,以往年舊例,壯丁人數以十分之一計算,三抽一,那就是至少要抽丁成軍三萬人,如果照著最高抽調比例也可能是六萬”楊軒嘆氣,“但實際上,雷州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