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楊國益早知小兒子的本性與沒幾兩重的能力,不抱有子承父業的期望是正常的,那麼他策算君心、料準了最後安置楊氏之地是雷州這一點,則算是令人佩服的未卜先知了吧?
楊軒此刻對楊國益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作為一品高手的武將,智謀竟然也恐怖如斯?
找個機會可得讓老管家好好講講這位老將的故事才是……
楊軒
既然說到對習武有興趣了,老管家就帶著楊軒去了書房,在書架上翻找了幾本打基礎的武道典籍,說是些入門的煉體之道,讓楊軒先看看,心里有些
楊軒借著油燈的光,盯著楊長忠抽出的一摞書,傻呵呵道︰“原來秘籍都在書架”
仿佛年少不知讀書好的地主家傻兒
搞不好老管家用心良苦地在楊氏每一個楊軒蒞臨的莊子都準備了這麼一套東西,守株待兔等著某一天楊軒能被勾起沖
說來也是巧了,每次進書房楊軒都是為了使用紙筆寫點東西,畫點圖,居然都沒有想過翻翻這幾個書架上的書都是
只是,就沖著這幾本書名字,楊軒覺得自己縱使翻過書架,應該也不會把這幾本書成武功秘籍——
《武氏拳法備要》,《大周劍式總綱》,《楊氏槍訣衍》,《李氏內家經要》听起來更像是某種考古史料,或是標準教材一類的東西,和楊軒想象的武林秘籍大不一
楊軒的感覺沒
“這幾本書達不到不密之傳的程度,然而卻是世家門閥能夠作為籌碼換取利益的武道啟蒙典籍,一般外面還是少見”
楊長忠感慨道︰
“民間傳承中的師徒模式自然更利于頂尖高手的培育,但是口口相傳,手把手傳授的方式,怎麼足夠支撐大規模的軍隊需求?
駐扎梁州的軍隊乃是我大周最強的雄獅,主力部隊下至士兵都至少是【九品下】武者;不入品者在梁州只可為城衛或是運送糧草輜重等輔助行動,還需練體期的軍士帶”
楊長忠頓了頓,給了楊軒一點時間消化信
武道等級的每一品級還能細分境界,【九品下】則是武道最為初級的練體期入門,跨過這個門檻,才算得上“習武之人
“梁州主力士兵之所以能夠都達到【九品下】,除了優勝劣汰的殘酷沙場法則作用外,靠得就是他們的貴族長官手里掌握的基礎功
大周的法令規定勛貴子弟入梁州從軍才允許繼承爵位,便是逼得勛貴拿出家族底蘊來為大周培養軍隊基石,手下是一群烏合之眾自然是沒有一群武者拱衛自己來得保險,舍不得出力的武勛,沒有存在的必為了自己家的特權延續,絕大多數的武勛都會為麾下的軍士傳授家族掌握的功法,軍士們提升武者便有路可”
楊軒卻在想別的問題︰楊氏在他這一輩退出了梁州軍團,那麼楊氏的舊部與功法是否還在梁州傳承,只是不由楊氏子弟統領了呢?都說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勛貴們願意送自家孩子去戰場歷練,不也是打著在軍隊里留下自己家族痕跡的主意……楊氏作為太子母家,老家主亦為高級將領,僅僅是楊軒一人無能就會導致整個家族都半點軍權不留手?
楊長忠把書遞給了楊軒,楊軒雙手去接,分量比想象中的沉重一
“這幾本書,是皇室、楊氏,李氏以及石氏四族對外提供的武道入門典籍,在梁州軍隊或是貴族之間不算辛秘,正適合毫無基礎概念的少爺參考參考,選擇方”
楊長忠後面又解釋了幾句,言明自己也不擅長教人,一身功夫全都是年輕的時候追隨老家主在戰場上拼出來的,只覺得生死一線,萬法可破,他的經驗對于軍隊外的武者修煉體系,沒有多少參考價
起碼現在對楊軒用處不
楊長忠建議楊軒揣摩這幾本書的時候,有什麼疑問不妨去請教葉青紅,她是有師父親自教導的,想必循序漸進的路子更熟悉,而且正好對方在這莊子
說到葉青紅,楊軒想起來剛剛她也沒說什麼時候離開雷州,搞不好是打算在雷州多呆些時日的?
既然如此作為雷州領主,楊軒理應盡地主之誼,為對方安排些娛樂活動才
只是楊軒腦子里關于大周娛樂活動的印象,大多數來自舊日記憶,一個都太不適合在雷州,與葉大小姐共享……
勾欄賭場,楊軒是一個都不敢當面邀約的!
次日清
楊軒起了個
昨晚他準備捧書夜讀,卻沒看許久,就睡過去
主要是這些基礎功法似乎太簡單了,理論知識方面,身體的構造,五髒六腑之關系——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楊軒本來都懂;此外,由于楊軒種田後的靈氣入體似乎能自動優化五髒六腑四肢經脈,入門的打磨身體方法感覺似乎用不
那就只剩下招式對他有用
可是招式屬于是眼楮說︰“我會了”,結果手腳說︰“不,你不會!”的實踐問題,楊軒光在腦子里想象自己比劃,想著想著,便踏實睡著
于是他這一夜做的都是些對空打拳、用劍畫圈、找槍尋馬的混沌夢,早上醒來的時候第一時間還想著那些劍招的名字,什麼撤步雲斬,什麼仰身駕劍……直到洗漱完畢才清醒過
楊軒先去自己的後花園,準備摘點新鮮的草莓給葉青紅送去,套個近
昨日浴所的驚嚇與尷尬,他已然拋之腦
不然怎麼辦?總不能每一次在深夜回想起來都在用腳摳地板的念頭里折磨自己吧?畢竟舊賬里隨便翻出一筆來回顧,都楊軒夠失眠一次的
到了後花園,楊軒遠遠就望見王洪年在摘黃瓜
楊軒學以致用,把新學到的控制身體的方式用了起來,放慢呼吸,放輕腳步,感知著空氣的流動,身體順著徐徐微風勾勒萬物形狀的氣息行
楊軒成功悄然無息地出現在王洪年身後不遠處,先擺出一個和藹可親的表情,再突然開口道︰
“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