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喬雲的話語,听客們一時間言笑紛紛。
“喬宮主,你那個叫胡扯八扯,那我們這不就成了老驢識字了?”
“就是,在熠界里,就論這天算之道,怕是無人能夠與喬宮主一較高下吧。”
在一番頗為經典的商業互吹過後,喬雲也正式開始了今日的講道論道。
“諸君都知道,我喬雲最擅長的是天算之道,至于正兒八經的武道方面,肯定會有其他宗派之人能夠講得比我更為透徹明了。但這天算之道,對于不熟悉的人來說,有太過于艱澀難懂,因此今天,我便小小地偷個懶,給大伙兒說一說這靈與緣。”
靈與緣?
听客之中一時間又掀起了一陣短暫的討論熱潮。
“靈與緣是在說我們修士之間的緣分嗎?”
“這又是什麼說法,怎麼今天喬宮主搞得和禪玉寺那些禿驢一樣,神秘兮兮的。”
“小聲點,你就不怕被禪玉寺的人听到了找你麻煩。”
雖然大家都表現出了對于喬雲今日論道的話題感到十分不理解,但後者並沒有就此更換主題的打算,于是輕咳兩聲後繼續言說。
“靈為何物?很好理解,你是靈,我是靈,我腳下的論道台是靈,你們腰間的寶劍是靈,萬物皆為靈。人為人靈,物為物靈。”
喬雲在此處稍微停頓了一下,他發現,在場的眾人不出所料的,果然對于他講說的內容感到十分難以理解。但要知道,如果他今日講天算之道,這種情況只會更加嚴重。
“緣為何物?你我相見即是緣,我立此台即是緣,汝掌利劍同為緣。因是緣的產生,果是緣的末效,一重因果,便構成了一段緣。我今日為何站在此處?那是我與諸位有緣。因為我是觀星宮宮主,所以我得到邀請來此講道。而又因為我在天算之道上的造詣最為深厚,得人認可,所以我才能成為觀星宮宮主。以此類推下去,我如今站在這里,便是一種多重因果。而這份緣,也變得交錯難分,就如同一張蛛網一般,而今日,只是這蛛網上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節點。”
“因果緣分,往往會被佛家弟子掛在嘴邊,從而讓人們感覺,這似乎是一種神叨叨的表現,似乎因果緣分,成了一種虛無縹緲的迷信。但實則不然,因果貫穿著我們的一生,即便是問鼎武道,也無法脫離因果的牽絆。”
“因此我個人比較主張,凡事先想,再想,則想。先想,想此事因何而起;再想,想此事有何後果;則想,想後果發生後又會引動怎樣的新因。而天算之道,便是基于這三想不斷深化展開的。透過這三想,可以說能夠通過一個選擇,看穿一個人這輩子的一切際遇。”
“我今日的一切所作所為,自然也是我本人透過這三想才下定決心去做的。而在最後我給大家的勸告便是,做事多想,想眼前事,也要想身後事。”
喬雲的最後兩句話,不知為何,白君總感覺他暗有所指,並且與白君本人還有所關聯。
“今日所為,是仔細思索了其中的因果才做出的決定麼?”
看來,這喬雲八成是算到了什麼,才特意將這瞞天沙交給白君的。
緊接著,就該進行論道的開展了。而率先打破眾人沉默的,卻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人物。
“喬宮主,你的說法雖然看似頗有道理,但是我想詢問一下,你又該如何判斷一段因果究竟是好是壞呢?按照你的說法,因果是蛛網上的一個節點,每一個果,後面還會牽起新的因,而一個果,總不能只會引出一種新因吧?那麼在如此眾多的新因之中,總是有好有壞的,那你又該如何決定是否去結下這個果呢?”
待白君認出那率先發問之人的身份後,不禁微微皺眉。
“古蒼。”
沒錯,這率先向著喬雲的講道內容發起提問的,正是自在門的古蒼。
喬雲似乎也沒有想到,竟然是這自在門之人率先找他的麻煩。
眼見喬雲遲遲沒有回答,古蒼便繼續說道︰“那麼舉一個例子吧。既然喬宮主你說讓我們做事前要三想,那麼咱們就把這個情況放入實景中考量。今日,我拿到了一卷功法,一卷將會改變整個修煉界格局的功法。而我為人大度,想要將這卷功法與世人同享。但是呢,有打著正道名頭的人說,這功法是邪功,修不得。但這功法本身卻能夠實打實的快速提升一個人的修為境界,如果整個熠界的人都修煉了這卷功法,想必會將當下的武道水準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那麼,我將這卷功法分享出去的舉動,究竟帶來的是惡果還是善果呢?”
古蒼的話語,不僅讓喬雲一時間陷入了沉默之中,同時還讓在座的听眾們,也對于喬雲的觀點產生了幾分懷疑。
“確實哈,喬宮主說的看似問題不大,但如果說讓我們去注意因果,甚至是嘗試掌控因果,是不是有些強人所難了?因果本來一直以來被人看作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即便是針對性研究,也無從下手。說到底,不應該是世事無常,凡事都有發生的可能。如果只用因果就能判斷出一個人的人生,那這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由他的出身作為因,不斷向下延伸,不就知道了他最終的果?那這人或者還有什麼意思,一眼就能望到頭。就好像看場戲劇,但在你坐在觀眾席上的那一刻起,旁邊就有人把整個戲的劇情給你透露了一番,那還看個屁啊?”
“確實如此,人生正因為是未知的,才讓人擁有了挑戰的動力。如果凡事都能以因果作為解釋和推敲,那不就仿佛是在一個迷宮之中漫步,而這迷宮中標滿了前往終點的記號。”
看著喬雲不知所措的樣子,顯然他自己八成也沒想到,他的人生感悟,竟然漏洞百出,十分輕松的就被古蒼揭開了一層漏洞。
白君也是無奈地嘆了口氣。對于喬雲的說法,他本人是頗為認可的,甚至對于這位如此重視因果說的人物誕生于熠界之中,感到有幾分惋惜。
無奈,熠界本身的武道水平尚處于低級階段,更不用談去大力發展什麼天算之道,漏洞百出,也是正常的。但至少喬雲的思考方向,卻是白君頗為認可的。至于古蒼的反駁,在白君看來也十分的沒道理。
如果是一位極其精通因果法的人,確實能夠通過一個人的選擇,便看透了一個人的人生,但萬物不是一成不變的。既然能夠推算出一個人的未來,那自然明白這段未來之中,一個人的所有選擇,那麼改變它就是了。
你知道如果就這麼下去,他在三天後,一定會去某個店家中鬧事。很簡單,想辦法讓他不到那家店去不就好了,去嘗試改變未來不就好了?
人的因果是無限的,同樣的,人的命運、人的人生也是無限的。因果的目的,不是單純地為了去看透一個人的人生,而是為了看透他的人生後,去想辦法進行改變,讓結果更趨于理想,這才是因果法的真正意義所在。
只可惜,喬雲本人可能沒有思考的那麼深遠。
白君也沒有打算去點撥喬雲,雖然後者將瞞天沙贈予白君,提供了很大幫助。但白君如果去點撥了喬雲,那也將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到了那時,白君的因果網絡,將會與喬雲的因果網絡交織得更為復雜。白君不願意這麼做,這對于喬雲沒有什麼好處,說不定還會在某個時間,對白君自己造成負面影響。
喬雲終究只能算作是白君人生中的過客,雖然說法有些冷漠,但他不值得白君去冒著風險點撥他。
就在喬雲感到十分失落,正要離場之時,卻又有一道意見不同的聲音傳來。
“古施主,你這般想法就有些太過敷衍了。”
一名僧人突然從听眾席上站了出來,雙眼微閉,兩手合十,向著古蒼的方向微微彎腰行禮說道。
看清這名僧人的樣貌後,古蒼微微皺眉,語氣稍顯不悅地說道︰“不知柯主持你這位禪玉寺高僧,又有何高見?”
“高見不敢當,就是世人對我佛家人所推崇的觀念似乎有些誤解。剛剛喬施主的話,其實沒什麼問題,只不過他只是對緣進行了解釋。就好比將一把斧頭放在了一個人面前,告訴他這把斧頭是什麼,但卻沒告訴他怎麼用。現在的人以為佛家人講緣是主張一個隨緣,其實這是不對的。”
“柯主持,你們佛家人不是說隨心而行,隨意而動,事至當前,皆是其果,皆有定因,行事不問往復,行事不看終果。這不是隨緣,又是什麼呢?”
那名僧人嘆了口氣,微微搖頭說道︰“此為佛家之意的其中之一,但非全部。隨緣,乃俗僧凡僧之念。因凡俗之人不知因果,不求解因果,所以隨緣,是對很多無法通達的念想提供一個很好的暢通方式。但到了我等如此修為境界,追求無上大道者,這因果法,自然是不能繞過的坎。曉因果的目的,就不再是為了解釋某個現象,而是為了改變某件事的本質和發展方向。而這個階段,我們將其稱之為掌緣。”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