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瑪利亞

811.瑪:姐姐我啊,真的要生氣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1890年,瑪利亞誕生在沙俄羅曼諾夫王朝,是為第三公主。19 本章︰811.瑪:姐姐我啊,真的要生氣了

    巴基斯坦的反抗戰爭開始了。

    第一次交鋒,盡管並非試探性出擊,但其帶來的作用確實是試探性的。

    英國殖民政府很快就意識到巴基斯坦這邊的威脅性。

    穆聯與穆共如今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名為‘巴基斯坦解放陣’的聯盟組織,建成巴解陣。

    因為瑪利亞的教導,穆共的游擊隊率先行動,穆聯則展開了大後方工作,還有與國大黨的外交問題。

    自從真納做出獨立戰爭宣言,國大黨便立即與真納進行交涉,試圖挽回對方。

    挽回時的態度十分溫和,但真納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他不會再後退一步,

    隨著正面戰場的開始,五萬印軍在莫夏爾科夫的指揮下,開始做出細分。

    為了確保部隊的指揮能夠順暢,莫夏爾科夫將這五萬印軍進行劃分,以3500人為一個團,組成了十四個3500人團。

    雖說缺乏裝甲部隊,但因為伊朗那邊的運輸十分順暢,所以他們得到了不少火炮,甚至還有卡車和摩托車。

    憑借這些裝備還有部隊規模,南下解放的戰斗立即打響。

    為了規劃其南下戰略部署,瑪利亞拉著真納和穆共主要領導人阿迪萊,從拉合爾出發,直接來到總指揮部薩戈達。

    在這里,她與鮑斯和莫夏爾科夫進行了商量。

    行軍路線首先需要確保的,是水源問題,畢竟巴基斯坦還是十分干旱的。

    因此,他們的路線將會順著印度河南下。

    途徑城市木爾坦、巴哈瓦爾布爾、甦庫爾這三座城市。

    只要打通印度河的交通運輸,後勤物資將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前線。

    與此同時,他們還可以通過這條印度河,不斷地向四周輻射,從而解放沿岸城市。

    由于英國殖民政府是建立在卡拉奇這座繁華的港口城市,所以他們的最終目標,就是攻佔卡拉奇,將英國人趕到印度洋,徹底解放巴基斯坦。

    大概的戰略部署已經完畢

    戰斗也是隨之打響。

    首先爆發戰斗的,是一座名叫章瑟德爾的城市。

    說是戰斗,可事實上,就是對這座城市的解放戰斗,而且與之交戰的並不是英國殖民軍,而是國大黨的部隊。

    這次交戰,雙方都比較意外,而且都嚴重低估了各自的戰斗力。

    國大黨的部隊認為,巴解陣的部隊都是烏合之眾,他們所能擁有的武器裝備不可能先進到哪里去。

    畢竟,穆共本身就是他們的手下敗將,而穆聯壓根就沒組織過什麼武裝部隊。

    同樣的,巴解陣也認為國大黨的部隊並不算強。

    雖說穆共被他們擊敗了,但那是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被打敗。

    那時候的穆共與其他左翼陣營幾乎就沒有得到過統一指揮,他們更是因為各自的路線不同而出現內訌,且不是一兩次那麼簡單。

    就是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被打敗,穆共不可謂不憋屈。

    而且在這種惡劣情況下,穆共還打出過好幾場以少勝多的戰斗,所以穆共是有資格看不起國大黨的戰斗力。

    不僅是看不起對方的部隊戰力,更是看不起他們的武器裝備。

    就是在這種互相鄙視的環境下,雙方交戰一觸即發。

    由于這是國大黨的先頭部隊,人數上並不佔據絕對優勢,但依舊比對方要多。

    而且,自從與美國進行了軍火貿易之後,國大黨部隊的武器裝備得到了革新。

    無論是步槍亦或是火炮,都是大批大批的運送過來,得到如此先進武器支撐後,火力立即提升了幾個級別。

    但巴解陣的武器裝備也不弱,莫辛納甘就像是拼多多一樣直接送,沒辦法,生產得太多實在是用不上。

    與其放在倉庫里發霉,還不如直接援助給這些有需要的革命戰士們。

    甚至還有37毫米的1930反坦克炮。

    這樣的炮放在歐洲戰場,已經是被淘汰掉的貨色了,可是放在印度戰場,則是十足的大殺器。

    雙方火力都提升了一個等級。

    然後,一交火,立馬發現不對勁。

    “對面的火力怎麼這麼猛啊?!”

    雙方都被對方的火力給打懵圈了,但仗已經打起來,不留一個交代是不可能的。

    于是乎,不匹配的火力基礎上,雙方都展開了激烈的交火。

    當然,印度地區的交火不需要考慮準頭,只需要考慮聲勢夠不夠大就足夠了。

    雙方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展開了激情互射。

    這是其中一處戰場,而其他地方也同樣爆發了戰斗。

    由格里芬印軍第9團和第8團組成的先頭部隊,在距離木爾坦五公里處與敵人遭遇,然後展開激戰。

    由格里芬印軍第12團,第11團,第10團的部隊,在奎達地區與英軍遭遇,並發生激烈戰斗。

    12、11、10團三個兵團都是精銳,負責這三個兵團的主要指揮官是甦聯軍官,而英軍那邊是正規的殖民軍,雙方一接觸便展開激烈交火。

    其激烈程度遠勝于章瑟德爾那邊的戰斗,甚至還驚動了阿富汗政府,差點沒把他們給嚇到出兵。。

    由于缺乏有效的偵察設備,很多次戰斗都是遭遇性發生。

    但是,有一支部隊卻以極其隱蔽且迅速的方式,展開了大迂回戰術。

    這是由第3團、第4團和第5團三個團組成的萬余人部隊,在奎達地區秘密穿行。

    由于奎達地區多為山林,所以隱蔽性很強。

    當他們來到諾貢迪這座邊緣城市時,便立即西進,直接進入伊朗,從伊朗進行一個大迂回,打算直奔瓜德爾這座港口城市。

    這一個大繞圈十分隱蔽,但行軍速度很快,再加上這一路上,伊朗政府不斷地送來補給資源,一路上還算是順暢。

    直到這支部隊出現在距離瓜德爾不到一公里距離時,他們才被哨站給發現。

    駐巴基斯坦的英殖民政府是在卡拉奇,但在瓜德爾也同樣有著一定的軍事力量駐扎。

    突然出現的一萬多人,著實是把駐扎在瓜德爾的英國軍官給嚇了一跳。

    他連忙卡拉奇總部發送請求支援的信息,緊接著,便組織所有部隊準備作戰。

    由于這一萬多人都是經過甦聯軍官的特別訓練,盡管其戰斗素養依舊不如正規甦軍或者歐洲各國軍隊士兵。

    但是,用在巴基斯坦這片戰場上,恰好足夠。

    六點清晨,第一聲炮響,打破了沉靜的氛圍。炮彈落在了簡陋的城牆上,第一場戰斗開始了。

    雖說巴解陣主要是形容穆聯與穆共,但這支五萬人的部隊,此時此刻也同樣被納入其中。

    盡管他們是格里芬部隊,但這支部隊的核心組成部分都是印度人。

    因此,由印度人來收復印度人,也並非不可。

    再說,此次迂回到伊朗,並且向瓜德爾港口城市發起進攻的核心主力,正是由印度軍官負責。

    為了避免意外,甦聯軍官會坐守後方,以防不測。

    當戰斗開啟之時,印度軍官指揮著自己麾下的部隊,朝著每一個方向發起進攻。

    三三制什麼的他們是肯定學不會的,但至少散兵沖鋒還是能做得到。

    由于巴解陣的部隊是做出了充足的準備,再加上從伊朗那邊運來了幾門75火炮,所以在實行先手炮擊時,確實給對方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緊接著,便是那排山倒海的沖鋒聲勢。

    這些印軍都是在德國戰役中淌過鮮血。

    他們曾經冒著甦軍的槍林彈雨,也在軍隊革命中對著英軍進行相位猛沖。

    論戰斗素養,確實遠不能達標,可是,論對英國人的仇恨,這群老兵已經絕對勇猛。

    由于是散兵沖鋒,而且是從四面八方發起進攻,爆發出來的沖鋒聲立即嚇倒了里面的英軍軍官。

    而且,英軍軍官還做出了錯誤預判。

    他們認為,這支巴基斯坦部隊人數不可能多到哪里去,而且千里迢迢的過來,必然是疲乏不堪。

    再說,巴基斯坦地區和印度地區是出了名的落後,他們哪有什麼武器裝備。

    在如此嚴重的錯誤預判之下,被巴解陣給打了個措手不及,瞬間潰敗。

    無數英軍在開了幾槍之後,立馬遭到巴解陣的火力壓制。

    眼見大勢已去,英軍軍官立馬做出一個決定。

    “撤!立即後撤,朝著卡拉奇總部發起預警,敵人絕對不是一般的巴基斯坦部隊。”

    當英軍做出效率極高的撤退之後,被留下來的,只有巴基斯坦的偽軍。

    這些偽軍毫無意外地被徹底消滅,不留任何一個人。

    隨著戰斗結束,傷亡人數開始清點。

    雖說他們取得了勝利,但經過清點後發現,他們的傷亡卻出現了不少損失,反而是英軍留下來的尸體,卻很少很少。

    經過甦聯軍官的初步總結得出,其核心原因,便是他們的盲目沖鋒帶來的。

    英軍確實是錯誤預判了他們的整體實力,但他們所做出的反擊,還是給發起沖鋒的巴解陣部隊帶來很大損失。

    無奈之下,甦聯軍官開始給他們開小灶,對這樣的行為進行批斗,力求杜絕這種事情發生。

    如若是甦軍,這種批斗必然奏效,但面對印軍就不好說了。

    他們確實是經過長時間訓練,但長時間的訓練不能代表效率穩定。

    所以,甦聯軍官也沒有別的法子。

    一位印度裔的營長對此解釋道。

    “我們印度人的性格就是這樣的直率,我們能學會教官們的知識,但不代表我們會絕對听從安排。”

    無奈之下,甦聯軍官只能扶額嘆氣。

    他們很害怕,一旦英國人反應過來,會如何挖坑給這些印度人去跳。

    而這樣的隱患,很快就發生了。

    卡拉奇總部收到來自瓜德爾的淪陷消息後,其內部軍備立即整頓起來。

    英軍殖民軍有兩萬三千人,而偽軍則高達六萬人之眾。

    反觀巴解陣這里的部隊,只有一萬人,真要打起來,必然會吃了人數不足的大虧。

    甦聯軍官自然是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們提出了要求,固守瓜德爾港口城市,利用這個港口,等待來自海上的補給資源。

    畢竟是接受過甦聯官方的特別指導,無論是軍官上的軍事教導,亦或是政治思想上的政委教導。

    可是,穆聯和穆共就不一樣了。

    以穆聯和穆共組成的巴解陣,在攻下章瑟德爾這座城市之後,士氣大漲,同時也有意擴大戰果。

    他們自然是懂得‘驕兵必敗’這個道理,但因為這是多年來壓抑後的勝利,這場大勝幾乎蒙蔽了他們眼楮。

    于是乎,在巴基斯坦還未完全得到解放之前,以穆聯和穆共為主的巴解陣,有了反攻印度地區的打算。

    特別是穆聯,他們對收復德里有著很高的欲望,畢竟他們就是在德里附近成立的。

    所以當他們有了這個打算之後,便通過內部的民主投票,最終少數服從多數,違背原有戰略,轉而對德里發起解放行動。

    而這些行為,以瑪利亞和鮑斯為首的格里芬印軍卻絲毫不知。

    等他們沖了出去,開始朝著德里方向發起進攻時,便中了國大黨的口袋陣。

    能夠部署口袋陣並不是國大黨里面有什麼出色的將領,純粹是因為,他們在前線吃虧了,只能往後撤去。

    這一撤,便拉扯出了一個口袋。

    這是一個意外,純粹的巧合罷了。

    可就是這麼一個巧合,卻被穆聯和穆共為主的巴解陣部隊給踩進去。

    也得幸虧這不是故意形成的口袋陣,要不然,只需要十幾門火炮,便可以將陷入口袋里面的巴解陣部隊給完全吃掉。

    可即使如此,穆聯和穆共的部隊依舊陷在里面難以逃脫。

    當這件事終于被瑪利亞知曉後,她差點就被這些人給氣暈。

    “這叫軍隊民主?這叫極端民主,他娘的!!”

    艾米爾連忙在邊上輕撫著瑪利亞的後背。

    “主席,淑女點,淑女點。”

    “淑女個屁啊,你們打仗能不能多點腦子,這仗打了個什麼鬼,像咖喱一樣漿糊了!!”

    真納和穆共的代表人紛紛撓著頭,他們也很尷尬。

    這一刻,瑪利亞可算是認清了一件事實。

    如果真的將巴基斯坦的解放工作全盤交給穆共和穆聯,到時候的結局,可能會跟當年的里夫共和國一樣,直接被摧毀。

    理想終歸是理想,現實還是得認清現實。

    嘆了一口氣,瑪利亞只能向鮑斯等人發出指令,營救被陷入包圍的穆共和穆聯部隊。

    看著這亂七八糟的戰況,瑪利亞忍不住向小秘書艾米爾吐槽道。

    “姐姐我啊,真的要生氣了”

    :。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紅色瑪利亞》,方便以後閱讀紅色瑪利亞811.瑪:姐姐我啊,真的要生氣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紅色瑪利亞811.瑪:姐姐我啊,真的要生氣了並對紅色瑪利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