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瀝瀝,連綿不斷的細雨,一直延續到了五月上旬,擔擔島海帶養殖戶的臉色就跟頭這頂陰沉的天色一樣。
    老陸坐在家門口,看著頭頂陰沉的天氣罵罵咧咧著。
    “天公啊,天公,這什麼鬼天氣,連個魚都沒法曬,賺個錢,怎麼就這麼難啊。”
    附近豬肉攤的老金說道︰“還不是你貪,多魚早就說了,今年天氣可能不會太好,四月份那會,就應該直接把海帶賣給加工廠。”
    對于這個老拆自己台的鄰居,老陸也懶得回他,多魚確實上個月就有說過。
    今年天氣可能不是很好,可以提前把海帶賣給加工廠,那邊可以直接加工成鹽漬海帶和海帶絲。
    可他還是想拼一拼,畢竟海帶生長就靠最後這兩個月,到時候,一畝海帶田相差好幾噸。
    可誰能想到,這鬼天氣就沒好過,一直都在下雨,而海帶要是太久沒曬到太陽,海帶容易穿孔和爛邊。
    同樣揪心的,還有不少海帶養殖戶,煩躁到去洗被單的朱秀華,聞著那沒曬干的床單,心情也是非常糟糕。
    因為她那一百畝海帶田也還沒收,可讓她最生氣的是,李耀國一點都不幫她。
    整天就知道在公司里忙,連帶著晚上都不回家里睡覺,說什麼,這一段時間公司特別忙。
    一股陰郁之氣沒處發泄的她,居然對著天後宮碎碎念了起來。
    “媽祖娘娘,你不是保佑我們嗎,那趕緊讓天氣好起來啊,再不出好天氣的話,海帶都要爛光了。”
    “該保佑的不保佑,不該保佑的瞎保佑.每年給你們供那麼多好吃的。”
    陳慧英听到朱秀華的碎碎念後,臉色瞬間拉了下來,其它東西,她可能還會讓一讓。
    惟獨這一點,她是不可能讓的,不管朱秀華願不願意,強行拉著她,就要到天後宮那邊去認錯道歉。
    見陳慧英那麼生氣,二嫂也不敢觸霉頭,畢竟有李多魚罩著,她還真不敢惹。
    再加上現在的她,完全被拿捏住了,自己的二女兒才剛剛周歲,正是需要別人幫忙帶的年紀。
    自己要是出去掙錢的話,孩子就得由阿娘幫她帶,現在是有求于人的時候,說話自然硬氣不起來。
    “娘,我錯了還不行,我現在立馬向媽祖認錯,咱們就不用去天後宮了吧。”
    陳慧英堅持道︰“不行,跟我拜拜,好好認錯,咱們都是靠海吃飯的,哪能這樣說媽祖娘娘,你這屬于白眼狼啊。”
    朱秀華嘴里嘀咕著,可轉身卻回房間拿起了神籃來。
    擔擔島也有不少海帶養殖戶,從四月份開始,就已經在搶收海帶了。
    李多魚的大伯、三叔他們,還有趙家兄弟、王金山,以及陳阿泰這些養殖戶,全都听了李多魚的意見,將一部分海帶收起來,拉到加工廠那邊做成了鹽漬海帶。
    對他們來說,少賺點錢沒事,但要的就是一個穩字。
    當大多數海帶養殖戶還在擔驚受怕時,他們已經完成了大部分海帶的采收工作。
    立馬開始準備捕撈丁香魚的工作了。
    因為丁香魚罐頭賣爆的緣故,閩龍的丁香魚罐頭訂單已經爆掉了,再加上今年承包了央媽好幾個熱門時間段的廣告。
    李多魚現在都不敢去經銷公司那邊了,每次一到那里,總有渠道商直接上門詢問丁香魚罐頭啥時候有貨。
    安玉良預估今年丁香魚的產量至少要翻五倍以上才能滿足市場需求,拼一拼的話,十倍也是有可能的。
    要是十倍的話,那今年丁香魚罐頭的銷售額就能突破千萬,放在這個年代完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為了保證這款產品的供應,李多魚現階段直接把重心放在了丁香魚的收購上。
    成立了一個臨時的丁香魚收購團隊,今年只靠擔擔島和定海灣那邊的漁民捕撈丁香魚是不夠的,而是得把整條捕撈戰線拉長。
    不單要在自己省,同時也向隔壁兩省,發出了收購丁香魚的廣告。
    同時派出了好幾個技術人員,前去隔壁兩省,教導當地漁民一些捕撈丁香魚的技巧。
    雖然“闖關”馬上就要來了,可經過綜合評估,對閩龍的影響還真不是特別大。
    且處理的好,李多魚說不定還能靠這個“闖關”大賺一筆。
    作為重生者的他很清楚,闖關失敗後,百分百會導致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而閩龍做的就是最基礎的食品行業,只要在通貨膨脹前,先把原材料搞到手。
    只好打好時間差,說不定可以反利用這次通貨膨脹大賺一筆錢。
    見李多魚時不時就在那猙獰著臉傻笑,小舅陳冬青不由嫌棄看著他,每次看到他那副表情,肯定又是滿腦子壞主意。
    五月中旬。
    金紅色的夕陽,將整個天空染得絢爛無比,而大家已經很久沒看到如此好看的晚霞了。
    終于放晴了。
    就在這一天晚上,村廣播就響了起來,大喇叭發出了呲呲呲的聲音來。
    【各位村民,尤其是有養海帶的,請注意听一下,經過天氣預報,還有村里天氣師的判斷,未來這幾天可能會刮東風,是好天氣,要收海帶的,要趕緊了.】
    【如果今天晚上有去收海帶的,一定要注意安全,不會游泳的,要穿好救生衣.】
    【要是還沒找到收海帶人手的,請第一時間到村委會來報道,到時候村委會給大家分派人手。】
    入夜听到這道廣播後,村里的海帶養殖戶全都激動了起來,一個個紛紛穿戴好采收海帶的裝備。
    采收海帶最好的時候。
    並不是白天而是晚上。
    因為晚上收起來後,白天就可以曬一整天,天氣好的話,當天就可以曬干了。
    可要是天亮才開始干活的話,到了下午,就不能繼續收了,因為下午再收的話,海帶就會曬不干,很容易爛掉。
    夜晚海面上到處都是船燈,還有柴油機發動的隆隆聲,靠近碼頭的那幾戶壓根就沒法入睡。
    海帶養殖戶正駕著漁船,穿梭在一排排由浮球、養殖繩構成的海上田壟里。
    將一棵棵兩三米長的海帶拖到了舢板船上,然後再運送回擔擔島。
    而這時候,李多魚那幾艘定制的平底鐵殼船的巨大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普通的舢板船最多只能運送兩噸左右,可李多魚那些平底的鐵殼船一口氣能拉六噸,效率是他們的三倍以上。
    很多海帶養殖戶看著李多魚的鐵殼船後,紛紛都很想買一艘。
    二嫂听到廣播後,也開始收她那一百畝海帶田了,這次的工人是李耀國幫她找的。
    且她還不能問價格,雖然二嫂很不服,但實在沒有辦法,因為現在是用人旺季。????你不出高價,有的是養殖戶出高價,到時候,找不到工人來收海帶,爛在海帶田里了,那就虧大了。
    朱秀華準備好東西,將還在襁褓里的老二交給了阿娘,直接把還在睡覺的李浩然給叫了起來。
    “起來了,干活了。”
    李浩然是一點也不想幫家里收海帶,因為幫家里收的話,那他就是免費勞動力。
    事情做不好,還會被阿娘罵,可要是幫小叔收的話,一天說不定還能掙個五六塊錢。
    李浩然是真的很不喜歡阿娘自己養海帶,只好假裝道︰“娘,我最近暈船,我能不能不去收海帶啊。”
    “怎麼跟你爹一樣,關鍵時刻老掉鏈子,我也沒讓你到船上去,你只要幫忙曬海帶就好了。”
    听到這話後,李浩然面如死灰,是哦,他怎麼就給忘了,收完海帶還得曬,最後還要翻海帶,還得收起來。
    李浩然頭一次這麼恨這個新課改,放假一天就好了,為什麼現在要放兩天啊!
    我想上學啊!
    從五月中旬開始,擔擔島不停忙碌著,整座海島都彌漫著一股濃濃的海帶味。
    可大多數海帶養殖戶都非常的開心,因為今年運氣還算不錯,連綿的陰雨天氣,雖然讓海帶的長勢並不是特別好。
    但海帶卻意外的漲價了,且還漲了不少。
    以前三十畝海帶田能賣到一萬出頭,今年漲價後,三十畝差不多能賣到一萬五。
    朱秀華那一百畝海帶田,全部采收起來後,差不多賣了將近五萬塊,扣到所有養殖成本和人工成本,到手的利潤是在三萬塊這樣。
    看著桌上到手的五十沓大團結,朱秀華那叫一個興奮,她還是頭一次靠自己掙到這麼多錢。
    好不容易等李耀國回來了,興奮了好多天的朱秀華激動地說道︰“耀國,養海帶真的很掙錢啊。”
    “嗯。”
    李耀國尷尬笑了笑,養海帶掙錢這不是大家很早就知道的事情嗎,多魚都靠養海帶賺了多少錢了。
    朱秀華直接說道︰“要不,多魚那邊的工作你先放一放,咱們兩個一起養海帶,爭取搞個一千畝,一年說不定就能掙三十萬。”
    李耀國相當的無語,哪有那麼好掙錢,養海帶是靠天吃飯的,今年大家運氣算不錯。
    市場混亂,導致海帶價格也跟著上漲,要是按去年的情況,就今年海帶這個品質,沒法賺太多錢的。
    且李耀國也不敢說,為了采收她這一百畝海帶,他私下還貼了不少工錢進去。
    他是閩龍公司的財務,清楚的很,現在人工是越來越貴了,今年的海帶采收最夸張的時候,要十五塊錢一天才能招到工人了。
    “要養你自己養,反正我不會去養的,再說現在小雷洋已經沒地方養殖海帶了,你要是想搞一千畝的話,就只能到東甲礁那邊,到時候,人工成本、油價只會更高。”
    朱秀華生氣道︰“李耀國,你就不能支持下我嗎,咱們只要辛苦個幾年,不就是百萬富翁了。”
    李耀國反問道︰
    “如果你投資了一千畝,明年海帶養殖期間,要是來台風的話,或者出現怪浪的話,你怎麼辦?”
    听到這話後,朱秀華當場生氣道︰“呸呸呸,你這個烏鴉嘴,會不會說話啊。”
    而就在這時,兩人身邊的小床上,發出了一聲幼兒的聲音。
    “噓,小聲點,菡菡醒了。”
    李耀國正打算去哄自己的女兒,結果發現小女兒眼楮睜得老大。
    “小混蛋,這麼晚了,怎麼還不睡。”
    小女孩吧唧吧唧吃著小手,下一秒就要哭出來的樣子,李耀國緊張道︰“快快快,菡菡應該是餓了,趕緊喂她。”
    “可我現在沒奶啊。”
    “你這麼大塊頭,怎麼可能沒奶。”
    “沒奶就沒奶,我有什麼辦法,你趕緊泡那個米糊給她喝。”
    而在隔壁,偷偷在玩游戲機的李浩然嘆息了聲,自打這個妹妹出生後,他爹回到家注意力完全就在小妹身上。
    擔擔島收完海帶後,漁民並沒有休息兩天,比較拼的直接連軸轉,全都出海捕撈丁香魚去了。
    而這一年,閩龍加工廠感覺都快給干冒煙了,每天都忙得跟狗一樣。
    一二月份不停在生產烤魷魚絲,三四月開始,就不停在生產海帶絲罐頭,五月份開始,則全力生產丁香魚罐頭。
    可以說,從開年到現在,加工廠沒有一天是閑著的。
    廠里的唯一的八級鉗工,也跟著連軸轉,因為廠里面的機械幾乎都是二十四小時運行的。
    一旦設備出現故障的話,他就必須第一時間處理。
    而公司也出台了新規定,加班是有加班費的,且考核時,加班是有加分的。
    考核分數滿分的,每月還有額外的獎金,廠里面有部分員工,為了多賺點錢,年初到現在都沒休息過,可相對應的工資也變得老高。
    一車車丁香魚罐頭從加工廠裝貨,然後發往了各個省份,最遠的訂單,居然要送到青甘那邊去。
    就目前的道路建設,單單把貨物送到那邊,可能就需要個把月的時間。
    像這種訂單,最後扣除掉運輸費,閩龍掙不到啥錢,可有時候為了開拓市場,還是可以犧牲一點利潤的。
    差不多也是在這個時候,國家將對一些主要農副產品零售價格進行調整的消息傳出,直接引起了搶購狂潮。
    直接引發了搶購狂潮,最近這段時間,工人幾乎都沒上班,全都跑去供銷合作社搶購大米、豬肉去了。
    榕城農貿市場那里,閩龍食品首當其沖,直接整家店面給清空了。
    哪怕擔擔島這里,大家也變得惶恐起來,這兩天大家都在討論一件事,那就是物價要大漲了。
    供銷合作社這兩天全都是人,連帶著李水花經營的店鋪都給搬空了,連帶著毛線都不放過。
    體壯力大的朱秀華,在這樣的搶購熱潮里可以說是佔盡了優勢,一個人扛著三包大米,還有半扇豬肉,滿臉幸福回到了家。
    可卻看到李多魚在那悠哉地陪著大肚子的老婆,不禁勸說道︰
    “多魚,趕緊去搶東西啊,這一次好像很嚴重,要是不多搶點米,以後,你有錢說不定也買不到米吃。”
    李多魚笑了笑︰“沒米吃的話,我吃肉啊,我公司還養了五千多頭豬呢。”
    听到這話後,二嫂頓時語塞,看著自己手里高價買來的半扇豬肉,突然感覺不香了。(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