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第七百章 不要錢的東西最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月不渡 本章︰第七百章 不要錢的東西最貴

    其實,李多魚只是三分醉,可有些話,憋在心里頭真的太久了,他也很想找人傾訴。

    于是,就趁著酒勁偷偷說出了點,然後恬不知恥地抱住了自己的老婆要貼貼。

    “臭死了,全都是酒味。”

    “都五個多月了,沒問題的,我很溫柔的。”

    周曉英咬牙道︰“都還沒跟你算賬呢,陳紫怡怎麼也來了。”

    “我也不知道,我現在好歹也是個大老板了,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去過問,全都是安經理安排的。”

    “睡覺。”

    周曉英關燈後,隨後轉過身,把被子全都給搶走了,可臉上卻都是止不住的笑容。

    今年擔擔島的碼頭,熱鬧的就像個小市集,要不是它是座海島,鎮上的人不方便過來,感覺鎮里的市集都得換地方。

    鎮上市集那里,相比起往年冷清了不少,因為少了擔擔島的人。

    鎮委會那邊,陳書記和高鎮長也是有些感慨,如今一整個閩龍賺的錢,比整個鎮加起來都還要多。

    高鎮長無奈道︰“總感覺咱們兩個現在都有點配不上李主任了啊,以前過年還會來看看我們,現在連個人影都沒有。”

    陳書林也很無奈︰“你就少說兩句吧你,人家多魚可沒欠咱們什麼東西,反而因為閩龍,咱們鎮委白得了不少好處。”

    高鎮長哼了聲︰“讓他幫我安排個會計職位,都扭扭捏捏半天。”

    陳書林有點驚訝︰“老高,你是想把小靜弄到閩龍里面去?”

    “信用社就那麼幾個人,且都已經結婚了,她在這樣下去,肯定找不到對象,還不如把她送到閩龍去,那里人多,說不定,還有人能看得上她。”

    陳書林喝了口茶水,說起來,高靜都已經三十了,現在人普遍二十出頭就已經結婚生娃了,三十還沒結婚確實會被戳斷脊梁骨的。

    “可閩龍的財務是李耀國管理的,跟小靜還是同學,你就不怕多魚那個二嫂來鬧啊,我可先說好,到時候,真有那麼一天,我可先跑啊!”

    高鎮長嘆氣了聲,而就在此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陳書林喊道︰“進來。”

    推開門後,是一位有點精瘦黝黑的年輕人,手里還提著不少東西。

    “陳書記,高鎮長。”

    “你們都在啊,快過年了,一點小意思,一些茶酒,還有我們閩龍生產的罐頭禮盒。”

    說完,李多魚將手里兩袋精致的禮盒袋送到了領導面前,這個禮盒袋是吳邵燕設計的。

    說白了,就是專門送禮用的,里面不單有本地精釀的青紅酒,還有武夷山那邊的岩茶。

    剩下的則是閩龍食品,丁香魚、海帶絲、海蜇罐頭各兩罐,烤魷魚絲三包,還有一些精品干貨,大蝦干和生蠔干。

    “多魚,你這也太客氣了,有來看我們就可以了,還拿什麼東西啊。”

    李多魚笑道︰“今年承蒙領導照顧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是當初沒有兩位領導的提攜,閩龍也不會發展得這麼好。”

    高鎮長臉色稍稍不悅,自然知道這小子講的都是場面話,隨著這生意越做越大,這小子心眼也是越來越多。

    而讓高雲天意外的是,李多魚下一句便說道︰“高鎮長,上次听你說,靜姐是不是打算換個地方上班?”

    高天雲點點頭,同時有點驚訝,上次不都讓你和稀泥了,今天怎麼又提起這件事了。

    李多魚說道︰“是這樣的,上次高鎮長跟我提的時候,我們閩龍確實沒有崗位能配得上靜姐,剛好我們公司明年會成立一個總部,目前正缺少一位像靜姐這樣的人材。”

    高天雲和陳書林面面相覷,兩人紛紛都覺得,要是他們兩個有這小子一半會說話,早就已經高升了。

    雖然知道這小子講的是客套話,可高雲天听得就是開心。

    “那就謝謝李總了,對了,李總,你們公司單身的男青年多不多啊。”

    “還可以。”

    李多魚自然知道高鎮長的意思,事實上,他們公司的男青年非常的搶手,都是媒婆的重點爭搶對象。

    “那等小靜過去了,能不能多搞幾場聯誼會啊,我這個當爹的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李多魚笑著回道︰“明白了,領導,等靜姐來了,我一定會想辦法多搞幾場聯誼會,多弄幾場團建的,爭取消滅我們公司的大齡未婚青年。”

    高天雲勾搭著李多魚的肩膀︰“我家有瓶別人送來的陳年青紅酒,要不要去小酌兩杯,你嫂子燒菜手藝還是很好的。”

    听到這話的陳書林,那叫一個無語,剛剛還在努力編排李多魚的老同事,現如今那叫一個殷勤,恨不得把李多魚請回家里面吃飯。

    “要吃,你自己回家吃,我跟李總還有事情要談。”

    陳書林趕忙轉移話題道︰“對了,多魚,我有件事情想請教你一下.那就是咱們鎮,要是再開發一塊紡織業務,你覺得能做起來嗎?”

    李多魚沉思了會,若是按照歷史進程的話,他們鎮將來的發展方向確實是以紡織業為主的。

    可由于他的出現,這才把整個水產業做了起來,讓天平倒向了他這邊。

    “可以做,現在人民經濟慢慢變好了,穿著需求越來越高了,紡織業絕對是未來幾十年的朝陽產業。”

    陳書林笑道︰“我也是這樣想的,你看電視里的那些港島人,一個個都穿那麼好看咱們發展起來後,這些工裝肯定是要退出舞台的,全國那麼多人民”

    陳書林當場拉著李多魚聊了將近三個多小時,而聊到最後,陳書記終于進入了正題。

    “李總,你想不想投資下。”

    李多魚笑眯眯看著陳書記,他確實也很看好紡織業,可很多時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目前閩龍公司他就已經快轉不過來了,要是再涉足完全不懂的紡織行業,李多魚覺得還真不一定能做好。

    “陳支書,我個人能力有限,要是等閩龍將來掙到更多錢了,肯定會投資的。”

    “好吧。”

    而陳書林也就是蠻問問,實際上,他已經拉到了投資商,是鎮里面一位歸國的華僑。

    設備和資金,大部分都是這位華僑出,然而這位華僑對李多魚相當感興趣,很想拉他入伙一起做事業,而他陳書林則充當這個中間人。

    聊了半天後。

    李多魚開船回到了擔擔島,卻意外發現,碼頭附近全都是人,村里的大喇叭也在播報著。

    【各位村民,大家注意一下,碼頭那邊,有咱們福日電視公司的銷售員在賣電視有打算買電視的,趕緊到碼頭那邊去。】

    哪怕重生過一次,可李多魚迄今仍覺得這個年代真的非常魔幻,一邊是你要提供電視票才能買到電視機。

    而這部分是姓社的。

    可有些地方,你也可以直接花錢購買電視機,就是相比起擺在百貨商場里的會貴一點。

    這一部分則是姓資的。

    簡單來說,這就是這個時代特有的雙軌制。

    有關系的人,可以拿到票,然後低價買東西.而沒關系的人,只要願意多出點錢,照樣可以買到那些緊俏的商品。

    而這兩者中間的差價,就是某部分人的利益。

    李多魚記得前世老唐有跟自己講過一句話。

    十億人民九億倒。

    還有一億在尋找。

    而這大概就是這個年代的真實寫照,很多城里面的關系戶,壓根就不需要上班,只需想辦法每天拿到各種票子就行。

    電視價格雖然不便宜,可人家把東西都賣到了家門口,要是不買的話,總顯得他們擔擔島不夠大氣。

    “不要券的話,我要一台16寸的黑白電視機。”一個叫徐福貴的村民舉手道。

    可他剛說完,立馬就有村民勸道︰“老徐,相信我,咬咬牙直接上彩色電視機,現在還看黑白的,等會都沒人去你家看。”

    “就是怕你們來我家看,這才買黑白的。”

    “你就裝吧你。”

    听到這話的李多魚,卻莫名感覺有些違和,這兩年擔擔島的發展真的太快了。

    記得前世這會,村里除了王家兄弟外,其他人有電視就不錯了,哪里會管你是黑白和彩色。

    哪里會像現在,買個黑白的,居然還感覺有點掉隊了,這也太裝逼了吧!

    村里的電工王向紅,糾結了很久,最終咬牙喊道︰“我要一台16寸的彩色電視機。”

    做出這個決定後,王向紅嘆氣聲︰“真買了電視後,半年都吃不上豬肉了。”

    有村民調侃道︰“吃不起豬肉,咱們就吃魚肉,以前不都是這樣過來的。”

    王向紅說道︰“現在魚肉也不便宜了,再說我家沒漁船,要不你們捕到魚後,把海鮮便宜賣給我啊。”

    “可以,大肚魚要不要?”

    “滾你大爺的,我海邊人會去吃這玩意。”

    李多魚笑了笑,他們所說的大肚魚應該就是魚,這貨不單丑到沒朋友,連帶著漁民都很嫌棄,一般捕撈到的話,都是當雜魚去賣。

    而在日料里,卻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可對于一個廚師來說,他確實不喜歡去烹制魚,主要是這玩意殺起來很麻煩,做起來更麻煩。

    而今年由于新元集團的離場,市場非常的混亂,而海鮮這一塊跟豬肉不一樣,產量很不穩定,並不是那麼好調控。

    再加上,供銷合作社那邊一直都很少去賣海鮮,而這就直接導致海鮮價格大多都是跟著市場走的。

    今年還真讓漁民都給賺到了,先前夾海帶苗,讓大家都賺了不少錢。

    再加上這一個月海鮮的價格大漲,有些漁民單單靠這兩個月,就賺到了絕大多數人一年工資錢。

    別人可能要花一整年的工資,這才能買得起電視機,可對擔擔島的村民來說,但凡肯努力的。

    只要夾海帶、收海帶,還有過年捕魚這三個月努力一點,就很有可能賺到一台彩電的錢。

    現如今,村民的口袋里有錢了,消費自然也就提升了,而這次電視銷量非常好,才一天的時間,他們就在擔擔島賣掉了二十台且絕大多數都是彩電。

    把那個銷售員都給整懵逼了,且還有姍姍來遲的人在問︰“明天還來賣不?”

    銷售員趕忙說道︰“來,肯定來啊!”

    臨走那會,銷售員看著眼前這座擔擔島,忍不住說道︰“臥槽,擔擔島的人真他娘有錢啊!”

    除了來島上賣電視機的,當初那個賣李多魚煙花的內地人,這次包了艘船直接到島上來賣。

    一船的煙花也很快就銷售一空,其中半船的煙花直接給隔壁村的大頭家陳阿泰給買了去。

    足足買了一萬多塊錢,好不容易拿到大頭家的他們,今年打算好好慶祝一下,煙花直接放到天亮。

    而來這里賣煙花的這對兄弟,徹底傻眼了,這是他們做生意以來,煙花賣得最快的一次。

    可他們這一趟過來,除了賣煙花外,還有個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想辦法采購到閩龍公司的產品。

    先前他也打過電話,那些丁香魚罐頭、烤魷魚絲還是比較緊張的,要想拿這兩款貨物的話,就必須要全款打錢。

    可他們也怕打水漂,剛好經常到尚峰鎮去賣煙花,心想就去踫踫運氣,看看能不能拉到貨。

    結果到了鎮上一問。

    這才得知原來當初給他們名片的那位年輕人,就是閩龍公司的老板。

    于是兩人一合計,干脆雇了艘船,把煙花拉到擔擔島上去賣。

    賣煙花只是順帶的,兩人之所以上島去賣煙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順趟給閩龍公司的老板送煙花去。

    “李總,好久不見。”

    看到這兩人後,李多魚笑了笑問道︰“煙花賣得怎麼樣?”

    “你們島的人,太給力了,半天就給賣完了。”話剛說完,兩人就把最好的那些煙花推到了李多魚家的庭院里。

    “這是我們瀏陽這兩年最新款的煙花,不單顏色很漂亮,升空後還有音哮,非常的不錯。”

    李多魚轉身就要去拿錢,可賣煙花的劉能連忙擺手︰“不用的,李總,真不要錢。”

    然而不要錢的東西,永遠都是最貴的,畢竟拿人家手短,剛好李多魚還真想去買一些煙花。

    跟這兩人也算是蠻有緣分的,李多魚順手就回送了他們兩大盒閩龍海鮮大禮包。

    另外,再給他們批了一張條子,讓他們可以拉一車貨回鄉。

    而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又到了看春晚的時候,相比起前些天,他們家庭院都坐滿了人。

    今年就顯得冷清了點,就鄰居王婆,還有老胡,以及二哥、水花姐,他們在家里面看電視。

    畢竟現在島上有電視的人多了,不用像以前一樣,一台電視上百人看。

    而李多魚家的彩電,依舊是劉運賠給他的那台東芝彩電,而隨著春晚開始後。

    電視突然又雪花屏了,小圖圖率先喊道︰“爹,你快去扶信號桿。”

    逆子啊!

    李多魚嘴角抽了抽,這麼多年,他好像就沒好好看過春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七百章 不要錢的東西最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七百章 不要錢的東西最貴並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