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公回來只住了一段時間,小小的皮箱里塞滿了給大家的禮物。
    有高粱酒、高山茶,還有他們本地叫做“神龍一條根”的狗皮膏藥。
    臨走前。
    他又去北坡那邊拜了拜,臨走時,抓了一把爹娘墳上的土裝在瓶子里帶走。
    就在他離開時,村里的石頭跑過來問他,畢竟是同一個村的,有沒有他阿公的消息。
    四叔公到現在才知道,原來同一個村的,還有人在海外省。
    “這次要想回來,得提前去登記,且名額還是挺多的,你阿公要是想回來的話,應該很快就會回來。”
    對于這些被騙去海外省的老兵,四叔公算是幸運的,因為他並沒有在國內組建家庭。
    可對石頭的阿公和阿嬤來說,是極其殘酷的,當石頭的阿嬤馬秀梅得知老兵可以回鄉後。
    她就經常坐在家門口,眺望著海面,不知道是不是在期待著什麼。
    可有時候,人生就是如此的無常,石頭並沒有等到他的阿公,馬秀梅也沒等到她的第一任丈夫,而是等到了一封其他老兵幫忙帶回來的信。
    當石頭幫忙念信的內容後,這位不苟言笑,經常坐在家門口的補網的女人,大哭了整整一天,連周邊的鄰居都能听得到。
    石頭雙眼也全都是紅的,拿著信的雙手完全是顫抖的。
    得知具體情況的李多魚和周曉英兩人也很難受,當年高老漢送自己的那台抽水機都還在。
    馬秀梅是他們兩人展轉兩地才幫忙找到的,高老漢的那封與妻書,他們也都見過,可世事無常,高老漢在一次出海捕魚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李多魚不由嘆息了聲,想起了那個在中線不停徘徊,見到大陸漁船就偷偷上去搭話,甚至被騙了很多次,還依舊選擇相信他人的老人。
    “唉!”
    一顆延伸出去的大石頭上,李多魚陪著石頭喝了一些酒,這個已經越來越成熟,嘴上胡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已經脫去了稚嫩的外表,過了那個打打殺殺的年紀,可長大成熟後,石頭再也沒法像以前那麼爽朗的笑了。
    “魚哥,我真的很難受,你說,我都賺到錢了,可為什麼卻沒有以前快樂!”
    李多魚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可腦海里跑出了一句前世短視頻經常看到的話,相當深沉得說道︰
    “人之所以會痛苦,就是因為一直在追求錯誤的東西,做了錯誤的選擇。”
    听到這話後,石頭沉默了很久,隨後覺得魚哥真的非常牛逼,隨便一說就幫他解惑了。
    她阿嬤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一直在等阿公,而他之所以這麼痛苦,也是在等不該等的人。
    石頭突然爽朗得笑道︰“魚哥,我明白了,感謝您的教誨。”
    李多魚相當無語︰“我可什麼都沒說啊,別到時候賴我啊。”
    “不會的,魚哥。”
    臘月中旬。
    隨著擔擔島岸邊的棚戶撤掉後,夾海帶苗的工作也到了尾聲,一些前來當幫工的外地人也都背起了棉被準備坐船出島了。
    這個月大家雖然都很辛苦,沒日沒夜的干活,半夜都要頂著寒風夾海帶苗。
    很多人也都長了凍瘡,可相對應的報酬也是拉滿了。
    這里面最勤快的工人,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掙到了三十多張大團結。
    對擔擔島的村民來說,三十多張大團結已經不算大錢了,可對普通群眾來說,三十多張大團結真的非常多,比縣長的工資都要高很多了。
    而有些是夫妻檔,一個月賺了將近半年的錢,辛苦是辛苦,可回報是真的高。
    尤其是給李多魚夾海帶苗的那撥工人,不單吃的好,每頓都有肉可以吃,臨走時,還每人領到了五塊錢的紅包。
    有這些錢,今年可以過個好年了,不單可以換套新衣服,還可以多買些肉。
    有些比較節儉的,咬咬牙,說不定也買得起電視機了。
    而這幫工人臨走時,住在碼頭邊的老陸還喊道︰“等五六月的時候,記得過來收海帶啊。”
    而這些幫工听到收海帶三個字後,嚇得腿都有些發軟,因為他們很清楚,收海帶比夾海帶苗要累很多。
    馬上就要過年了,整個擔擔島都洋溢著一種幸福的年味,可有個人卻全程都黑著臉。
    因為二哥偷偷補貼工人的事,也不知道被哪個大嘴巴子給捅了出來。
    現在全村人都知道,給朱秀華那一百畝海帶田干活的工人,每天的工錢最少都是十塊錢,可以說是全島工價最高的。
    前些天,朱秀華還在炫耀自己那一百多畝海帶田,才用了多少工錢。
    可沒想到,打臉來得這麼及時,消息一經傳開,二哥李耀國這幾天嚇得完全不敢回家,直接睡在了七星灣養殖基地那邊。
    據李浩然說,他娘這幾天氣得都沒做飯,他都是跟著阿公阿嬤吃的。
    且做夢都要磨牙,有天晚上甚至還坐起來咬牙切齒喊他爹的名字,嚇得李浩然只能去阿公家睡覺。
    而發生這樣的事情後,李多魚卻莫名有點小興奮,仿佛那個熟悉的二嫂又回來了。
    說實在的,這人要是不作的話,李多魚還真覺得有點不對勁。
    一間小房屋里,幾個李家人聚在一起,二哥李耀國哭喪著一張臉,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
    “我還真是活該,沒事給她擦什麼屁股,就該讓她自己多吃點苦。”
    而阿娘听到他訴苦後,冷哼了聲︰“你就是太縱容,她才會這樣肆無忌憚,你們都相處這麼多年了,她的性格還不明白,要是沒有讓她特別難受的話,她壓根就不會長記性。”
    小房間里,不管阿娘說什麼,李多魚都頻頻點頭︰“阿娘說的對。”
    說到最後,陳慧英有點生氣道︰“都快過年了,別再弄得雞飛狗跳,在你這個家,你錢賺最多,不要每次踫到事情都躲起來。”
    “可她真的會打我!”
    陳慧英哼了一聲︰“以前,咱們家沒錢時,讓她作威作福就算了,現在咱們家也算有錢,她要是敢打你,直接過來找我,現在我可不會讓著她。”
    听到這話後,李多魚不禁笑了起來,眼前這個阿娘跟前世真的很不一樣。
    前世的她,早就已經被家里的瑣事磨平了稜角,甚至都有意躲著二嫂這個人。
    可現在,偶爾還會教育他,也非常的護犢,雖然很現實,可還真就是這麼個理,人一旦有錢後,不單精氣神變好了,連腰桿子都變直了。
    夾海帶苗工作結束後,李多魚身為村主任,同時又是最早養殖海帶的養殖戶。
    就趁著空閑的時間,順便去海帶田檢查一番,可沒想,小舅陳冬青居然也在海帶田那邊。
    他對著陳家村的一位海帶養殖戶罵罵咧咧道︰
    “跟你們講過多少遍了,你海帶田就這麼點,沒必要去貪,多拿海帶苗不會幫你賺錢的,你現在掛的越密集,以後收成就越少,搞不好,還會全都爛掉。”
    “還有你這弄這麼深,冬天沒曬到太陽的話,很快就會爛掉的,趕緊多加幾顆浮球。”
    陳家村的那位養殖戶被罵的連連點頭,屁話都不敢回一句,因為現在的陳冬青在家族里的地位非常高。
    除了宗族的幾位會長外,接下來,就屬他說話最管用,畢竟村里大多數人都已經知道。
    照這樣下去,陳冬青百分百是水產研究所的所長,外加他還是李多魚的親舅。
    在他們這里,舅舅是最大的,而李多魚混得越好,他的地位也就跟著越高。
    見李多魚到海帶田這邊,陳冬青開著船就過來了,跳到了李多魚的船上,立馬伸出兩根手指,示意了起來︰“有沒有帶。”
    李多魚嫌棄看著他,從口袋里掏了包四叔公送他的進口的萬寶接丟給了他。
    “都當領導了,怎麼連煙都抽不起啊。”
    陳冬青嘆氣了聲。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啊。”
    李多魚笑了笑︰“我舅媽又對你實行經濟管控了。”
    “管控個鬼,就她還想管我。”小舅嘆氣道︰“我當初最後悔的,就是答應讓她去榕城。”
    李多魚愣了下,隨後一臉認真地問道︰“小舅,你不會被戴綠帽子了吧?”
    陳冬青抬起了腳直接朝著李多魚踹去︰“你大爺的,狗嘴吐不出象牙。”
    陳冬青嘆氣了聲,隨後說道︰“你舅媽也不知道哪里認識了一幫闊太太,整天不是打麻將就是花錢大手大腳。”
    李多魚微微皺眉,這確實有點嚴重,人學好很難,但學壞真的非常快。
    可有些話,陳冬青沒有說,現在家里那個婆娘,三句話都不離李多魚的。
    “我們家那個多魚啊.”
    現在每次去榕城,都得向自家老婆匯報公司的情況,好讓她出去變得更有談資。
    陳冬青抽了根煙後,突然嘆氣了聲︰“真羨慕你啊,娶了個那麼好的老婆。”
    李多魚笑笑︰“那肯定的,我家曉英啊,懂事的讓人心疼,有這樣的老婆,我每天都想回家給她暖床。”
    “操,你惡不惡心。”
    “我就是說來惡心你的。”
    ……
    今年下沙村的村民確實賺到了不少錢,而村委會進行了大致的數據統計。
    當然在統計前,直接把李多魚給排除在外了,因為把他統計進來的話,數據直接失真了。
    可哪怕扣除掉李多魚後,整個八七年,下沙村每戶平均掙到了將近兩千二,遠超全縣所有農村水平。
    甚至比城里面都要高很多,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富豪村。
    而萬元戶,現在組織也不提倡了,因為單單下沙村就有將近八十多位萬元戶。
    如果明年海帶養殖順利的話,預估會直接突破百位,由于下沙村的萬元戶太多的緣故,縣里面直接取消了今年的萬元戶頒獎儀式。
    而下沙村這個漂亮的數據一經公示,單單臘月這會,就不知道有多少媒婆跑到島上來。
    現在整個鎮,包括隔壁鎮,乃至縣里面的,都很想嫁到下沙村來。
    尤其是那些家里有養海帶的,用前世的話來講,那就是擁有了擇偶優先權。
    而過年的這段時間,卻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那就是海鮮的市場價異常混亂。
    以前都是新元集團在調控,可由于發生了一些事情後,現在整個集團軍心渙散。
    甚至已經有些控制不住局面,而原本那幫被陳元素壓得死死的魚販子看到了機會。
    一時間,連帶著老米都跟著活躍了起來︰“今日又是好價,趕緊去捕魚,馬鮫直接六毛了,抓到一網直接就是暴富啊。”
    “大黃魚已經五塊了。”
    听到大黃魚的這個價格後,李多魚還真有些恍惚,這魚還真就用了幾年時間,就讓自己身價翻了將近十倍。
    好像接下來的每一年,大黃魚的價格還會翻倍,到九零年代初時,差不多都要一百塊了。
    海鮮價格好,剛剛搞完海帶田的漁民們,還是忍不住誘惑,一個個都開著船出去撒網了。
    而大伯和三叔他們也出海,直接下拖網,而這兩天,運氣好的漁民,一天賺個兩三百絕對不是問題。
    趙家兄弟、王金山、老陸他們這些換了新船的,現在也是擔擔島的捕魚主力,一個個每天都是眉開眼笑。
    每天捕魚回來後,都躲在家里面偷偷數錢,而這一次的海鮮價格大好也讓老米這個魚販子賺到了不少錢。
    自打听了李多魚的話,今年他直接忍住了,沒有再去熱臉貼那幾個孩子的冷屁股。
    直接對那幾個孩子放話︰今年他不去城里面過年了,要是誰回來過年的話,直接就送一台電視機。
    結果這一招真的非常有效,平常看不起擔擔島的那幾個兒媳婦,全都提前回島過年了,一個個還搶著洗碗和收拾房屋。
    老米笑得那叫一個開心啊,今年哪怕他不洗手就去抱孩子,他那幾個兒媳婦屁話都不敢講。
    見到李多魚後,多少還有點抱怨︰“多魚,你早就該點醒我的,錢要這麼用,才是最有價值的。”
    而自打擔擔島有錢後,很多事情也都跟著改變了,原本那些來島上擺攤的,差不多要到過年前兩天才會來。
    今年直接提前了將近一周多,且規模比以前還大,把整個碼頭全都擺滿了,連帶著陳家村都有人去擺攤,現在誰都知道擔擔島有錢,爭先恐後想賣年貨給他們村。
    而擔擔島的島民這次也很給力,那些來擺攤的,發現今年帶的貨還是不夠賣。
    一位賣鹵貨的攤主,看著被掃蕩一空的攤位後,不由感慨道︰“媽的,真的太有錢了。”
    因為就在不久前,有個村民直接在他這里,買了一百多塊的鹵貨。
    有錢真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