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第六百八十九章 再到湄洲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月不渡 本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再到湄洲島

    一年多後,李多魚再次來到湄洲島,發現相比起去年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由于這座島相對靠近“金”門,一度是重要的海防前線,島上的戰壕、工事非常多。

    前幾年,甚至還駐扎著軍隊,再加上這座島大多數都是平原,沿海這片區域大多都是淺海。

    地理位置決定這座島不大可能發展成像擔擔島這樣以漁業為主的漁村。

    再加上先前島上有駐軍,嚴重阻礙了本地的發展,導致島民只能依靠捕魚種地瓜等農作物解決溫飽和生計問題。

    李多魚記得很清楚,以前只要一有人說起這座島,就會立馬聯想到那句“只長石頭不長草,海風吹著石頭跑。”的歌謠。

    而這句歌謠講的就是湄洲島,再加上駐軍的緣故,湄洲島以前可以說是禁區,除了原本的島民,外面的人想上島都是不可能的。

    在來湄洲島的路上,陳元善也給李多魚講了很多關于湄洲島的往事。

    其中就有講到了一些沖突,因為信仰媽祖的,不單單只有沿海的漁民。

    海外省的漁民大多全都是媽祖的信徒,那時候,由于海外省的漁船比較好。

    時不時就半夜三更來到湄洲島,然後偷摸摸前往祖廟拜媽祖。

    本地那叫一個頭疼,因為對方只是漁民,抓也不是放也不是。

    好像那會因為這個矛盾,當地就打算把祖廟直接給拆了,這樣海外省的漁民就不會過來了。

    可那會听到要拆祖廟,當地的村民,乃至市里面都著急了起來。

    恰好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恰好有一位叫王苗的新聞記者听說了這件事。

    這才反應到了上面,這才把事情給壓了下來,後面由于跟對岸的關系緩和

    除了這些外,陳元善還講了不少關于湄洲島的往事。

    可這個大環境,李多魚還是清楚的,事實上,不單單湄洲島,當初整個閩省的沿海地帶都是一樣的。

    沒有任何大工廠,大家一直都在溫飽邊緣掙扎著,好在多山靠海,這才不至于被餓死。

    要不是兩岸關系緩和,外加改開這些大事件,哪怕在外的華僑有心也幫不到閩省。

    如今細細想來,只能說一個穩定的環境對發展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李多魚的釣魚船這才一靠岸,湄洲島碼頭附近的商販,立馬朝漁船看了過來。

    自打祖廟香火重燃後,最先受益的則是靠近碼頭的這個村,原本不少捕魚種地瓜的村民直接在碼頭這邊做起了小本生意。

    在碼頭擺攤賣吃的,賣蠟燭、香和紙錢,有些則賣一些海鮮干貨,甚至還開了好幾家海鮮小吃店。

    有些甚至當起了野導游,專門給那些香客帶路,並教他們應該怎樣去拜媽祖。

    當他們看到那艘白色釣魚船後,一個個臉上都是羨慕的表情。

    “臥槽,這船也太好看了吧,這又是哪位華僑的船。”

    也有不少乞討的小孩已經就位,一位大男孩對著其中一個小孩說道︰“等會我們圍過去,你一定要哭出來啊。”

    香火重燃的這幾年,這群小孩發現了一條致富之路,那就是只要穿的破破爛爛,然後圍著這些進香的游客,一直在那喊“媽祖會保佑你,感謝你的好心意。”

    有些游客會覺得他們太可憐,就會施舍一點錢給他們,有些游客覺得他們太煩了,也會隨便拿點意思。

    尤其是那些國外華僑,出手都特別的大方,很多時候,直接給的就是外匯。

    就曾經有個乞討的孩子,有次拿到過百元的外匯,後來還因為這筆錢,經常乞討的兩幫人互毆了起來。

    看到這艘白色釣魚船後,碼頭這幫攤販都很開心,對他們來說,這絕對是一只好宰的大肥羊。

    而就在這時候,有一位年輕人喊道︰“我去,這不是李總的船嗎?”

    听到這話後,大家紛紛朝他看了過來,好奇道︰“李總是哪位,很出名嗎?”

    “李多魚啊!”

    “李多魚是誰?”

    年輕人一臉嫌棄地看著他們︰“你們真的是沒見過世面,咱們省的青年創業家代表,經常上報紙的,你現在攤位上賣的那些海帶絲、烤魷魚,還有丁香魚,全都是李總的閩龍公司生產的。”

    其中一位大媽,趕緊拿起罐頭問道︰“我賣的這些罐頭,還有這些魷魚絲都是他生產的?”

    年輕人點頭道︰“沒錯,這些都是李總那家閩龍公司生產的,我現在正給他打工呢。”

    有人反應了過來︰“是不是擔擔島那位?”

    年輕人點頭道︰“沒錯。”

    “你早說嘛,你說擔擔島那位,我們肯定知道啊,你說李總,我們哪里知道。”

    大家看著釣魚船上的身影,還是有點不願相信︰“你們李總,怎麼看起來那麼年輕,感覺都還沒三十啊。”

    “你懂個錘子,人家那叫年輕有為,等人家到你這個歲數,產業也不知道做多大了。”

    見李多魚站在船頭正在拋船繩,穿著人字拖的年輕人第一時間小跑了過去。

    “李總,我來幫你固定,你把船繩丟過來,我來綁就可以了。”

    李多魚見到這個年輕人後,感覺有點眼熟的樣子,隨後問道︰“你是不是加工廠的那個小鄭。”

    年輕人撓撓頭道︰

    “李總記得我啊,沒錯,我是加工廠第五組的小鄭,這一段時間舉辦媽祖慶典,被村里人叫回來幫忙了。”

    李多魚很想吐槽,就你操的那一口莆田腔,想忘掉你還是比較難的。

    閩省十里八鄉不同音,要想分別是哪里人,直接听口音是最快的。

    李多魚問道︰“最近忙嗎?”

    年輕人回道︰“最近確實比較忙,有很多華僑和領導來,村里接待的人手都不夠。”

    等李多魚踏上碼頭後,在附近擺攤的攤販不知道為啥,對他特別的熱情。

    有好幾位都笑著打招呼道︰

    “李總好。”

    這讓李多魚有些恍惚,自己有那麼出名嗎,連湄洲島這邊的人都認得自己。

    有位擺攤的大姐還招呼道︰“剛熬出來的地瓜粥,李總要不要吃一碗。”

    “大姐,不用了,我來的時候吃過了。”

    李多魚瞥了眼擺在攤販上的閩龍食品︰“大姐,這些東西在你們這邊好賣嗎?”

    “好賣非常好賣。”

    大姐笑得眼楮都快閉起來了︰“尤其是那些華僑,都是整件整件的買,游客也非常喜歡,搞得我們現在手里都沒貨了。”

    “銷量這麼好啊。”

    “那肯定的,你們閩龍公司生產的東西,就是比別人家的好吃,我先前也賣過鷺島牌的,但真沒有你們閩龍的好吃,現在都改賣你們家的。”

    “評價這麼高啊。”

    自己的產品被肯定,李多魚也是很開心的,隨身抽出了一張便簽,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根鋼筆,寫了一張提貨單給大姐。

    “大姐,要是貨不夠賣的話,你直接拿這張條子,到上面這個地址去找一個叫安玉良的經理拿貨,他會給你單獨安排的。”

    拿到條子後,大姐手都激動到顫抖了,平常她想拿貨的話,也不知道轉幾手了。

    那些渠道商還一直不停在漲價,尤其電視廣告播出後,丁香魚罐頭的價格又漲了。

    所以到她這里利潤就變得很低,現在拿到李總的條子後,就等于擁有了一手貨源,這簡直就是天降橫財啊!

    她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激動的心,顫抖的手,語無倫次地說道︰“李總,我叫蔡金花.您要不要坐一會,我給您泡茶水喝.晚上到我家來吃飯。”

    李多魚擺擺手。

    “不用那麼客氣。”

    周邊攤販羨慕到眼楮都紅了,有些人真的很想抽自己兩巴掌,剛剛自己要是主動點的話,說不定,拿到條子的就是他們了。

    錯失暴富的機會啊,只要有貨源,那簡直就是翻倍再掙錢啊!

    而就在這時候,那群穿著破破爛爛的小孩又拿著碗出來,打算圍著李多魚講好听話。

    有個六七歲的小孩,一把鼻涕一把淚︰“我們沒有吃的,給我們買點吃的吧。”

    可他們才剛上場,就被小鄭罵了回去︰“滾!趕緊到一邊去,吃得都快比我好了,還學人家裝小乞丐。”

    作為村里人,小鄭很清楚這幫小乞丐一直都是有人在背後組織,且目的性非常明確。

    就是上來一直圍著對方,讓對方都不好走路,有些甚至還毛手毛腳的偷錢。

    這兩年由于香客和華僑不少,還真讓這群小乞丐賺了不少錢,有些是家庭真的比較困難。

    可有些小孩生活條件原本就不錯,可就是故意穿的破破爛爛出來乞討。

    私底下,年紀小小就開始抽煙,甚至抽的還是進口煙,毛都還沒長齊也整天大魚大肉,還搞起了幫派來,整天到處打架。

    被小鄭這麼一罵,這群小乞丐也很聰明,明白眼下這位老總,是他們不能惹的。

    小鄭說道︰“李總,您也是來開會的嗎?”

    “沒錯,是來開會的。”

    “那我剛好知道他們在哪里開會,我帶你們一起去。”

    跟著一起來的陳元善,本還想給李多魚帶帶路,介紹一些人給他認識,可沒想,一上岸就有人鞍前馬後了。

    有錢就是好啊!

    在前往祖廟的路上,李多魚四處觀望了下,跟去年相比,變化還是有的。

    碼頭附近多了不少新蓋的房屋出來,可跟擔擔島還是沒法比,畢竟發展算是比較晚。

    雖然地方組織很重視媽祖文化,可他們好像更願意把資金用在了祖廟的門面上。

    雖然還沒有到九月九那天,可有些香客已經提前來祭拜了,沿途有座公廁,都已經開始排隊了。

    尤其是寫著女的那一邊,感覺都排了二十多個,還有不少女人在外面喊︰“里面好了沒,快點啊!”

    李多魚不禁問道︰“咱們島上的公廁是不是很少。”

    小鄭回道︰“沒錯,最近香客多了後,我們村里人也都在抱怨,公廁都給香客佔用了,他們白天都沒地方上廁所。”

    “沒有多建一兩座嗎?”

    小鄭撓撓頭︰“這我就不知道了。”

    李多魚微微皺眉,公廁這麼少,要是等到農歷九月九那天,數萬人集體上島的話,排隊上廁所的場面,估摸著真的會很壯觀。

    男的到還好,隨便找塊石頭,或者到沙灘那邊去就可以,可女人就遭罪了,要是鬧肚子拉褲子里也不是不可能。

    在小鄭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一棟掛著紅星的建築前,看起來就像是以前駐軍用的房屋,而現在被暫時拿來當成會議室了。

    上面還掛著一條簡易橫幅,上面寫著一些字。

    【媽祖千年祭工作籌備組】

    李多魚雖然有理事身份,但卻不是這次千年祭籌備組的工作人員。

    這次籌備組是市里面牽頭的,里面有各個工作小組,有專門負責重新規劃修建祖廟的。

    有負責修建媽祖女神像的,還有專門負責接待的,另外還有一個華僑圈子。

    可以這樣說,這次的活動,上面的領導也非常重視,听說九月九那天,大領導也很有可能親自來,所以李多魚充其量就只是個小 拉米,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

    到了會議室後,里面擺了個回字形的會議桌,已經有不少人落座。

    李多魚進來後,隨便找了個比較靠後的位置坐下來,可沒想,才剛坐下來,就有人朝著他揮手道︰

    “嗨,多魚,你是理事啊,你的位置在這里!”

    看到這人後,李多魚有那麼點無語,總感覺每次參加大活動,都特別容易撞上這個林阿寬。

    李多魚本來只想低調的,可沒想到,壓根就低調不了一點,林阿寬這人真的就是一個嘴上長喇叭的人類。

    跟李多魚打完招呼後,就立馬向著周邊的華僑們介紹起李多魚來。

    “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省的青年創業家代表.非常的年輕,真的只用了幾年時間,就成為咱們省最大的水產養殖公司。

    我給你們的那些烤鰻魚,還有丁香魚罐頭,全都是李總這邊生產的。

    他還是我們祖廟的理事,據說他們擔擔島的天後宮也非常的靈.去年李總當大頭家時,直接帶著整個島的經濟起飛了。”

    李多魚被他夸得臉都有些紅了,而這些華僑也在上下打量著李多魚。

    “年輕有為啊。”

    緊接著,他們就掏出了名片來︰“李總,我叫張維剛搞鋼鐵的,認識一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六百八十九章 再到湄洲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六百八十九章 再到湄洲島並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