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第六百六十一章 節日氣氛(5000字)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月不渡 本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節日氣氛(5000字)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元宵這一天。

    清晨。

    李多魚還是喜歡蹲在庭院面前的石條上,一邊刷牙一邊眺望著遠方。

    小圖圖也喜歡學他。

    爺倆兩個刷牙時,都蹲在了那里,身後正在做早飯的周曉英搖著頭,一臉無語。

    這爺倆還真是越來越像了,連帶著漱口聲都一模一樣。

    小圖圖仰著頭,咕嚕嚕起來,結果一不小心,就把牙膏水都給吞進去了,甚至還打了個飽嗝。

    李多魚摸了摸他的頭,笑道︰“你小子啊。”

    小圖圖咧嘴笑了起來。

    李多魚伸了伸懶腰,自打擔擔島開始養海帶後,總感覺海面看起來稍稍黑了點,沒有以前那麼藍了。

    且海風吹過來時,會有一股海藻的味道,可最近打漁的漁民說,近海的海魚貌似多起來了。

    尤其是在海帶養殖區周邊,總能捕撈到鱸魚、鯛魚這一類海魚,甚至連水猴子都有了。

    而漁民們所說的水猴子,其實就是海獺,這東西在他們這里的稱呼有非常多。

    有水猴子,也有水鬼,還有海狼,總之非常的多,記得先前只有在紅樹林那邊才能看到。

    海帶養殖也不一定全是壞處和破壞環境,相反海帶養殖能吸引來很多小魚。

    它們喜歡躲在海帶田中,用以躲避天敵的追擊,這也是海帶田附近會有那麼多鱸魚的原因。

    因為這些鱸魚是來這里捕食的,而這些海獺也是一樣的,因為海帶是很多螺類的食物。

    尤其是鮑魚這種,並不是所有的海帶都能穩穩掛在梗繩上,有些可能會掉落沉入海底。

    同樣就吸引了大量的螺類前來,而海獺則特別喜歡吃各種海螺,自然也把海帶田當成家了。

    而他們漁民正常情況下,也是不會驅趕這些海獺,有些抓到一些不好的雜魚。

    還會直接丟給這些海獺吃,而海獺跟海豚比起來,才是真正的嚶嚶嚶怪。

    有些海獺膽子特別大,都敢偷爬上漁民的船只,偷網里面的海魚和螃蟹。

    趙大海這些天,嘴里總是在罵這些海獺︰“給你吃就算了,還帶著孩子一起來吃。”

    要不是太忙了,李多魚也很想去擼兩把,畢竟這貨,在前世只能在水族館才能見到。

    李多魚刷完牙後,簡單吃了個早餐,今天早餐是海鮮面。

    他們這邊早餐還是比較少喝粥的,因為喝粥的話,不頂飽,真干起活來的話。

    不到兩個小時就餓了,且尿還特別的多,一些要干體力活的漁民,早餐一般都是直接吃干飯,配點咸魚,喝點米湯。

    而李多魚的海鮮面里面,則有一顆白煮蛋。

    放在三年前,這絕對是很奢侈的行為,以前大家都會養雞,往往養兩三只母雞。

    母雞開始下蛋後,差不多一天能下一個蛋左右,除了過生日外,大家一般都舍不得吃雞蛋,往往都是收集個三四十個,連帶著海鮮干貨,一起拉到市集去賣。

    李多魚以前偷雞蛋吃,還經常被阿娘罵,可現如今,村里的生活條件好了,雞蛋感覺都不夠村里人吃,連帶著阿姐的雜貨店都開始賣起了雞蛋來。

    而像新鮮山羊奶這種東西,反而成了緊俏品,沒有提前預定的話,根本就買不到。

    而這也是李多魚最想看到的局面,果然與其跟他們說,腌制品少吃點,對身體不好。

    還不如直接讓他們賺到錢,百姓的口袋里有錢了,自然就會明白什麼東西好,什麼東西不好了。

    要還是溫飽線上掙扎,誰會關心東西好不好,能填飽肚子就已經不錯了。

    除了飲食這一塊有巨大改進外,下沙村村民的生活也跟著豐富了起來。

    今年村委會有舉辦猜燈謎的活動,而主持人就是周曉英老師,閩龍公司作為主要贊助商,贊助了一台彩色電視機和一台雙筒洗衣機。

    作為特等獎和一等獎,而老陸身為大頭家,在罵罵咧咧中也跟著一起贊助了一台閩江牌縫紉機。

    燈謎的大多數獎品都是由村民贊助的,所有的獎品加起來有三十多份。

    這一天,村里的廣播也在不停廣播著,茂叔念這個廣播時,顯得特別的開心。

    【各位村民大家元宵好,今年咱們村有舉辦元宵猜燈謎活動,特等獎是一台福日牌彩電,一等獎是水仙牌雙筒洗衣機,還有縫紉機和燕舞收錄機.

    獎品非常的豐富,燈謎活動,將在晚上七點正式開始,請大家準時參加。】

    廣播連續播了很多遍,非常多的村民全都激動了起來,村里也不知道多少年,沒搞猜燈謎活動了。

    上次搞這種活動,還是在吃大鍋飯的那段時間,老一輩的還記得,當初送的好像是解放鞋和水杯。

    現如今,居然直接送彩電和洗衣機,大家忍不住感謝起李多魚來。

    有些村民很著急很想要,可卻發現肚子里墨水空空,壓根就不知道該怎麼惡補燈謎知識。

    有個戴著老花鏡的老頭,則拿出了一本泛黃的《燈謎大全》認真看了起來。

    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微笑,仿佛這個特等獎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

    而這一天,流動商販聞著味就過來了,這一次那些賣鹵味、豆腐花的攤販沒來。

    倒是來了不少賣氣球、賣花燈和賣爆米花和餈粑的,他們也對下沙村的燈謎活動相當感興趣。

    有個賣氣球的攤販,忍不住感慨起來︰“你們村真好啊,真想遷到你們村來啊。”

    正在買氣球的李多魚笑著說道︰“可以遷的,明年擔擔島會有一個新區,只要向下沙村的村委會提交申請,就有機會遷進來的。”

    “真的假的,遷進來後,能不能到閩龍公司上班啊。”

    李多魚微微皺眉︰“這個就不好講了,總之,你只要是人材的話,通過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那我肯定沒希望了。”

    “哈哈哈。”李多魚笑了起來,買了幾個氣球給小圖圖玩。

    還沒到晚上,村廣場已經聚集了非常多的村民,有來參加猜燈謎的,也有來湊熱鬧的。

    天才剛剛黑,就有人家放起了煙花,而差不多到了七點左右,周曉英穿著一身相對正式的服裝站上了講台。

    跟他搭檔的,則是村支書陳江河,兩人介紹了下,這一次的活動和猜燈謎的規則。

    陳江河則打趣道︰“老板娘,請問今天這一次燈謎難不難啊。”

    “別叫我老板娘,叫我周老師就可以了。”

    “這里一半獎品都是您老公贊助的,不叫你老板娘,感覺有點說不過去,大家說是不是。”

    “沒錯,周老師就是我們的老板娘。”

    “老板娘。”

    周曉英臉頰微紅,沒有繼續接這個話茬,繼續說道︰“燈謎講究的是緣分,並不是說,書讀得多,燈謎就猜的準,咱們有些燈謎是很接地氣的,也許咱們這些漁民和種田的會更有優勢。”

    “還有,哪怕不認識字的也可以參與,可以直接過來問工作人員,他們會用本地話告訴你們。”

    小圖圖則坐在李多魚的肩膀上,看著台上的周曉英忍不住說道︰“阿娘,今天好好看。”

    李多魚皺眉道︰“等會要是想噓噓的話,一定要提前跟我說啊。”

    “知道了,爹。”

    活動開始後,廣場的兩側全都擺滿了桌子,燈謎全都紅紙黑色寫著,放在了桌面上。

    每個燈謎上面都有編號,活動規則是︰解開一個燈謎算一分,本次活動最高積分的人,則可以獲取特等獎,排名第二的獲得一等獎。

    只要有人能解開的話,就可以根據上面的編號,到台上去把答案說出來。

    要是回答正確,就可以得一分,且收回相對應編號的燈謎。

    而這次活動開始後,還在家里看電視的李耀國被朱秀華趕到了廣場這邊。

    李耀國一臉不情願︰“咱們家現在也有彩電和洗衣機了,就不用跟別人搶了。”

    朱秀華哼道︰“東西又不會嫌多,到時候,你要是真的贏了,咱們可以把彩電賣給別人。”

    李耀國有點無語,還以為,她會把彩電送給她爹娘,沒想到,居然還想賣了換錢。

    放假回家的李浩然,正對著一個編號為25的燈謎緊皺著眉頭。

    【一匹馬兒四條腿,沒有尾巴沒有嘴,人來騎它它不動,不吃東西不喝水】

    而他剛猜出來這是什麼東西,沒想到台上,一個叫張思語的學生拿著話筒回道︰“周老師,編號25的謎底,我覺得應該是凳子。”

    張思語說出答案後,大家這才恍然大悟,果然這些燈謎都不是特別的難,且有很多都非常貼近生活。

    周曉英笑著說道︰“恭喜你,思語,答對了,謎底確實是凳子,獲得一個積分。”

    李浩然緊皺著眉頭,他才剛想出答案來,沒想到,就被別人給搶答了。

    讀書他是不會,可猜謎,其實他挺厲害的,本想也給大家看看自己的另一面。

    李浩然真的很煩這個叫張思語的,總感覺關鍵時刻,就來給他橫插一腳。

    隨著活動開始後,猜到燈謎的人越來越多,講台上甚至都有人排起隊伍來。

    連帶著主持人陳江河都跑去猜燈謎了,拿著話筒對著周曉英說道。

    “10號的燈謎,一家兄弟多,上下並排坐,誰要進門來,決不輕放過我猜應該是牙齒。”

    “還有21號,應該是蝴蝶。”

    周曉英打趣道︰“你身為主持人,怎麼也跑去猜燈謎了。”

    “主持人也要有參與感。”

    周曉英笑道︰“請大家放心,我們沒有舞弊,全部的燈謎都是我出的,所以我家人都不能參加燈謎競猜的。”

    至于看了一整天《燈謎大全》的老頭,看著眼前玲瓏滿目的燈謎直接傻眼了。

    他看了那麼多燈謎,居然沒有一個是一樣的,看著眼前的燈謎,他抹了抹額頭的汗,可能是燈謎看太多的緣故。

    此時此刻,他反而一個都猜不出來,反倒是猜出燈謎的,不是小孩,就是那些都不怎麼看書的人。

    甚至還有一些夜校都沒畢業的,大字都不識一個,可經過別人口語轉述後,居然也能猜出答案來。

    隨著現場的燈謎越來越少,大家也進入了焦灼的狀態,目前最多積分的,是那個叫張思語的女孩。

    而讓大家想不到的,排名第二的,居然是李浩然,這讓朱秀華非常的激動。

    同時嫌棄看著李耀國︰“整天就知道看報紙,結果讓你猜燈謎,一個都猜不出來,還沒咱們家浩然厲害。”

    李耀國也很驚訝,總覺得自家孩子除了書不會讀,其它地方,好像都有那麼點長處。

    朱秀華也很認真猜著燈謎,像那種(打一成語)的,她都直接跳過,畢竟她認識的成語壓根就沒幾個。

    她都是找那種(打一物品)的,此刻的她,對著一副燈謎皺起了眉頭來,雖然她沒法看懂上面的全部字,可剛才李耀國幫他翻譯成本地話了。

    【獨木造高樓,沒瓦沒磚頭,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朱秀華用本地方言念了幾遍後,突然間就懂了,激動地在他耳邊說道︰“18號是雨傘,是雨傘,趕緊去告訴浩然,這樣他就可以並列第一了。”

    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陳江河上台後,一口氣回答了將近兩個謎底,直接就把朱秀華這個謎底也給回答了。

    氣得她臉都黑了,忍不住大罵道︰“陳江河,你是不是知道答案,怎麼每次都回答這麼多個,你好意思跟小孩搶獎品啊。”

    作為主持人的陳江河哼道︰“周老師人品可是有保證的,這次猜燈謎,大家都是各憑本事,有啥不好意思的。”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回答朱秀華時,那個叫張思語的女孩子又答出了兩個燈謎來,再次反超了回去。

    整個活動到了最後,變成了四個人在那爭取四個重要的獎項,而大家也都看得津津有味。

    甚至拉幫結派起來,把猜到的答案紛紛告訴給他們,在這種氣氛下,李耀國也不留余力支持著小胖墩李浩然。

    而村委這邊,則有不少人支持起了陳江河來,可後面這些燈謎一個比一個難。

    都是字謎和成語謎。

    這對成年人來說,並沒有佔很大的優勢,相反那些正在學習的學生,優勢非常的大。

    張思語的家里人,見她目前排名第一,在那不停喊著︰“小語,加油,只要再答對一個,咱們就贏定了。”

    李多魚瞥了她一眼,還是頭一次見到張思語的家里人對她那麼好。

    只能說,原生家庭真的都是命,哪怕她贏得了彩電,估計也被被她的爹娘賣掉。

    整個元宵節里,彌漫著一股名為“春節”的氣氛,而在活動的最後,張思語成功拿下了特等獎。

    她爹直接抱著她,把她丟得老高,而這個女孩也少見得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恭喜張思語以8分的成績,獲得本輪燈謎競猜的特等獎,獲得福日牌彩電一台。”

    “恭喜陳江河以7分的成績,獲得本輪燈謎競猜的一等獎,獲得洗衣機一台。”

    周曉英頒布獎項時,有村民忍不住說道︰“陳支書,你一個人住要什麼洗衣機啊。”

    身為主持人的陳江河哼道︰“你也知道我一個人住啊,我又不像你們,都沒人給我洗衣服,都是我自己洗的,井水那麼冷,冬天我凍得長凍瘡了。”

    “這還不簡單,直接在村里面找個對象給你洗啊。”

    “你們沒機會了,你們村支書有對象了,還是在縣委工作的。”

    “切~~”

    事實上,哪怕陳江河贏得了這台洗衣機,也舍不得留給自己用,打算孝敬未來的丈母娘。

    周曉英接著說道︰

    “恭喜李浩然以5分的成績,獲得本輪燈謎競猜的三等獎,獲得縫紉機一台。”

    “第四名獲得燕舞收錄機一台。”

    “最後,只要有猜出燈謎的,咱們都是有獎勵的,兩分的獎勵書包和文具一套,一分的則獎勵文具一套。”

    “這次燈謎活動,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參與。”

    陳江河接過話筒後,接著說道︰“最後感謝我們這次燈謎最大的贊助商李多魚主任,還有感謝老板娘的大力支持,希望明年還能舉辦同樣的活動。”

    陳江河說完後,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也有村民高喊道︰“那肯定要辦,明年,我要是養海帶賺錢了,我也來贊助。”

    而這次元宵節的氣氛非常的好,活動結束那會,天後宮那邊有人放起了煙花。

    今天村里人全都玩得很開心,唯獨那個戴著老花鏡的老者,在那唉聲嘆氣。

    他孫子就跟在他身邊,安慰起他來︰“阿公,咱們只是運氣不好,有好幾個咱們差點就猜對了。”

    老者覺得還是不能太依賴答案,燈謎最重要的還是靈感。

    李多魚搖了搖坐在他肩膀上的小圖圖,本想叫他看天上的煙花的。

    沒想他抱著李多魚的頭,居然睡了過去,連煙花都吵不醒他。

    此刻,李多魚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正打算把他抱到懷里來,可還是晚了。

    在上半身感覺到溫熱那一刻,李多魚立馬就回家去了,也不等周老師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六百六十一章 節日氣氛(5000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六百六十一章 節日氣氛(5000字)並對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