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刮東北風後。
    氣溫驟降七八度,浪高也都在半米以上,而半米的海浪對于小舢舨來說,已經是非常危險了。
    也很難在海上作業,作為村主任的李多魚,當場叫停了掛海帶苗作業,等浪小一點,再重新掛海帶苗。
    趁這個時間,李多魚趕緊組織閩龍的員工捕撈蝦塘里的大對蝦。
    由于七星灣這邊,並沒有能停靠大型運輸船的碼頭,李多魚只好先捕撈島上的。
    剛好島上那些對蝦,全部加起來的話,差不多就是十噸這樣,剛好可以全都出口給小田紀夫。
    而在捕撈對蝦時,為了不傷害到蝦,一般是不會采用粘網捕撈的,絕大多數蝦農用的都是地籠捕撈。
    為了這次捕撈,李多魚先前就購買了一百多條大網目的地籠。
    可以這樣說,在所有的網具里,地籠捕撈到的水產品,存活率是最高的。
    捕撈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在池塘旁邊,先立著一根棍子,先固定住地籠,然後將地籠放出去就可以了。
    放的時候,再往地籠里撒一些對蝦愛吃的蛤蜊肉和飼料就可以了。
    正常情況下,確定了捕撈時間,前兩天都是盡量不喂食,饑餓狀態下的對蝦,就會到地籠里面去搶食。
    捕撈效率也比較高,用這種方法的話,一般放下去半個多小時,就可以收地籠了。
    由于今日刮東北風的緣故,擔擔島絕大多數村民都沒有事情做。
    全都跑來圍觀李多魚的對蝦捕撈,連帶著隔壁陳家村的人都來了。
    李多魚的蝦塘附近,密密麻麻全都是人,感覺比過年看戲都要熱鬧。
    當第一條地籠拉上來時,由于太重的緣故,捕撈人員怕太重了,把地籠和對蝦給壓壞掉。
    只能冒著嚴寒,到水里面將地籠給抱了上來,畢竟今年的蝦貴啊,而活蝦的價格更高。
    死了後,就只能賣冰凍的,每斤至少差三四塊錢。
    第一籠足足有八十多斤。
    拉起來後,捕撈人員第一時間將地籠的網口打開,將這些活蹦亂跳的對蝦倒進裝著海水的木桶里。
    村民看到那些活蹦亂跳的海蝦後,一個個全都傻眼了,在網兜沒蓋上去之前。
    有好幾只大蝦從木桶里蹦了出來,有只剛好跳到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面前。
    把她嚇得尖叫起來,連忙抱緊阿嬤的大腿︰“阿嬤,這個蝦好大好可怕,它還想咬我。”
    可大家看到這麼大的蝦後,眼楮全都亮了起來,單單這只蝦,起碼能賣到兩三塊錢。
    這蝦著實太大了。
    哪怕他們經常出海放網捕魚的,也很難踫上這麼大的對蝦,目測接近二十公分長,將近二兩左右。
    大家都非常清楚,今年的對蝦超級貴,看到地籠里撈出那麼多蝦來。
    大家情不自禁地紅了眼,這要是讓他們撈上一網,拉到市場去賣,過年天天喝酒吃肉都不是問題。
    眼瞅著圍觀的人員越來越多,蝦塘旁邊都站滿了人,致李多魚不得不將村里的年輕人派去維持現場,雖然不會發生哄搶的事,可人太多了,捕撈工作也不是很好展開。
    李多魚跟陳文超、石頭他們示意了對,這些人立馬就心領神會,組織起一幫人開始說服圍觀的這些群眾。
    “大家先撤了啊。”
    他也是當了村主任後,這才明白的,個人能力強自然是好事,可要真想做事情。
    那必然不能單打獨斗,必須要有擁護自己的團隊,現如今,年輕一代幾乎都站在他這邊。
    只要他發話,哪怕不給好處費,自然就有人幫他把事情給做了。
    還有倒反天罡的,兒子把老子給勸回去的,還沒一會的功夫,圍觀的群眾就散得差不多了。
    而這也是李多魚的蝦塘,從來都沒被偷過的原因,因為總有些小弟自發幫他看守蝦塘。
    就連一條狗出現在蝦塘,他們都能找到狗主人是誰。
    而跟在李多魚旁邊的小田紀夫,看到那幾只大蝦後,眼楮感覺都要發光了。
    這種大蝦在他們那里也是很少見的,可以單獨做一道菜,一般都是拿來炭烤的。
    當然他也是有私心的,看完李多魚那個養蝦廠的實驗室後,他就有種強烈的不安感。
    剛好,他這次來的是活魚船,完全可以把這種優質的大蝦賣給本地的對蝦養殖戶,讓他們進行繁殖和育苗。
    說不定,還能走個捷徑,可下一秒,他就郁悶了,因為負責捕撈對蝦的工作人員將那些大對蝦裝到了另一個桶里面。
    直接告訴小田紀夫,情況有點不對︰“李桑,這個大蝦為什麼分開裝啊?”
    李多魚笑眯眯說道︰“哎呀,差點忘記告訴你,像這種規格的對蝦,就已經不是普通蝦了,屬于親蝦了,是我們專門用來做品種優化和繁育的,這個規格是不賣的。”
    小田紀夫愣了好一會,沒想到,他的小心思才剛剛萌芽,就給李桑堵死了。
    那叫一個難受!
    而整個參觀下來,小田紀夫覺得李多魚這個年輕人真的太厲害了。
    每個蝦塘都是有編號和備注的,問了後,這才得知︰
    每一口蝦塘里的對蝦編號都是有意義的,就比如剛才那個一號塘上的牌子寫的就是【特大001】。
    對蝦品種就屬于偏大的那種,所以捕撈起來的對蝦個體都很大。
    二號塘則是【特大002】。
    三號塘,屬于抗體比較好的那種,李多魚取名也很簡單,直接就是【高抗001】。
    高抗的對蝦個頭雖然沒有特大品種來的大,可存活率卻很高,每畝的產量甚至能高達三百斤。
    在听李桑講解後,小田紀夫還真有些恍惚,他覺得眼前這個年輕人所擁有的養殖經驗太豐富了,真不知道他從哪里學的。
    聯想到,前幾年他還作為學生,到他們那邊考察學習過,現如今,他都想聘請李桑到他們那邊的農業院去講課了。
    捕撈如火如荼看進行著,那些個頭很大的對蝦,全被挑選了出來,一只都沒打算留給小田紀夫。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艘鐵殼船停靠在了擔擔島碼頭,下來了幾位領導打扮的中年人,還有一位帶著相機的攝影師。
    收到消息的村支書陳江河,帶著幾位村委早早就在碼頭那邊等領導了。
    “陶縣長好。”
    “許處、曾局好.”
    陶敬元到了擔擔島後,第一件事立馬問道︰“漁業局那幫人應該還沒到吧。”
    陳江河趕忙說道︰“還沒到,領導要不要先到村委休息下。”
    “不休息了,多魚在哪里,趕緊先帶我去見他,咱們把訂單都給簽了,不留給他們。”
    而就在不遠處的海面上,一艘鐵殼船上有個曬得黝黑的年輕人正在抽煙。
    這兩天剛好風大,海帶苗廠也剛好休息兩天,這段時間忙到都快爆炸了。
    今年海帶苗需求量太大,導致他們原本配置的人手,根本就忙不過來。
    每天幾乎都是連軸轉,多虧了這個東北風,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一番。
    手里還有一個望遠鏡,見那艘印著漁政的船靠岸後,確定是縣領導,他這才喊道︰“陳叔,咱們可以開船。”
    開船的王師傅,好奇地問道︰“領導,咱們為什麼要等那艘船靠岸了,這才過去啊。”
    趙甲路無奈道︰“事情難做啊,有時候,你所處的位置很容易左右都不是人,幫誰都不是。”
    陳叔笑道︰“那干脆都不幫,不就得了。”
    “沒錯,我也是這樣想的。”
    等陶縣長離開碼頭後,趙甲路這才上島,現如今,他在這些有養海帶的漁村也是相當受人尊敬。
    “趙主任,您怎麼也來了。”前天才剛剛夾完海帶苗的老陸,見到趙甲路後,立馬迎了上去。
    事實上,趙甲路對這個人並不是很熟,倒是這個人,經常在碼頭這里晃悠。
    每次上島時,總能見到他。
    趙甲路跟他打了個招呼,隨後便問道︰“問個事,你們李主任在哪里?”
    “在蝦塘那里。”
    “好的,謝謝你。”
    “趙主任,要是今年有剩海帶苗的話,可以不可以留一些給我,我打算多弄幾畝。”
    “行吧,到時候再說。”趙甲路笑了笑,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李多魚搞了三千多畝的緣故。
    導致海帶苗緊張得很,現在上岐村那邊都還有缺口,時不時就有人到他們廠里面去鬧,說給他們村的海帶苗太少了。
    趙甲路也不著急,在碼頭這邊等起了吳局長,經過這幾年的相處,他對李多魚這人還是很清楚的。
    這人真的非常念舊,他既然已經把電話打到漁業局了,肯定是會留份額給他們的。
    蝦塘那邊。
    陶縣長見到李多魚和小田紀夫後,雙方互相打了個招呼。
    而這位陶敬元跟前任的張先進完全不一樣,並沒有因為自己是一縣之長,就對李多魚頤指氣使,也沒有特意去跪舔這位島國人,反而對李多魚噓寒問暖起來。
    “多魚,好久不見,感覺你最近又瘦了啊,是不是最近工作太辛苦了。”
    李多魚回道︰“沒有,我最近還胖了五斤,都長膘了,小肚子都有了。”
    “完全看不出來,還是有瘦啊,感覺你們這些海鮮吃多了,也不長肉啊,以後要跟我們走一走,保證讓你多長一點肉。”
    “領導都說了,那我以後有空,就到縣委去蹭飯。”
    “這就對了嗎。”
    陶敬元很想跟這位島國人也聊兩句的,可這次出門太急了,他壓根就沒時間請翻譯。
    好在李多魚的日語非常好,直接當起了他們的翻譯
    而沒多久後。
    又一艘鐵殼船靠岸了,吳玉平帶著人匆匆下船,臉色並不是很好,嘴里還罵罵咧咧的。
    “他媽的,這個破船開的就是慢,都快顛死我了。”
    當他見到另外兩艘船後,就已經知道,那個縣委那幫人百分百已經到擔擔島了。
    當見到趙甲路在這里等他後,吳玉平臉色更難看了︰“甲路,你跟多魚照面了沒有?”
    趙甲路嘆氣道︰“沒辦法,陶縣長比我還早到,我就不好意思過去了。”
    吳玉平白了他一眼,立馬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我就不該簽字,把你放到基層來,好的不學,專學這些亂七八糟的。”
    趙甲路嘿嘿道︰“人總是要成長的。”
    吳局長搖搖頭︰“走吧,一起去找多魚吧,省得到時候外匯份額都被那個姓陶的給搶走了。”
    而這兩幫人都來了後,李多魚那叫一個頭大,這兩人以前好像還是同事,特別喜歡斗嘴的那種。
    “多魚,明明是我們漁業局率先發現和支持的,你們縣委一開始還是拖後腿的,現在又厚著臉皮過來搶外匯指標。”
    “一碼歸一碼,那個張先進搞出來的事情,憑什麼,我要幫他承擔,這個擔擔島是我們縣管轄的,關你們漁業局啥事”
    陶縣長說完後,示意了手下,其中一人立馬拿了個木盒子出來並說道︰
    “李主任,您現在可是咱們縣的創匯大戶,這是武夷山那邊的大紅袍,陶縣長好不容易才拿到的,說一定要好好獎勵你。”
    李多魚看到這個木盒子後,哪怕對方不介紹,他都已經猜到是什麼茶了。
    因為前不久,陳元素還托她那個女助理朱素蘭,送了他一盒第二代的大紅袍。
    看到這幕的吳玉平那叫一個無語,他們漁業局雖然也不是特別窮,可對方畢竟是縣委,且還是榕城八縣里最有錢的,財大氣粗的很。
    他們漁業局壓根就比不過啊,可他又不好意思說,這是違反規定。
    李多魚這小子也是不客氣,直接就給收下來了,然後跟他們雙方說道︰
    “要不,我提個小建議,我們閩龍公司目前有兩個主打出口的產品,一個是對蝦,另一個是鰻魚,要不領導,你們分別選一個。”
    李多魚這話一出。
    在場所有人都愣了下,對哦,有兩個拳頭產品,好像沒爭的必要!
    陶敬元和吳玉平互看幾眼後,雙方全都點了點頭。
    “可以吧。”
    趙甲路對著李多魚豎起大拇指,今天他又學到了一招,可學了估計也沒用,他這輩子很難有這麼搶手的時候。
    這讓他想起還沒結婚前的日子,兩個女人就因為搶著跟他玩,吵得可凶了。
    那時候,他就只有說︰一個禮拜六,一個禮拜天。
    最終雙方也算是各退一步,陶縣長這邊選了對蝦,而吳局長那邊則選了鰻魚。
    領導們到齊後,李多魚簡單布置了個簽約儀式的場地,打算在縣委跟漁業局的見證下,簽下這筆外貿大訂單。
    可讓他沒想到是,有些記者還真的是循著味就過來了,就在他們準備開始簽字時。
    一個穿著牛仔褲的女記者,喊道︰“領導,稍微等一下,讓我們錄個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