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對男人而言,確實是個好東西,一旦上頭了,人就不矯情了,事情也就變得好解決了。
    這一天宴席持續到很晚,不少人都給喝醉了,可李家後代的關系確實拉近了不少。
    歷經這件事後,李瀚海對李多魚這個後輩的評價相當高,可又有種不協調的感覺。
    總感覺那張年輕的臉頰下,藏著一股精通世俗的臭味,連帶著他,都在他的算計之內。
    “唉!”
    李瀚海掃了眼這些年輕的後代,尤其那些有孩子的,不由嘆氣了聲,眼眶有些微紅。
    要是當年能從邊境回來的話,他的孫子應該也有這麼大了。
    當年的事情說不後悔,那都是騙人的,他這輩子最後悔的,就是在他的申請表上簽了字。
    哪怕到現在,他家老婆子依舊不怎麼願意跟他說話,心中那道坎永遠跨不過去。
    喝了幾兩酒後,有點失落的他,就以年紀大不勝酒力先行離開了。
    趙甲路看到老丈人要回家,當場就放下了酒碗,連忙跑過去送他。
    而這一晚.李多魚作為“帶頭人”,是重點被關照的對象,哪怕深諳養金魚大法,可還是被灌到去摳喉嚨。
    李多魚也不知道多少年,沒喝這麼多酒了,酒精上頭後,整個人也變得輕飄飄的。
    可哪怕已經快醉了,李多魚始終都繃著一根弦,無論如何,他都會保持克制,不會讓自己喝斷片。
    李念天、李政發他們是真沒想到,李多魚還真就這樣把事情給完美解決了。
    以前,他們還老覺得自己很利害很重要,可現在,這些比孩子比他們優秀多了。
    以前總有操不完的心,可現在,肩膀的重量輕了不少,他們也打算休息下,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倒是二叔公依舊抽著旱煙,一臉的愁容,看著那些只顧著喝酒、吃東西的兒孫,不由嘆氣道︰“還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是他沒有好好教育他們,這事還真怨不得別人。
    等李多魚回到招待所時,都已經凌晨一點多了,周曉英居然也還沒睡。
    見他回來後,趕緊給他打了一些開水,弄了盆泡腳水。
    “今天喝了不少吧,天氣有點冷,泡一下腳。”
    李多魚笑道︰“我喝這麼多,還這麼晚回來,你不生氣啊。”
    周曉英白了他一眼︰“毛病,你又沒做錯什麼事,我干嘛要生氣啊。”
    李多魚恍然大悟︰“對哦,我又沒做錯事,今天還搞定了那些華僑親戚,今晚他們喝酒都沒喝過我,厲不厲害。”
    周曉英笑著說道︰“厲害,非常厲害。”
    李多魚打了個飽嗝,突然又感覺肚子翻涌,而周曉英立馬遞了個臉盆過來。
    並站在他的身後,輕輕拍著他的後背,隨後遞了杯水過來︰“漱漱口。”
    李多魚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前世被他兒子給影響了,由于是公職人員的緣故,經常需要應酬,可每次醉醺醺回來,都會被他兒媳數落一番。
    更多的時候,都不肯讓他回房間睡,直接讓他睡在大廳的沙發。
    當年那會,李多魚雖然听著很不爽,可也不敢說啥,因為他很清楚,但凡他稍微偏袒一點,那這個家立馬就會雞犬不寧。
    李多魚看著眼前的周曉英,笑著說道︰“我是走了什麼狗屎運,才能娶到這樣的好老婆。”
    周曉英一臉無語,總覺得李多魚這人,好像年紀越大就越肉麻。
    雖然挺惡心的,可卻感覺心軟軟的,就是那雙手很喜歡亂摸,嘴里還喃喃說著︰“厲害的話,那有沒有獎勵。”
    周曉英皺眉道︰“別鬧了,趕緊去睡覺,明天一大早,你們還要去祭掃祖先墓。”
    她才剛說完,一轉身,就發現李多魚抱著枕頭睡著了,平常很少打呼嚕的他,今天打得格外大聲。
    周曉英無奈嘆氣了聲,只好抱起小圖圖睡到另外一張小鐵床上。
    周曉英則將他吐出來的東西,拿到外面的公廁去倒掉,將事情處理好後,再去睡覺。
    第二天掃墓倒也是很簡單,李家祖先的墓地就在附近一座小山上。
    一群子孫後代祭拜完後,李多魚這一支,還有華僑那一支分別帶了一點墳頭土,還有祠堂灰。
    到這一步後,認祖歸宗儀式就算正式結束了。
    墳頭土到時候,拿回去的,要灑在他們太公的墳墓上,至于祠堂灰也得放進他們祠堂的香爐里。
    李多魚他們這一邊則打算回去了,可華僑親戚這一邊,昨晚听李多魚講完後。
    就特別想去他的養蝦廠和鰻魚廠看看,順便去看一下擔擔島。
    兩支的關系雖然親近了不少,可還是有些華僑親戚有點不服氣。
    因為昨天在喝酒時,國內的親戚把這個李多魚吹得神乎其神,尤其是那個叫趙甲路的女婿,甚至都很崇拜他。
    說他是閩省水產養殖第一人,再發展下去的話,說不定都能超越海外省。
    而他們也听到了,單單他一個人,今年一整年的年收入就要超過一百多萬。
    畢竟現在的人民幣很大,一塊人民幣到他們那里可以換非常多的東西。
    要是按照匯率的話,這個李多魚賺的錢,甚至比他們一整個家族賺的錢還要多。
    原本他們回國認祖歸宗,是準備來顯擺的,除了給親戚發紅包外,還打算花點錢,翻新一下祖祠、修繕祖先墓等。
    可發現榕城的這些親戚,其實都蠻給力的,當官的當官,賺錢的賺錢。
    除了一個華僑身份外,他們在親戚這里找不到什麼成就感,反而被這個叫李多魚的年輕人給震驚到了。
    看到他不單有一輛進口皇冠汽車,還有一艘價格同樣不菲的釣魚船後,就已經明白了,人家估計真沒打腫臉當胖子,而是真的很有錢。
    這些華僑親戚臉有些火辣辣的,突然覺得自己就像個小丑一樣。
    人家是真有這車,卻不屑于開過來顯擺,可他們那些車,全都是酒店提供的。
    就好像今天,得知他們要去尚峰鎮後,酒店那邊就不給他們提供車了。
    因為酒店那些車只限于榕城市區和市郊使用,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去擠李多魚那艘釣魚船。
    他們所在的印尼國家,原本就是多海島國家,船好不好,看一眼就知道了。
    至少他們可以肯定的是,哪怕是他們,買一艘這樣的船絕對是會傷筋動骨的。
    可讓他們震撼的還在後面,到了七星灣那里,李耀國高舉著手,隨便畫了一個圈。
    “這一片都是多魚承包的,沙灘上,那邊全部養殖花蛤,目前這一邊,總共有三百畝蝦塘育苗室第二期要是完工的話,差不多有五千平,能有八十多口育苗池。
    那一邊則是飼料廠,還有水產研究樓”
    而在參觀的過程中,最讓這些親戚震驚的是,本以為國內水產養殖起步比較晚。
    管理上,還有技術上肯定會很混亂,可沒想,設備不單全是進口的。
    整個管理手段和流程,比他們家那個小工廠不知道牛逼多少倍。
    養出來的對蝦,還有青蟹真的非常好,尤其得知今年對蝦的出貨價就要十塊錢時,更是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參觀完七星灣的養蝦廠後,幾個年紀比李多魚小的華僑親戚,不自覺地改口了。
    “哥,你是怎麼做到的,怎麼這麼厲害啊,比我們那邊的養殖戶強太多了。”
    李多魚笑了笑,相當低調地說道︰“這個啊,全都是我們島媽祖保佑的。”
    帶頭的李瀚青听到這話後,突然說了句︰“都回來一段時間了,都還沒去拜媽祖,既然都到這了,我們就到島上誠心去拜一拜,順便去看看你們太公。”
    “好啊。”
    而等他們到了擔擔島後,得知那一整片延綿不絕的海帶田,全都是李多魚的,已經震驚到下巴都快脫臼了。
    這何止是百萬資產,單單他們看到的這些,兩百多萬都有可能。
    可他們的震驚,遠遠還沒有結束,當一個年輕人指著不遠處灘涂上密密麻麻的竹竿時。
    李耀國笑著來了句︰“那個也是多魚的生蠔田,我們島上的灘涂面積其實不算大,所以生蠔田的規模小一點,差不多只有三百畝這樣。
    還有那些圍墾起來的池塘也都是多魚的,這一邊的話,差不多也有兩百多畝。”
    而等他們到了鰻魚廠後,李耀國接著介紹道︰“像這樣的鰻魚廠的話,南日鎮那邊還有一個,比這邊要大一點.還有島上準備搞一家水產品加工廠,到時候,會生產帶魚罐頭、豆豉丁香魚、海帶絲等等”
    這些華僑親戚已經麻木了,本想回家裝逼的他們,沒想被人狠狠裝了一逼。
    且他們還輸得心服口服,領頭的李瀚青看了那個叫李多魚的後輩一眼。
    覺得昨天的他,已經算是很給他面子了,如果他有這個身家的話,估計眼楮都是看天的,走路都要橫著走了。
    最後李瀚青帶領著族人在擔擔島的媽祖廟虔心上了幾根清香,跪拜完後。
    就去北坡那里祭拜了下李多魚的太公,往地上倒了兩杯酒後,平淡地說道︰
    “四叔,我雖然很討厭你,可我爹,老早就已經原諒你了,最後那幾個月,還總念叨著想回來看你.你是我們家族里最會讀書的,希望你保佑我們李家平安,後代都會讀書。”
    祭拜結束後,這些華僑親戚思考了會,鄭重向李多魚發起了合作。
    因為在參觀的過程中,他們也看到了不少的商機,他們那邊海島眾多。
    海魚跟蝦自然不會少,沒必要從這邊購買,可他們卻看上了生蠔干、烤鰻魚,還有李多魚正打算弄的那個豆豉丁香魚,以及各種魚罐頭。
    尤其那個丁香魚,是他們那里沒有的,這幾年,這種小小的魚兒在他們那里非常的搶手。
    幾乎每個回國探親的華僑回去後,都會帶一些回去,分給其他親戚。
    所以也被他們那邊親切稱呼為︰思鄉魚!
    李多魚也很爽快地答應︰“到時候,我這邊加工廠搞起來了,我主動聯系你們。”
    “好的,咱們互留下聯系方式和電話號碼。”
    而這些華僑親戚在島上吃了頓普通的海鮮面後,就打算返回榕城了。
    離開那會。
    李多魚不禁問道︰“叔公,我听說,你們那邊的本地人,是不是對咱們華人不是很友好啊。”
    听到這話後,這些華僑親戚愣了會,李瀚青是真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居然連這件事都知道。
    李多魚這麼一問,有個年輕人咬牙罵道︰“一群土著和土包子,又懶又不會掙錢,總想著黑我們的錢。”
    因為他前段時間,他被一個本地人給欺負了,結果整個司法都是偏向他們本地人的,結果對方屁事都沒有。
    聊天到一半,李多魚突然嚴肅說道︰“榕城永遠都是你們的老家,將來要是時局動蕩,記得老家還有人,沒必要一直留在外面的,也許回到國內發展也是不錯的。”
    畢竟在九十年代末,他們所在的那個國家發生了非常惡劣的事件,而在那里的華人就是受害的對象。
    听李多魚講出這樣的話,這些華僑親戚都很開心,突然有了一種莫名的歸屬感。
    “到時候,我們要真回來,你可別說,不認識我們啊。”
    “可肯定不會,我看起來像是那種人嗎?”
    幾個華僑親戚面面相覷,一時間還真不好拿捏。
    而听到這話的李瀚青,心里的一個結在此刻似乎真的解開了。
    哪怕到現在,他依然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要不是整個家族產業都在那里,他是真的很想回到家鄉來。
    很想讓家族的後代,跟著眼前這個年輕人一起干活做事。
    可想是這麼想,老人嘴巴還是很硬的,哼了一聲︰“你那個太公啊,當年要是有你一半好的話,我們家也不至于會恨他那麼久。”
    李多魚笑道︰“沒事,我打小就沒見過他,叔公,你要是不爽的話,完全可以多罵他兩句的。”
    听到這話後,在場所有人惹不住笑了起來。
    李瀚青搖搖頭︰“人走不在了,罵了也沒意思,我們走了啊。”
    說完老人登上了釣魚船,剩下的那些華僑親戚也全都上船了。
    隨著“隆隆隆”的聲音響起,李曙光開著的釣魚船在夕陽下,開出了一條海河來。
    抽著煙的老李,站在李多魚的身邊,由衷說道︰“爹,真的非常自豪。”
